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媒 體 觀 察 電 子 報 〈第二十八期 2001.03.01〉

網 路 媒 體 商 機 不 再?

‥‥‥‥‥‥‥‥‥‥‥‥‥‥‥‥‥‥‥‥‥‥‥‥‥‥‥‥‥‥‥
‧訂閱人數:26,082 人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媒體觀察電子報編輯: mediawatch@kimo.com
˙媒體觀察服務信箱: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訂閱/退訂電子報: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 《編輯室手記》 ==============================

「明日報」,終於倒了!這一場「原生」戲在網路上演了一年又多五天。
對於創刊剛滿週年即宣佈停刊,其實,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只是來得有點
突然。這一場不賺錢卻吸引上萬人進場的實驗戲碼,許多人比員工(演員)
還在意這場戲所帶來的影響。由於,網路泡沫化從兩千年蔓延至今,自始
至終仍舊苦無找出「生錢之道」得以維繫「長久生存」良方。網站倒閉、
大幅裁員、調整經營模式苦撐,實已是網路泡沫下司空見慣的現象,類似
案例多不可數。只是,這回宣告再見出局的是台灣史上第一份網路原生報
--「明日報」。
曾以大手筆的高薪挖角,希望在網路上開創出新聞編採專業與網路創
新的「明日報」,終究得折腰於長久下來每月虧損四千至五千萬不等的龐
大負擔。但更為人諷刺的是曾經被高薪挖角的人才,還是得回歸傳統媒體
的崗位,收回各自的網路夢,被資遣到「香港壹周刊」亦或另處尋夢。這
場新舊傳媒的一來一往也反應出,無論新舊媒體是否擁有足夠的「專業」
和「技術」,最後均得向「市場」看齊,無奈而終。

=====================《本期精華》=================================

◎ 我們需要淨化過的新聞嗎?

◎ 遏止自殺潮,由新聞做起

◎ 『原生明日,昨日黃花』─我們得到了什麼教訓?

◎ 一週媒體動態 <<02/21~02/28>>

=====================《基金會報報》===============================

◎公視基金會第一屆監事會報告書

三年有成,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人民要的不多,一個公共頻道而已!
「公視基金會第一屆監事會報告書」
第二十九期媒體觀察電子報即將刊出...請勿錯過!!

=====================《專欄專評》=================================

*作者:賀德芬(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大法律系教授)

*主題:我們需要淨化過的新聞嗎?

台視在前幾天開了一場「淨化新聞」的公聽會。據說是應新聞局的要
求,往後每三個月,各家電台都要自我檢討新聞的適當性。

臺視公司,是台灣第一家電視臺,真可以說,從台灣人有電視可看,
就是伴隨著臺視一起成長的。台視過去的輝煌歲月,所建立的金字招牌,
乃自新聞的權威性,無人可以不予正視。然而,由於結構使然,也避免不
了墮落成為政治工具,待得群雄並起,商業競爭也日漸吃力,芳華老去,
如果回春乏術,恐怕也難逃自然鐵律,被無情的淘汰。
台視在政權改組後,亟思以新動力創造新生命,打出建立台灣新價值
的旗幟。因此,再度以龍頭姿態,率先做淨化新聞的示範,這樣的改革心
意,當然應該給予正面肯定。臺視選出一些作為我們評鑑基礎的片段,也
就是足以作為典範的淨化新聞,包括向一個老工人致敬、四胞胎重聚的故
事,李泰祥感謝音樂會,賣菜小販的善行等等,說實話,當場還真是令人
感動。只是,稍微回神以後,有些時空錯亂的迷惑,尤其是,旁白的女聲
,像極了對岸中央電視臺的腔調,也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淨化歌曲、自
強運動的時代。這些平實感人的故事,的確是台灣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台
灣能經得起各種變動,即使內憂外患不斷,還能樂觀、自在的存活,而且
還活得不錯的重要動力。雖然,天天看到電視上暴力、血腥、色情、亂倫
,或者政爭、選舉、失業、自殺等新聞,擾人心意。但,大家都明白,這
些是社會中必然會發生的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過著平常日子,也都
兢兢業業,只期望社會安定些、景氣好一些、日子更平順些。社會上的好
人好事,的確可以給我們更多的鼓舞和希望,也值得報導。不過,問題卻
是很基本的,這些也是新聞嗎?不是將之納入「愛的系列」單元,要更適
切呢?

臺視新聞部從主管到記者,絕大多數都是新聞專業出身,尤多資深新
聞人。實在不用我們來嘮叨什麼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等等。
相信也不用我們強調什麼「新聞價值」和「新聞興趣」或「公共利益」。
新聞講求客觀、真實、公正,是新聞入門的ABC, 即使在如今,政商糾纏,
利益掛帥的媒體環境裡,應該還是所有新聞人心中所不可能須臾或忘的信
條。只是,經常,天人交戰,而魔鬼又常常戰勝而已。所以,每一個討論
的場合,媒體人,尤其高層,也都慷慨陳詞,痛心疾首。只是,媒體的惡
化,依舊每下愈況。媒體高層心中的痛,我們也能懂。人們原本刻板的期
待是,新聞就等於事實,透過這個窗口,彌補人的有限,擴充我們對世界
的認知。不幸的是,新聞,目前所最遭人詬病的也就在,離客觀、真實、
公正太遠。就因為為了迎合政治立場或掠取商業利益,媒體在事實上添加
了過多的作料,腥酸苦辣,痲痹了觀眾的味蕾,得了味精症候群,使觀眾
早已不知原味為何物。越來越重的口味,只有漸漸改以不信任的眼光,將
之當綜藝節目來看待,而因此白白失去了我們和社會該有的連結,嚴重的
可能隨著假象起舞,連生活都失了準頭。

其實,我們對新聞的要求不多,只要一個素樸的真相,不需要為了諂
媚低俗的口味,加油添醬,去醜化或特別去淨化。還事實原貌,客觀呈現
這個世界所真實發生的一切,也好讓我們誠實的面對這個社會。根據這些
真實的資訊,我們才可以妥善安排生活,尋求安身立命之道。如果更進一
步,媒體還願發揮良知和專業倫理,秉著公正的態度、批判的精神,為民
喉舌,監督政府,扮演好促成民主社會的角色,那真是我們小老百姓的福
氣了。

=====================《踴躍投稿》==============================

※投稿說明:歡迎來稿,文章經採用,將刊登於媒體觀察電子報中。

《投稿注意事項說明》
§來稿請附 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
§請註明來稿題目;信件以600字以內為限。
§本會對來稿者有刪修權,不願刪稿者請註明。
§本會將不給予任何稿費。
§投稿信箱:mediawatch@kimo.com

竭誠邀請各方人士-發表對媒體的任何觀點及看法喔! ((^0^))

=====================《媒體觀察01》============================

◎ 遏止自殺潮,由新聞做起 【文˙黃浩榮】

連日來的群起自殺潮,著實讓全國民眾陷入自殺驚怖的渦漩當中。
然而,值得探討的是,新聞媒體接二連三的自殺報導,固然反應了
社會的真實面,激發讀者的情緒,但卻也極有可能加深社會上不安定
的自裁氛圍,產生「犯罪誘導」作用,造成難以計量的模仿效應。

傳播學者Donsbach指出,媒介上所呈現的內容,往往使得一般大眾
認定其為多數人的想法,從而影響閱聽大眾對於盛行的社會意見態度
產生誤判。儘管位於生命槓桿極端的自殺行為,明顯地被傳統社會認
定為病態的偏差行為,而被拒斥與禁止。但是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
自殺報導,不僅長期在大眾心中長期地建構、強化自裁的印象;特別
是對於正掙扎在生死一念、天人交戰的「意圖自裁者」而言--他們的
意志薄弱、瀕於崩潰,內心發展遭受強烈挫折,正臨界於自殺五階段
(挫折->自責->敏感->無望->自殺行為)的「無望」與「自殺行為」
之間飄搖擺盪 - 一次次的自裁報導更對他們毀滅性的自裁行為授與
相當的勇氣,鼓舞著「別人也是這樣解脫」,激發他們大膽做出那
關鍵性的一動!

社會學者Durkheim指出,自殺不單是一種個人行動,自殺是一種團體
的特質,也是一種社會現象,特別當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減弱時,自殺率便陡然而升。而媒體上不斷出現的自殺報導,卻正也是
撼搖這社會連帶的利刃,社會上的道德共識、生命價值被逐漸解離,
自殺行為遂而層出不窮。

誠然,新聞媒體理應成為反映社會實況的明鏡(儘管鏡子理論早被擊
碎),在新聞報導中,我們不該一味地隱惡揚善,粉飾出承平盛世的假
象;而自殺新聞亦非完全不可報導,然而,在競爭惡風與「聳動新聞學」
的迷障下,媒體果能恪遵新聞倫理幾分?又自殺新聞的報導價值,及其
可能引發的負面連帶,熟為重,熟為輕?究竟該如何從中取捨?自殺事件
報導是否真有警示功能,還是更可能成為意圖自殺者的強心劑與模仿對象
?乍看下又是一個沈浮於實務與道德、實然與應然的兩難。

不妨粗略地將問題簡而約之,或許答案就呼之欲出:
「在一則可逝者已矣的事件,與潛在數條人命的犧牲,我們該選擇哪一項?」

{註:本文改寫自筆者之 "重視自殺新聞潮效應",原載於傳播學生鬥陣14期}

<<作者目前就讀台大外文系四年級>>

=====================《媒體觀察02》================================

◎ 『原生明日,昨日黃花』─我們得到了什麼教訓? 【文˙徐振傑】

 網路第一份原生報《明日報》自從去年二月創刊以來,就引起了虛擬
與實體世界的一陣騷動。不論是人才的挖掘與跳槽、網路原生性之強調
、亦或是多種新機制平台的衍發,都一直讓我們很好奇的想看到,網路
原生媒體,會不會取代傳統媒體,而形成未來的知識流主導地位?然而
,歷經了一年的時間,明日報在財務危機之下,必須走向停刊命運,悄
然走下網路舞台。去年各大公司企業還慶賀著網際網路的新科技,帶來
了新的商業利機,所以紛紛投入網路大餅廝殺一番,希望能成為第二個
楊致遠或是貝左斯,花小錢賺大錢﹔然而才一年時間,網路泡沫四起,
「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的預言成真,失業者一大堆,網站經營模式也
再受思考。當然,明日報也是眾網路泡沫中的一個小泡沫。

<輸了原生報﹔贏了新聞台>

 明日報會停刊,可以從幾點因素來看。第一、光靠廣告收入,入不敷
出,造成財務困難﹔第二、訂閱電子報不收費,就是最大的失利點﹔第
三、雖強調網路原生報,然其報導內容與傳統媒體大同小異,無特色便
無法創造更多訂閱率,廣告訂單就少﹔第四、衍生的個人新聞台、逗陣
網、出版台獲利模式緩慢或失當,只見人氣,不見財氣﹔第五、網友閱
讀心態難捉摸。雖然明日報已從「原原」泉水變成昨日泡沫,但是此泡
沫雖小,影響甚大。畢竟它是台灣第一個網路的原生報紙,所有的新聞
內容均由網路記者採訪而來,還讓我們比較到平面報導與網路報導的文
章編排、呈現之不同﹔接著衍生出連署台、剪報室、個人新聞台、逗陣
網等機制,更是吸引了廣大的網友,形成台灣最成功的社群網站之一。

 我想,明日報養很多記者,加上報紙無特色,所以人氣不高,廣告收
入就不大。倒是,人氣都跑到個人新聞台以及逗陣網,其可算是明日報
經營最成功的社群機制。畢竟,新聞台是個免費空間,網友可以進用媒
體,藉由流暢的動線與機制,可以很簡單的就post自己的心情故事,因
此才會有一萬多個新聞台產生。原生報沒特色﹔新聞台卻有特色,然想
從新聞台機制發展成逗陣網以及出版台的獲利模式時,卻為時已晚,因
為龐大的人事費用,無法等待獲利模式的慢慢成熟。然而輸了原生報,
卻贏了新聞台經驗,如果接手者懂其中的「特色」與「利機」的話,其
有特色的歷史與經驗更不能輕易的停掉。



 安迪葛洛夫過去曾預言:『未來五年將是電子報的戰國時代,是「人
人可以辦報」的時代。媒體永遠不變的競爭條件,是器識,是操持。』
PC Home的李宏麟也曾大暢「Content is the king!」的箴言。然而時至
今日,內容的定位,夾雜在資本與獲利的前提下,已蕩然不存。也許看
在使用者的眼裡,一個標榜以內容提供(ICP)的網站,優質內容的呈現
當然最重要﹔不過,一個標榜以內容提供的網站,最重要的不只是內容,
而是資本。
 
凡正式的企業組織,無論是經營一份刊物或是產品,很現實的當然要說
capital is the king,或money is the king,就算是免費提供網頁空間
以及內容服務的網站(EX.南方電子報、生命力公益新聞網、破報、人本
電子報...等)也必須有一定的資本來作基本的敷出(EX.電力、機器維修
、資料收集、採訪人事開銷、信心維持...等)。真的很現實,但是沒辦法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網際網路標榜快速、自由流通、無屏障性、
公共領域,但是網路畢竟還是人創造出來的產物。茫茫網海,網站需要特
色才能吸引人的目光,凡想有特色,必須集眾人之心智,凡集眾人之心智,
必有組織規模之形成,待組織規模之形成,不論大小,必有一定資本之開
銷。傳統媒體,物流=金流,所以knowledge is the power,而網路媒體,
沒有物流,所以knowledge is the money,知識流=金流是ICP網站必須苟
同的一點。

<變調的「人本精神」>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所以誰也不想成為資本家的工具,成為賺錢的
利器。因此當網際網路出現時,現實世界的人們開始進入浩瀚網海的公共領
域(Public sphere),亦所謂仙那度世界(Xanadu),開始享受自由自在、
不受拘束的遨遊暢快。然網路公共領域所強調的人本精神,其應該回歸道德
秩序的集體認識,也就是和諧無衝突、人人本著淳良、互相幫助、免費付出
的心,共同建造網際網路的電子理想國。不過,我們早已受到現實世界「資
本洗禮」多時,人本精神早已變調,一但踏上網路淨土時,虛擬人始終本著
現實世界自私、個人主義、自掃門前雪、眼不見為淨、追求逃避愉悅的心態
在網路上竄流,因而資本家還沒在網路展開商業獲利之時,人們早已被自己
的「個人自私主義」所打敗,等到商業財團再接手網路大餅時,我們又開始
重複現實世界的模式,備受資本家所控制,使我們要看好文章,就不得不花
錢,這不是資本家的錯,而是我們小小網民們的「原罪」。網際網路,其實
是一個新世界,原本可以讓人的心智更加自由開化。但我們就是缺乏集體的
創造力,已至於「長知識還要花銀子」。如果明日報,甚或是個人新聞台,
有一定的人願意自動自發、共同集資、採訪、寫程式、編網頁、創造「我們」
的觀念,原生報應當更有意義,才真正為人民所近用,而非需要大資本家賺
錢牟利的工具。人本,不是人本自私,而應該是人本淳良﹔不是個人主義,
而應該是個人道德﹔但社會整體結構已逐漸解構,重新建構可待何時?

<使用者付費,才有多重回饋>
 
 既然我們當初的「人本精神」已經走錯,因此我們想要看到好的作品、享
受好的網路機制,就應當養成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這不是違反網路使用特性,
而是一種網路使用特性的延續,試想一個個人新聞台,如果每天收一塊錢費
用,一個月繳30元,一年也只繳360元﹔卻可以讓個人新聞台每個月有30萬元,
一年有三百六十萬元的經費(另外還會有廣告收入),養幾個小天使或工程
師,其實綽綽有餘。如果有發行電子報,小幅度的收費也不為過,因為浩瀚
網海使用者多,怕的就是「使用者不付費」,才造成明日報,甚或個人新聞
台的連帶關台。使用者付費,才會有多重回饋。像明日報這種不斷衍發新機
制的優質網站,其實花一點點小錢來幫助經營,我想網友應該不會覺得「沒
價值」吧?報紙內容到處都有,明日報並沒有在網路特色中創造出新特色﹔
然而個人新聞台這種提供網友寫作的流暢機制,還真的是傳統媒體沒有的特
色,才真正是妥善運用到網路快速、即時、媒體近用、立體化的特色。如果
說狠話,原生報沒有特色,停掉還沒有關係﹔然而個人新聞台龐大的人氣以
及優質動線、社群凝聚,接手者如果連帶著以為它「沒特色」,那真的就錯
估了新聞台的成功模式了。
 
<未來網站經營與受眾使用態度>

 未來網路經營,已然不是b2b所能輕鬆獲利,它秉持著大者恆大、小者恆小
的物競天擇論點,將採取e2e(企業對企業,或稱財團對財團)的獲利模式。
想要各企業放下身段,免費的提供優質內容或產品給網友,叫他們放下「收
銀機」,回歸「人本淳良」精神,根本比登天還難。所以認命點,具有一定
組織規模的網站,擁有優秀的人才,就能創造出有特色的網站,所以「優秀
智慧有權收費」的觀念應當建立。「優秀智慧」也應當由受眾來斷定,只要
網友覺得內容或產品不錯,而且最好是獨一無二,大家應當願意掏點腰包來
幫助好的網站繼續維持營運下去,而網站本身也就有權收費。換個角度想,
把使用付費當作「義務納稅」,繳一點小錢是為了自己好,而不是花大筆錢
財,勞民傷財邊際利益又小。從明日報停刊的結果,真的讓我們對網路企業
與經濟產生重大的改觀,許多樂觀的預言被打破,許多的互動模式需要重新
建構,許多付費可能需要再三研商,許多的網友需要重新調整網路使用的道
德與素養。認命一點,網路不再是我們奉為偉大的神,也不再是自己所謂的
小老公、小老婆。網際網路,不會造成一場革命,而是像電視、報紙、雜誌
般變成日常生活吸收知識的「工具」。因為網際網路的「革命點」已過,人
們沒有好好把握,所以必須付費使用這種「工具」,那手機、PDA、電子書呢
?我想應該也跟網際網路一樣的命運,「工具性使用」居重。

享用要先付費,是從明日報停刊獲得的教訓。雖然有人覺得又被資本家賺
了一筆,但是金額不大(一定要比傳統便宜才行),網友又有主動選擇權,
其實要看不看隨你,大可尋找次等品質又不免費的。當然,如果你有辦法顛
覆此種模式,讓最頂尖的也本著「人本淳良」的服務精神提供作品,那你就
是網路的救世主,或是革命英雄了!

<<作者目前就讀文化大學新聞系四年級>>

====================《一週媒體動態》 ===========================

◎ 公視董監視不應淪為政治酬庸

公共電視監察會於二月二十六日下午2點於立法院召開「公視3年報告書說明會」
,公視在發出此項說明會的邀請函的「背景說明」中提及:「公視基金會第一屆
監事任期即將於3月1日屆滿,監事會為善盡為民監護公視的責任;加以立法院通過
公視法時曾有一項附帶決議,即公視成立3年後,立法院應成立評估小組,評估公視
績效,因此監事會決定在卸任前,主動提出一份完整的監事會報告,除對立法院及
社會表示負責外,同時亦供評估參考。」只是實際上卻只有公視監事會在唱獨腳戲。

公視常務監事賀德芬表示,下午的說明會,主要的目的是要向社會大眾有所交代,
同時也想提醒政府相關部門,政府在選任公視新的董監事人選時,應該要「適任」,
而不是再拿一些「位置」去做酬庸的事情。

【綜合整理/02/27】

◎公視董監事 下月中可望改聘

公共電視董監事改聘在即,立委批判行政院遲未提出改選名單,行政效率太差,
行政院新聞局長蘇正平昨日表示,行政院將待立法院推薦由公正人士組成的審查會
成立後,就會立刻送交審查會審議,改組雖會延後一、二週,但在法律而言,並無
窒礙難行之處,估計三月中旬應可完成第二屆董監事的聘任程序。

【綜合整理/02/26】

------------------------<<相關新聞報導>>---------------------------

新董監事名單 下月中敲定 【中網新聞/02/27】
http://news.chinatimes.com/news/papers/online/politics/c9022782.htm

公視即將慶周歲 監事會大吐槽【中網新聞/02/27】
http://news.chinatimes.com/news/papers/online/politics/c9022780.htm

公視監事會 立委扮勸和角色【聯合新聞網/02/27】
http://udnnews.com/NEWS/FOCUSNEWS/POLITICS/180060.shtml

◎公視基金會第一屆監事會報告書
第二十九期媒體觀察電子報即將刊出...請勿錯過!!

------------------------------------------------------------------
◎明日報員工27日赴壹周刊上班

明日報結束營運並辭退300名員工,其中150名將由香港壹傳媒集團接收。
雖然壹傳媒香港方面曾對外宣稱,並沒有接收明日報員工的計畫,但26日
已有為數不少的明日報職員向壹傳媒報到,而有意加入壹傳媒集團者可於
27日開始上班。據瞭解,原本明日報的員工應於26日早上直接在壹傳媒公
司進行報到手續,但基於員工一致向明日報董事長詹宏志表示,希望在決
定是否加入壹傳媒之前,壹傳媒方面應先出面解釋壹周刊未來的定位及風
格走向,所以,壹傳媒也把26日的報到手續變成說明會,並在會議結束後
發放員工資料卡,有意轉戰壹周刊的明日報員工27日便可開始上班。

【電子時報/02/27】

◎知名網站資迅人傳財物吃緊 無資金挹助將面臨關門

繼明日報宣佈結束營業後,成立6年的資訊人也傳出可能熬不過這個月,
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不過資訊人27日不願證實,只強調正積極尋找資金
挹助。此外,知名入口網站新浪網也傳出將要裁員。

 知名入口網站新浪網傳出虧損連連,因此新一季將小幅度裁員減少虧損,
不過新浪網否認裁員,但承認虧損,據了解,新浪網上一季支出1040萬美金
,虧損高達534萬美金,收入減少了10%,每股盈餘已經是負成長0.5%,換句
話說,每持股一張就虧損0.5%。雖然網路景氣不佳,不過新浪網仍舊信心滿
滿地說,將有新的行銷策略來改變虧損的情況。

【ETtoday/02/27】

◎公視大未來 學者提建言

 在商業電視台競爭環境下,「公視」生存之道何在?二月二十二日「公視」
召開國際學術會議「新視野-公共電視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國內外學者
各提建議。

德國公視企劃部經理Dr. Emil Kettering表示,德國有全歐競爭最激烈的市
場,有十五個公視頻道、廿多個商業頻道和外語頻道,德國公視施行的是「質
與量(收視率)並重」,照顧知識性與文化性節目,並把節目做得好看。對「
商業環境中的公共電視」議題,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賀德芬認為,公視屬國
民全體應服務大眾,不迎合商業台低俗趣味肩負文化教育使命,要替人民監督
政府。她要求公視落實「公共服務」的精神,尤需迫切完成「媒體識讀」與「
公眾近用」兩項使命。

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建議,公視的定義可以擴大,倘台視與華視產權與經
營權公共化,強調公共服務,降低政黨干預,就是一種公共電視型態,則其競
爭力也會加強。華視主秘黃新生則建議無線電視台開放經營,將廣告收入挹注
公視,解決公視財務困境。其他與會人士還包括資深傳播學者徐佳士、立法委
員朱惠良、新聞局主任秘書洪瓊娟等人。

【中國時報/02/22】

◎金馬獎組織修改章程

 電影基金會二月二十一日召開董監事會議,修改了金馬獎的組織章程並精簡
人力,電影基金會董事長王應祥昨日表示,修改章程後,金馬獎主席的任期依
舊是兩年,但主席不得干涉開支與人事,而且秘書長不須與主席同進退,以杜
絕主席「先斬後奏」的弊病,而副秘書長與諮詢委員一併取消。目前金馬獎主
席與秘書長雖未找到合適人選,但是暫代主席王應祥卻指出,人選包括導演朱
延平與王曉祥。

【中國時報/02/22】


◎網下沉淪 美媒體頻傳裁員

今年以來,美國各大媒體的網路部門在減少虧損與提高獲利能力等因素考量
下,紛紛裁員,其中不乏如紐約時報、偉達和紐斯集團等知名媒體公司。此外
,由於平面與線上廣告營收減少,美國新聞網站營運狀況普遍不佳,其報業母
公司承受虧損的能力亦大為減弱。為了力求在二○○二年底前達成獲利,美國
報業公司正全面檢討新聞網站的業務,目標是成立融合全國與地方營收機會,
或是削減成本於一體的商業模式。

 美國媒體業近月來利空頻傳。Tribune、偉達及紐約時報等全美三大報業公
司,均大幅裁減網路部門員工。就在同一個月,文化和政治新聞評論網站
Salon.com,也宣佈裁掉二十五名員工(二○%)。另外,Red Herring
Communic ations公司旗下的經濟雜誌網站也裁掉三百四十名員工中的三十二位
。在去年十一月,線上財經新聞公司TheStree t.com表示,要減少美國部門20%
的人力,同時關閉在英國的網站,並結束和紐約時報共同經營的新聞編輯部門。

【綜合整理/02/21】

*******************************************************************

★媒體觀察電子報全文檢索可以瀏覽過去精采的電子報喔! ^(@@)^
http://lib.edirect168.com/enews/enews.asp?CH=202

═════════════════════════════════       
   
      台 灣 媒 體 觀 察 教 育 基 金 會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www.mediawatch.org.tw
˙負責人:賀德芬 (mediawatch@mediawatch.org.tw)
˙「媒體觀察電子報」主編:沈世華、許景泰
˙媒體觀察電子報服務信箱:mediawatch@kimo.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