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9-03-2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3-27》

本期內容
  ◎渺渺茫茫,歸彼大荒 懷念三毛(上) 
  ◎玩耍部落客:馬爾默 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城市 



渺渺茫茫,歸彼大荒 懷念三毛(上)
  ■宋國誠
在即將出版的《天國的崩落-20世紀的自殺作家與作品》一書中,作者宋國誠教授以「渺渺茫茫,歸彼大荒──三毛的飄零文學」為題,對三毛的成長經驗、沙漠文學、作品內涵和自殺原因,做了深度的分析與探索。其中,關於三毛的死因,宋國誠教授通過未曾公開的三毛與友人的書信,說明了三毛應是死於謠言與中傷。本報特摘錄該文部分,分期連載,以懷念三毛這位才華洋溢但卻年華早逝的作家。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最成功的小說,儘管這是三毛「夫唱婦隨」和並非完全情願地遠赴北非漠地,但這段沙漠之旅,卻是三毛一生最快樂、也是最痛苦的生命體驗。

撒哈拉:黃沙埋真情

對三毛來說,去撒哈拉也許是一種為了填補屬於前世回憶的鄉愁,是為了會見多年夢裡的情人,或者在另一個世界尋找一種獨特的「愛的方式」。但實際上,三毛事先並不知道浪跡沙漠的孤獨與痛苦,並非常人所能忍受。她也許設想,這只是生活之路的一種脫軌,一種對蠻荒野性美感的嚮往,一種對生命驚奇的投入與單戀。在一次與沙漠友人沙伊達的談話中,三毛表達了對沙漠「既愛又恨」的孤寂之戀:

天高地闊、烈日、風暴,孤寂的生活有歡喜,有悲傷,連這些無知的人,我對他們一樣有愛有恨,混淆不清,唉!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註1)。

打開臨街的木板窗,窗外的沙漠,竟像冰天雪地裡無人世界般的寒冷,突然看見這沒有預期的淒涼景緻,我吃了一驚,癡癡的凝望著這渺渺茫茫的無情天地,忘了身在何處(註2)。

質樸與絢爛、穹蒼與細沙、高樓與荒村,本是一組對立的生命經驗,自然不古,人生無多,把一個內心充滿熱力與奇想的作家,放在天地無間、萬里一色的沙漠中,如何使質樸產出歡愉和色彩?如何使翻騰的絢爛也能歸於靜穆之美?為什麼要流浪?為什麼要到遠方?在滾滾沙漠中,在印地安部落裡……嚴酷而善變的大自然,會因旅客對它的癡情相望而顯示出它無邊的神力,而在自然的魔力下,人會脫殼、去皮、突變和演化,在一種看透與悟覺的超靈經驗中,看到自我、面視內心、抖動靈魂。

流浪當然不是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更不是為了「山澗的小溪或寬闊的草原」,那首後來被改寫並在坊間廣為傳唱的《橄欖樹》(李泰祥作曲,齊豫主唱),實際上是對三毛流浪精神的庸俗化和膚淺化。流浪不是觀光或旅行,因為生活總是在別處。對三毛而言,流浪是一場逃離和追夢的自我競逐,是不安的飛蛾向遠方不名野火的縱身飛撲,它既是自我形塑,也是自我拆解。流浪是人與自然的一抹精神界面,靈魂經此界面不斷流轉,像解不開生命之謎的「命牌」,任憑兩面翻轉也沒有謎底或答案,像永不停息的法輪,只是常轉、只是輪迴、只是虛空。

《撒哈拉的故事》描寫在「西屬撒哈拉」親身經歷的12個故事,〈白手成家〉寫的是剛到沙漠時一切因陋就簡,三毛以她從小練就的拾荒功夫,廢物利用,點石成金,終於在這人煙渺渺的世界中與荷西一起打造出一個愛情窩巢;〈沙漠中的飯店〉描寫初為少婦的三毛洗手作羹湯,但材料還是慈母遠從台灣寄去的中國料理,荷西自然不懂,把「螞蟻上樹」的一口粉絲當成白色毛線,嬌妻哄傻夫的樂趣躍然紙上;〈懸壺濟世〉寫的是非洲女人不看男醫生,三毛以15顆維他命救了一個營養不良、瀕臨死亡的少女,三毛還在自己家裡開設女子學校,教當地土著婦女認識數目和錢幣;只因為帶去一本《一個嬰兒的誕生》,當地孕婦居然要求這位「非洲巫醫」幫忙接生;〈娃娃新娘〉寫一個10歲小女孩姑卡的新婚故事,三毛為這位受害於非洲「童妻文化」的小新娘偷偷避孕;〈荒山之夜〉記錄了與荷西硬闖迷宮山的一次歷險,荷西陷入泥淖,三毛險遭性侵,兩人差點丟掉性命;〈沙漠觀浴記〉驚爆了土著婦女「洗腸子」的怪異習俗,為了一窺究竟,三毛被當成了偷看人家洗澡的女色狼。

〈愛的尋求〉惋惜一段為錢騙婚的故事;〈素人漁夫〉寫的是夫妻兩人因入不敷出,突發奇想到海邊打魚後沿途賣魚,但不幸最後卻將收款帳單連同衣褲被洗衣機一起絞爛。〈死果〉描寫三毛拾得一塊回教的小銅片掛在身上,竟然發生符咒附身而突生大病的怪事。〈芳鄰〉描寫與非洲鄰居的交往趣事,這些非洲鄰居總是派遣小孩上門借東西,有借燈泡的、借洋蔥的、借汽油的、借棉花的、借燙斗的、借釘子和電線的,也有小孩來有借錢的,有來借冰箱好儲存一隻死駱駝的,也來借紅藥水去做臉部彩繪的……這些借貸行為,在非洲鄰人看來一點都不丟臉,反而是對「出借者」的尊重與重視:

我們住在這兒一年半了,荷西成了鄰居的電器修理匠、木匠泥水工──我呢,成了代書、護士、老師、裁縫──反正都是鄰居訓練出來的」(註3)。

對出身於文明社會的三毛來說,這些洩氣的事,在烈日當空的沙漠中,只會令人感到人性的質樸與天真,只會讓人想到當年史懷哲的偉大!

在三毛筆下,撒哈拉沙漠不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種荒涼貧瘠、草木不生的景象,而是純樸又生動、粗獷又柔和、顢頇又可愛的新天地。沙漠,無非充滿落伍、暴力、野蠻、骯髒、愚昧與無知,但三毛用一種愛與包容,用一種禮貌和寬恕,來化解文化差異可能造成的誤解和磨擦,用一種自我考驗的毅力來調和文明與落後之間的尷尬與困惑。三毛以她的性格之美、女性之纖,溶化了沙漠的單調與無情,以她的憨厚和圓融,統一了不同語言和種族人民的成見和孤陋。

對於當地土著,三毛沒有文明人的驕傲和貴氣,沒有對當地迷信和陋習──例如童妻和偷竊,又如對沙伊達這位異教女子、對名叫「啞奴」的黑奴的歧視──提出譴責和批判,因為,在這地球的邊緣地帶,沒有高貴與低俗的計較,沒有物質享受和權力爭奪,沒有擁擠和排斥,它甚至沒有自尊和堅持,只有對自然的適應和大地的敬畏:

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在生存,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煙火,覺得他們安詳的近乎優雅起來(註4)。

然而,三毛自知,她是一個生命的飄移者,驚鴻一瞥也好,長立凝思也好,世界不會為她駐足而停下,自己也不會為一時的安適而停止飄泊。沙漠中的三毛,是一個體驗與感受的三毛,不是輕視與干涉的三毛,她超越了感情層次上的親疏之分,消去了生活上舒適與簡陋之別。在這裡,三毛既體現了中國人樂天知命的涵養,也表達了三毛特有的美學風格。

沙漠:駱駝也哭泣

由於荷西的死亡,這原本風情萬種、愛灑千里的沙漠,竟成為三毛日後的傷痛與惡夢,甚至成了死亡的悲劇象徵。《哭泣的駱駝》像似《撒哈拉的故事》的續篇,但寫的是沙漠裡更深入、更親近的經歷,在居住沙漠的後期,當地的日子開始變得不平靜。

作為一個有著濃烈本地情感的外地人,一個親身目睹和參與當地悲劇的旁觀者,面對沙漠中因為種族、宗教、政治所導致的衝突,三毛有一種既激動卻無法介入的無奈,既同情又無法理解的忿恨。

〈沙巴軍曹〉寫一個關於西班牙沙漠軍團軍官和當地沙哈拉威人之間的仇恨。16年前,為了爭奪水源,當地人殺死了從西班牙進駐而來的一營軍隊,僅剩下一個後來在墓碑上才知道姓名的沙巴軍曹。起初,三毛與荷西救了這位爛醉如泥的軍官,後來得知這位終日滿臉嚴肅的軍官是16年前那次突襲軍營事件唯一的生還者,而他的弟弟也在那次大屠殺中死去,沙巴從此極度痛恨沙哈拉威人,他總是充滿忿恨地怒視著從他身邊走過的沙哈拉威人。然而,在一次三毛返家的路上,前頭一陣轟然巨響,原來是一群當地小孩手拿著一個盒子,那是沙哈拉威游擊隊製作的炸彈,盒子上還插著游擊隊的小布旗,沙巴為了搶救這群無知的孩子,撲向這群孩子欲奪下盒子炸彈,孩子們因恐懼這位向來兄兇惡的軍官,拔出了旗子,將沙巴炸成了碎片……。

「一個被仇恨啃囓了十六年的人,卻在最危急的時候,用自己的生命撲向死亡,去換取這幾個他一向視作仇人的沙哈拉威孩子的性命。為什麼?……(註5)」你可以說,孩子是無辜的,也可以說,這是人性本善的體現,但被屠殺的弟弟的性命誰來償還?如果人性本善,那當地土著為何如此殘忍?也許這個疑問永遠不會有答案,因為人是有愛也有恨的動物,人既可以因恨而對他人極度殘酷,也可以因愛而犧牲自己。既然人間沒有永久不變的愛,就不會有不可化解的恨。人都只是愛與恨的奴隸,不是愛恨的主人。人們也許每天都在愛恨之間輕易且率性的選擇,但也許從來不知為何而愛,為何而恨。

(下週續)

註1:三毛,〈哭泣的駱駝〉,《哭泣的駱駝》(三毛全集之4),頁97。

註2:三毛,〈哭泣的駱駝〉,《哭泣的駱駝》(三毛全集之4),頁84。

註3:三毛,〈哭泣的駱駝〉,《哭泣的駱駝》(三毛全集之1),頁121~122。

註4:三毛,〈白手成家〉,《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全集之1),頁198。

註5:三毛,〈沙巴軍曹〉,《哭泣的駱駝》(三毛全集之4),頁52~53。
(回目錄)



玩耍部落客:馬爾默 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城市
  圖文■郭良文
對台灣人或多數非歐洲國家的居民而言,馬爾默(Malmo)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但對我來講,卻是一個處處充滿驚喜,不得不愛上它的城市。

馬爾默人口近30萬,位於瑞典最南端,隔著海峽與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遙遙相望。這裡是瑞典的第三大城,人口僅次於東部的斯德歌爾摩與西岸的柏根,地理位置優越,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通往丹麥與歐洲大陸的交通要道。馬爾默集海路、陸路與鐵路交通運輸於一身,除了坐飛機之外,這裡是往來瑞典與丹麥的必經之路,搭快速火車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達哥本哈根。馬爾默雖然不是丹麥的一部份,而且與哥本哈根之間還隔了一道海峽,但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卻相當緊密,馬爾默可以說已經成為哥本哈根的一個「異國」衛星城市。

多數參加北歐團的台灣觀光客,可能會去哥本哈根遊覽,但忽略了這個近在咫尺、卻值得一遊的馬爾默。馬爾默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人口雖然不到30萬,每年卻有一百萬觀光客造訪這個地方,顯見這個城市一定有它的特色,才能吸引人前來並成為觀光城市。馬爾默城市環境的規劃相當良好,綠地與公園所佔的面積很大,有「公園城市」(The City of Parks)之稱。

無論在公園裡或街道上,馬爾默城市中規劃了許多寬大、方便使用的自行車道,在這個城市裡面無論是漫步或騎腳踏車,都讓人有一股非常悠閒的感覺。座落在城市大街小巷、許多古色古香的石造建築,其造型與整體感均佳,相當具有歷史風味。其中有一間在路旁的古堡造型建築物,在很久遠的時代可能是公共聚會的場所或市政中心所在地,但現在卻變身成為超級市場,在裡面購物的感覺還真特別!此外,市區除了有綠樹、小河陪伴之外,街頭上也可以常常看到公共展示的雕塑藝術品,很能點綴出城市空間的美學體驗。

馬爾默市立圖書館,座位於市區公園旁,是由一棟舊式磚造建築,以及與其連接在一起的另一棟新建築所組成。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個圖書館空間相當的大、設計得很精美,舊建築部分主要是書庫區域,而新建築的部分則主要是閱覽區。5層樓高的落地窗透明玻璃外牆,緊緊依偎著綠意盎然的公園,美輪美奐。室內無論是整體空間的佈置、閱讀區域的規劃,以及許多具有特殊造型的桌椅設計,都能營造出一種舒適的氣氛,並展現出美學的佈局。同時,雖然這個圖書館是新舊兩棟建築合在一起,但給人的感覺卻不會突兀,視覺上與功能上都能融合與協調得很好,這應該是建築設計師的精心傑作,想必政府也投入了相當多的經費來建造。走進這座圖書館,馬上能感受到書香四溢的氛圍,以及與外界自然環境的結合。一個地方性的公共圖書館,竟有這麼開敞的閱覽大廳,以及如此好的設施與環境,受到政府這麼高度的重視,這在台灣是難以想像的,所以真是既令人羨慕又驚嘆!

除了舊建築與新舊融合的建築體之外,馬爾默也有現代化的建築物。「扭轉摩登住宅大樓」(Turning Torso)是馬爾默最有名的建築地標,它由一位西班牙建築師所設計的。這棟著名的摩天高樓,共有54層樓,高190公尺,蓋在市中心區的海港旁,作為住宅區使用。在2005年完工時,是全瑞典最高的大樓,也是歐盟國家中最高的住宅大樓,在整個歐洲地區,它也僅次於莫斯科,成為第二高的住宅大樓。這棟建築的特色,是以5層樓作為一個區塊,整棟樓一共由9個區塊所組成,除了最下面兩層作為辦公用途之外,其餘則總共有147間豪華公寓。每一個區塊在建造時,都與鄰近區塊採取不一樣角度與視野來設計,並以螺旋的造型由下而上建造。區塊與區塊之間作有規律的扭轉,最下面的區塊與最上面的區塊總共旋轉了90度,使建築造型相當具有後現代主義特色與流線性美感。同時,由於每一層樓與其他鄰近層樓之間的空間阻礙較少,所以也擁有一級棒的採光設計與海景視野,可以稱得上是全瑞典造型最有特色的現代化建築物。

另外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我們都知道北歐的物價很貴,但卻不曉得瑞典的物價相對要比丹麥便宜許多,加上丹麥人開個車、搭個船,一下子就可以把車子開到馬爾默來,所以這裡與附近城市也成為丹麥人前來購物或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地方,使馬爾默無意間成為「邊境貿易」的城市。

喜歡舊鎮、歷史建築的人,一定會喜歡這裡。馬爾默雖然沒有雄偉的建築或舉世皆知的景點。但它小巧玲瓏的城市規模與友善便利的親民性,卻深深讓我感覺到在這裡觀光,遠比在那些知名的大城市更有一種古意、一份歐洲情調。旅遊中無意間來到這個地方,讓我發現馬爾默「養在深閨人未識」,在我心目中,它是令人響往的地方,一個北歐隱藏的秘密(a hidden secret),一個典型的傳統與現代交會的城市。

(交通大學與玄奘大學教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