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每日一詩

 

每日一詩
2009.04.21/報主.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
 每 日 一 詩 電子報
 2009/04/21(二)第2755期
‧─────────────────────────────‧
【今天的電子報速覽】
詩路典藏作品選‧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
詩路藝文訊息﹕世界宗教博物館 和平之書 以色列藝術家珂朵羅女士 Dr. Dorit Kedar 個展
────────────────────────────── 


 
【詩路典藏作品選 】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色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高;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髮,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天甦生,
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
◎關於戴望舒
  戴望舒,原名朝寀,別名夢鷗,浙江杭州人,一九○五年三月五日生,一九五○年二月廿八日病逝。早年在宗文中學讀書,一九二三年入上海大學中文系,一九二五年到震旦大學習法文,一九二九年與馮雪峰等開辦水沬書店,一九三○年加入左聯,一九三二年留法,曾在巴黎大學、里昂中法大學就讀,一九三五年回國,次年十月與孫大雨、馮至、卞之琳等創辦《新詩》雜誌。一九三八年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座》副刊及《頂點》詩刊,一九四一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香港,詩人被捕入獄,毆打成殘,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解放後在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任職。著有詩集《望舒詩稿》、《望舒草》、《我的記憶》、《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等多種。

                                 TOP      

【詩路藝文訊息 】世界宗教博物館 和平之書 以色列藝術家珂朵羅女士 Dr. Dorit Kedar 個展

◇主辦單位﹕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
◇活動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六樓 第一特展室 台北縣永和市中山路一段236號
◇活動時間﹕2009/4/24~2009/6/7
◇相關網站﹕http://www.mwr.org.tw/edm/dorit2/dorit2....
◇活動收費﹕免費參觀
◇聯 絡 人﹕吳文禮
◇聯絡電話﹕02-82316789分機1525
◇EMail﹕wwenlee@ljm.org.tw

靈性,不需要國界 和平,由藝術啟發
和平之書 以色列藝術家珂朵羅女士個展4月24日開展

  在以色列建國六十一週年紀念前夕,世界宗教博物館與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於四月二十四日起推出 和平之書 以色列藝術家珂朵羅Dr. Dorit Kedar女士個展,珂朵羅首次在遠東地區推出個展,同時加入她近期以佛教禪宗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共計六十幅創作。珂朵羅為少見的學者型藝術創作者,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及豐富的展覽創作經歷,和平之書的展出內容一方面與大眾熟悉的信仰經驗如佛教、基督宗教等相關,另一方面則是珂朵羅將自己對宗教靈性的創造性思考,及對宗教哲學思維的剖析,與她本身的多元文化背景相互激盪融合,以豐富的視覺語彙呈現;並針對時下不同宗教、種族,及意識形態的對立衝突現象,提出身為藝術家的關懷與呼籲。

  由於長期置身於多元文化環境中,讓珂朵羅學習包容,學習在不同文化間建立連結;她不僅持續學習西方文化思想,並逐漸接觸東方哲學;她的博士學位論文主題是以佛教禪宗作為提高創造性的途徑。珂朵羅創作的靈感來源與七個不同宗教與信仰中的神秘主義及思想有關,如猶太教的喀巴拉Kabala、伊斯蘭教的蘇菲主義 Sufism、基督宗教中的聖方濟之靈、佛教禪宗等,古老的信仰傳統則有美洲印地安人信仰,非洲及大洋洲薩滿信仰Shamanism,坦特羅Tantra 等,主要探討不同宗教間,思想上的類似性,並提出一種跨宗教的靈性思考,以簡練的幾何形狀和色彩,具象徵意義的圖像以及書寫的文字等,呈現宗教中的人文範圍。

  和平之書是珂朵羅四十年來哲學、神學和藝術研究的成果,運用不同的文字及有療癒作用的植物圖像,傳達她對和平的期許,探討不同宗教傳統及信仰上的交集。繼二OO二年在義大利羅馬、二OO六年在英國倫敦展出,二OO九年珂朵羅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展出的和平之書個展The Book of Inter-religious Peace,英文直譯為宗教間的和平之書,其創作理念及所使用的視覺語彙更為豐富多元,除了延續之前跨宗教的創作主題,同時強調另一種語言,希望引導觀眾使用另一種看的方法,打破外在形象的侷限,進入內在的觀察,探索事物的本質,並以愛為達到和平的途徑。展場中並設有冥想區,歡迎不同信仰的人脫鞋靜坐,沉澱性靈,尋找內心的寧靜並為和平祈禱。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創立,以愛與和平為宗旨,鼓勵以對話、尊重與包容,消弭不同宗教、種族及意識形態的對立衝突,無疑與珂朵羅的作品內涵相互呼應。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甘若飛認為,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時最讓他感動的是看到一群群的學童到此學習各種宗教的特色,從此看到台灣人民包容與和平共存的氣度,這正是目前中東地區人民所企盼的願景。甘若飛表示,珂朵羅重視各宗教理念中所闡述的和平,並將豐富的哲理、藝術才能與她多元的文化背景交融灌注於她的畫作,因此和平之書個展能在世界宗教博物館呈現是最合適不過的!

                             TOP


■■■■■■■■■■■■■■■■■■■■■■■■■■■■■■■
■           每日一詩電子報          ■■
■■                            ■
■■■■■■■■■■■■■■■■■■■■■■■■■■■■■■■

◇發行: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http://www.poem.com.tw/
◇主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執行:國立東華大學 數位文化中心
◇詩路的E-Mail:poeme@mail.ndhu.edu.tw
◇主編:吳雅淋
◇歡迎提供藝文訊息,請Mail至poeme@mail.ndhu.edu.tw。



 

報主的話:
詩人的感性,在於用短短的文字表達深寓的含意,有人說台灣的現代詩沈寂沒落了,我們告訴你這句話不對,台灣的現代詩在網路裡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