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斯汀廣為人知的小說當可首推《傲慢與偏見》,然卻因為電影《穿越時空的情書》教我懸念《勸服》這本小說,直納悶自己將《傲慢與偏見》當作生命中最愛的一本書,卻為何從沒想過要完整地將珍˙奧斯汀的作品悉數看完?
因此有時也不住揣想,自己是否在某些時候或者某些事情上還是顯得有些魯鈍?思慮沒有自己以為的縝密?
相關評論提到《勸服》是珍˙奧斯汀最成熟、描寫最深刻的作品,此刻,我還無法感受到。當大多數人對這本書(或者影集),關注的焦點在於「寬宥」之際,我卻在意「勸服」二字。
安妮˙艾略特在十九歲那年和身無分文的弗雷德里克˙溫特華斯相識相戀數月,即決定締結婚約,卻讓好友魯賽爾夫人勸服,打消了念頭;安妮父親,瀕臨破產又不願意節省開支,直到律師和魯賽爾夫人勸服他,搬遷舊居,將屋宅出租,可增加收入,這才解決了窘境,也讓安妮和初戀情人海軍上尉溫特華斯有機會在七年之後再度相遇。
而安妮也提到在前往妹妹瑪麗家暫居照護妹妹之際,深受妹妹公婆小姑和妹夫信賴,經常被要求作勸服的工作,如妹夫查爾斯希望她能勸服瑪麗,不要老是幻想自己生病;婆婆則央她勸服妹妹,如何教養孩子、管理僕人;兩位小姑則提出,希望瑪麗不要太在意身份地位,在餐桌上要求坐在首位……
當然還有後來陸續加入的人物,也都可以從故事的進展中,抓到「勸服」的相關脈絡。
我想這應該不無道理,如果書不是以「勸服」為主軸,那麼何必以此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