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3月20日 |
【編者的話】各位新埤愛鄉協會的會員朋友,政府提供許多資源,讓全台各社區組織為自己的社區發展構思前景,並提出計畫加以執行。目前新埤愛鄉協會正進行屏東縣客家社區生活環境總體營造計畫的輔導,申請的社區非常踴躍,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新埤愛鄉協會的陪伴之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社區的成長茁壯,體現社區營造的實質意義。相關計畫的後續執行情況,也請到新埤愛鄉協會的網站惠予指教。 |
|
【最新訊息】 | |
【新埤鄉大小事】 | 【相關網站】 |
【本月專文】與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志工的美麗相遇 文/林珮怡(新埤鄉愛鄉發展協會「六堆生活學院」行銷企畫組專案研究員) 若不是過去數個月看見志工的成長和熱情,我們對客家文物館的期待也許無法這麼早實現。 97年10月6日,六堆生活學院開始為屏東縣客家文物館重新招募志工。學院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團隊的進駐經營,重新活化文物館、推廣與傳承客家文化。而志工的招募,正是一切的開始。 建立志工經營模式 我們將志工招募的宣傳簡章投遞至各大網站,從此開啟了我們與這59位志工的緣分。一開始,抱著忐忑的心情,感覺招募的訊息似乎還沒有散播開來,報名人數總維持在個位數,學院的同仁都很擔心募集志工的情形,於是我們每逢人便邀約、推廣報名。當時每天到學院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滿心期待地打開電子郵件,關心報名情況,若收到回覆信函,總會開心一整天。
然而,我想這一定是郵差故意要給我們驚喜吧!就在報名截止前幾天,意外收到大家寄來的一封封報名表,將志工檔案資料夾撐得飽飽的。此時,我們的心中,也因為志工的熱情加入而更加溫暖! 志工招募完畢,這些報名表上面的姓名,接著便一個個蹦出來和我們面對面接觸了! 接觸志工前,我不斷在心中想著:既然大家都是有志一同,為了協助文物館經營、發揚客家文化而聚集在一起,處於同一個立足點,那麼,我們之間就是相互平等的朋友關係了! 接下來,該以什麼方式來經營呢?六堆生活學院的工作同仁及志工均為了相同目的而來,但若哪一天政府沒有充足的經費,或者新埤愛鄉協會不再承辦六堆生活學院時,志工們是否仍可以秉持初衷,為活化文物館及傳承客家文化付出他們無私的愛心?基於這樣的理想,建立有體制、可獨立運作且感情融洽的志工群模式,就是永續經營客家文物館、傳承客家文化所必須要做的事! 志工第一次的熱情參與 97年11月8日,為提升文物館知名度,並告知大眾六堆生活學院開始營運,我們舉辦了記者會。這一天我們第一次將大家聚在一起服務。當天,將活動內容稍作說明後,便交代大夥各自分工、堅守自己的崗位。活動中雖然有些插曲,但因志工們的聰明、隨機應變、主動付出,讓活動得以順利地進行。 那天下午,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文物館的地面積水了,志工源英擔心遊客滑倒,還主動找來掃帚把積水掃去,其他志工也一起加入了清理的行列。一整天活動下來,大家雖然都累了,還是願意留下來將環境復原。 當活動圓滿落幕,現場環境也清理完畢後,我滿懷感謝地和大家道謝時,志工蕙菊竟回答:「我才要和你們謝謝呢!今天活動很成功,我們參與在其中,很有成就感耶!」 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又同時懷抱著感謝對方的心,這種感覺,真好!
注入解說導覽,活化文物館 為了讓來文物館參訪的遊客可以透過導覽解說對客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們也為志工進行導覽解說的課程。 導覽解說課程結束後,經過幾週的實戰磨練,有些志工一開始面對遊客時會緊張,漸漸得轉變成從容應對。西勢社區媽媽素珍形容第一次導覽時,擔心無法應付好奇的遊客,不過一上場就口若懸河,把傳統客家的文物、生活習慣,生動地向遊客解說,也因為遊客的讚美回饋讓她更有自信。 有些志工則是發揮所長,讓文物館的館藏展示更清楚。自內埔國中退休的黎華亮老師,發揮文學專長及對客家文化的研究,整理展覽文物、解說資料,並製作更生動、更精闢的解說牌,讓遊客更輕易地接近客家文化。對於解說導覽很熱情的志工榮貞則表示:「希望文物館能夠有吸引更多遊客參觀,並透過我們的解說,傳承客家文化,也讓文物館更加有活力!」
從看著報名表上志工的照片,原本陌生的稱呼經過朝夕的相處,到了後來都能熟稔地喊出一位又一位熟悉的朋友;從客套寒喧到閒話家常;從個人的為文化傳承付出,到我們大家共同分享文化,成為文化中的一分子。經過這些日子以來的相處,我們把大家的心拉得更靠近,也因此可以將我們的感動分享給更多身旁的人,願我們和志工的努力能讓文化更加的傳承,更多人能因此接近客家文化!
|
|
※感謝智邦生活館贊助網頁空間服務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屏東縣新埤鄉愛鄉發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