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大堀溪文化協會電子報
大堀溪文化協會電子報
2009.2.7∕報主.大堀溪文化協會
 
 
大堀溪的美好回憶
大堀溪「善螺」的傳說

2008.04.15.圖文 林新來.

善螺不只是傳說!它可能是大堀溪的特有種螺,可惜已經消聲匿跡了,真的成為傳說了嗎!

大堀溪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江明潭語重心長的說:「善螺我們稱它為石螺,都黏附在石頭上,小時候滿溪都是,隨便撿就滿滿一水桶,煮薑絲湯最美味了!」到底善螺和江明潭口中石螺,兩者是否相同?若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證實「皇帝螺」的存在,那是最好不過了!十幾年前江明潭曾經在屋後的「竹頭腳」,挖掘到幾顆「螺殼」,送給當初「大堀溪生態搶救聯盟」保存,自從搬遷之後,現在很多資料都已經不知去向了?

江明潭的二姊江毓秀和三姐江瑞琴也來一起討論「皇帝螺」,回憶此螺肉鮮湯甜時不禁讓人垂涎三尺,撿一整籃拿到街上去賣,或者到溪邊比賽誰撿最多?這一些都是生長在大堀溪旁邊小孩子們的共同記憶。江二姊突然想到母親生前送給她的一盒「螺殼」,即刻到房間裡拿出來讓大家觀看;沒有錯它就是大堀溪已經絕跡的「皇帝螺」,讓大家眼睛都為之一亮感到十分興奮,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能再此處此時看到一大把傳說中的「皇帝螺殼」,真是榮幸至極。


善螺又名皇帝螺,亦有「仙螺」之美名,江家的人習慣叫它為「石螺」,也聽過大人們以及老人家常誇耀大堀溪善螺的甜美,現在因有螺殼可證實「溪底有善螺」。善螺其形狀像田螺,但後頭沒有尖尾!聽說是某位皇帝在吃它的時候,覺得比什麼螺都美味好吃,才咬了一半,又放回溪水中讓它繼續存活下來,所以說善螺它後頭沒有尖尾巴!善螺生長在清淨的水域,且附著在大石頭上,白天通常很難見到它的蹤跡,清早或黃昏才爬到水面;平常必須下水沿著石頭摸索才捉得到,水流湍急處的大石頭上最多,小時後捉「善螺」來加菜,其口感真是「天下第一味」有夠讚。


「善螺」是否已經完全在大堀溪裡消失?「善螺」是上天賜予大堀溪邊居民一項珍貴的禮物,幾百年後竟然成了傳說!江明潭查過文獻資料意外發現,「皇帝螺」可能是大堀溪僅有的地方特有種螺類。30年來,因工廠排放有毒廢水造成「善螺」的絕跡!因溪水的污染讓它消失,真是令人婉惜啊.........。

 善螺仔歌(1991作)


囝仔大細,(囝仔大細:指大小孩)

相招緊來大堀溪;(緊來:快過來)

厝邊頭尾,(厝邊頭尾:左鄰右舍)

知影欲來掠善螺。(知影:知道)

摜籃提布袋,(摜籃:手提籃子)

脫赤腳攏免穿鞋;(攏ㄌㄨㄥ免:都不用)

身驅浸水底,(身驅浸:身體泡在)

來比誰人掠較濟?(掠較濟ㄐㄧㄝ?捉比較多)

善螺、善螺,

伊甲阮蹭閟相揣;(蹭ㄙㄣ閟相揣:玩躲迷藏)

善螺、善螺,

閟佇石頭縫內底。(閟佇:藏在)

歹勢、歹勢,(歹勢:不好意思)

毋通看伊無尖尾,(毋通:不要)

鬆勢、鬆勢,(鬆勢:輕而易舉)

箭水剉流無問題。(箭水:逆水,剉ㄘㄨㄚ流:急流)

雙手掠善螺,(掠善螺:捉善螺)

掠無的人有夠衰!(衰ㄙㄨㄟ:倒楣)

雙手掠善螺,

來比誰人掠較濟?

善螺掠濟濟,(掠濟濟ㄐㄧㄝ:捉多多)

提轉來去乎老爹,(乎老爹ㄅㄟ:給爸爸)

叫阮挱去店仔口賣;(挱ㄕㄚ去店仔口:拿到街頭)

善螺掠濟濟,

提轉來去乎娘禮,(乎娘禮:給母親)

盈暗加一盤炒善螺。(盈暗:今晚)

觀看原始圖文
 
大堀溪的童年往事

2008.04.18.圖文 林新來

厝邊有兩條溪流,離家右方約300公尺遠的大人們稱它為「大溪」,形容很大的一條溪,跨溪而過可以通往青埔(藍埔);言中既然有「大溪」,應該另外還有一條小溪,確實家門前左方,這條距離較近的溪流,長久以來就叫它「溪仔」,是到新坡街上的一條捷徑。看似兩條溪,其時「溪仔」這條小溪,長度才四公里多,是由「大溪」自上大村分支出來的,到金湖橋處交接會合;這兩條溪的名字都被稱為「大堀溪」,橫跨的橋樑也稱作「大堀橋」,這倒是非常特殊的地理形態。

到青埔外婆家須繞過兩戶人家,再走一段田埂路,遠遠即可聽到湍急的水流聲,翻過石駁就可看到這條「大溪」;橫過溪首先從江氏院落前經過,接著直達彭姓和何姓兩戶簡陋的紅瓦屋,再爬上埤岸走約兩百公尺步下埤岸,謹慎踩過一座木板小橋,就可看到外婆家的大夥房。從家裡徒步走到青埔外婆家,大約要一個多鐘頭,沿途一邊拈花惹草,一邊還要躲避惡犬的襲擊;到了溪邊更不能錯過捉蝦蟹玩耍的樂趣,隨便搬開石頭就可看到張牙舞爪的螃蟹向我示威,鄉下小孩自然養成一套特有本能,對水裡的蝦蟹真是手到擒來,簡直易如反掌。

這條渡溪水流湍急,不過有善心人士打造石頭便道,在寬闊的河道中擺放大石頭以方便行人渡溪;大水常淹沒大石頭,有時連石頭也被洶湧的大水沖走。每次大水過後,大人們又得忙著下水搬石頭,間隔一尺左右放置一粒大石頭,以方便往來行人跨越;因為這裡的河道較寬,又只是幾戶人家的必經之路,所以沒有人發起募款建造橋樑。小時候撐兩根柺杖走路,也不比正常人來得慢,惡犬追擊常被我柺杖打個正著,從此對我退避三舍敬而遠之;渡溪時兩根柺杖插入水中,可以當作雙腳來涉水,一次可跨過好幾顆大石頭,令許多玩伴羨慕不已,這招肯定鮮少有人學得來。

記得上國中時,有一次夏日裡和左鄰右舍的玩伴,同行七、八個人,拿了魚網和魚籃就到「大溪」去,溯溪而下捕捉好多的魚蝦。來到一處較深的水坑,溪水清澈可看到成群的鯽魚,用網子又撈不到魚;大夥乾脆光著身體下水玩,也不想要繼續捉魚,悶熱的天氣正是游泳的好時機。大夥玩得正起勁,我由於腳踩到水底一顆滾滑的石頭,因而沉入水底掙扎,童伴見情況不對合力拉我上來,當時喝了好幾口的溪水,險些溺水成了波臣。這處河道落差頗大,所以形成較深的水坑,水最深淹到大人脖子的高度,是個危險的水域;難怪很多父母特別叮嚀孩子們,不可在這邊戲水,否則被發現會遭到痛打一頓。

觀看原始圖文
 

報主的話:
短短15公里的大堀溪,卻是許多人歡笑、刺激、愉悅、豐足的美好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