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格友回應一篇先前自己以梁文音「最幸福的事」一曲為題,所撰寫的文稿。
文稿中的女子,寫著自己最喜歡這首歌裡的末段──
那一陣子有你,美得不像現實,多高興每一幕都微笑著靜止。 我最幸福的事,牽著你的日子, 一段愛從開始,即使分開我們都對彼此誠實。 最幸福的事,對那片海用力大喊永遠的樣子, 想得起那時,那天和你傻笑著認識,是最幸福的事。
而她卻對「為摯愛的人,永遠在左邊心口保留位置,是最幸福的事」這段文字,有更多感觸。繼而提起和朋友聊起感情的難處,在於無法確切知悉對方的感覺;該如何確認感情不是單方一廂情願而是兩情相悅。
我想會有這樣的困惑,多半有一方還處於猶疑狀態吧,或者雙方都是。因為彼此仍舊置身揣測、試探階段,於是當一方已然泥足身陷情愛泥沼,卻未能感受到對方耽溺愛情漩渦的對等跡象之際,於是內心逐漸冉生而起的不安也就越發蔓延、酵化。
而這狀態又不等同於「曖昧」關係(是否想起另一首歌「曖昧」?)。
之於我,曖昧該是從朋友階段企圖過渡成為戀人的過程。
初始,該是充滿喜悅,像發現一個新祕密、意外收到一份禮物,心頭甜滋滋的,想著,彼此竟然可以從朋友變成情人,倏忽之間,「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之感撲天蓋地襲來,攀高的喜悅如初次展翅的小鳥,感受生命飛翔的輕盈、無拘的自由,翩然飛抵愛情國度,瞥見樂園裡有蔚藍的天、雪白的雲朵,生命彷彿就此展開瑰麗的新章節,彼此將以愛揮灑絢爛色彩,繪製幸福樣貌。
不意卻遲遲未見對方清楚表態,於是陷入尷尬、痛苦處境,只因情感一旦過界,踰越朋友的分際,就再難回頭,於是有的人高唱「不作情人不作朋友」(收錄於陳淑樺「淑樺盛開Forever」專輯中,陶喆譜的曲,娃娃填詞,歌手唱得輕鬆卻教人蕩氣迴腸),有的人還癡癡纏纏地低吟「不只是朋友」!
一切都和發球權相關,誰能主導賽事,誰就有機會勝出。愛情難道不是一場角力競賽,輸家永遠是愛得較深的那個人?
她還提到自己鍾情這段辭意的原因在於──我們無法操控他人的情感走向,卻可以擘畫自己的情感地圖,主導是否該在心上為那人留個位置。
真的可以全然掌控自己的心?愛情從來只懂得「霸道」二字,予取予求,恆常遇見的狀態,總是愛的人不愛你,不愛你的人又戀戀不去。愛情的難題始終在於不等式關係。一旦愛情位居恆等式,付出等於獲得,那麼便得以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