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01》 |
本期內容 | |
◎玩耍部落客:日本的後花園 青山、綠水與溫泉 | |
◎中國現代小說50大之19:終歲何曾離水火 賴和的《惹事》 |
玩耍部落客:日本的後花園 青山、綠水與溫泉 | |
圖文■郭良文 | |
台灣第一次去日本的觀光客,絕大多數會選擇到關東或關西等區域,也就是去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或奈良等地遊覽。如果不是選擇到這些「日本味」較重的都市地區,也通常會考慮去風光明媚的北海道旅遊,因為這些地方是大家耳熟能詳、也是日本最著名的觀光勝地。不過,台灣人可能不曉得,離台灣地理位置最近的九州島,卻是日本人最愛去旅遊的重要據點,並且已經成為日本的後花園。 原因無他,正是因為九州處處擁有水質良好與享譽全國的溫泉之鄉,有數不盡的自然風光與青山綠水,以及友善的居民。日本人喜好泡溫泉,而溫泉是這裡最大的特色,所以使得九州不但是日本最大的「spa island」,也成為一個真正的溫泉王國。 全日本約有近3萬個溫泉,而在全國前5名溫泉最集中地區當中,九州就佔了3個,分別是全國第一的別府市溫泉、全國第二的鹿兒島縣溫泉、以及全國第五的熊本縣溫泉。其他排入前五名的,尚包括位於東京與大阪之間的靜岡縣溫泉,以及北海道溫泉。九州光是別府市就擁有將近5千個溫泉,鹿兒島縣也有近3千個溫泉,溫泉之集中,令人驚訝。最有名的溫泉鄉,則是擁有2,850個溫泉出口的「別府溫泉」、近900個溫泉的「由布院溫泉」,以及「黑川溫泉」與在天然海沙間形成的「指宿溫泉」。 由於日本人習慣在溫泉澡堂中裸浴,所以溫泉旅館所提供的澡堂多數是公用的泡湯池,區分為男湯與女湯,且規定不得穿衣物或泳衣入池,與台灣大不相同。許多公共泡湯區都擁有絕佳的自然美景,設計時也會巧妙地考慮其隱密性,所以從外面是看不到溫泉池的。同時,許多溫泉旅館的房間內除了馬桶與洗手台之外,是沒有淋浴間的,因此旅客只能到公共浴池區去洗澡。由於溫泉遍佈九州,在公路旁或城鎮中,常有免費的足湯供人使用。另外,據說九州也有不少的「祕湯」,是一種男女共浴的溫泉池,也是天體營愛好者的理想泡湯去處。 隨著國外觀光客日漸增多,為因應不習慣與陌生人一起裸浴的觀光客之需求,許多較具規模的溫泉旅館,會設置一、兩間「家庭湯屋」,提供旅客登記使用或額外付費使用。有些比較高檔的旅館,則會在房間內設置獨立溫泉池,通常會有相當好的景觀,供客人享受房內的泡湯樂趣。 除了溫泉之外,九州的自然景觀相當優美,雖然沒有大山大水,最高的山也不到2千公尺,但因為許多公路都建置在海岸線上,在公路上就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海景。同時九州多山,山勢起伏變化亦多,也創造了青山綠水的景緻。許多溪流,或在上游時湍急、或在下游時平緩地注入大海,都呈現出清澈見底、綠意盎然的原始美感。加上九州的房舍,除了都市地區之外,多數都是傳統日式、黑灰色、兩層樓屋瓦造型的建築。雖然這種住宅樣貌在九州各區都一個樣,變化較少,也欠缺創意表現,不過在這裡也幾乎看不到那種會破壞景觀的水泥平房,所以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幾個比較特殊的地理景觀,包括擁有多角石柱造型的「高千穗峽」以及許多小島分佈其間的「九十九島」。前者位於九州東部山間,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很特殊,深綠色的靜止溪水,點綴著白色飛瀑,加上深邃石壁雄踞兩旁,創造出相當清幽、秀麗的景觀,泛舟其間,如入陶淵明的想像世界。後者位在九州西北部半島上,由高處往下看,數十個小島散佈在湛藍色的大海之中,配上日本傳統屋舍造型的聚落,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彷彿讓人置身紐西蘭島嶼灣的感覺。遊客可以搭遊船穿梭在島嶼之間,這裡同時也是盛產生蠔的地方,來到九十九島,除了欣賞風景之外,絕對不能錯過新鮮美味的生蠔大餐! 另外一個值得介紹的,是台灣英雄鄭成功成長的故鄉。在九州平戶海邊一個小村落,據說有一天鄭成功的日籍母親在海邊撿海螺時,突然腹部劇痛,於是靠在岸邊的一個石頭上就生下了他,這塊石頭就成了鄭成功的出生紀念碑,以日文寫著「鄭成功兒誕石」。有趣的是,這塊小石頭在漲潮時會被包圍在海水裡,所以不注意的話,其實很難看到這塊石碑的存在。而在附近的小山丘上,則蓋了一座日式風味甚濃的鄭成功廟,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之一。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九州自古以來就是日本與中國、韓國及其他國家相遇的場域,因此文化多樣性較其他日本地區要高。在Huis ten Bosch地區,有一個仿照歐洲城鎮所蓋出來的觀光遊樂區,被稱為荷蘭村,相信參加過台灣旅行團去九州的觀光客,大多都去過這個「日本的異鄉」。說實在的,到九州自助旅遊的感覺,和去關東、關西地區是很不一樣。九州的自然風光與異國情調,應該是創造這種不同感覺的主要原因吧! (玄奘大學與交通大學教授) |
|
(回目錄) |
中國現代小說50大之19:終歲何曾離水火 賴和的《惹事》 | |
■宋國誠 | |
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以反日愛國主義為文學職志的賴和(1894~1943),原名賴河,筆名懶雲先生,出生於台灣省彰化市,成長於日據年代,在台灣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賴和一生以懸壺和筆耕為志向,其文學作品皆以抗日救民為主旨,一方面以尖刻反諷的筆調揭露日本殖民罪狀,一方面以溫婉簡約的情感描述台灣人民在日本高壓統治下的悲慘命運。賴和堪稱人道主義的良醫,也是台灣民族文學的先鋒者。 賴和年幼時,在日本高壓統治和文化殖民的肅殺氣氛下,父母親冒著極大危險,將他送入學習漢學的私塾就讀。16歲時進入台灣醫專(台灣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就讀,畢業後,返鄉自辦醫院,常為窮苦病人免費診治,並將行醫所得捐助抗日運動,在此期間,賴和擔任過《台灣民報》與《台灣新民報》文藝版主編,以及《南音》、《台灣新文學》編輯。 1923年12月16日,日本殖民當局製造所謂「治警事件」,賴和首次被捕入獄;1925年10月,彰化二林幾位蔗農,因不滿日本制糖會社未經協商和事前定價,即強行收割甘蔗,農民向日本蔗糖會社發動抗爭,遭到日本軍隊鎮壓,事件當天,賴和撰寫長詩《覺悟的犧牲》聲援二林蔗農;1930年,台灣爆發著名的「霧社事件」(原住民抗日事件),賴和為此發表《南國哀歌》一詩,悼念犧牲的同胞,從此,賴和被日本人視為眼中釘。1941年12月8日,賴和被控「思想問題」再度被日本殖民政府逮捕入獄,1943年病逝於獄中。 台灣人:「鱸鰻」性格 《惹事》以兩篇極短篇組成,首篇描述一位賦閒在家的青年,因誤入他人魚池釣魚,遭魚池主人的兒子阻止,但青年自認魚池邊並未設置告示牌,不肯停止垂釣,以致與魚池主人兒子發生衝突,青年將主人兒子推入魚池中,使他全身沾滿臭水污泥;事後,魚池主人登門興師問罪,雖經一番爭論,但青年父親誠心道歉,魚池主人也接受道歉,一場誤會很快就冰融雪化,以和解而寬容而結束。 首篇故事雖然平凡無奇,甚至清淡無味,但青年卻是賴和「不畏強權、勇於抗爭」的人格投影。青年人雖將魚池主人的兒子推入水中,但也是出於防衛;魚池主人雖登門興師問罪,但也講道說理、態度溫和;青年的父親,基於養子不教父之過,誠心道歉,魚池主人也不再窮追究問,終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首篇故事一方面在表達台灣青年據理力爭、抗拒威權的性格,一方面表現漢族以和為貴的思想。換言之,在台灣同胞之內,大家知錯能改、得饒且饒;得理者以理服人、寬厚以對,失理者,謙恭自省、以誠相待,鄰里之間,和樂融融。 通過一場平淡的釣魚糾紛和誤會化解,賴和旨在揭示台灣人絕不是日本人污名化下粗暴、無禮之人,更不是日本人刻意塗抹下的野蠻民族,相反的,台灣人民知書達禮,鄰里和睦相處、有禮有節。賴和試圖通過講述一個平凡故事,提醒台灣族人切莫自卑自賤、自暴自棄,反而應該堅持中國人固有的「敦厚」品格,不畏欺凌,但也不無端惹事,表現台灣人理性平和、四海皆親的優越族性。 在首篇中,賴和塑造了釣魚青年一種「鱸鰻」性格,一種遇事不退縮、臨危不畏懼、臨難不妥協的性格。賴和在另一篇小說《浪漫外紀》中也提到,「浪漫」就是「鱸鰻」的諧音,這種不妥協、不茍同、不安份的性格,正是台灣人潛在反抗能量之所在。這種鱸鰻人物,重承諾、愛人民,勇於公戰而不逞私鬥;這種江湖俠客型的知識分子,隨性行事、瀟灑不拘,既不畏怕日本警察的淫威,也徹底藐視殖民法律的權威性。實際上,這種「鱸鰻」性格不僅是賴和理想中的「台灣人性格」,更是賴和刻意賦予並深切期盼台灣人應具備的反抗意志與精神。 日本雞:仗勢凌人 第二部短篇,賴和以反諷的、寓言式筆法,描述日本警察「見機藉端」誣陷一名台灣寡婦,以及一位名為豐的台灣青年,帶領鄉民抗爭,揭發日本警察因意圖染指寡婦不成而嫁禍寡婦的惡行,但最後卻因鄉民們膽小怕事無疾而終的故事。小說講述日本警察飼養的一群雞仔,侵入民家菜田「腳抓嘴啄」,吃盡了菜民的辛苦栽種的蔬菜不說,還弄得民家菜園一團破亂。菜民忍氣吞聲,不敢用石塊或重物丟擲這群雞仔,只好用踏步、頓腳把雞仔嚇走;無奈,雞仔就像蠻橫的日本警察,「雞」假虎威、貪「食」無厭,菜民敢怒不敢言,只能心中暗罵,「畜生也會傍著勢頭來蹧躂人!(註1)」因為這群雞仔是日本警察飼養的,竟也學得「雞以警察為貴」,橫行霸道、目中無人。賴和以反諷的口吻說道: 這群雞是維持這一部落(村莊)的安寧秩序,保護這區域裡的人民幸福,那衙門裡的大人(日據下台灣人對警察的尊稱)所飼的,「拍(打)狗也須看著主人」,因為有這樣關係,這群雞也特別受到人家的畏敬。(註2) 滿園的青菜尚不足以滿足這群日本雞,牠們在被趕出菜園之後,還侵入一間破草厝,草厝住的是一個寡婦和一對年幼的子女。這群雞仔大搖大擺、登堂入室,跳上跳下、瘋狂獵食,其中一隻小雞,不小心被翻覆的籃子罩住,無法逃離: 這群雞母雞仔走到草厝口,不知是否被飯的香氣所引誘,竟把憤憤的不平忘掉,走入草厝內去,把放在棹下預備飼豬的飯,抓到滿地上。雞母嘓嘓地招呼雞仔,像是講著:「這是好食的,快快!」但是雞母又尚不滿足,竟跳上棹頂,再要找些更好的來給牠可愛的雞仔食。棹的邊緣上放著一腳空籃,盛有幾片破布,雞母在棹頂找不到什麼,便又跳上籃去,纔踏著籃邊,籃便翻落到地面去,雞仔正在這底下啄飯,湊巧有一隻走不及,被罩在籃內……。(註3) 這群仗勢凌人的雞仔返家以後,日本警察發覺雞群中少了一隻,大為震怒,便前來菜園問罪。四處搜查之後,在寡婦家找到這隻被蓋在籃子裡的雞仔。由於先前日本警察意圖染指這名孤家寡婦遭到拒絕,早已惱恨在心,此刻發現雞仔藏匿在寡婦家裡,正是藉機報復的好機會。此刻,日本警察「又想到有一晚,自己提出幾塊錢要給她,竟被拒絕,險至弄出事來,那未消的餘憤,一時又湧上心頭」(註4),於是,日本警察把正在溪邊洗衣的寡婦召回,硬指寡婦偷了他的雞仔,當面重重賞了寡婦一記耳光,甚至將寡婦帶走問訊。 村里間議論紛紛,都認為「偷雞事件」不符常理——寡婦先是去了溪邊洗衣,雞仔後來才跑進了寡婦家裡——一位名為豐的青年,路見不平,心中慍怒,心中想著:「『對於事情不詳細考察,隨便指人做賊。』我一面替那寡婦不平悲哀,一面就對那大人抱著反感,同時我所知道這幾月中間他的劣跡,便又在我腦裡再現出來。」(註5)仗義執言的豐於是糾集鄰人,準備向上級揭發這位日本警察的劣跡惡行,進行一場反抗和援救行動。無奈鄉民們膽小怕事、縮頭縮尾,最後不但打消念頭,甚至一起籌錢幫大人修理浴室和床舖。對於鄉民的怯懦和膽小,豐感到萬分憤怒,「我突然感著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失望羞恥,有如墮落深淵」(註6),在失望之於,豐決定離開村子、遠走台北,不再顧念鄉里的事。 台灣文學的瑰寶 通過一群「雞」假虎威的諷刺和嘲弄,賴和誇張地挖苦了日本殖民警察的淫威和暴虐。而首篇「鱸鰻青年」和次篇「膽怯鄉民」的對比,則展示了台灣民族性格在理想與現實衝撞下的兩極化表現。在賴和的作品中,沒有微言大義的空口神話,也沒有熱血衝頭的革命吶喊,而是以溫婉、淒涼的筆觸,反映日據時代台灣人民終歲水火、膏脂剝盡的情狀,反照出台灣社會「生人無路,死人無土,牧羊無埔,耕年無草」的悲怒與慘淡。在此意義下,賴和的小說不是一般的社會寫實作品,而是通過民間生活的點滴,來透視日本殖民主義的陰險與醜陋,因而是一系列帶有民族寓言的抵抗文本。 《惹事》通過「日本警察/台灣庶民」的對照,建立了一幅「壓迫/抵抗」的文學圖像,在他筆下,台灣社會的下層小民,苦力、挑伕、菜農、老嫗、寡婦,無不辛酸滿腹、一日難熬;除此之外,賴和還倡導民間文學的生根與發牙,大力扶植文學新人如楊守愚、楊逵、葉石濤、鐘肇政等等作家。1943年,賴和病逝於獄中,臨死前因不能親眼看到日本垮台而怒呼死不瞑目,乃作絕詩以明志:「影漸西斜色漸昏,炎威赫赫更何存,人間苦熱無多久,回首東山月一痕」。賴和不僅集良醫、文豪、導師、烈士於一身,更是台灣文學史上燁燁發亮的晶鑽,令人撫書追憶、永懷不止。 註1:張恆豪(編),《賴和集》,台北:前衛,1991,頁176。 註2:《賴和集》,頁177。 註3:《賴和集》,頁177。 註4:《賴和集》,頁179。 註5:《賴和集》,頁183。 註6:《賴和集》,頁186。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