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大愛人物誌
無/報主.慈濟基金會
早婚扛家計
一九三四年,余琴出生於三峽,二十一歲時便嫁給三十六歲的山東籍丈夫。婚後經濟狀況雖不好,幸好先生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能守本份的上下班,並將微薄的薪水交給太太支付日常生活開銷。然而一家七口,只靠固定的薪水難以維持,入不敷出的負荷,不得已分送一位女兒給他人。

為了增加收入,余琴興起開麵店的想法,如此可貼補家用扶養兒女,每天一大早余琴就得上市場挑選一日所需的菜量,每天行程就是採買、清理、煮食和端麵到客人面前,這種忙碌的時間總是過的很快,等到當日麵店生意告一段落,通常已經是下午了,此時余琴才有空進食一天的第一餐。

余琴靠著勞力奮鬥,藉由麵店的收入來支撐家計,但生意也有清淡的時候,余琴表示,有時生意不好真的非常煩惱,不知下個月的店面租金從何而來?
慈濟環保路
余琴一步一腳印,藉著麵收入來扶養兒女,二十多年後生意變得清淡許多,孩子也長大成年,加上余琴年歲已大,便決定將麵店生意結束,那時已是五十多歲。偶聞慈濟是一個默默行善的團體,一次機緣親眼看到證嚴法師用纖弱的身軀為眾生付出內心深受感動,便激起強烈動力主動找慈濟志工表明想要做志工的意願。

回想當初一心想要付出的余琴說:「我沒有讀書也不認識字,不知道該如何為慈濟做些什麼,那時證嚴法師正呼籲人人做環保,只要雙手不用拿筆,我就開始做環保。」

找到付出的方向後,住在市場旁的余琴,晴天時,頭上就戴頂帽子,套上防曬的長手套;雨天,頭戴著斗笠,身穿著雨衣,風雨無阻,每天緩緩推著手推車向市場前進,撿拾攤販丟棄的廢紙箱。

除了回收紙箱,在批發市場裡,蔬菜水果講求的是新鮮和漂亮,有些許摺痕的菜或壓傷的水果,就會被放棄在一旁,做環保後而有儉樸概念的余琴看著能夠吃的蔬果被遺棄非常不捨,因此將它全部撿回家,切去壞掉和爛掉的部分,果實清洗乾淨、青菜稍加烹調後端上桌,一樣是一桌美味可口的餐點,不知不覺中省下一筆開銷。
清平致富樂逍遙
全心全意投入志工行列的余琴表示,以前一星期要上美髮院一次,花錢梳理頭髮,現在自行清理頭髮;回收的青菜吃都不完,也不用花買菜錢;衣服已經好幾年沒買,天天可以穿不同套衣服,因為回收衣服穿都穿不完,省下這些錢,算了算一個月三仟元生活費就夠了,至於吃的部分只要煮個麵配上一點青菜就可以溫飽ㄧ餐了。生活簡樸又長年素食的余琴認為這些省下來的錢,捐給慈濟做好事比享樂有意義多了。

對於未來的規劃,高齡七十四歲的余琴已經想清楚,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會持續做一位清平致富的環保志工,往生後也要善盡自己所有捐贈大體供醫院做醫學研究。這一位捨己一身的老菩薩,省吃儉用只恆持一份單純心,那就是能做就是福。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撰文者:慈濟志工 陳明麗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