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2-06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教育與職訓能否抗失業 | |
告別釋聖嚴 | |
兩分錢:鼠去牛來話體壇 | |
政經掠影:經濟危機的改革契機 |
【社論】 |
教育與職訓能否抗失業 |
  |
  |
這波的失業潮確實來得又急又凶,不止台灣如此,其他國家亦多陷入坐困愁城困境。無可諱言,如何舒緩失業潮,已成各國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
|
(回目錄) |
【左右看】告別釋聖嚴 |
【左看】 |
地獄不空 哪有涅槃 |
文 |
趙萬來/大學教授 |
釋聖嚴死了,留下遺言:「寂滅為樂」,但芸芸眾生未有絲毫樂狀、聞偈精進,反而一片大慟,也就是所見寂滅者乃因肉身爾,不是心念,正是俗眼俗證,與他們信奉師父所揭示的境界不啻相去雲泥,應該說,聖嚴無來也無去,不過是愚人癡人間藉個僧人演出又一齣鬧劇,聊資遣發多餘情緒。 |
【右看】 |
佛教鼎盛 挑戰正多 |
文 |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有道台灣開了漢傳佛教未有之盛世,徵諸聖嚴法師往生所引起的巨大迴響,確實庶幾近之,雖不敢逕稱台灣佛國,但確有佛國台灣的一面,讓佛教源出的印度來客驚訝不置,也讓無神論的大陸官民睜大眼睛。 |
|
(回目錄) |
兩分錢:鼠去牛來話體壇 | |
文 |
■陳子軒(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
回顧鼠年的台灣體壇,是個悲喜交雜的一年,有令人不可思議的憤慨,也有令人振奮的驚喜。 棒球在過去一年中,帶給台灣的是悲多過於喜的。3月份的8搶3奧運資格賽為台灣掀起第一波棒球熱,也造就了林哲瑄、羅國輝等新世代的棒球英雄,然而,關於棒球的一切就此開始走下坡。6月份,一向準時每5天一次帶給我們全民向心力的王建民,在跨聯盟比賽出戰休士頓太空人隊,繞過三壘準備得分時意外傷了腳,整個球季也再也沒有出賽過。 北京奧運,更是令人傷心的地方,棒球兵敗中國,是許多球迷心中永遠的痛,一場又一場比分接近的落敗,更是令人扼腕。射箭、網球、跆拳道等等原先期待會有好表現的項目都不如預期,只有蘇麗文的堅毅精神的展現,是燠熱8月兩週間,唯一真正令人想珍藏的一刻。 真正讓棒球迷傷心的卻不僅於兵敗北京而已,中華職棒的米迪亞暴龍隊球團高層竟直接涉入操控比賽,另一支始終人氣無法拉抬的中信鯨隊也宣布解散,讓即將邁入第20年的中華職棒回到了原初的4支球隊,此情此景實在讓人不勝欷噓,也不是統一獅隊在東京亞洲職棒大賽的精彩表現可以彌補的。 棒球迷不好過,籃球迷同樣心傷。具有悠久歷史的瓊斯盃籃球賽,中華隊竟然寫下首度墊底的成績,而SBL聯賽似乎真的擺脫不了國內頂級籃球賽事的「五年魔咒」,繼CBA在第5年時因為與東森轉播權利金談不攏而收攤,SBL第6年也面臨同樣的困境,與緯來同樣發生了轉播權的爭議,這樣的爭議從鼠年延續到了牛年,如果缺乏電視的曝光,可以想像主力觀眾群已經是侷限在年輕學生的SBL,其前景將更為晦暗。 如果說要找出去年台灣運動員最令人期待的,我想就屬曾雅妮了。6月份在女子高球四大賽之一的麥當勞錦標賽中勇奪冠軍,並且一路維持高檔的狀態,奪下了去年度LPGA的年度新人,年僅20歲的她在年度排名中也僅次於墨西哥球后歐秋雅,儘管曾雅妮挑戰LPGA之前的實力就已備受肯定,然而如此佳績的確是難得的驚喜。 說到驚喜,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也頻頻在大賽中有令人驚豔的表現,一是在北京奧運首輪擊敗英國好手、也是下任球王的熱門人選之一莫瑞,在鼠年即將結束之際,在澳洲公開賽又擊敗了世界排名第11的納班迪恩,雖然無力再創佳績,但已為接下來牛年第一炮的台維斯盃醞釀十足網球熱的能量。 很有趣的是,過去這一年,幾乎所有令人期待的表現都是以失望做收,反倒是不經意的角落所冒出來的驚喜格外令人珍惜,牛年棒球界的第一件盛事經典賽WBC,我想並不被許多人看好,而且是近年來少見充滿變數與未知的一支中華隊;重回4支球隊的中華職棒,或許在淘汰兩支體質較弱的球隊後,能讓球賽更精彩也說不一定。 告別「亂」的鼠年,希望迎來「驚喜」的牛年。 |
|
(回目錄) |
政經掠影:經濟危機的改革契機 | |
文 |
■卞中佩(社運工作者) |
經濟危機,對於每個國家來說,是挑戰,卻也是改變的契機。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面對景況日益深重的社會沈痾,不同的國家,走了不同的解決路徑,較為人熟知的,就是美國的新政,極端一點的,則是德國的納粹。但其實著名的社會福利國家瑞典,也利用經濟危機脫胎換骨,將整個國家改造為舉世稱羨的福利國。台灣面對這一場百年一遇的經濟大風暴,到底要怎麼走? 不同的解決路徑,代表了對經濟危機的起源有不同解讀。瑞典社會民主黨幾乎在與凱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的同時,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提出了消費不足理論,以創造生產性就業機會為根本,大幅提高政府公共支出,不僅製造有效需求,也拯救失業率,使得瑞典從原本高達30%的失業率、16.4萬人失業,到1937年降為1.8萬人失業。 這樣的手法,看似與現在各國的救市手段沒有兩樣,卻有本質上的差別。以目前台灣馬政府為例,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地灑資源,從擴大內需,到消費券,再到近期釋出大量政府短期工作、教育券及10萬名研究助理,從短期刺激來看,的確符合創造有效需求的特質,但從長期的角度觀察,卻對台灣未來社會結構毫無想像。 不過要讓馬政府有不同的想像,其實也是難為國民黨了。當年瑞典的社會改革,除了是社會民主黨中若干理論家具有遠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瑞典強大的工運實力,從經濟危機蔓延到瑞典,小從抗爭大到全國性罷工不斷,最後逼使資方團體妥協簽署莎堡協議(Saltsjobaden Agreement),建立集體談判制度,使得資方在動手裁員時,必須勞資政三方談判。而也因為這些抗爭,資方也對政府的種種社會改革妥協,同意由提高累進所得稅、遺產繼承稅和財產稅籌措。這些都打下戰後瑞典成為社會福利國家典範的基礎。 將近百年過去,又是一場深不見底的經濟危機,但這次已經沒有共產主義競爭的壓力,工會運動在1980年以來的打壓下力量羸弱,政府及勞方都在資方全球化生產下沒有喊價實力。目前可以看到各國的經濟危機政策,幾乎都是政治菁英的財稅及貨幣政策,不顧一切的灑資源,卻又從來不正視因為長期小政府理論下的財稅缺口,對於富人稅更是不敢觸及。對於制度改革,僅有些許點綴,完全沒有想像,至今仍只有毫不具體的全民健保支票,而台灣則提出了老年長期照護保險制度。這種救市方式,最後就算拯救了經濟,仍然會因為國債高築而進一步造成財稅不平等,為下一次危機累積資本。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