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地方學GIS電子報
 
台灣地方學GIS電子報
2009.4.7/報主.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
地方學與社區大學1-外圍/中心、公共參與及空間整合的觀點
地方學與社區大學1-外圍/中心、公共參與及空間整合的觀點
黃申在*

摘要
在2008年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研討會及屏北社大重啟屏東研究研討會(第四屆)的歷程與行動背景下,本文藉由英年早逝的李國銘博士之平埔族祀壺信仰之文化觀點及以人類學家參與社區營造的觀點,加上作者本人參與屏東社大經營管理的經驗,搭配套用地方學及區域整合文獻之研讀心得,對地方學與社區大學的推動經驗與模式,整理一些初步思緒及簡易詮釋架構,作為對社大知識建構論述策略的些許回應,也是拋磚引玉,期待研究社群交換觀點之外,也能在行動面提供公共參與及空間整合的引導。

關鍵字: 地方學,社區大學,祀壺信仰,社區分班,區域整合,屏東研究


1. 背景: 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研討會及在地觀點的屏東學推動經驗

在2008年的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研討會,現任張捷隆理事長援引92年監察院所公佈的「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及93年全國社大優良課程評鑑評委會召集人李丁讚教授的「評審說明」兩項外部指標,作為回顧與反思社大運動的前言[14],前者摘錄有(一)「社區大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公民意識和社區參與,與文建會推動社區營造之目的息息相關。」(p.109)(二)「為了避免社區大學走向異質化,社區大學的推動者和工作者,實有責任延續社區大學的原創精神---發展公民社會,而確保其公共性及特殊性。」(p.125)(三)「在社大內接受教育,在社大外營造社區,…..那麼社區大學將是一個社區營造及發展的平台,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將可看到民主鞏固的成果。」(p.111)後者有(一)「社區大學的教學目標是知識解放與社會改造」,(二)「所謂知識解放,是指將知識變成一種能力」, (三)「如果一門課程只侷限在知識的傳授,而沒有思考到如何把這些知識和人類當前的生活扣連,進而讓這些知識對生活產生一種質變,那麼,這種知識是一種純知識,也是一種死知識。從社區大學的標準來看,這就不是一門好課程」。黃武雄回顧倡議社區大學的初衷[13],首先談到百來年台灣三個希望年代,及錯失與被糟蹋的社會運動及文化運動的熱情與力量,第一個希望的年代是日治時代結束,從日本戰敗,到國民黨還沒完全掌控之前的這段期間,第二個希望的年代,是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台灣長年被壓制的社會力開始萌芽,人民關心也想參與新社會的建設,第三個希望的年代則是2000年的政黨輪替。社區大學是在90年代初次倡議,正是解嚴初期,第二個希望年代破滅,社會力轉趨沈寂之時,他認為要深化民主,才能發展新文化,而公民投票、社會學習與公共論述,三者相乘,民主才能深化,社會也才能提升。社區大學,是很重要的社會學習機制,而也就在這樣的政治脈絡之下,著手推動,也因此最早標舉的目的便是: 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推動社會學習,深化民主,便是為何要推動社區大學的第一個面向。第二個面向則是面對與反思是文明與自然的衝突,特別是在生態環境、擴張主義世界觀、資本主義、文明永續發展等。為何要推動社區大學的第三個面向,是知識解放,發展人的「經驗知識」,以補套裝知識的不足。最後ㄧ個面向,則是要充實個人的生活,改變台灣從生活資源缺乏的封建社會轉化步入豐裕的現代社會後,卻仍有的嚴重不安全感。

回顧之外,「社區大學十年有成」的同時,也是社區大學如何繼續走「下一個十年」的道路的起點。前任理事長顧忠華認為[15],社區大學的誕生與成長有特殊的時空脈絡,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時,幾乎沒有任何前例可援,既不是移植自國外,又非出自國內教育行政體系的規劃,完全是民間自發進行的一場「另類成人學習」實驗; 社區大學的「成長史」,很符合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提倡的「做中學」精神,每個參與其中的當事人,站在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都有他們自己的切身經驗,可以作為詮釋和反省的題材。如何為社區大學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開闢出一條自己的路,應該是下一階段的總體目標,而策略上則可分為三大範疇,代表同時並進的三種行動方案。首先,是「深化社區大學的知識論述」,有計畫地規劃「社大學」的進展,以確保社區大學具有自己的理論基礎與組織使命,並在定位上維持自身的獨特性。第二個任務,是「統合社區大學的制度環境」,讓社區大學有清楚的制度路徑來界定辦學目標。第三個重點,則是「發揚社區大學的公民文化」,以落實社區大學對於社會責任的承諾,提高社區大學的公共性與公信力。然而,成教學者何青蓉教授[8]雖然也同意社區大學在知識論述的深化上的確過於簡化,尤其在「解放知識與催生公民社會」的論點上,缺乏實質的知識內涵的支撐,但同時也對社大在發揚公民文化上,似乎有相當優異的表現的說法,持保留的態度; 她並對照中國鄉村運動先驅者梁漱溟的山東經驗與論述,指出社大辦學本身係為一種教育實驗,其背後必須有源源不絕的論述和實踐經驗支撐,以形成良性的循環,透過組織共學的機制,探究擁抱的理論到與實踐的理論之間的關係,從而縮短兩者間的落差,而且組織共學文化的形塑,本身即是一種公民文化的發揚。

綜合以上觀點,社區大學內的知識本體與方法,與經驗與行動的聯結迴路是必要因素,這個迴路應該是具有相當的反思與辨證性的,而且不限制在社區營造向度,而包括個人的知情意向度與整體公民社會向度,甚至文化與文明向度、自然環境向度與全球接軌向度; 而在理解與詮釋社大之本質與現象及其實體活動展現,與「社大學」論述建構上,應該具有相當的主體性,並以此主體與他者互動交流與連結,這個主體性至少包涵民間的、社大主體、在地、教改與社改等意義元素,具有解放「中心」、「主流」、「威權」、「獨尊」等的能量,而整體社區大學運動之所生所長的台灣特色,更應該深刻的重心。當然再論述與宣稱時,亦須確認實質知識內涵的支撐。

相對於全國性的回顧,高高屏地區的地方學深耕,被顧忠華教授視為公共關懷特色。在2006年,承辦第八屆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的屏東社區大學,以「在地深耕-社區大學與地方學的實踐」為題,大會議程設計,延伸社區分班及在地體驗精神,以農村學習與城鄉合作工作坊(旗美社大)、原住民文化路線(南島社大)、城市美學路線(新興社大)、外籍配偶學台語既眷村與產業文化路線(岡山社大)、屏東社造產業魅力路線(林仔邊文史協會)、客家文化~老伙房新體驗路線(客家公益會)等六場地方學工作坊,分散在高高屏地區舉辦,與在地實踐者與民間團隊展開前置「外圍」體驗及相關議題的論述與辨證,最後再會聚大會「中心」分享。大會聲明文,也指出社區大學運動的成功,仍存在仍需面對「進步」因子的想像,需要「進步」觀點的再牽引,由三面向開展宣告: (一)社區大學的空間概念,含括社區與地方兩個基本屬性,除了社區行動實踐之外,以地方為議題觀點的區域結盟與行動,必將形成具創造性的「進步」觀點,(二)超越政治社會意涵,落實於日常生活世界的參與,社區大學的學習行動的使命,應該是在生活世界創造正義的價值,(三)社區大學的存在衝擊著主流知識的生產方式,以集體共學模式,建構可應用且是活的知識,在知識解放過程中,同時生產知識。時任屏東社大主任的周芬姿博士在論文集之地方學實踐構想ㄧ文中,除期待研討會期中,透過實地參訪、與社區居民及工作者直接對話、及體驗觀察等交流中,留下地方紮根的紀錄,並期待工作坊參與者提供第三者抽離角度的觀點思維與建言,激盪在地紮根經驗與全球思維辯證的火花,更期許透過系統性規劃與發展和土地相關的公共議題與在地知識建構,匯聚出社區大學未來地方學建構的引領者角色與行動綱領,進ㄧ步形成全國社大聯合專題計畫並融入社大終身學習課程之中。

2007年一月,屏東社區大學擴大為兩所:屏北及屏南社區大學並重新招標,屏南社區大學則由原先恆春分校的「瓊麻園文教發展協會」團隊承辦經營,而屏北社大則由屏東社大師生與志工所共同組成的「社團法人社區大學文教發展協會」接手,並邀請歷史學者王御風博士擔任主任,將建構「屏東學」的研究學習網絡與建立公民發聲之公民論壇,作為營運工作重點主軸,以延續主辦第八屆全國研討會「在地深耕-社區大學與地方學的實踐」的主題,及屏東縣社區大學持續建構地方學的目標。2008年七月,中斷六年之久的屏東研究研討會,在王主任創辦ㄧ年四期的「屏東研究通訊」電子報,並整合設立「屏東學學程」及採協同教學模式開設「屏東學專題講座」後,以屏北社大ㄧ己之力再次舉辦,並設定為「第四屆屏東研究研討會-尋找屏東流域」。就歷史傳承意涵,除了接續英年早逝的留法人類學者前副主任李國銘博士,在2000-2年連續舉辦三屆的屏東研究研討會,同時也傳承他生前積極擘劃及開設的「屏東歷史導讀」、「屏東產業與人文」、「認識屏東六堆客家文化」等屏東學學程相關課程。除了推動屏東學學程的經驗基礎與延伸研究網絡之外,以「尋找屏東流域」為名,也意味著,將以此研討會(及相關屏東學推動活動)作為載體,探索「屏東流域」此一文化/文明內容實體是否存在? 曾有的文化痕跡? 是否可能適合成就一個動人的文明?

前述社區大學十年有成及屏北社大重啟屏東研究研討會的歷程與行動背景中,潛藏有關地方學與社區大學兩者間,許多待解的問題意識、關係本質的探索與事証考據及詮釋的工作。本文作者嘗試由早年李國銘博士的論述,特別是他的平埔族文化考證與觀點[3,4,5]及以人類學家參與社造[7]的經驗反思與觀點,加上個人參與屏東社大草創與初期經營經驗,搭配研讀理論及概念文獻之稍許心得,整理一些初步思緒及簡易詮釋架構,作為社大知識論述建構策略的些許行動回應,也是拋磚引玉,期待研究社群交換觀點之外,也能在行動面提供公共參與及空間整合的引導。本文後續章節,首先解讀地方學的意涵及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的課題架構,特別是在社區大學在地化及知識行動化文本的場域內。接著第三章說明李國銘博士的論述,特別是對祀壺信仰的「中心只是部分,中心對外圍開放,涵蓋整體的外圍才是價值的高階所在」的詮釋觀點,及東港溪南岸平埔族藉由Ma-olau與年尾節之聯莊祭典,以表達其特有的社會群意識。我們整合他在社大推動屏東學及社區分班機制與運作經驗,提出ㄧ簡易詮釋架構,在此我們要特別點出,李博士以個人研究屏東平原平埔族的文化及社會所得的在地知識與文化素材,以採借與融合的方式,轉化成願景行動-林邊溪流域社區營造的右岸聯盟(河口閩南的林邊、下游客家的建功社區、中游平埔族的獅頭社區與上游排灣的喜樂發發吾社區) ,及深耕社區終身學習-社區分班的「在中心之外構築社區」論述; 作者認為,將平埔族文化元素納入社區營造及社區大學知識理論論述與行動實踐體制設計中,是社大下一個十年之社大學與地方學知識建構的重要典範,也是在社區大學運動場域內,活化台灣研究,彰顯台灣主體性的重要案例。最後ㄧ章,我們以ㄧ些未定的議題方向做為本文的初步小結。

欲觀賞本文章全文請至
 http://blog.yam.com/taiwanplace/article/20166084

 
本期內容:

 

 

 
報主的話

 

各位讀者大家好
近日來地方學秘書處算是臺灣跑了一圈
花蓮的數位教學工作坊
南投的第四屆文史工作者研討會
以及我們在屏東辦的兩場讀書會
每一場活動 都學習了很多
也累積了一些資料
本次電子報內容 即是本會理事長於第四屆文史工作者研討會所發表
也提供給大家研讀

 

| 寫信給報主 | 留言板 | 電子報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