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3-19》 |
本期內容 | |
◎媒體識讀教案:樂生篇 |
媒體識讀教案:樂生篇 | |
時事背景 | |
「樂生療養院」位於台北縣新莊市,是台灣第一間公立痲瘋病隔離醫院,設立於昭和四年(1929年),隔年正式收容病患。 痲瘋病(又稱癩病,亦稱「漢生病」)是癩菌感染的疾病,會導致神經痲痹與皮膚症狀。但癩菌傳染力和發病力極弱,日常生活幾乎不會傳染,即使感染也可用藥物治療根治。 但日本視漢生病為「國恥」,以「癩預防法」誇張宣揚「痲瘋病是可怕的」的錯誤觀念,強制隔離病患並動用警察權管制被隔離的患者。因此日據時代,台灣也採取強制隔離政策。透過台灣癩預防協會推動「癩預防撲滅」政策,藉由警察權力滴水不漏檢查出病患。到了收容日,警察和地方官員會突然造訪被登記患者的家,在眾人面前強行將其帶上收容列車,患者走過之處或所搭的車廂一一加以消毒,這種行為造就社會對患者根深柢固的歧視。而由於被迫和故?家人斷絕往來,現在年已老邁的痲瘋病患者除了樂生院以及其周邊的生活環境以外,沒有得以生活的地方。 樂生院設立初起,因院民被要求強制勞動,常因為過重勞動受傷而導致手足留下重度後遺症、四肢不全或生命垂危。結婚前男性被迫強制結紮,女性若懷孕則要人工流產。長期以來樂生院醫療體制貧乏,二戰末期因糧食不足,很多人因而死亡。 戰後日本痲瘋病患爭取人權運動長達數十年,2001年熊本地方法院認為對病患採取強制隔離政策「侵害人權」,命令國家對患者道歉(恢復名譽)、賠償並提供符合患者意願的照顧。台灣也在2003年由總統陳水扁公開向病患道歉。 但樂生院民爭取人權的過程不如日本順利。因捷運新莊機廠在公共政策未公開討論、院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從原訂輔大後方三泰路一帶移至樂生院,院民開始被二次迫遷。即便許多學者提出挖方量嚴重超過標準,有破壞生態與水土保持之虞,政府依舊不變更設計,樂生院民也在許多學生跟社會團體聲援下,分別就醫療、歷史、古蹟、文化、人權各方面展開抗爭。 捷運機廠於2002年開工後,衛生署以斷水斷電等方式要求院民搬遷,隨工地面積擴大,有些患者因數度搬遷導致下肢潰爛截肢。同年,衛生署在未經院民同意下,將「居家療養式」的安置計畫變更為對外經營的「迴龍地區醫院」,將院民安置於醫院後棟建築,至今已有超過一半院民因不適應而死亡。 2004年3月,院民組成「樂生保留自救會」爭取自身權益,於5月至聯合國陳情。聯合國最高人權委員會於7月發表公報表達對此議題的關切;因搶救樂生運動涵括社會各面向,堪稱近年最浩大的社會運動。 然而,即便樂生院民與聲援者前往文建會、北縣文化局、總統府、行政院、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捷運局、行政院長官邸、總統住處陳情,甚至多次遊行、下跪,在媒體喜好捕捉衝突畫面,卻又必須在短時間內處理新聞的情況下,樂生的問題從未被正確認識與深度討論。 不過因公民抗爭力量強大,政府於2008年曾改變政策,從全部拆除樂生院到保留部分院舍或拆遷重組,但過程中仍有許多不符人權的行為。如2008年9月11日、12月3日,分別動用不符比例原則的警力強制迫遷院民,甚至不許媒體採訪。 如今樂生院全被鐵皮圍籬包圍,院舍雖部分保存,但因文建會尚未確定重組位址,古蹟可能因而消失。2009年3月6日、7日,包括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關島、挪威、巴西、夏威夷等20餘國首度來台召開「國際工作坊」,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的西村幸夫也出席,希望推動「國際串連推動漢生人權地景入世界文化遺產」。 適用對象:國小中年級 教學時數:四節課(160分鐘) 教學資源: 《樂生的電動車爺爺》電子書:http://0rz.tw/462AG 《小房子》,遠流出版 《樂生‧愛別離3》影片:http://0rz.tw/0f5aL 教學目標: 1.利用不同媒體找出不同觀點。 2.說出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個體、群體或媒體意見的異同。 媒體素養白皮書能力指標: 1-2瞭解媒體類型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 2-2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 5-2實踐接近使用媒體。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綜】4-2-1說出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個體、群體或媒體意見的異同。 【綜】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族群、階層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第一堂課 課前準備:電腦、單槍投影機、繪本《小房子》(引導學生課前讀過)、電子書《樂生的電動車爺爺》、學習單 活動內容 《第一部分》(10分鐘) 一、老師先於課堂上簡單提要繪本內容 二、提問: ◎交通工具有哪些變化、分享搭乘不同交通工具的心得 ◎小房子對環境改變的態度如何、為什麼? ◎分享曾住過哪些樣式的房子,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第二部分》(30分鐘) 一、講解《樂生的電動車爺爺》繪本內容與簡介樂生保留運動 二、提問: ◎生病時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 ◎生病卻被關起來,有什麼感覺? ◎有住院的經驗嗎?如果要從家裡搬到醫院住,願意嗎、為什麼? 三、分組討論(結合《小房子》): ◎讓學生討論對鄉村與都市的感覺。 ◎討論對便捷交通工具的看法。 四、分組報告:完成分組討論後,分組報告「對鄉村與都市的感覺」以及「對便捷交通工具的看法」。 五、分組辯論(結合《小房子》): ◎主題:如果樂生院院民就是小房子,小房子「應該搬家」vs.「不應該搬家」。 ◎主題:若要搬家,新房子是什麼樣子?「大樓好」vs.「類似原樂生院的住宅形式好」 六、教師整理各組辯論意見,引導學生思考,不做價值批判。 七、發下學習單,當回家作業。 學習單(設計問卷讓孩子回家訪問父母) 一、知道樂生院嗎? 二、從哪裡知道樂生院? 三、父母眼中的樂生療養院。 四、父母對捷運跟家衝突的看法。 五、父母若老了,想住什麼樣的房子跟週遭環境? 五、畫出父母老邁時想住的房子跟周遭環境。 第二堂課 課前準備:電腦、單槍投影機、新大樓(迴龍醫院)設施照片、樂生療養院舊院區照片、色紙、剪刀、《樂生‧愛別離3》影片、學習單。 《第一部分》(20分鐘) 一、請孩子發表學習單上父母的看法。 二、請孩子在色紙上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的洞,要孩子描述透過不同的洞但同一景的內容有何不同,引導孩子認識新聞框架,讓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理解的樂生院為何不同。 《第二部分》(20分鐘) 一、讓孩子觀看新大樓的照片,告訴孩子,這就是院民的「新家」。再讓孩子看舊院區的照片。 二、讓孩子觀看《樂生‧愛別離3》影片(約10分鐘) 三、和孩子討論,如果院民是自己的家人,願意讓她們因為捷運這樣被對待嗎? 四、引導孩子討論如果自己是記者,會如何報導樂生院的新聞? 五、提示、分配到樂生院參觀、訪問時的基本禮儀及注意事項。 學習單(讓孩子填寫) 一、描述看完影片的感覺。 二、比較父母跟自己看到的樂生院有何不同? 三、會希望父母也看到自己看到的樂生院嗎、為什麼? 四、寫下想問樂生院民的問題。 第三堂課(戶外教學) 課前準備:和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聯繫、參訪學習單 《課程內容》 一、帶孩子到樂生院參觀、訪問院民,並完成參訪學習單。 課後學習單 一、回家跟父母講述自己心中的樂生院。 二、請父母填學習單,比較自己和孩子看見的樂生院有何不同。 第四堂課(戶外教學) 《第一部分》(20分鐘) 分組構思、企畫以海報、新聞方式如何報導樂生院? 《第二部分》(20分鐘) 分組代表口述各組如何設計海報?準備訪問哪些人?以及以何種方式呈現新聞?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