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 20090123】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陳建泰)
南方電子報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今日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editor@esouth.org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投稿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south.org

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

作者:陳建泰(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研究員)

最近一連串針對行政院提出「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所引發的討論,除了顯示台灣的農村發展仍有一群用心關懷的人之外,也暴露了一個嚴重問題:對於台灣農村,我們嚴重的缺少想像力。

我個人對於這次的「農村再生條例」持反對立場,我也不禁要問,這些學、經歷,知識過人的官員、委員,怎麼總是搞不清楚他們在做什麼?連起碼對人性的理解、農村社區群眾的運作常理都搞不懂。我不相信他們不聰明,我只相信背後有我們看不到的其他動機。

這篇文章,我不試圖去伸張社會公義,而是寫給關心台灣農村未來的人。你們真的幫了忙嗎?還是只是喊一喊,讓自己良心過得去?

延伸閱讀

◎農村再生條例美濃說明會(林吉洋)

◎東勢的「農村再生條例」討論會(鍾怡婷)

◎從社造觀點看「農村再生條例」(曾旭正)

◎細說《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悲慘小農的未來際遇(徐沛然)

◆除了批判還有什麼?

看了這麼多人,引經據典,對草案條文層層剖析,不時的引用國外案例與法規,然而,看來看去,總是跳不出草 案所佈下的框框。這是一份對農村沒有太多想像的提案,它要「富麗」農村的唯一方法就是炒地皮,美其名要美化農村,但卻是利用農村住民不熟悉,所謂藝術的文化入侵手段。它是治療台灣農村的一帖差勁的藥方,而我們卻花所有時間去解析這分錯誤的藥方,所得到最大的成效,無非是要行政院撤回這帖方子。

但是,撤回了這帖方子,你相信它下一個帖子就會是對的嗎?而我更要說的是「我們提的出更好的藥方嗎」?

◆台灣怪異的解題思維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是凝視著台灣的鄉村,仔細斟酌的想著「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解決」、「轉個角度看看」、「將時間前後拉拔幾年,去想像看看」,反 倒是匆匆看一下台灣農村,擷取隱約的形象,然後動不動就引用國外經驗,明明台灣是圓形缺口,我們用力的在外頭找一個 12 邊形的柱子就要往缺口塞。這其實是一種不自覺的偷懶、沒有自信的行為。

我們以為引用歐盟的作法來對照,就會更有權威?我們不是歐洲人,從泥土到人都不一樣。若是我們還以為引用先進國家的解藥可以就台灣,那看看台灣的教育改革就知道,怎麼改都改不到「父母」與「華人社會價值期待」這些環節!

社區營造學會、OURs都市改革組織、環境資訊協會

2009農耕春宣

農村振興 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

農村出代誌!

【農村再生條例】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在立法院一讀通過。初步看來,這部法令分成二塊,其一為"農村社區的再生計畫",其二為"整合型農地整備"。

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法令?為什麼在農村再生的條例中包裹著土地開發法案?

為了深入地解讀行政院版農村再生條例,為了協助各地農民、社區、農村、部落、環境工作者擴大討論,發展行動連結。我們將工作坊及後續的行動定位為一場農村工作者的自覺行動。期待參與者於工作坊之後,回到地方,辦理說明會。

播種季:一起來,下田春耕!

台 北 場|時間:九十八年二月八日地點:台北縣社區大學(台北縣淡水鎮鼻頭街22號)
統籌執行|社區營造學會、OURs都市改革組織、環境資訊協會

邀請對象:農民,以及社區、農村、部落、環境工作者,預計招收五十名。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月4日止。
報 名 費:200元(餐點+資料費用)。歡迎消費卷!
注意事項:
1.參與者請先閱讀基本說明文件。
2.自備茶杯與環保餐具。
3.參與者務請全程參與。

活動聯絡:
社區營造學會 秘書長/楊志彬
電話| (02)2393-0629 # 222

都市改革組織 秘書長/黃仁志
電話 |(02)2365-6515

其他場次預告
花蓮場|九十八年二月十五日
統籌執行|蘇花糕餅鋪、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

高雄場|九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統籌執行|美濃愛鄉協進會、旗美社區大學

詳情請見

◆更多先進科學文明合宜的介入

首先,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反智、反文明,人類已經努力了這麼多時間,付了這麼多昂貴的代價所累積出來的文明資產,必須珍惜。我相信這些文明是可以幫助台灣農村的,而重點在於合宜的「介入」,要合宜的介入,需要的就是極大極廣的知識。

舉個例子:人體工學理論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只見健身房的跑步機每年更新機種,但是台灣的鋤頭已經 100 年沒有任何改變;羞赧的程式設計師過去不曾直接接觸客戶,現在已經有合宜的訓練與團隊運作可以讓兩造面對面溝通,但是對於農人如何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中 間盤商操弄,到現在還沒有個合用的模式。

其實,你可以想見,若是將許多已經發展成熟的理論或是方法,用之於農村,好好的調校,找出合 理、合宜與農村結合的方案,這些文明成就將帶給農村很大的幫助,除了上述的人體工學,能源科技、生態科技、環保、機械、藝術美學…各種理論都可以為農村帶 來很大的幫助。問題在於,當農村要使用這些文明成果的時候,它付不起錢,要不就是有善意的專業人士熱心的協助,但終因不是當局者,投入的時間精力有限,或 是考慮未顧及問題的全面性,有時未蒙其利,倒先蒙其害。

使用跑步機的人負擔得起人體工學專家設計與研發的經費,使用鋤頭的人經濟規模 太小,設計研發可不是慈善事業。農具改良,要應用到頂尖的人體工學專家的能量,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用農具的人,本身就是人體工學專家。每個農村可以用到的專 業知識領域,面臨! 的問題都是雷同,用不起最好的人與技術,更慘的是根本對這些技術或理論一無所知。

◆一個可以發表論文的農村

我們暫時跳開現實,想像這樣一個農村情況:台灣種植西瓜的農人總是面臨這樣的景況–西瓜豐收的時候,價格就差,颱風豪雨成災的時候,價格誘人,卻沒有瓜賣。 一個擁有經濟學學位的瓜農找了幾個受過完整市場行銷、資訊技術與物流管控訓練的瓜農,在他母校的教授指導下,花了一年的時間,發表一篇《因應台灣地區氣候 之西瓜供應分析》論文。而農村產出這樣探討自己面對問題的研究論文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同時期發表的論文還有《西瓜種植農圃的最佳化設計》這分論文試圖給西瓜田畫出一個最合理農圃的寬度、長度以及灌溉水路,讓施肥最少,執行農務所行之距離與時間最小化。

這有可能嗎?

◆蘊含豐富知識的力量

農村因著本身的獨特的屬性,不論在那種社會制度下,雖然是身負社會最重要的糧食產出,卻掌握極少的自主權、資源、知識與人才。農村要改頭換面,若總是要外求 優質的技術與人才,那是行不通的,要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農村補強教育,使之足以與文明技術接軌,這樣的成本更是高昂。然而,當我們把農村改造與台灣的工 作生涯生態結合的時候,解決方案似乎呼之欲出!

台灣夾其優良的農業技術,加上幅員不大,使得高等教育普及。10 年之內,有一群迥異於當下的老農民,擁有中、高等教育,受過平均 20 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的族群即將退休,他們很可能會選擇回到農村。若是妥善將他們導入農村,他們所蘊含的知識能量將 可以促使一個可以自我學習、自我研究、擁有寬廣知識,能夠自由運用人類文明的農村誕生。

而可喜的是,在台灣,這樣素質的大軍資源是源源不絕的。

◆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

當然,即使沒有任何的預備,這些人也將回去,但卻沒有共通的願景,各憑本事,渡過自己人生最後的老年生活。我真的認為,與其現在要投入 2000 億來進行農地重整,不如將這些錢用來為他們預備道路。把路鋪好,將來這些人會把錢、人脈、知識…等等各樣的資源帶進去農村,並且經營農村,怎麼算都經濟。

要怎麼為這些即將帶給農村改變的人預備道路,很直覺的,我們必須了解這群人:首先是體能與健康必須維持,其次、他們需要資訊,並且習於與社會脈動連結,第三、他們多數不懂農作。因此,需要預備的事情就逐漸清晰了。底下是我認為應該著力的幾個預備工作:

一、開發新一代的農具

試著想像,下田務農與上健身房一樣,可以鍛鍊肌力、雕塑身形。將帽子、鞋子、衣服、褲子重新思考,什麼樣的質料、樣式最合適於農務時穿著,實用又符合風尚。使用的工具如何符合人體使用,不會造成傷害,並且省力,新農法是否需要新農具配合。

當然,務農專用的保養品與保健醫療設備也是重要的開發項目。

二、佈建永續能源的農村網路設備

不可避免的,網際網路將會隨著這些人回到農村,網路將會是他們串連、學習與外界聯繫的重要管道。過去的農舍只是放置農具、農藥肥料的地方,將來的農舍還要兼具資訊集散的功能。可以引進太陽、風力能源技術作為田野網際網路所需的能源,來克服地形、佈線等等的相關限制。

三、建構導引式農業知識資料庫

台灣目前對於農業知識庫的建立已經有不少成果,也很活躍,這是令人欣喜的現象。只是這裡我更要提的是一種導引式的農業知識庫,也就是透過網路技術的協助,讓 一個完全不懂如何種菜的人,也可以在恰當的時間,獲得確切的指導。例如:他可以依著節氣,在一週前收到一封下週應該做什麼農務的郵件提醒,而當天會在提醒 一次。而當一個人拿到一株植物時,他可以很快的上網比對,獲得完整的植物相關知識。

四、建立農作、農地監控與資訊收集機制

去年年中,台大國發所杜震華教授曾為文《以電腦化擺脫菜土菜金》(http://www.todei.org/?q=node/3)建議台灣透過「農業網路化」,好讓農民跳脫年復一年地應驗農產價格的「蛛網理論」:漲價→超種→跌價→減種→再漲價→再超種……

其實除了產品價格的監控,台灣目前的農作總面積有多少,土質狀況如何,當季某種作物的種植面積,預計產量如何…一套農作、農地監控與資訊收集的機制將成為台灣農村的神經網絡,讓它運作更協調,修復更確實。

五、建立想像台灣未來農村的平台

舉辦長期性的「台灣農業近未來系列講座」,邀請各領域的專家,與已經實際在農村的工作者,面對面討論各種議題,科技運用以及國際上各種案例,透過這個例行性 的論壇,建立一個台灣農村發展的探索前哨站,讓人才、技術、社會現況、農村永續…各式各樣與農村相關的面向都在這裡交融與呈現甚至。創辦刊物、建立網路上 的 channels,出版書籍…等等。

另外,其實也可以鼓勵大家共創一些屬於台灣農村的科幻小說,讓大家對台灣農村的想像,可以更具體,討論起來,更活靈活現。

◆讓風起雲湧的思潮帶領台灣農村的發展

我想我這篇文章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見,我只是認為,我們已經沒有農村再讓我們隨意揮霍作測試,就像一顆鑽石,沒有想清楚就動鑿,到最後,想要琢磨已經沒有鑽石可以雕塑了。謀定而後動的道理很簡單,但是如何「謀劃」就是重點所在。

我們當務之急,不是要動手改善農村外貌與既有運作模式,反倒是需要更多的保持農村的現況,思考充分的可能性,模擬,規劃。預備好入鄉的道路,讓有心回鄉的人更堅定踩出腳步,讓許多關心農村的人對農村有正確的想像。

想想當年我們進入大學,選擇科系的時候,我們的腦中也同時浮起一幅社會景象,將來,我的前途會怎麼從我現在所學的連出去。盼望不久的將來,即將從職場畢業,或是對農村有所憧憬的人,將會有一個具體、清晰的農村景象,讓他知道,他應該如何投入鄉村的懷抱。

[留言 / 轉寄]

 
投稿文章摘要
 

柏林法庭觀察初體驗——德國司法參訪考察心得

作者:林欣怡(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德 國於1949年廢除死刑。德國基本法(憲法)的第102條,簡單明暸的宣示著:「廢除死刑(Die Todesstrafe ist abgeschafft)」。歷經50餘年,德國也是世界上廢除死刑經驗比較長的國家。不管在刑事政策、監獄管理、假釋措施或者是犯罪被害者保護上,都累 積了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

今年7月初,受德國在台協會之邀,我有機會到德國參訪。德國身為歐盟的創始國之一,也是目前歐盟最大的 繳費國(承擔了大約20%歐盟預算),他們積極希望為世界的人權盡一份力。死刑的廢除是歐盟的重要人權工作,因此德國在台協會也非常關切台灣廢除死刑的進 展。台灣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兩年半沒有死刑的執行,對於死刑存廢的討論,我們開始有了新思維、新辯論,認為死刑替代方案的完善規劃,才能夠順利的推動死刑的廢除。

[留言 / 瀏覽 / 轉寄]

 

有關恐怖主義的種種

作者:顏敏如

2008年末印度孟買遭到恐怖攻擊讓世人驚魂未定之時,又傳出巴黎大百貨公司Printemps會是下個受襲的目標。通知法國當局的預警電話說明,有可能對「春天」百貨公司下手的原因,是由於薩科奇正打算增加在阿富汗的駐兵人數。

許多人以為本世紀初的九一一事件是恐怖行動的濫觴,其實三十多年前巴解組織在慕尼黑奧運會的行動,及其後世界各地的不同劫機事件,就已經宣告了使用非傳統戰 爭的暴力手段,是另種達到政治目的的激烈方法。「基地」組織(al-Qaida)在九十年代就已攻擊了肯亞及坦桑尼亞美國大使館的記錄,應該是布希在雙子 大廈傾倒後的第一時間便指出賓拉登是幕後主使的重要原因。

[留言 / 瀏覽/ 轉寄]

 
 

主題文章摘要

 

看了這麼多人,引經據典,對草案條文層層剖析,不時的引用國外案例與法規,然而,看來看去,總是跳不出草 案所佈下的框框。這是一份對農村沒有太多想像的提案,它要「富麗」農村的唯一方法就是炒地皮,美其名要美化農村,但卻是利用農村住民不熟悉,所謂藝術的文化入侵手段。它是治療台灣農村的一帖差勁的藥方,而我們卻花所有時間去解析這分錯誤的藥方,所得到最大的成效,無非是要行政院撤回這帖方子。(本文責任編輯:周馥儀

 

 

 

 

活動訊息:

 



古窯頭七祭~窯出苗栗新文化~六項要求、兩項號召
地球公民協會電子報第11期:透視潮寮毒災事件
2009社會運動青年營(1/31截止報名)
大年初三晚上七點半邀約來洪雅書房聽農村武裝青年演唱與專輯發表(1/28)
2009春:信仰 竹田「竹田祭祀深度調查」(2/4-2/9)
第三屆CTY:打造你的即戰力-找出台灣心感動(2/11-2/13)
台灣生態學會:懇請助印《『尋找一座島』2006、2007環境苦行紀實》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邀請您一起跟著電影去旅行(-4/26)
2009 碧潭音樂節(-3/29)
巴宰文學部落2009寒假文學藝術創意營來了! 用感官體會「大自然」的真善美(2/2-2/6)
刑事人權法案推動聯盟邀請您加入連署行列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綠農的家:小農徵求團購達人對抗不公平交易
TIFA、TIWA鎮重推薦:2009多元文化月曆預訂
「流浪法庭30年 全台捐書救司法」活動
「保護湳仔溪 反對高架橋  照片連署行動」緊急!!
節能減碳「我要生活單車道」連署
【徵人】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北辦公室編輯部:採訪編輯,全職1名
花蓮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徵家訪員
智邦生活館「讓公益沒有數位落差」公益人文團體網路空間贊助方案
連署:搶救湳仔溝!還我清清小河不要高架橋!
人本台南辦公室急徵「執行企畫」一名

捐款公告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23)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4/12/30)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06)
◎ 感謝陳豐偉捐贈稿費 1000 元。
(2005/01/20)
◎ 感謝潘忠政捐款 3000 元。
(2005/04/12)

◎ 南方需要您的捐款
◎ 直接進入南方信用卡線上捐款

請用南方免費撥接

電話號碼(第一線):
  • 全台灣(苗栗、台東、金門除外):4066-1234
  • 苗栗地區:4266-1234
  • 台東、金門地區:4666-1234

電話號碼(第二線):4496611
撥接帳號、密碼:esouth
初學者學習網頁
南方免費撥接協助 921 災區組織生存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09/01/23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日
執編周馥儀
顧問張育章 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