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1-1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刺激消費面面觀
機場員工能搶救本勞外勞
  寰宇縱橫:亞丁灣與北京航母計劃
  扣問求音集:危機局勢中的基本任務



【社論】
刺激消費面面觀
 
 

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嚴重程度超過各界最初的想像。面對著金融與經濟的深度危機,專家學者與各國政客們莫不殫盡心思,作出各種不同診斷並開出相應的處方。在諸種處方中,最流行的莫過於「刺激消費」這一味了。銀行減息、消費貸款放寬、發消費券等等,都是為了刺激消費。

誠然,開出處方的人認為,商品滯銷,工廠只好減產,其結果必然是裁員或減薪。失業率增加了,人們必然更加撙節開支,商品就更加滯銷。如此造成惡性循環,就形成經濟危機了。因此,解決經濟危機之道,就需要從刺激消費著手。何況,這些主張刺激消費的人還會指出,其實消費者並非沒有能力購買商品。她/他們列出統計數字,說明民間儲蓄率還很高,特別是在許多亞洲國家。只要消費習慣被刺激出來,更多的消費就會源源不絕,終於解決了經濟危機。

有人甚至推論出,過高的儲蓄率才是經濟危機的元兇。最近紐約時報的一則刊載在頭版的分析文章就提出這種論述。根據這種論述,民間儲蓄總額最高的中國就應該為這次世界金融海嘯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負責。文中甚至引述美國財政部長鮑爾孫以及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奇的相同分析作為支持。美國主流媒體與財金政客們的這種倒因為果的論述,在知識上是不值得一駁。這很顯然是推卸責任的狡辯,同時不忘再次妖魔化中國。值得探討的是,刺激消費是好的處方嗎?

刺激消費誠然會有即時的效果。1930年代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一個要點就是刺激消費,而新政緩和了美國當時的大蕭條。但是,為了刺激消費,美國發展出各種舉債消費的機制,造成兩方面的後果。一方面美國社會消費過度,這是促成這次金融海嘯的根本因素之一。另方面,長期的過度舉債消費使得美國民間消費力已經到達極致,美國民間的債務已經高於天文數字的政府公債。紐約時報希望中國民間消費,是因為美國民間已經沒有足夠的消費力來拯救經濟了。這兩個後果不僅會成為經濟危機的幫兇,也使得國家的經濟體質變得脆弱而缺乏彈性。197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陷入滯漲危機,其根源即種因於此。

民間不肯消費而要儲蓄,主要由於恐懼失業。加強社會福利以安受雇者的恐懼,才是恢復人們正常消費的根本辦法。不此之圖而採用人為的刺激方法,即使有短暫的效果,也是不可能持久,反而會造成長期的經濟體質傷害。實不足為法。

(回目錄)



【左右看】機場員工能搶救本勞外勞

【左看】
搶救本勞論述必須再突破
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排入本次立法院院會,華夏、華膳、桃勤、華儲等工會組成「搶救工作行動委員會」,已採取數次遊說活動並動員抗議。訴求是該草案將衝擊本勞工作權,要求國際機場全面禁僱外勞,否則將激烈抗爭,讓機場癱瘓。工會代表另外還有兩項主訴求保護工會不被邊緣化:一是機場專用區事業許可證核發對象,應為具有工會組織者;二是機場董事會應納入勞工董事代表至少一人以上。

根據搶救工作行動委員會說明,桃園機場現有8千多名勞工,若此條例草案三讀通過,允許引進40%的外勞,將有超過3千2百名本勞失業。工會幹部的呼籲很典型:「航空從業人員及全體國民均應主動站出來,捍衛憲法保障國民就業的基本權利。」

但航空從業人員下次會不會主動站主來捍衛其他行業勞工的就業權益呢?工會幹部很清楚外勞為什麼能「搶走」工作,說穿了就是被僱主看穿在各國勞動力的「價差分化」下,本勞工會仍遲未能建立組織及代表外勞談判的能力。若工會幹部只以全體國民的認同為正當性,卻限定自己只代表特定國籍會員的權益,不願主動為低價格勞動力(不管本國外國)談判薪資,勞資力量發展上失去的能量將比得到的還多!




【右看】
機場條例放寬引進外勞違憲
沈鴻高/文字工作者

近日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進入實質審查,最引爭議的是第50條大幅放寬晉用外勞規定,未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將先被外勞搶佔,在目前高失業率的狀況下,不僅不能幫助產業升級、轉型及解決失業問題,還嚴重侵害國民就業機會,更將使航空業喪失基本的創新競爭力。

再者,交通部有意偏袒特區內事業雇主的人事成本,若特別條例鬆綁基本工資模式,一經立法後特區內事業單位均得比照,形成法外「租借區」、一國兩制的畸形現象,此舉不僅將大幅壓低工資,低價外勞替代本國勞工更有所本,特別是衝擊國內已處於高難度就業的邊際勞工,使其處境更為艱難。除製造更多近貧族外,亦對特區外的事業形成不公平競爭。依據憲法保障人民平等的基本精神,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第48條規定外勞排除基本工資的內容必須刪除。現有勞工基本權益不能被犧牲!

航空從業人員總工會選前支持馬英九,冀望直航三通的支票兌現能保障公司成長和工作機會不流失,甚至直接成立後援會,以致現在明擺被犧牲了卻仍低調行動!一句話,航空從業人員及全體國民均應主動站出來,捍衛憲法保障國民就業的基本權利,外勞萬萬不可再開放。

(回目錄)


寰宇縱橫:亞丁灣與北京航母計劃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4年前2005年,全球矚目鄭和下西洋6百週年的熱潮時,有一份來自早年日本史學界的研究指出:現存於巴黎法蘭西圖書館、無比珍貴的約百頁阿拉伯文檔案史料中,詳細記載了1420年代前後,鄭和第4、5、6次下西洋時,其分遣艦隊在當時中國所稱的「阿丹」國泊岸,鄭和屬下與當地國王友好會談,並進行巨額雙邊貿易的紀錄。

15世紀前期中國明朝官方所稱的「阿丹」國,就是現在轟動全球、劫持大型油輪的東非海盜活動的海域「亞丁灣」,其沿岸地區古代的中文譯名。

最近北京派兩艘驅逐艦、一艘補給艦駛往亞丁灣,於上週抵達,參與美國為首、共20國組成的護航打擊海盜國際海上安全體系,引起台海兩岸不同的反應,集中在:北京首次遠海權活動,與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聯想上。

冷靜無激情的客觀分析:北京這3艦在20國40艦陣營中,規模排名在一半之後,絕對談不上與6百年前全球唯一的鄭和兩百多艘大小船隻(其分遣艦隊以歷史文明相對等級而論,即可比得上今日20國眾艦)的龐大艦隊相比。然而,亞丁灣的沿岸,確實是6百年前明朝揚威西洋大做國際貿易的「阿丹」國;歷史榮耀的象徵思緒,是容許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傳統習慣,對於高級戰略的細密謹慎布局與步驟。其一是在3艦由海南基地出發前,北京當局首次對外宣稱將「認真」進行航空母艦建造計劃。以航母為現代遠洋海權必備條件而言,亞丁灣的首次遠洋行動,應有北京藉「鄭和聯想」而自我催生航母的作用意義。其二是遠洋護油的問題,早在5年前北京全球大購石油時,已形成客觀需要,現在藉國際聯合防禦海盜的光榮正義機會出發,以3艦小規模的低調溫和參與,手腕十分高明。

相對而比較的是,聯合行動的20國中,工業8國除義大利因在地中海內受自然地緣限制不必參與之外,僅亞洲的日本未參加,已引起東京方面「憂慮」未來亞洲海權的發展趨勢。日本受美國限制不許發展航母,不僅遠洋海權將落於中國之後,已擁有次等航母並正在積極發展的印度,未來也將因現實條件而捨日本就中國。

再就遠洋海權與國際貿易、金融的相互關係來看,很少人注意到:過去兩個世紀的英鎊與英國海權、美元與美國海權的關係。而當年鄭和下西洋時代,每次所帶去的大量中國絲綢,當時在全球是以「準強勢貨幣」而流通的,並且惠及一個世紀之後的西班牙,以掌握中國絲綢貿易而富甲全歐。21世紀的人民幣,將在中國航母護航之下崛起。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危機局勢中的基本任務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台灣經濟近日最險惡的消息,莫過於前數日公佈的去年台灣進出口總值之年減率,均大幅衰退4成以上,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差的記錄!

在出口方面,台灣全年貿易出超為148.3億美元,年減率高達45.9%,這是27年來的最大減幅。而且,自年下半年以來,這已是連續4個月負成長了。而台灣進口總值也減少44.6%,降幅亦創下歷史新高。而自去年10月之後,進口總值已連續3個月負成長。

但最關鍵的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之中國大陸與香港,在去年12月的降幅突然高達54%,創歷年來最大單月降幅;這造成去年一整年的減率達0.8%,這是近7年來首度負成長。而台灣對美國出口,則已連續兩年負成長。

這些數據代表了推動台灣經濟成長基本因素之一的出口大陸、香港地區的動力已呈趨勢性的大幅滑落。這衰退趨勢,顯然不是短期因素或策略就能扭轉的。

另一方面,若我們以全球視野來看,就可知目前各國政府的因應措施,已非是短期的救助金融市場崩潰的局部危機控管,而是全方位的全盤掌控總體經濟之長期衰退趨勢,並以手中全部資源來扭轉這可能發展為經濟蕭條之可怕趨向。

例如,美國目前失業人口已高達260萬人,預估失業率近期內會高漲到8%。而候任總統歐巴馬所提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其規模已高達1兆美元,若連同布希任內的投入,則美國將共投入8.5兆美元拯救經濟,超過美國歷次戰爭支出總和!

一言以蔽之,當前全球與台灣所要解決的真實經濟挑戰,乃是全面掌控經濟衰退,避免進一步地落入經濟蕭條的結果。

以此來看,馬政府的財經部門與決策當局對於當前局勢,不僅過於樂觀誤判情勢,而且還未確切地自覺到政府應有的因應角色。

例如,根據前文所述的上季出口降幅,已由主計處估計的8%,大舉擴大到25%,這代表了上季經濟將比預期的衰退1.7%還差。至於說,馬英九一再宣告台灣將於今年第三季步入復甦,以目前初步跡象來看,也是極不可能。作為一個民選政府,馬政府有責任主動告知台灣目前的經濟真相與未來可能面臨的嚴峻挑戰,而非一廂情願、選擇性的報喜不報憂。

其次,政府應更積極的警戒目前全球,尤其是中國大陸,的經濟狀況,以更及時與周全來因應。

最後,政府應釐訂最壞情況的各種因應方案,尤其必須要有不計代價地及時投入所有可用資源來轉化長期經濟衰退的局面為穩定成長的可能。

主動告知、積極警戒、徹底應變──這應是我們政府面對經濟惡化局勢中最基本的任務。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