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好元氣 電子報
|
2009.2.25∕報主.WA WA 元氣網 (台灣永康健康促進協會 官網)
|
|
|
別人爆肝,我不要!
|
爆肝危機!打過B肝疫苗,15年後可能失效
〔本刋綜合報導〕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估計在十五到十八年後,有二成抗體或免疫記憶會消失。若為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包括: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宜自費追加1劑B型肝炎疫苗,並在接種後1 個月抽血追蹤檢驗。
對於「依時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種後,卻經檢驗為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者」,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最近開會討論後做成以下建議措施:
1) 若為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宜自費追加1劑B型肝炎疫苗,1 個月後再抽血檢驗,若表面抗體仍為陰性(< 10 mIU/ml),可以採「0-1-6個月」之時程,接續完成第 2、3劑疫苗。如經此補種仍無法產生抗體者,則無需再接種,但仍應採取B型肝炎之相關預防措施,並定期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變化。
2) 若非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但個案或家屬對此非常擔憂,可自費追加1劑,1 個月後再抽血檢驗,若表面抗體仍為陰性(< 10 mIU/ml),可諮詢醫學中心內科或兒科之消化科、感染科等相關專科醫師。
不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也強調,雖然B型肝炎疫苗接種數年後,血清抗體效價可能逐漸降低或無法檢出抗體,但依據疾病管制局長期委託國內專家學者研究顯示,大多數未檢出抗體之個案,對於B型肝炎病毒感染仍具有保護力。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若自7歲時檢測B 型肝炎抗體,並長期追蹤至14歲,不論B型肝炎抗體有無檢出,或有無追加1劑B型肝炎疫苗,研究個案中均無新增之B型肝炎帶原者,且近年國內急性B型肝炎通報病例並未明顯上升。
|
|
|
|
肝指數降低,你就放心了嗎?
〔本刊綜合外電報導〕肝臟是很能忍耐的器官,肝炎專家在香港舉辦的肝炎學術會議中強調,肝硬化等肝臟嚴重損傷,經常潛藏GOT、GPT等肝功能指數處於正常值的假象之下,實際上肝細胞已「傷痕累累」,一旦B肝病毒大肆活躍,肝炎、肝癌等重大疾病來得又快又猛。
台灣成功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定宗在亞太肝臟研究學會的學術會議中指出,40歲以上、肝功能指數在40邊緣、有肝癌家族病史的B肝帶原者,最好定期找醫師檢查是否肝硬化,而不能只關心GOT、GPT等肝功能的數字。此外,在肝臟發炎初期,就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讓肝臟有機會休養生息。
張定宗指出,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所發表的學術報告顯示,包括17名台灣病患在內的57個B型肝炎病例,在服用Entecavir平均6年後,其中55人(比例達96%)的壞死性肝炎指數、肝纖維化指數都有下降,顯示肝臟的組織型態好轉。
肝臟纖維化指數為0到6分,當達到5、6分時,就是肝硬化,過去已有許多臨床研究顯示,長期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逆轉病情。然而,服藥愈久,病毒愈容易有抗藥性,目前只有少數藥物可單獨使用達6年,不必中途換藥或搭配其他藥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