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大愛人物誌
2009.2.25/報主.慈濟基金會
病痛中的曙光
十一歲以前,張景瀚和同年齡的小孩沒有不同,一樣開心的玩樂一樣將自己弄得髒兮兮總讓父母困擾不已,然而世事無常,十一歲時張景瀚感覺到頭疼痛不已,父母帶著張景瀚到大醫院檢查,沒想到結果竟是小腦中間有一顆腫瘤是「松果瘤」。

醫生卻表示,這病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等腫瘤壓到腦神經之後,不但會視力模糊,語言能力會退化,耳力有聽障,行動也會遲緩,甚至生命會受到威脅。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照鈷六十,想辦法讓腫瘤縮小,但張景瀚至今三十三歲了,智力只停留在十幾歲,頭上的頭髮也是稀梳幾根。

雖擁有五專學歷,但因病纏身,不僅影響了張景瀚的視力、聽力,現在的反應及表達能力越來越差,一句話需想很久,才能透露出簡單幾字,因為病情反應,讓他也無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養病,為了讓張景瀚生活豐富一點,同學的媽媽介紹他有一個好去處―慈濟西螺環保站,建議張景瀚可以去做環保動動身體,沒想到這彷彿是為張景瀚開啟一扇窗,一道曙光就此照亮他的生命。
人生旅程在環保場圓夢
聽到建議後,張景瀚便前往環保站看到很多人埋頭苦幹的整理回收物,負責環保站的志工楊喜靜一眼就發現,眼前的戴著假髮的男孩,一定是生病了,動作說話都很遲緩,但看他決心要做環保便毫不遲疑帶著他做回收至今已兩年多了。
 
自第一次到環保站那天開始,每星期二、四、六、日下午三點張景瀚一定準時報到,一直做到天快黑才不捨的回家,只有颱風天他才未到,否則他的身影永遠準時出在環保場。

兩年來一直陪在張景瀚身邊的楊喜靜表示,張景瀚一定準時到環保場做資源回收,有什麼工作,他就做什麼從不挑工作,默默的做,是大家的寶,只是如今狀況越來越不好,但是仍每天到環保場報到,讓志工們都好心疼。

在環保場和張景瀚莫逆之交的楊明俊,每次都心疼張景瀚在太陽底下埋首的丟玻璃瓶,深怕他中暑,都殷殷叮嚀著他多喝水,張景瀚總是說:「我若不把握時間趕緊做,等到那天我眼睛看不到時,就無法丟這些瓶罐了,所以我要把握時間」
愛與關懷點燃生命的火花
「其實我也曾經有夢想,很想跟正常人一樣工作,很想跟著年輕人一樣可以打扮帥帥的逛街,但是我十一歲起就要接受頭上光禿的外型,接受同學的嘲笑,外人異樣的眼光,還有接受無數次化療後的病苦,我一路走的很辛苦,但要將自己的心調整好,才能快樂的走完人生旅程」張景瀚心中一直期盼著自己,有天能如正常人般生活、工作。

「當我還未接觸慈濟時,我心情不好難過時我都想到媽媽,但我進入環保場後,愛我的人變多了,大家對我的鼓勵,讓我找回自信,大家對我的關心,讓我不再孤單,做環保讓我的人生更充實,所以我要更用心做」張景瀚說著開懷笑了。

陪張景瀚度過人生低潮期,除了父母親之外,就是環保工作及慈濟志工。在環保站,他發揮了生命中的良能,找到人生的價值,沒有人這盞光亮的燭火那時後會熄滅,但是卻看見張景瀚用盡所有力量,努力拓展生命的寬度與厚度,用堅強的生命力,以行動付出,為他自己寫下人生最精彩、豐富的人生戲曲。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文:慈濟志工 鍾淑芬 圖:慈濟志工 林炳宏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