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幻科學報
科幻科學報

464期 2009.03.10.

科學衍生科幻.科幻延伸科學 每週二發報 

  時序進入春天,花季又到了,小編其實不喜歡賞櫻花杜鵑花之類的,反倒是不起眼的滿地小花比較討人喜歡啊~

Vulcan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交大科幻中心
通俗科學網
科學人
星際聯邦
星艦學院


 

 
 
 
 
 

 



     最IN話題 ■ 台灣島隆起的爭議
     科學小視窗 ■ 暖化造成 下世紀南亞雨量嚴重減少

 

▌最IN話題
▌台灣島隆起的爭議
▌文╱李名揚
▌提供/科學人



  在地質年代中,只有幾百萬年歷史的台灣島算是非常年輕的島嶼。它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板塊使地殼隆起所形成,中央山脈以西為歐亞板塊,花東地區的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而這兩座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就是兩大板塊交界的縫合線。菲律賓海板塊目前仍持續擠壓歐亞板塊,使得造山運動仍在進行,也就是說,台灣有些山脈仍以我們難以察覺的速度在升高。

  學術界對於台灣島是由兩大板塊擠壓所形成已有共識,不過,對於擠壓的過程與細節,則出現了「弧陸碰撞說」、「弧弧碰撞說」及「二次碰撞說」等三種不同的主張。

  「弧陸碰撞說」最早是由華裔美籍教授翟懷慈在1970年代提出。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鄧屬予解釋,這派學說認為歐亞板塊的南海地殼曾有一道東西向的中洋脊,促使南海地殼向南北張裂,但止於1600萬年前,隨後,菲律賓海板塊載著呂宋島弧向西北漂移,到了距今1000~1200萬年前,在台灣東方數百公里處撞上歐亞板塊,揭開了造山運動的序幕。

  隨著菲律賓海板塊持續往西北擠壓,造山位置逐漸西移,海底山脈也不斷堆高,到了500萬年前,終於在現今日本沖繩縣西表島附近(約在蘇澳東方200公里處)冒出海面,形成台灣造山帶的雛形。

  一旦造山帶凸出海面後,就會開始遭受風化與侵蝕,形成沉積物,沉積物再經過搬運並堆積於古山脈邊緣的海洋中,形成沉積岩。在花蓮南方海岸山脈的弧前盆地中,不同年代的地層岩性明顯不同,在500萬年以前的地層中只有安山岩,代表呂宋島弧岩漿冷卻凝固後形成的火成岩;但從500萬年前開始,地層中出現了石英,那是大陸地殼經過風化所形成的礦物。這些含有石英礦物的沉積岩指示當時台灣島已經隆升出水,島上的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產生了大量的沉積物,然後被深海濁流運送到南方的呂宋島弧,沉積於弧前盆地中。持續的造山運動最後把弧前盆地也推擠上陸,形成現在的的海岸山脈。

  但「弧弧碰撞說」卻認為,擠出台灣島的兩個板塊,東南邊的前緣同樣是呂宋島弧,但西北邊的歐亞板塊邊緣並非單純沉積岩層,而是含有歐亞板塊上殘留的琉球島弧。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指出,過去的地質研究只有陸地上的資料,但從1992年開始有了全球海上重力衛星的資料,可以調查海洋地殼的重力異常,並分析其岩性來進行研究。根據海洋地殼的重力密度來看,古代的琉球島弧應該一直連到台灣西南方的台灣海峽南部,而台灣顯然是琉球島弧的一部份。

  弧弧碰撞說認為,在距今2000萬年前,琉球海溝比現在更長,往西南連接到歐亞板塊的南海地殼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轉形斷層邊界,再連接到原始馬尼拉海溝的最北端,這個轉形斷層位於現今巴士海峽的位置上,東北方為菲律賓海板塊,西南方則是南海地殼。

  大約2000萬年前,南海地殼的張裂速度減緩,造成這個地區的板塊重整,原始馬尼拉海溝向北延長,並使與之連接的轉形斷層停止活動,而在其東北方形成另一新的轉形斷層,而新舊轉形斷層之間的梯形區域,也停止向西北隱沒,轉而沿著新產生的馬尼拉海溝北段向東隱沒,產生了呂宋島弧,連帶使得琉球海溝不再向西南延伸到台灣海峽南方,而只到台灣東方海面停止,並連接上新的轉形斷層。

  板塊重整後,呂宋島弧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移動,撞上琉球島弧,開始造山,許樹坤根據台灣東北方沖繩海槽的海底地質資料,估計時間大約是在距今800萬年前。

  許樹坤進一步解釋,南沖繩海槽是琉球島弧的弧後盆地,應該一直在張裂並伴隨產生正斷層,可是地質資料卻顯示該處在距今800萬年前,出現因擠壓而產生的褶皺及逆衝斷層,因此他認為當時開始發生弧弧碰撞。

  另一方面,在古轉形斷層的位置,保有海底火山曾在2200萬年前活動的痕跡,且左右兩側深部地殼有不同特性,顯示那裡曾經是板塊邊界,才有縫隙讓岩漿冒上來。而呂宋島弧的火成岩定年資料指出其生成年代約在2000萬年前,也顯示了馬尼拉海溝在此時向北延長。

  不過,部份學術界提出質疑:若台灣曾經是琉球島弧的一部份,則中南部地區應該保有某些島弧地形的證據,例如火成岩,但目前似乎缺乏相關的證據。對此,許樹坤強調,有板塊隱沒的海溝,不一定會形成火山島弧,因為板塊必須隱沒到夠深的地方,才有機會形成岩漿噴出;他以地磁資料輔證,中央山脈東翼有高的磁化強度分佈,應該是地殼深處有含鐵鎂質的火成岩,可以算是早期島弧的證據。

  至於第三種主張「二次碰撞說」,是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盧佳遇和中央研究院院士許靖華共同提出,他們也認為台灣原本是火山島弧的其中一點,而且早在8000~9000萬年前就出現了,當時火山島弧從日本列島、琉球島弧經台灣一直連到呂宋島弧,是古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的結果。中央山脈東側就是當時的古台灣島,包括島弧本身及其東、西兩側弧前、弧後盆地的一部份,不過此時古台灣島並未露出海面。

  隨著地殼變動,古台灣島先向東移動,脫離歐亞板塊,成為一獨立的微陸塊;後來又在距今2000萬年前跟菲律賓海板塊一起向西漂移,並在1200~1500萬年前重新靠上歐亞板塊,擠壓造山生成中央山脈西側,這就是為什麼中央山脈兩側岩性不同,東側主要是大南澳變質雜岩,西側則以板岩為主。

  擠壓一直持續到500萬年前,古台灣島終於越來越高而露出海面,盧佳遇稱此階段為「第一次碰撞」。到了300萬年前,呂宋島弧也靠上古台灣島東側,成為海岸山脈,並使現在的花東縱谷全部露出海面,是為「第二次碰撞」。此後台灣島造山更快,終至變成現在的模樣。

  按照二次碰撞說所主張的,馬尼拉海溝向北連接到分開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梨山斷層,應該是歐亞板塊和古台灣島在1500萬年前的交界,而花東縱谷則是古台灣島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盧佳遇指出,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中央山脈西側往南一直連接到墾丁混同層(海、陸地殼混雜,是增積岩楔的證明),以及海岸山脈西側的利吉混同層,是兩道不同的增積岩楔,一定要二次碰撞才能產生。

  至於碰撞的年代是如何推斷的呢?盧佳遇表示,第一次碰撞的時間證據和鄧屬予的一樣,是海岸山脈上的大陸地殼風化痕跡,而第二次碰撞則是在利吉混同層中找到的海洋化石,最新的只到300萬年前,代表300萬年前台灣造山帶開始加速隆起後,花東縱谷就未再沉入海裡,也就是海岸山脈已完全和古台灣島連在一起。

  儘管三派主張各有差異,但一致認同台灣島一開始是在現今的台灣東方海面隆起,從東北向西南遷移。為何現在該處只剩幾座小島和汪洋一片,而台灣島卻移到了現在的位置?

  鄧屬予指出,在台灣南邊,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下面,但在北邊的琉球海溝卻正好相反,是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面,這中間出現了因歐亞板塊斷裂所造成的轉換過程,稱之為「隱沒反轉」。

  在台灣的北部地區,當隱沒反轉的作用發生後,由於海洋板塊較重,會整個下沉,帶動上面的山(或島嶼)垮塌,這種作用現今仍在發生,造成宜蘭每年下沉1~2公分,台北則下沉2公釐。

  垮塌作用從一開始就在琉球海溝以北發生,只是剛開始在西表島附近造山時,該處尚為弧陸交界(或弧弧交界)處,不在琉球海溝以北的垮塌區。隨著菲律賓海板塊持續往西北擠壓且琉球海溝南移(因為北方的沖繩海槽向南北擴張),使得西表島一帶很早就進入垮塌區;接著垮塌區逐漸向西移,一直到今天的台北和宜蘭,而早期進入垮塌區的島嶼則早已沉回海裡。地質學家一致認為,很久很久以後,台北和宜蘭也會面臨相同命運。

  許樹坤也同意有垮塌發生,但解讀則較簡單,他表示,宜蘭東方外海和台北、宜蘭所在的位置是南沖繩海槽,本來就會張裂,當呂宋島弧朝西北擠壓過來時,雖會造山,但等擠壓點往西移去,這裡自然就會恢復張裂狀態,也就是會向下凹陷而使島嶼、山脈垮塌。盧佳遇也同意,這一帶的造山作用已經停止,只剩張裂作用持續進行,當然會造成垮塌。

  相對於台灣北部的垮塌,中南部的造山作用則仍在進行中,兩者分界線大約是從花蓮連接到中壢的直線。鄧屬予表示,台灣從南大武山到雪山已進入穩態,亦即在這個範圍內,造山作用和侵蝕作用達成平衡,使得許多山峰高度都已經在3000公尺以上,卻也很難再長高;再往北的山脈就已經垮塌,因此沒有高山。

  至於南大武山以南,造山作用依舊旺盛,因此山脈仍會長高,而且在墾丁以南的巴士海峽海底也會不斷抬升,最後冒出水面,成為台灣島的一部份。此外,綠島和蘭嶼則會隨著菲律賓海板塊逐漸往西北靠近,最後跟台灣島連在一起。

  台灣的造山過程,有些學術界已有共識,有些還有歧異,到底哪一種學說最接近數百萬年前的真實情況,還有待更多研究來證實。

(本文由《科學人》提供,原載於2009年第85期3月號)




 

▌科學小視窗
▌暖化造成 下世紀南亞雨量嚴重減少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美國普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暖化恐在下世紀造成南亞地區的降雨量嚴重減少。

  根據法新社報導,普渡大學學者Noah Diffenbaugh研究指出,全球溫度上升,可能造成夏季季風的環流東移,夏季季風延後5至15天開始,導致印度洋、緬甸和孟加拉降雨量增加,但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降雨量減少。

  該研究警告,這樣的氣候變化會對農業、健康和經濟都造成重大影響。





 

科幻科學報
星艦學院發行

【徵稿啟示】
˙科幻科學報徵求各式中文科幻創作、介紹、心得及科普文章。
˙不接受外文作品及無版權翻譯作品。
˙若有版權問題,作者自行負責。
˙來稿請寄 scisci.mail@gmail.com,恕無稿酬。

【關於我們】
˙訪談室長期徵求問題,歡迎來信:scisci.mail@gmail.com
˙讀者意見,如未特別註明,視同授權刊登於科幻科學報上。
˙活動看板一區,有任何科學或科幻活動皆可來信要求刊登。

【關於轉載】
˙網路上之非商業轉載:
  若欲轉載,請勿更動版面或刪減文字,並請於文前註明「轉載自『科幻科學報』」。
˙商業性質或其他媒體轉載,請先徵求作者同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