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9-02-1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2-17》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能源政策 能否救國 
  ◎社會運動力量的展現:德國經驗 
  ◎美通過經濟振興方案 釋出綠領工作機會 



環境前線:能源政策 能否救國
  ■崔愫欣
歐巴馬在白宮前的那一場就職演說,可以說是全球矚目,除了他的膚色以外,全世界迫切想要知道的是,面臨金融風暴與地球暖化這兩件巨大危機,難辭其咎的美國到底要怎樣因應?

環保議題在2008年白宮選戰扮演的角色,比在過去任何一屆美國大選扮演的角色都重要,在現場2百萬人的面前,美國總統難得地將能源政策訴諸群眾,宣稱要以潔淨能源與再生能源,來確保國家經濟與政治安全。

歐巴馬的競選口號「We need change」,與馬英九的「馬上好」,聽來相似,國民黨政府上台後,行政院隨即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似乎也試圖表現出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在國家政策目標中的優先性,但細觀內文,除了將核能作為無碳能源的選項外,其他的多半不夠具體,從近一年的執政來看,節能減碳更淪為口號,而鬆動「非核家園」這一個曾經是朝野共識的政策,反倒成了執政黨當前最明確的目標。

國民黨與台電的智庫學者,開始在媒體與各項研討會中積極運作「核電是台灣二氧化碳減量目標的最大希望」,全國工業總會更提出了對產業政策的白皮書,其中明言希望政府「重新檢討非核家園政策;建議擴大核能發電比例,加速完成核四建廠作業,核一、核二、核三廠延役作為替代方案」。在2009年4月全國能源會議舉辦的前夕,核能界已經磨拳擦掌,期待核電在台灣的大復興。

核能的不合理偏重

面對全球低碳轉型的大趨勢,歐巴馬上任後啟動一項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計畫」(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Plan),可提供3百萬個工作機會,歐巴馬解釋:「這些工作機會包括,建置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以及打造省能車輛、興建省能建築。甚至,開發新能源科技,藉此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省下更多的錢,營造一個更乾淨、更安全的地球。」拚經濟也能顧環境,這項大膽的改革引起國際環保界一片掌聲。

然而隨著全球的經濟惡化,台灣經濟也進入了冰河時期,我們卻看不到馬政府開展綠能經濟的嘗試,只看到執政團隊以保守的思考邏輯,企圖重啟核能作為因應,其作為一是讓現有的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二是增建新的核能機組。後者從計畫到實際運作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實在緩不濟急,因此前者就成為優先的選項。

反核運動在台灣超過了20年,有著環境正義的正當性,即使由於民進黨的執政失敗,讓大量曾經支持反核的群眾流失,輿論與學界也變得不太友善,以致國民黨可以輕易拋棄當初「非核家園」的朝野共識,不懼社會反彈,但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讓執政者失去應有的判斷,無條件地支持核能這個爭議性極高的能源方式。

舉例來說,為了順利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政府以核一、核二及核三廠屬於《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前已營運之電廠為由,決定現有3座核電廠延役無須辦理環境影響評估,這豈非是大開環境倒車?現有3座核電廠在當年已經沒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尚可說是因為30多年前環境意識不足,法令不全,如今卻仍然主張核電廠免環評,實屬落後的思維。電廠運作年數一旦超過30年,因老朽所造成的機具、金屬、水泥的損壞必然發生,提高使用年限,使得核能災害的風險提高,如此犧牲安全與環境的重大建設,豈不是更需要環境影響評估才對?

除了營運時的環境破壞與災害風險,更多的核能發電也意味著核廢料的大量增加,目前各國對於高放射性核廢料仍沒找到適當的處理技術,何況台灣連低放射性的最終核廢處置場也擺不平,解決方式是一點都沒進步,把人見人厭的核廢從蘭嶼又打算移到屏東與台東的原住民部落,而高放射性核廢料將儲存在現有的核電廠中,弱勢一再地被剝削。若核能真的復興,可以想見,未來核廢勢必會成為下一波環境正義的核心議題,核電廠與核廢場的週遭居民將有此起彼落的抗爭。

台灣能源政策對於核能的不合理偏重,在政府預算中也可窺見一二,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成立的再生能源發展基金,20年也不過是一千多億,經濟部說要用這筆錢鼓勵民間業者開發再生能源,並予以收購,希望20年後為台灣創造650萬瓩的綠色電力。而一個核四廠就花了兩千億的公帑,裝置容量不過270萬瓩,這些預算只要有一半能用於再生能源的推展,相信幾年間就會有不錯的進展,未來若是依台電內部評估,再增加10部核電機組的話,大部分的能源政策預算會被核能佔據,如此過度優待核能的策略,使得能源計畫喪失了其彈性,阻礙了省能與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在台灣,綠色能源的未來變得更形渺茫。

能源政策是經濟復甦的關鍵

台灣跟許多開發中的國家一樣,目前的電力系統開始面臨要將老舊的發電廠替換的時期,因此,現在選擇何種能源系統與能源,是抗暖化對策的關鍵,甚至也是經濟復甦的關鍵。目前馬政府為了救經濟,從擴大內需,到消費券,再到近期釋出大量政府短期工作及10萬名研究助理,可說是杯水車薪,向未來國民舉債又解決不了長期危機,看不出有創造未來的改革力,甚至不少濫竽充數的擴大內需建設,更成為破壞環境的原凶。

馬政府若能在構思經濟復甦方案時,致力於永續能源科技與綠色工作機會,投資可隨時啟用的節能、再生能源計畫,而非核能發電與石化能源,不但能帶來最多的工作機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依賴,對社會和環境的負面衝擊也最低。台灣一直以美國的政策追隨者自居,為何又在此時卻步不前?不要相信核能集團的煙霧彈,正在本週,美國已經將核能興建補助從景氣復甦方案中移除,這是環境的一次勝利。在今年4月即將上場的全國能源會議,台灣各界是否能夠拋棄對核電的偏愛,提出真正負責任的能源與氣候變遷政策?

歐巴馬聲稱「再生能源經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不論成效如何,至少改變已正在發生,而改變永遠不會太晚,那台灣呢?我們是否願意站在正確的歷史軌跡上?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回目錄)



社會運動力量的展現:德國經驗
  ■倪世傑
在資本主義體系下,政府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一直是社會科學界關注與爭辯的焦點。有人直稱它是國際新自由主義的買辦,也有人認為國家即使在許多方面在乎的是實現經濟成長、偏向資本主義的發展利益,但也同時加重它在波蘭尼(Karl Polanyi)所稱的市場作用與反作用中的雙重運動(double movement)扮演的角色。不過,如果把政府的決策設想成唯一各方勢力角逐的競技場(arena),可以假設,團體間統合性質強的社會運動,要比分散的情況下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政權的進步與保守性質即便仍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但終將在社運集中或分散的力量下做出或多或少的妥協。德國在1990年代的環保運動,正可說明統合型環運所取得的成果,讓德國成為積極型的環境政策國家。

1960年代後,環境運動在前西德全國境內延燒,1980年綠黨成立標誌著一個分水嶺:之前是站在國家體制的對立面,之後環境運動開始進入體制以及漸進改革的作法。西德時期於1986年成立環境部,1996年實行《循環再生法》(Recycle Law),1998年的生態稅立法宗旨則是直接與氣候變遷的趨勢掛勾,2002年《廢核法》上路,相較於日本、法國積極利用核能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德國只能加速往可再生能源發向發展。

光就會員人數來看,德國的環保非政府組織規模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是較多的。光是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的會員在世紀之交就高達51萬人,較為溫和的地球之友協會(Friends of Earth)也高達38萬人。組織的大型化提供了人力與財力資源,也成為各個政黨爭取的選民,但是面對政府以及工商業背景的利益團體,這樣的資源比較起來還是相形見絀。

環保NGO彌補此一缺陷的方式,在於資訊流通的對稱化。根據佛漢提—荷絲特(Gesine Foljanty-Jost)教授的研究,德國的環保NGO從政府與其它NGO交流資訊的比例高達57%,與利益團體交流資訊的比例為50%,與研究單位的比例為43%。同樣的問題在日本,依序為32%、24%與29%。相形之下,德國的環保NGO比日本不僅更為開放,也更願意與其他環保運動同業資訊交流,日本則是較依賴政府以及研究機構。

資訊交流意味著開放,開放則代表著進一步參與的可能性。可以預見,環保團體與政府、研究機構、利益團體之間的高度訊息交流,對政策制定過程將產生正面的影響,尤其在共識的凝聚與建立上。尤有更者,這進一步產生回報遞增(increasing returns)的效應:一旦進入了這一個決策過程中,可以在這一個環保政策的網絡中獲得訊息回饋,認識更多的行動者、團體,並更能在未來的環保政策的產出中使得上力。佛漢提—荷絲特教授的研究中也顯示,30%的環保政策網絡的參與者提到,他們最常幫助的對象就是環保NGO團體,然而在日本,只有6%。

德國的經驗能給台灣社運界什麼樣的啟示?筆者認為,問題最重要的癥結,還是運動的情勢無法對政府帶來有效的壓力。德國在1960到1980年代20年間的全國性環保運動,對政府帶來相當強大的壓力,但台灣與日本的環運,卻往往具備相當濃厚的地方性特徵,議題化的切割下,每一個問題都變成了地區性議題,這不僅反應了環保宏觀論述的欠缺,也代表著組織基礎也往往流於地方性的,這問題也同樣存在在工運之中。

再者,我們可以觀察到德國的環保政策網絡是包括政府、環保NGO、利益團體(工會、資方團體等)以及學術研究機構,在台灣則仍是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況。第三、民間團體之間的資訊聯繫管道相當暢通,但在台灣的運動界則往往延續了之前單打獨鬥的狀況,想像共同體的範圍頗為狹隘,橫向有機的連帶難以產生,製造出團體間的高交易成本;但在某些情況下又特別偏好與官方打好關係,垂直聯繫取代了水平聯繫,這往往也造成了相互傾軋的運動困境。

(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生)
(回目錄)



美通過經濟振興方案 釋出綠領工作機會
  編譯■潘忠廷 審校■莫聞
美國參議院10日通過8,380億美元(約28兆7千億台幣)的經濟振興法案,內容包括數十億美元針對再生能源、環境復育、國家公園、潔淨車輛以及能源效率等項目的經費挹注與減稅方案。目前參眾議員們正針對方案細節做最後協調,結果將於週末前送往白宮。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同時也是內華達民主黨員瑞德(Harry Reid)說:「我們必須火速的與眾議院達成立法協議,儘快將結果呈報總統。此項立法衍生了很多豐富的論辯,不過現在已經沒時間了,我們必須儘快呼應美國民眾對政府行動的期盼。」

大多數的共和黨參議員反對這項法案,認為這對經濟一點幫助也沒有。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同時也是共和黨肯塔基州議員麥肯尼爾(Mitch McConnell)認為:「法案不過是把『娛樂當作刺激消費』,我們不過是拿其他人的錢來冒這個險,這風險實在太大了。」

然而歐巴馬的擁互者紛紛為其解危,包括許多原本利益相衝突的團體,例如環保人士、勞工運動者、美國商業總會、美國製造業協會與其他企業團體,都贊同這項方案。

歐巴馬9日造訪印第安那州艾克哈特城(Elkhart)──同時也是全美失業率最高的地區,他在演說時表示,期望議會能快速通過刺激方案。歐巴馬指出:「這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合時宜的解決方案。簡而言之,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創造工作,來重啟與改變21世紀的美國經濟。」

被歐巴馬視為刺激方案的重點項目綠建築與住家「耐候化」(weatherization),這將有助於低收入家庭在住屋上達到節能目的。歐巴馬9日晚間在一場記者會上說到:「當有人認為讓聯邦建築變得更節能是一件浪費錢的事──請問到底哪裡浪費了?藉由翻新以及耐候化的美國兩百萬住家,事實上工作機會馬上就釋出。」

身為美國野生動物基金會(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負責政策與立法遊說的資深主管科爾頓(Adam Kolton)表示:「我們希望國會能達成這項在教育、乾淨能源以及美國自然資源上都投入大筆經費的計畫,讓所有的準備工作快速上馬,並更快創造就業機會。」

來源/ENS環境新聞通訊社

提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