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炒蛋兩顆,開始今天吃的序幕。
疼痛難耐;每月一苦,避無從避。
久候多時,小說《在一起就好》終於到手,腦海隱隱浮現電影畫面,不覺淚流,動念重溫,租片再看一回,然而觀看生命歷程,似乎始終持續虛擲在repeat狀態?
那些一看再看的電視影集、重複又重複的電視電影、讀了又讀的小說……耽溺在碎裂的舊情回憶。
週六與Jasmine小聚,repeat是話題之一。她年屆十七的姪子,是個高三生卻竟日一派無事一身輕,無視家人苛責,而言之鑿鑿地宣稱:
為何得活得出類拔萃? 為何一定得高人一等? 生活不就是吃喝拉撒睡的repeat? 為何不能和別人一樣,一般般? 平凡無奇有什麼不好? 追求快樂又有什麼不妥?
這一席話還真有點「大智若愚」的況味。
電視日本台介紹散居日本國各地,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獨居的男女老少或家庭。
他們依附大自然為生,每日一睜開眼,就開始忙碌三餐的飯食,無論是農活、劈柴、挑水或是撿拾野生時蔬,都為了充實桌上的菜餚而忙碌不止,彷彿生命只是為了張羅三餐飯食。
然而每日上下班打卡,不也是如此嗎?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Repeat著吃的活動,一種都市的華麗吃法、一種鄉野的樸實情趣,是一種逃避還是一種選擇?關於自給自足。
2008.11.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