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讀本書】米涅˙渥特絲《魔鬼的羽毛》|快樂的秘訣

The Devil’s Feather 

也許因為伊拉克戰爭開打的相關細節依然歷歷在目,
因此覺得這本小說多了幾分真實性、也更加貼近生活。

況且當時虐囚案炒得沸沸揚揚,甚至強過美方攻打伊拉克教人質疑的政治不正確效應。

掩上書,忍不住揣想,作者是否因為這類的新聞,引發撰寫這個故事的聯想?

戰爭的影響力,未曾置身其中,很難揣想或者切身感受,
畢竟有些遠、畢竟日常生活該張羅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會因此減少,
唯一真的感到困擾的該是石油價格的波動連帶影響了民生物價。

這本書主架構除了談施虐與受虐的成因以及所造成的影響力之外,
還溯及一些生活孤立與人群疏離或保持一定距離的人,
其人格特質的成因──可能源於先天遺傳也可能後天事件使然──
然毋庸置疑的,家庭教育、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依然成為扭曲人格的主要成因。

但究竟何者為因何者為果,實在難以確認。

故事呈現多線進行交錯是米涅˙渥特斯小說的特色之一,
不過《魔鬼的羽毛》線頭很多,是否因此分散了閱讀的注意力?
倒也不盡然,但的確感受不到驚悚或者怵目驚心的震撼力。

不過曾被囚、被虐的恐慌描述,倒是教人心有慼慼焉,
讓我想起先前陳冠希裸照事件,只是事件女主角出於自願
(也許不全然,但絕非暴力脅迫),但憂心照片、影帶曝光的驚惶該是如出一轍。

相較於「施以凌遲、羞辱後,讓對方保有生命,
終生飽受威嚇、甚至日日重複恐懼的夢靨」、「緩慢施以凌遲、羞辱直到斷氣死亡」
兩者之間,哪一個比較兇殘?

The Devil’s Feather2 

我想起《暗夜倖存者》一書,徐璐勇敢書寫自己遭強暴的經過,
但我總忍不住想,如果那惡人沒被逮捕、沒求處死之刑,
她夜裡是否可以睡得安穩、是否每次夜幕降臨總無能克制地膽顫心驚?
或者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那恐懼、驚惶也就變淡、變遠?

誰都沒有答案,即便是當事者,即便是遭逢同樣的暴行,我想感受程度甚至層面也絕然不同。

也許如何讓自己感覺安心,才是最終藥引。只是施虐者、施暴者以死祭就能解決?
有這類暴力傾向的人不知凡幾,所能做的該是避免這類人格的形成。
只是政府關注的焦點從來不是這些。

然而世界上究竟有那一個國家,真正依序做好「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
大抵全都只想平天下,平的也不單單是全世界,
光是自己國家的政權就讓他們有得忙也忙得很像回事!

而關於離群索居或者被冠予「不合群」的人,我總有某一種程度的艷羨,
原因在於不懼怕,能夠自給自足、能夠不畏於斐短流長、能夠不仰賴他人鼻息生活……
我想在現下的社會經濟、氛圍之際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究竟所為何來?能夠幫助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能讓我們更快樂?

曾經我連別人稍有異樣的眼神都會惶惑不安、
為讓每一個都喜歡我而無能終於坦誠自己所思所想,
此刻我是否已經跳脫那個階段?這是我經常反問自己的課題。

關於這本書,比較像回聲,讓我透過書中拋出的線條,省視自己,
而我也在讀完之後,惡夢連連,儘管閱讀的當下,從未感覺恐懼,很奇妙啊。

附帶一提,很喜歡作者透過書中記者角色的一段提問:
「我利用死亡、災禍和別人的苦難往上爬,我是個戰地記者。」

記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否也是施虐者,利用蒙受苦難的受害者,擘畫自己的世界版圖?

我們是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施虐者?無論生活、事業、還是愛情?
能不能獲致自己想要的端賴你施虐(或者手段、技巧)的高明與否?

書中有一句話,也許可當作解答:快樂的秘訣是自由;自由的秘訣是勇氣。

圖片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compound_visual_communication/2262005952/
http://www.flickr.com/photos/prettypony/2266122708/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