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1-22》 |
本期內容 | |
◎媒體素養教案:原民篇 |
媒體素養教案:原民篇 | |
■陳威任 | |
媒體識讀教案─高年級 主題名稱:讓我了解你的明白 適用年級:國小高年級 課堂時數:2節課(80分鐘) 設計理念:從目前台灣本土已有的原住民族,認識原住民各族的特色,分析文化間的歧異性與價值欣賞,讓學生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打破社會對於原住民的不良刻板印象。 教學目標: 能認識台灣原住民的族類及分布地點。 學習尊重並欣賞不同的文化。 能以多元的態度看待族群問題。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綜合 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1-3-2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3-3-4認識不同的文化,並分享自己對多元文化的體驗。 媒體素養白皮書能力指標: 1-2了解媒體類型或敘述如何產製意義 3-3了解文本的商業意涵中「閱聽人」的概念。 2-1辨識媒介內容中的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性傾向等各種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 教學資源: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http://www.dmti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formosan/index.jspx 原來很速配http://www.dmtip.gov.tw/Event_2008/Action_01/Index.html 時事背景: 早期台灣社會在面對種種原住民族文化現象時,總是無法正確的理解其中的意涵,造成相同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族群和族群間,因為語言及文化知識體系的差異形成誤會,再加上強勢族群的主流文化、政治與經濟上的優勢,統治者文化大融爐式的管理思維、大環境價值觀的改變,導致原住民族文化和社會結構逐漸質變、式微。 原住民傳播權的概念早於1998年聯合國的「原住民工作組」(UNWGIP, United Nations Working Group on Indigenous Populations)召開年會時,首度將「原住民記者」之決議列入大會議程討論,主要關注的面向是主流媒體中的原住民再現,也就是刻板和負面形象的問題;另一個是原住民的媒體近用權和所有權的議題。 由於長期以來原住民族無法發聲,使得原住民無法自訴,反而是由他人來建構自己的形象,即使原住民在媒體的曝光率較過去略有增加,但多半只是傳播主流社會的價值,仍缺少原住民主體性但,主流社會沒有深入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意涵,由他者形塑文化反而造成刻板印象的迷思。 例如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原住民的認識常是懶惰、愛喝酒,這些都是主流文化的刻板印象,近年來如果提及原住民,多數人的印象則慢慢轉變為很有運動細胞、會唱歌,這是拜流行樂壇及體壇之賜,但依舊是刻板的認識。 而刻板印象長期存在兒童與青少年的認知結構中,便會使訊息傳播受到阻礙,使人們認知產生歪曲。從學習的觀點來看,刻板印象其實是學生認知過程的一部分,兒童與青少年透過「簡化」複雜事物的特徵來認識世界,他們很容易經由媒體而獲得一些非近身可觸及的資訊,如原住民或客家人、外國人,老人或殘障人士等,得到一些粗淺的印象,如猶太人很小氣很有錢,原住民都愛喝酒,胖的人都是笨蛋,遲緩的一群,是社會中不出色的人等。 兒童從媒體中得知訊息,但是現今的多數媒體,由於面對時間和預算的限制,所以只能挑選事情發生的一兩個重要的特徵來描繪,所以少有以教育方向來考慮,選擇複製社會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而這些特徵經由多次呈現就會停留在閱聽人的心中。 舉例來說,我們了解真實社會中原住民擔任許多角色,但媒體對原住民的刻板呈現,通常只描繪他們熱愛運動與唱歌,卻忽略他們其他方面的專才與能力特徵,也就是媒體經由「刪除」或「選擇」性呈現來強調某主題內容,因為媒體沒有時間完整呈現故事,所以必須利用簡單和凸顯的方式來表現故事人物,這就是為什麼媒體充滿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一。 傳播學者王嵩音曾經針對報紙和電視新聞中關於原住民的新聞報導,分別分析其中如何建構原住民的形象。結果發現在報紙方面,原住民的整體形象前十名是:爭取 權益、文化沒落、不受政府關心、貧窮、人口外流、工作低下、教育程度低、地處邊陲、歌舞精湛、生活環境差。 電視方面的前十名則是:爭取權益、文化沒落、歌舞精湛、地處邊陲、重視文化保存、交通不便、文化豐富、生活環境差、原始、酗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印象都和原住民的自我形象認知有相當的差別,可見其中真的有漢人的刻板印象存在。 此外,由於多數媒體報導仍以主流文化為主,常常會不經意流露出對於原住民的誤解,加上原住民媒體較少,無法有效平衡社會價值,所以對於原住民的新聞事件,往往只有強勢一方的說法,而遺漏了原住民的聲音,無法反映出事件的全貌。 參考資料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柏文化。 陳麗華等﹙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 吳翠珍、關尚仁(1999):《媒體、公民、素養:媒體公民教育訓練教師手冊》。台北: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公民教育發展小組 孔文吉. (2000) :《原住民媒體權之研究. In 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 》,(pp. 29-48)。台北:前衛 第一堂課:認識原住民 課前準備:擴音器、電腦、單槍投影機 活動內容: 動機引導:新聞分享(10分鐘) 「三月底,『台灣全紀錄』到丹大溪及布農族的舊部落探險,聽到刺耳的槍聲,循聲在溪底發現若干 動物骨骸和屍體,有的甚至才被屠殺不久。工作人員立刻連絡林務局人員,該局人員表示,被屠殺的動物有水鹿以及稀有保育類動物山羌、長鬃山羊、白面鼯鼠等, 推測獵人應該是當地的原住民。……李興文憤慨地說,有些水鹿被割去鹿茸、鹿鞭,顯示獵人為商業利益而濫殺;有的動物一槍斃命,當地人說是練槍或比賽槍法所為。」(中國時報2001/4/10) 新聞分享之後老師可播放原住民與狩獵關係的影片(如《山豬、飛鼠、撒可努》),或是製作山林簡報,讓學生珍愛動物與山林的意識瞬間聚焦。對比屠殺更有強烈譴責意識,導出後面的媒體(一般人)卻簡易的認定是原住民所為。共同思考為何媒體如此推理? 發展活動:(25分鐘) 網站導覽:老師可透過《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網頁,介紹台灣原住民簡介以及文化特色。 由老師提問,請學生回答: 1.「是否曾有和原住民互動的經驗,或是曾在電視上看過?從電視上看到的原住民有什麼印象?」老師可藉由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對於原住民的第一印象。 2.老師可以藉由各族名人作為例子,來介紹各族的居住地點、傳統服飾及音樂。例如:天后張惠妹是來自台東的卑南族;棒球好手曹錦輝是花蓮的阿美族;電影《海角七號》飾演交通警察「勞馬」的民雄則是排灣族。 綜合活動:(5分鐘) 預告下次上課搶答:「台灣目前有幾族?大多分布在台灣的東部或西部?各族最具有特色的文化及祭典是什麼?」 學生回家搜尋原住民族保護山林或其他助人行善等新聞資料。 第二堂課:打破原住民刻板印象 課前準備:擴音器、電腦、單槍投影機。 動機引導:搶答上次預告題目及分享搜尋的原住民族正面公益新聞(5分鐘) 第二則新聞分享:(5分鐘) 「苗栗檢方四日偵查終結四件妨害性自主案,其中有兩件發生在原住民部落,被告和受害少女都是原住民,由於都在欠缺法治觀念及酒後亂性發生,社會局、檢方特別到部落舉辦宣導活動,發生在部落的這些案件,也成了活生生的案例教育。」(中國時報2005/2/5) 發展活動:(20分鐘) 1.與學生討論兩節分享的兩則新聞對於原住民形象敘述,犯了哪些刻板印象錯誤?原住民常被提到的刻板印象有哪些?(上一節第一則新聞中,發現了野生保育類動物的屍體,就直接認定應該是有狩獵傳統的原住民所為;這一節第二則新聞則是強化原住民喝酒形象,並認為原住民欠缺法治觀念及酒後亂性) 2.老師先針對台灣媒體常製造的原住民刻板印象進行解說。(例如:原住民打獵破壞生態、懶惰不喜歡工作、喜歡喝酒、落後) 3.向學生提問:「根據你的觀察,台灣還住了哪些人?」 學生可能回答原住民、新移民(東南亞)、外國人(歐美)等。簡單介紹台灣族群多元性,協助學生概略分為福佬、外省籍、客家籍、原住民以及新移民。(5分鐘) 4.提醒每個族群都可能被媒體認定為一定會出現某種特定行為的人,看新聞和人都要多元理解。 綜合活動:(10分鐘) 最後由老師總結歸納,媒體的刻板印象其實是來自社會長期以來的迷思,造成誤解不斷複製。面對錯誤的迷思,只有透過認識與了解各族群自己的文化特色及存在的價值,才能夠學習如何包容、接納與尊重不同的族群。 課後學習單: 請學生分組討論,找出原住民打獵及釀製小米酒的傳統文化意涵,針對課程中所認識的原住民形象,以讀者投書的方式,對於負面報導提出反駁,培養學生主動接近與使用媒體並且反駁媒體的基本素養。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