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9-03-0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3-02》

本期內容
  ◎世界傳真:美大學財務吃緊 校長坐領高薪 
  ◎時機歹歹 美國人更愛看書了 
  ◎破解高教發展難題 芬蘭這樣做 



世界傳真:美大學財務吃緊 校長坐領高薪
  譯寫■葉興台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高等教育紀事報報導,金融危機肆虐,美國各州政府的預算吃緊,也導致大專院校的財務壓力備增,但不少校長仍坐領高薪,引發外界質疑。

佛羅里達大學校長去年領了近30萬美元的績效獎金,佛州州立大學校長亦同。佛州因房地產市場崩跌,導致財政收入大減,州長查理‧克里斯特(Charlie Crist)已授權佛州所有公立大專院校可調漲學費10%以上。但去年坐領高薪的大專院校校長,不僅是佛州而已。

由於美國國會剛通過的7,87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計畫對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協助,大專院校校長坐領高薪已引發輿論批評。歐巴馬政府最近頒布命令,限制接受政府紓困企業執行長的年薪,最多只有50萬美元,讓大專院校校長是否該坐領高薪的爭議重新浮上檯面。

儘管訂定華爾街金融機構主管年薪上限的衝擊有限,但這項行動顯示,美國全國對有些人拿優渥薪酬的態度已經轉變。在當前的經濟情勢下,美國大專院校學費漲幅漸漸趕上通膨,加上捐贈減少,愈來愈多大專院校尋求聯邦政府援助,美國民眾對動輒7位數年薪的大專院校校長可能再也無法容忍。

年薪成長飛快

大專院校校長的年薪可能不像企業執行長那麼多,但過去15年來,他們的年薪成長速度飛快,尤其是與教授的年薪相比。3分之1公立大專院校校長的年薪超過50萬美元,根據高等教育紀事報的年度薪酬調查,2007至2008學年度公立大專院校校長年薪的中數為42萬7,400美元,較私立大專院校校長平均高10萬美元。

美國大專院校校長的底薪已達6位數,其他待遇包括退休金、留才獎金(retention bonus)、績效獎金、報銷單、設備齊全的房子和汽車等。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高登‧吉(E. Gordon Gee)去年的薪酬達134萬6,225美元,包括31萬美元的績效獎金。西北大學校長亨利‧畢南(Henry S. Bienen)去年的薪酬高達174萬2,560美元,居所有校長之冠,其中有一部分是過去10年遲領的59萬929美元薪水,他已宣布將在今年退休。

大專院校校長所領的薪酬還不包括擔任企業董事的酬勞。高登‧吉擔任梅西能源公司(Massey Energy)、Gaylord Entertainment、Hasbro和Dollar General等企業董事。曾擔任華爾街第五大券商貝爾斯登(現已倒閉)董事的亨利‧畢南,目前擔任外交關係委員會和Steppenwolf Theater董事。

民眾看不下去

儘管如此,沒有人認為大專院校校長的年薪比華爾街金融機構或其他企業執行長高,2007年全球5百大高薪執行長的平均薪酬為1,280萬美元。

美國公共政策暨高等教育中心(NCPPHE)主席佩特‧卡蘭(Pat Callan)表示:「把大專院校校長的年薪,與公司股票暴跌卻仍坐領高薪的企業執行長相比,是不公平的,但兩者有很多類似之處,就是上位者領到很多津貼,美國民眾開始感到不爽。」

教職員更不爽

大專院校的教職員也很不滿。根據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的年度報告,在2007至2008學年,正職教職員的平均年薪是7萬5,677美元,為所有大專院校校長平均薪資的不到5分之1。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報告抨擊大專院校校長的薪水過高,強調大專院校校長薪資調升速度遠超過正職教授的薪水。

部分教育人士辯稱,大專院校校長和教授的薪水有落差是合理的。前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主管研究公司Korn/Ferry International旗下的教育集團董事長史蒂芬‧卓奇騰伯格(Stephen Trachtenberg),在一份名為《為何大學校長領的薪水高於教授》(Why Presidents Are Paid So Much More than Professors)的報告中指出,主要原因在於大專院校校長並非終身制,有很高的職業風險,此外,他們每週的工作時間通常都超過60小時,沒有公休或不受諮詢的時間。

校長以身作則

當高等教育紀事報在去年11月華爾街金融機構崩盤之際公布年度薪酬調查時,在大專院校校長之間引爆了一波自動減薪潮。例如,華盛頓州立學校長艾爾森‧弗洛伊德(Elson Floyd)從72萬5千美元薪水中主動退還10萬美元,他說:「在我們預算吃緊之際,我們一直要求學生和教職員用更多的創意思考,用更少的資源從事教學和研究,我必須以身作則,樹立典範。」此外,有鑒於經濟危機惡化,不少大專院校校長已拒絕接受獎金,包括康乃狄克大學校長麥克‧賀根(Michael Hogan)、路易斯維爾大學校長詹姆士‧雷姆西(James Ramsey)和羅傑斯大學校長理查‧麥考米克(Richard McCormick)。

學校開源節流

由於財務困窘,美國各州州議會被迫刪減高等教育的經濟,很多大專院校正設法開源節流,包括訂定註冊人數上限、調漲學費、凍結薪資等。根據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的資料,在2008至2009學年,公立大學學費平均調漲6.4%。麻州大學計畫調漲學費15%,以彌補州政府補助減少8千2百萬美元的差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因捐贈減少20%,宣布凍結薪資,高級主管減薪5%,其他大專院校可能跟進。

美國國會通過的振興經濟方案可望稍稍紓解大專院校的財務壓力。這項方案提供經費給大專院校,供作學生貸款、改善基礎設備和研究獎勵。當大專院校接受聯邦政府數十億美元補助,校長們可能發現今年不再有機會可領到6位數的薪水。

佩特‧卡蘭表示:「一個領7、80萬美元薪水的人,怎能坐在州議會裡,痛陳高等教育經費不足呢?」大學教授、家長、政治人物和學生可能會問類似的問題。
(回目錄)



時機歹歹 美國人更愛看書了
   
根據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EA)公布的調查,超過半數以上的成年民眾最近曾經閱讀小說、短篇故事等各式各樣的文學,結果令人振奮。

美聯社報導,上個月公布的這項名為「閱讀人口增加」(Reading on the Rising)的調查顯示,去年美國18歲以上成人曾經閱讀文學書籍的比例,由2002年的46.7%增加至過半。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丹納‧吉奧亞(Dana Gioia)認為,調查結果令人驚喜,反應新的文化趨勢。

調查發現,白人、黑人、西班牙裔、男性和女性、各教育層和年齡層人口的閱讀率都升高,18至24歲人口的閱讀率由2002年的42.8%增至去年的51.7%。

地方的閱讀情況也呼應這個趨勢。加州艾瑪多郡州傑克森市的Hen & Co. Bookstore書店老闆沃夫‧海恩(Wolf Hein)表示:「時機不好,民眾似乎更愛反省,自已動手做的書和工具書銷售增加,愈來愈多人樂意整理自己的車子或房子。」

過去十年來,國家藝術基金會和丹納‧吉奧亞再三警告,美國可能出現識字危機,已執行了眾多鼓勵閱讀的計畫。丹納‧吉奧亞在調查報告的序言中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對閱讀對社會和文化變遷有正面助益的看法正確。」

但這項調查並未提及一股反趨勢:主動閱讀的人口比例下滑。調查顯示,在老師或企業主未指定下,而主動閱讀的人口,從2002年的56.6%減少至去年的54.3%。

調查發現,去年主動閱讀的成人較2002年增加350萬人,但去年增加的閱讀人口達1千9百萬人,意味了有1,550萬人並非主動閱讀。

丹納‧吉奧亞表示,整體而言,國家藝術基金會的這項報告相當正面,但強調在各種聲光娛樂競爭下,美國的閱讀風氣仍飽受壓力。

丹納‧吉奧亞對主動閱讀人口的比例下滑沒有明確答案,強調:「我們在美國各地已推出各種計畫,我總是對同仁說,在讓每個人變成終身熱愛閱讀之前,美國當然還不是閱讀風氣普遍的國度。」
(回目錄)



破解高教發展難題 芬蘭這樣做
  ■唐景莉
「芬蘭沒有大片的國土,沒有眾多的人口,也沒有豐富的資源。我們發展經濟必須靠提高勞動者素質,靠我們的智慧。」芬蘭著名經濟學家朱斯‧馬思托恩向記者談起芬蘭的經濟發展時,深感驕傲和自豪:「從1800年到1900年,我們主要靠資源拉動經濟;從二戰以後到1980年,我們主要靠投資拉動經濟;而1980年之後,我們主要靠知識拉動經濟。」

「知識拉動經濟」,這是一個極其富有內涵的命題。在對芬蘭為期一周的訪問中,記者深深感到,在芬蘭經濟成就的背後,是它充滿活力的高等教育體系以及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正確決策。

招生與就業:二元高教系統生機勃勃

據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公佈的《2006~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芬蘭在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第二。而此前芬蘭連續3年在該報告中排名第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芬蘭長期以來佔據著該報告高等教育排名的最高位置。

芬蘭教育部特別顧問伊卡‧特恩魯納告訴記者,提高高等教育入學率,使適齡人口的65%能夠接受高等教育,以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已成為芬蘭的基本國策。2000年,芬蘭的二元高等教育系統已完全確立。

傳統上,芬蘭高等教育只有大學教育,結構單一。芬蘭有20所大學,入學競爭相當激烈,所有申請者必須參加大學組織的入學考試,每年只有3分之1能被錄取。芬蘭政府參照德國的二元高等教育體系,即高等教育分為獨立的大學教育部門和職業教育部門,同時也受到荷蘭高等教育機構合併的影響,以及挪威發展地區性高等院校的啟發,逐漸在已有的大學教育體系外,建立起新的高等教育部門──多科技術學院或職業大學。芬蘭原有的高中後職業教育機構,通過合併升格,經過一定的試驗期,形成多科技術學院。根據芬蘭1995年制定的《多科技術學院法》,如果職業高等教育機構滿足相應條件並通過評估,可以獲得永久性身分。

目前,芬蘭共有29所永久性多科技術學院,分佈在全國各地,教學以職業為導向,主要以滿足地方需要以及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目的,在自然資源、技術與交通、工商管理、旅遊及酒店管理、健康和社會服務、文化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提供高等教育。多科技術學院入學條件相對寬鬆,只要求申請者獲得高中畢業證或職業高中學歷,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大大增加。

保障質量:高教評估帶濃重官方色彩

根據法律,芬蘭的大學和多科技術學院應該自我評估教育質量,並參與到外部評估過程之中。

1995年,芬蘭成立高等教育評估理事會(FINHEEC),作為獨立的專家實體,研究開發高等教育評估的程式與標準,幫助大學和多科技術學院進行評估,並作為教育部諮詢機關評價和保證高等教育質量。高等教育評估理事會主要有兩項具體職能,即評估認證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職業課程與多科技術學院的各種許可申請,評估範圍包括20所大學與29所多科技術學院。理事會成員由教育部任命,任期4年。

據介紹,芬蘭高等教育評估理事會有關評估的步驟和規定包括:第一,高等院校在自願基礎上填寫申請表,申請高等教育理事會評估與認證。第二,收到申請表後,理事會任命2至3名外部專家進行實地考察,與不同團體交流,如大學校長、職業課程協調員、主講教師、學生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等。專家應該既有職業課程內容方面的也有教育方面的。在充分聽取各種意見的基礎上,確定需要正式現場考察評估的問題,提出評估報告建議。然後進行現場考察,向理事會提供建議。理事會根據評估與認證標準獨立作出最終決定。第三,評估最長時間不得超過4個月,評估決定與報告的內容應包括評估物件的優勢以及今後發展方向。評估與認證的有效期為4年。第四,申請評估的高等院校根據評估與認證的類別和專案,需要交納一定費用。

芬蘭教育部特別顧問伊卡‧特恩魯納認為,芬蘭高等教育評估的顯著特徵是其官方性質。但是,對於評估與認證又採取自願方式,不強制評估。對於大學的學術性課程,則由各個大學內部的質量保證體系負責評估,並保證其質量。通過評估,整合高等院校發展所需的各種力量,提高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贏得國際社會認同。

擴大投入:所有大學都要推向市場

2007年年底,芬蘭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50年來最大的改革,重新構建其高等教育體系。

改革的核心是兩年內政府從高等教育中淡出。此前,芬蘭的所有大學都是政府所有,教職員工全部是政府雇員,高等教育的絕大部分投入也來自政府。這一改革方案決定,所有大學都要推向市場,吸納多元資本,成為完全獨立的法人機構。這一改革將在2010年1月1日前全部完成。

於是阿爾托(Aalto)大學應運而生。該大學在2008年6月宣佈成立,合併了赫爾辛基理工大學、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和藝術與設計大學,是芬蘭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它的目標是重組這3所院校的教育科研資源,合力打造一所世界水平的科技、商業與藝術設計領域的新大學。合併工作將於今年年底完成。

阿爾托大學將採取全新運作模式,不再完全由政府所有。芬蘭政府以及經濟教育基金會等7家各類機構,將成為大學的新股東。

可以說,阿爾托大學寄託著芬蘭人對高等教育的一貫理想和追求。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資源,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辦更優秀的大學,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成為芬蘭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懈追求。

在教育支撐經濟發展的同時,芬蘭成為世界上對教育投入最高的國家之一。從小學到大學,學生均享受免費教育。2002年,芬蘭教育投資總額為89億歐元(3,961億台幣),到2006年增長為103億歐元(4,584億台幣),占GDP總值的百分比一直是6.2%,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芬蘭感受到了通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來確保人力資源充足的重要性,芬蘭高校對外國留學生的政策日趨寬鬆,並將出台吸引外國學生的具體舉措。特恩魯納介紹,最近幾年來,芬蘭高校尤其重視中國的留學生市場,芬蘭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據悉,在芬蘭高校,大部分本科課程用芬蘭語和瑞典語教學,但對國際學生和所有碩士課程均用英語教學。

(中國教育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月24日4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