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4-1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從小羅斯福看東亞核戰的可能性
東亞民主諸國非亂即爛
  衛報週評:全球危機需要全球回應



【社論】
從小羅斯福看東亞核戰的可能性
 
 

北韓成功發射衛星之後,國際媒體的反應十分僵化,抵死守住早已再衰三竭的美國觀點,而使得全球都有些茫茫然,聽任北韓孤傲揚眉吐氣。西方媒體對於全球人類大腦的愚化封鎖,一如他們最近在金融災難上的顢頇與鴕鳥心態。北韓衛星事件,竟然聽不見一絲聲音,把它與最近幾年來一日千里的印度太空發展、伊朗與委內瑞拉試射衛星,作一個聯想;當然也就更不會有人,再去把第三世界工業化對全球經貿金融的衝擊,與第三世界(包括北韓)的「太空化」作一個聯想。

在這些泛駝鳥心態之下,中共黨校教授發表的〈核戰最可能在東亞爆發〉的「怪論」,如果能跳脫西方媒體的思維封鎖,作一個深度理性客觀的廣泛探索,可能就見怪不怪了。中國時報4月13日「國際瞭望」評析中共這篇文章時,提出4個立論角度加以一一批駁,第4點北韓核武有可能刺激日本放棄「無核三原則」,似乎有些單純得太樂觀,而未注意到日本這個非戰憲法中的規定,與整部憲法同樣是當年美國一手炮製,其中究竟有多少比率是日本民族本身的意志,其實大可以懷疑而細加探索。而所謂「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其中有極高的比率是反美的。

真相可能是:因為美國5萬駐軍的長年鎮壓約束,才維持了日本的無核。假如有一天美國「允許」日本擁核了,那麼以日本絕不亞於歐美的科技工業能力與核原料儲備,將真的如極右派所說的,3個月內可造出千枚核彈,超越英、法,直追美、俄、中。

那麼,美國已鎮壓日本嚴禁其擁核半個多世紀了,未來有可能鬆動嗎?在最近這次倫敦G20峰會之前,答案仍為否定的。但4月2日峰會已告知世界,美國金融與經貿的全球霸權,已一去不返,進一步的衰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則美國對日本「非核」的鬆動,是有可能的。

從20個月前開始的美國次房貸問題拖累全球金融,到這次倫敦G20峰會,美國與西方財金經貿界無數討論之中,尤其是歐巴馬當選總統前後,有許多次提到二戰前的美國經濟。本報社論早在大半年前就指出,這個說法是個政治神話,實際上是美國參加二戰、發了戰爭財而恢復繁榮的。歐巴馬就任以來,美國輿論有拆穿小羅斯福神話真相的,上週台灣的大報,也有二戰救美國經濟恐慌的論述。

本文要強調的是:當年促成美國參戰的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其實不但小羅斯福事先早已預知,而且是就勢放水布下陷阱──1960年代,美國史學界曾有《Backdoor to War》(《從後門參戰》)等多種著作與論文,揭發二戰詭祕真相。

再要強調的是:1898年赫斯特報系製造古巴假新聞挑起美西戰爭,是因為當時美國工業化完成、資本累積成熟,要尋找海外市場;1930年代日本侵華突然加劇,是因為三菱、三井軍火工業膨脹至瓶頸,以及一戰後歐洲在華勢力衰退而日本產品要壟斷全中國市場;1933年倫敦經濟高峰會失敗,德國經濟崩潰而導致納粹侵略全歐……經濟現象的極化激化,不論好壞,都可能促發戰爭。

今天,倫敦G20峰會之後,美國與西歐金融經貿仍難見曙光,再拖兩三年惡化到一個新的臨界點,西方全面崩潰之際,他們又無能做第二個納粹,有可能放鬆日本擁核,之後的東亞核戰浩劫,美、日、中焦點的台灣,將絕難倖免。

(回目錄)



【左右看】東亞民主諸國非亂即爛

【左看】
資產階級治術只適用歐美
趙萬來/大學教授

原本風風光光的峰會落為鳥獸散的丑劇,前有1999年WTO的西雅圖會,現在則有東協與東亞的芭達雅會,但是身披紅衫的泰國人民之鋒鏑所指,勿寧是本國艾比希政權的不正當性,儘管也是通過議會合法組成的內閣,奈何泰國已撕裂成不相容的紅、黃兩色陣仗,這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無獨有偶,韓國傳來盧武鉉一家皆錢鼠的弊聞,於台灣人聽來,像煞自己的故事。放大眼界,台灣人不必也不該再怨自己衰,有怨,當怨民主衰,民主註定要黨同伐異,分邊惡鬥;並且民主註定是金錢作主,有錢才有勢,有勢才有權,有權好攢錢,如此首尾相銜,惡性輪迴不已。不必驚呼泰國多亂民,韓國出碩鼠,台灣兼而有之,不這樣,那才是偏離民主的常軌。

難道歐、美是民主的例外嗎?是的!一因他們是老牌帝國主義,搜刮所有第三世界的脂膏以分潤其國內普羅,緩和階級矛盾;再因資本主義行之既久,壟斷資本也造就壟斷政黨,雖有小黨、多黨,只是陪襯,實際上人民對選舉懨懨然,普患政治冷感症,民主只是少數人的遊戲。這一套資產階級治術搬至其他地方,不亂、不爛,幾希!




【右看】
嚴防颳起反民主的回潮風

原定上週六在芭達雅舉行的東亞高峰會竟不敵「紅衫軍」衝擊而倉皇逃散,當然泰國人引為國恥,豈料日前南韓又爆發前任總統盧武鉉妻小受賄情事,恥辱擴為東亞的民主政治,要不亂糟糟,就是爛糊糊,而集二者大成的,就是陳水扁政權所遺留下來的台灣現況。

此時,應該是一切愛好民主的人士嚴肅對待民主的危機。倘若考慮經濟衰退所加劇的社會矛盾,是知,民主更大的試煉還在今後,特別是東亞新興民主國家無一不是以出口外銷為成長引擎,而美國市場已告虛脫,難以回復往日榮景,與此同時,專制中國相應崛起,磁吸效果豈僅其龐大市場,連一向遭人嘲笑的集權政權也會產生怪誕的迷惑作用。質言之,同樣作為第三波民主化的東亞,不同於拉美與東歐,非僅一個亂字或爛字所可形容,它極可能颳起回潮風,走向反民主、新威權、仿中國的岐路上。

可不深懼!台灣更該為此懼之又懼,我們是集亂、爛之民主病大成,又開始迎接中國風的吹襲,焉知民意不會像流水呢?民主的危機在東亞,東亞民主的危機在台灣,世人不可不察。

(回目錄)


衛報週評:全球危機需要全球回應
節譯■葉興台

今年全球經濟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衰退,世界銀行預估,全球經濟最多將萎縮2%,即便開發中國家沒做錯事,總體經濟和金管措施也較美國更好,也會受到衝擊。受出口大幅下跌影響,中國經濟雖然能繼續成長,但不及過去幾年年平均11%到12%的增幅,除非採取措施,這場危機將導致全球陷入貧窮的人口增加2億人。

全球危機需要全球回應,遺憾的是,回應的責任仍只是國家層次,各國政府各自推出振興經濟方案,希望對國民達到最大的效果,而非全球效果。在評估振興經濟方案的規模時,各國政府希望藉由增加經濟成長和創造就業等效益,來平衡因此增加的預算赤字。儘管經濟效益會慢慢滋生,振興經濟方案的規模可能太小(尤其是小型、開放的經濟體),而且規劃不良,這是全球必須合作推出振興經濟方案的原因。

這是聯合國專家委員會對全球經濟危機所要傳達的其中一個重要訊息,最近該委員會已向聯合國提出初步報告,報告建議20國集團(G20)會議的許多提議,但呼籲對開發中國家採取更激烈的措施。儘管報告認為幾乎所有國家都得推出振興經濟方案,很多開發中國家卻沒有資源,現有的國際放款機構也是如此。

但如果我們想避免另一波債務危機爆發,就得提供開發中國家更多資金。過去提供開發中國家援助都附加不少嚴苛的條件,包括實施收縮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執行解除金融管制,埋下這波金融危機的種子。

很多國家認為,向國際貨幣基金(IMF)開口借錢是很丟臉的事,原因很明顯,對國際貨幣基金的不滿不僅來自於借款國家,也來自於潛在的提供資金國家。今日提供國際貨幣基金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亞洲和中東國家,但這些國家為何要捐錢給他們不能充分發言,且推動的政策常常與他們的價值和信仰對立的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提議的很多管理改革,最後會公諸於世,但改革過程緩慢,而金融危機不等人;因此,有必要透過不同管道來提供開發中國家援助,包括透過區域機構,而非透過國際貨幣基金,也可以建立新的放款機制,搭配符合21世紀的管理結構。如果這些措施可以立即執行,這類機制可以作為分配資金的重要管道。

20國集團領袖在2008年11月的會議中強烈譴責保護主義,承諾不會訴諸於保護主義,遺憾的是,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發現,20國中有17國實際上已採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國會在振興經濟方案中,附加「購買美國產品」的條款。

但長期以來大家公認這類補貼措施的破壞性宛如關稅,而且很不公平,因富有國家更有辦法提供補貼,如果全球經濟有所謂的公平競技場,如今已不復存在:美國政府提供的龐大補貼和紓困資金已改變了所有事情,且情勢已經難以挽回。

事實上,在已開發國家,即便沒有接受補貼的企業也處在不公平的優勢中,他們可以承受其他同業無法承受的風險,明白如果他們倒閉,政府就會提供紓困。儘管大家能夠明白,已開發國家對企業提供補貼和擔保,是基於國內的政治現實考量,但已開發國家必須了解其全球後果,提供開發中國家補償性援助。

聯合國專家委員會呼籲提出的中期提議之一,就是成立全球經濟合作委員會,不僅整合經濟政策,也評估急迫的議題和制度落差。隨著經濟衰退加深,好幾個國家可能瀕臨破產,但我們仍沒有處裡這種問題的適當架構。

而目前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美元外匯存底體系──搖搖欲墜,中國已表達疑慮,人民銀行長周小川已呼應聯合國專家委員會,呼籲建立新的全球外匯存底體系(75年前凱因斯就提出這個問題)。聯合國專家委員會認為,如果我們要恢復強勁和穩健的成長,就得重新正視這個問題。

這些改革並非一蹴可成,除非我們開始著手,改革不會發生。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