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3-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亞細亞孤兒
農再能否救農民
  兩分錢:自卑的台灣
  政經掠影:TMC模式不該只救DRAM業



【社論】
亞細亞孤兒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制訂,讓反對陣營找到新的戰場。民進黨大量印製「反ECFA口語版說帖」,準備廣為散發。然則,從目前披露的說帖內容來看,基本上還是以國族論述的「反一中」為主軸。過去長期以來由陳水扁所主導的那種煽情、化約、排他的論調仍陰魂不散。

自從陳水扁因貪腐案陷入司法羅網之後,民進黨內部「與扁切割」的聲音越來越大,於今甚至已經成為該黨生死存亡的大抉擇。然則,所謂「與扁切割」,難道只是與阿扁這個人斷離關係嗎?阿扁目前仍然身陷囹圄,已不可能如以往那樣呼風喚雨,對黨內的影響力實質上已相當有限。只不過,阿扁如日中天時所留下來的那種煽情、化約、排他的思維模式,卻仍然如蛆之附骨,內化成為民進黨的基本性格。過去,由於阿扁在選舉戰場上攻城掠地,屢戰屢勝,他個人的主張和行事風格遂被證明是有效的,是值得模仿的。可是,一旦民進黨意圖擺脫貪腐污名的糾纏,意圖脫胎換骨,重振黨紀,昔日的慣性思維就成為今日的要害。

民進黨現任主席蔡英文,對於民進黨疲弱不振的癥結,不是沒有反省。譬如,在最近的演講中,她就指出,民進黨曾經犯下兩個巨大的錯誤:其一是把本土觀念窄化成排他性的觀念;其次是把正當性的公民投票變成選舉工具。蔡英文的觀察確實犀利中肯。正因為「把本土觀念窄化成排他性的觀念」,以致於原是號召團結、認同、自我肯定的本土化運動,在阿扁當權期間,竟發展成鼓吹仇恨、對立、否定的基本教義。綠/藍、本省/外省、台灣/中國的二分法公式,越來越截絕,越來越誓不兩立。這種二元對立思維,雖然便利,卻容易養成思考的惰性,鈍化推理的能力。

兩岸經貿往來日趨緊密,這已是無可迴避的趨勢。既是貿易往來,就難免有稅率、通關、檢疫、投資保障、市場准入條件、專利保護、開放項目、爭端解決機制……等項目需要進行制度性的協商。可以想見,兩岸經貿談判必然是一個相當冗長、繁複的過程,尤其在東協即將跨步邁向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前夕,上述各個項目的協商需求就更是緊迫。台灣除非要將自己推向「亞細亞孤兒」的邊緣地位,否則,怎可能迴避必要的雙邊協商?兩岸商貿協議原是民進黨展現智慧、格局、見識的大好機會,卻在「反一中」的化約思維下,只能用煽情口語說帖持續一貫的排他論述,民進黨在此既迴避了做為一個大型政黨的責任,也迴避了思考的責任。

(回目錄)



【左右看】農再能否救農民

【左看】
飲鴆不能止渴
潘欣榮/教育公共化連線

農再的真正原因,是馬政府為了拯救資本家在金融風暴下的損失,在其轉進高保值的土地炒作的壓力下,放寬佔台灣88%面積的非都市土地讓他們翻本。否則,為何去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告破產,馬政府隨即在10月提出農再條例?亦即,他關心的並非「農業」用地,而是農地非農化之後的炒作。

既然如此,我們要問:今日農村的根本問題為何?

運銷的問題是盤商剝削,外加農民跟隨市場機制來種植,追高的結果造成賤價商農。生產的問題是糧食自給率低於32%,危及糧食安全與70萬農戶的工作。當所有的警訊都將核心直指「農民無法生存」,但為何政府只重視「農地變更」?難道,政府已率先宣告農業無救,故變賣農地成為農民求生的唯一希望?

相對於農再,我們提出一種以農民生存為首要的社會性農民組織:運作原則是透過農民集體討論並規劃如何生產、生產多少、如何分配,並建立公共的運銷管道。使消費者享有價廉物美的農品,農民亦能獲得穩定的薪資,亦即以弱勢、公眾利益為其根本;其費用恰可將1千5百億元轉為其運轉基金。這並非夢想,關鍵在於政府是否保障生產者不受中間商的威脅。

有了它,您還要再飲鴆止渴嗎?




【右看】
農再才能求生存
吳恆祐/社會評論者

從1960年代的以農養工政策以來,農村人口大量外移、平均所得不斷下滑,都市像是一隻貪婪的吸血蟲,用農村來滋養。又因資源有限,政府投入農村之建設僅能偏重於少數地區,更糟的是,重點放在硬體建設,導致公共設施、人文營造等軟體資源嚴重不足,造成城鄉差距不斷擴大。

反觀同為米食大國的日本,面對WTO的衝擊,即提出農村再生來保護農民。有鑑於此,行政院於去年底提出《農業再生條例》,透過1千5百億的再生基金投入農村,強調農村產業、整合型農地整備、自然與生活之共榮共存,以照顧4千個農村及60萬以上之農戶。

然而,政府對農村難得的利多政策,卻被少數社造人士扭曲為土地炒作、圖利財團,不去看全文5個章節,僅抓著其中一小部分「土地活化」章節窮追猛打。試問這些讀書人,憑什麼自己發展了,就阻止農村的地方發展?房地產價格漲不是罪惡,重點是分配是否均衡!你們是否知道在WTO之下,台灣已無法靠生產和中國、東南亞競爭?金融危機,老農的子女更盼望返鄉耕田,唯一的出路,就是靠土地活化帶來商業活動、農村文化創業,也才有工作機會、年輕人返鄉才有盼望。

讀書人,請你教農民怎麼生存!

(回目錄)


兩分錢:自卑的台灣
■陳子軒(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最近「新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的票選搞得台灣人興奮異常,玉山在劉揆號召、全民響應之下,目前暫居山岳類的第一名,特別是棒球在WBC的慘敗之後,台灣好像迫不及待要告訴全世界,我們還是有值得自豪的東西;無獨有偶,台灣女孩王秀毓也在澳洲大堡礁管理員的網路票選中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從玉山到大堡礁,我們好像看到了無所不在的「台灣之光」。

從王建民開始,我們已經聽過無數的台灣之光,從運動場上的林義傑、詹詠然、莊佳容、盧彥勳,世界電玩大賽中的曾政承乃至調酒大賽冠軍龔惠君,幾乎都被冠予過「台灣之光」的名號,連前兩天一隻「移民」美國的台灣土狗因為在特訓班的表現,都被媒體冠上「另類台灣之光」。我不禁要想:台灣到底多黑暗,需要這麼多道光?連一隻狗都不放過?

在台灣的新聞媒體上,我們遇到一些大事(例如大選、反中國抗議等等)時,主播總愛來一句「台灣如何如何,全世界都在看」,然後總是引用國外媒體對台灣的報導,像是CNN、BBC或是NHK,然而,是否這一切世界真的都在看呢?或是說,即使登上這些媒體,又如何呢?

在地震帶上蓋個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的確是了不起的建築成就,每年跨年煙火秀也成了台灣企圖被世界看見的投資,然而,101煙火在前兩年開始,突然不受CNN的青睞,同個時區內的北京、上海、香港的跨年硬是擠下了101的煙火秀,這下好了,世界第一高樓的煙火秀竟然只能供台灣人自爽,情何以堪?

當NBA明星賽票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台灣球迷對於中國球迷不斷灌票給易建聯語多嘲諷,最後結果易建聯險些擠下波士頓塞爾堤克隊的賈奈特,其得票數甚至要高過「正港明星」塞爾堤克隊的皮爾斯和多倫多暴龍隊的波許,萬一易建聯真的當選了先發明星球員,所引發全世界球迷的反應,恐怕將是不滿多過於讚許。我們也總愛酸韓國人把全世界的文物都當成韓國發源,但這正是韓國人搶佔世界版圖的企圖所帶來的反作用,如果我們只要看見「台灣」或是「Taiwan」就不管一切地支持,也必須承擔可能帶來的反效果。

是的,團結並沒有不對,支持自己的同胞和土地更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背後我們究竟是出於自豪還是自卑?一個真正對自己自豪的民族,是可以廣納百川,平心面對來自外面優質的人、事、物,甚至虛心以待,不恥下求。無以數計的「台灣之光」究竟是民族自豪自然綻放的光采,還是幽暗自卑內心的趨光性,連根火柴都被當成了熊熊火焰?

(回目錄)


政經掠影:TMC模式不該只救DRAM業
■卞中佩(社運工作者)

經濟部的DRAM拯救方案出爐,將由政府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但由於TMC宣布不紓困,也不整併現有負債累累的DRAM廠,僅將就各家DRAM公司的技術及廠房進行收購,與原本業界期待的紓困方案大不相同,各家DRAM大老闆罵聲連連。

這些大老闆惱羞成怒當然是可以想見的,本來想挾著債多不愁,政府不敢不救,紓困金到位後繼續當他吃香喝辣的大老闆;現在如意算盤打不響,還可能會被榨乾後一腳踹開,當然把政府當成趁火打劫的賊祖宗。不過這種產業拯救方式,至少比起這一陣子美國的銀行業及汽車業紓困及過去的金融重建基金,政府花納稅人的血汗錢承接爛攤子,但捅摟子的經營階層繼續享盡榮華富貴,要公平得許多。

但裡面卻有更多需要釐清的部分。首先,台灣DRAM產業的問題恰恰也是台灣許多產業的縮影,長期受限於技術、市場,只能專注於製造代工,要是DRAM有TMC解決方案,其他產業早該有同樣的待遇。高科技不是新產業的專利,事實上所有產業都能往高科技鑽研,並藉以掌握技術及市場,DRAM產業如此,傳統的農業、紡織、製鞋等等產業當然也是,只是這些產業政府放棄過快,任其自生自滅,目前在台灣幾乎被連根拔起,如果1980年代時政府即有類似TMC的作法,政府出資整合各種面臨淘汰的加工出口產業資本,不論是公辦公營或是公辦民營,只要能救起一門產業,就相當值得。

TMC的作法除了打算向美日科技研發大廠合作核心關鍵技術,也將針對現有DRAM廠的廠房、設備擇要收購。也就是說,這是趁著各個DRAM廠負債累累,需現孔急,逢低收購有價值的資本,進行資本重整。但重點是,資本不僅僅只有廠房設備,人員勞動力更是重點,目前DRAM產業員工約為5萬8千人,有多少人會隨著固定資本轉移及「被」使用?這些DRAM產業的熟手,當然是重要的資本,也是未來DRAM產業藉以浴火重生的關鍵,並且,TMC能承接多少員工,就能解決多少失業問題。但至今,TMC及政府對外的說法,都毫無提及員工留用問題,不僅造成從業員工人心惶惶,更重要的是,TMC由政府出資,對此關鍵問題恐怕更得說明清楚才對得起納稅人。

當然,TMC模式仍會具有經營階層如何監督的問題,不過這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及股份制權力對比中,幾乎無解,但在目前以類國有形式以利監管的世界趨勢而言,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