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1/03/23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有關台灣精髓與台灣文化的一些感想(連文山)

 至於”未來”,我要說的是,在不斷地追尋過去的同時,其實我們
是在不斷地在建構一種”新”的”過去”,並冀望這樣的”過去”能
在未來實現。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歸鄉」呢?又,既然重建的”
文化”有如此的不可靠性,我們又如何說服自己其內容的代表性,並
拿它來當作當今台灣文化認同工作中最值得追求的精髓和表徵呢?


==========================【捐款公告】==========================

◎感謝夏玉玲捐款 1000 元。
◎感謝無名氏捐款 5000 元。
◎感謝楊裕仁捐款 1000 元。
◎感謝 Chen Debby 捐款 500 元。
◎感謝黃美英捐款 2000 元。
◎感謝林蕙姿捐款 1000 元。


========================【人文活動訊息】========================

◎大愛電視台:大地與人的對話預告(3/19-3/24)

◎(台北)世新大學社發所社會發展講座(3/29)

◎(花蓮)2001年春假第五屆綠色生態營(3/31-4/3)

◎(台北)創作社第5號作品《無可奉告》(5/3-5/10)

◎(台北)找回失落的自己-面對外遇支持團體(5/3-6/28;8/30)

◎(基隆)創造新名產&海洋文化美食展(5/19-5/27)

◎(台北)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徵社工員

◎環盟新聞稿:核三廠發生三A緊急事故的看法

※以上活動訊息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union.html
閱讀詳細資料


==========================【人文通訊】==========================

◎祈求稻穗豐收與子孫延綿的美麗祭典—日月潭邵族播種祭擴大舉辦
活動及原住民部落重建成果展

朋友們,請前來日月潭德化社認識日月潭瑰寶——邵族的傳統農耕
祭儀;參觀重建成果展,協助災區原住民部落進行重建工作

◆活動時間:3月25日(星期日)起,至4月8日(星期日)止,共15天。
◆地  點:邵族安置與文化復育社區(播種祭祭儀,重建成果展)、南投縣
      魚池鄉日月村德化國小舊址(盪鞦韆、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義賣)
◆指導單位:行政院921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主辦單位:邵族文化發展協會、邵族重建工作隊
◆協辦單位:原住民部落重建同盟、和平服務團
◆聯絡電話:049-2850351,邵族文化發展協會;049-2850343,邵族重建工作隊
◆傳真電話:049-2850351
◆資料與交通路線請參考 http://thao.ngo.org.tw ,邵網站

※本活動之詳情及內容請連結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10322-1.htm 閱讀


◎彰北焚化爐興建真相公聽會說貼:攤在陽光下

原訂於23日要舉開之公聽會因籌備不及,改至27日(星期二)
 彰化縣政府將在四月份與達和公司簽訂焚化爐營運合約。因此,反
彰北焚化爐的抗爭以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 3月27日將在彰化舉開一
場公聽會(上次沒開成,改為說明會),我們急需您的出席支持。公
聽會由周清玉、陳進丁委員主辦、環保團體協辦。

◆綠色主張工作室 粘錫麟

※本活動之詳情及內容請連結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10321-2.htm 閱讀
※反對興建彰化焚化爐之連署書及其詳細內文,請連結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10323-1.htm 閱讀


◎矽谷毒物聯盟〈SVTC〉2001訪台行程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行動網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 淨竹文教基金會
聯絡電話:0932-178590; 0901-31763; 03-5263029; 03-5610112

活動內容:

◆3月24日 拜訪新竹市政府
 看RCA錄影帶並討論 新竹市公園路183巷1號

◆3月25日 參觀科學園區週邊
 與環保團體見面座談(新竹市公園路183巷1號)

◆3月26日 參加研討會(清華大學綜合二館八樓國際會議廳)

◆3月27日 參觀竹科污水處理廠;拜訪園區廠商.
 南下與南部環保團體見面

◆3月28日 星期三參觀南科

◆3月29日 9:00 AM 拜訪縣長參觀竹科及與廠商座談

◆3月30日 拜訪環保署,勞委會,DPP中央黨部,立法院永續會
 離台記者會 台北

◆3月31日(賦歸)


◎公共電視 ---- 世紀的容顏

 「世紀的容顏」為動人的世代做紀錄,共十三集,三月十日起每週
六晚間10:30 播出。

◆《第三集》頭擺‧遺忘:客家老人重拾情慾,狂放追愛及懺悔的告白。

◆播出時間:3月24日(週六)晚間10:30 。

◆簡  介:
 「頭擺‧遺忘」,沒有人比楊梅伯公山上的這幾個老人生活的更卑
微了。窮、被家人遺棄,自我放逐……但也沒有人比他們更熱烈的擁
抱生命。謝震,一個八十五歲的老先生仍然奮力的追求愛情。他戀愛、
失戀,又立刻起身找到了新的對象。
 吳田,他縱情的活著。每日醉酒,耽想著年少的情色風流。開心了
就玩起童年的把戲,難過時又唱起山歌邊號邊哭。這是徹底的人間慾
情。
 本片中三個楊梅客家老人,戀戀心中過往的風景,身體仍耽美在外
在的風情。喜歡唱歌的老人,都喜歡唱些有關傷逝的歌曲。
 「白色的百合花,像是蒼老的臉龐上的眉……」鍾金龍,七十八歲,
喜歡唱日本歌,太平洋戰爭時,耳膜被炸破一邊,仍不減唱歌熱情,
仍唱的支支動聽。
 吳田,也是老人,帶我們走近他的內心,觀賞初戀的風景。
 謝震,八十五歲,他渴求溫暖的愛情,我們也見到他的愛人,他戀
愛、失戀,又戀愛,他渾然忘我的追尋,完全不像老人。

※本節目之詳情及內容請連結至
http://www.pts.org.tw/~web01/faces/index.htm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連文山」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如需轉載,請
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絡,或者請
加入南方討論區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提
出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有關台灣精髓與台灣文化的一些感想
作者:連文山 lien@shanscombe.freeserve.co.uk
來源:投稿
────────────────────────────────

 在評論【中時】社論《以更寬廣視野反省台灣文化未來的出路》時,
台灣南社在《南社觀點——誰在切斷台灣文化的歸鄉路!》中認為「
關鍵在歸鄉路斷的危機」。

 南社以高雄地方為例,指出當地人和無數政治﹑學術菁英普遍對高
雄地理﹑歷史及方言等缺乏認識。造成這種對鄉土認識上無知的原因
無外乎是台灣人受「中國化的教育霸權」的影響。南社更進一步地推
論,這樣的強權文化壟斷造成「台灣子弟只剩直接的感官,而喪失對
先人虔敬、跪伏的能力。也因此,奔向中國,移民國外,離台之日,
無一絲一毫的眷戀,與台灣歷史、文化的魂牽夢繞,五十年來,都在
中國學霸權的宰制之下被徹底的切割」。

 南社的意思似乎是在說在替未來追尋出路之前,台灣人必須先找回
”逝去的從前”,發覺”台灣文化”的精髓及表徵(Taiwaneseness)。
下文不是要探討”中國文化如何扼殺台灣本土文化”,而是我個人對
南社文章中所引發的一些問題做更進一步的思考。

◆ 緬懷過去 回到未來

 首先我要探討有關”台灣精髓”或”台灣表徵”( Taiwaneseness)
的問題。南社並未明文”追求台灣精髓”之語,然而從行文中不難感
受到那種”回到未來”的慾望。我說”回”,意思是要點出南社文章
中吐露的那種緬懷過去的精神。回憶從前是常情,也是文化認同過程
中一個重要的部分,然而回憶從前無可避免地也會牽涉到隨著重建行
為所帶來概念及實務操作上的種種問題。南社文章上段的語義給讀者
如下的印象﹕對面臨認同危機的台灣文化來說,借由回溯,重新認識
鄉土文﹑史﹑地才是應該走的路。而唯有”土生土長”的才是”台灣
文化”中真正的”台灣精髓”。

 問題是造成這個”台灣文化”的”精髓”畢竟是重建後的產物,是
經由回憶所重新塑造出來的印象。不論我們在考古﹑蒐研史籍的工作
中是採取如何客觀中立的態度,在對資料進行敘述﹑加註旁白及解釋
時我們難免佔了知識上的優勢,並受到本身知識的影響,給于”新出
土”的資料﹑文物一些時空錯置的解讀與詮釋。除了這個問題之外,
我們往往是透過一片柔焦鏡在回顧從前。最常見的一種情形就是替”
古早”及陌生的群體加上一層”天真無邪”的理想﹑浪漫色彩;看不
清人﹑史的原來面貌。無論我們如何想要忠實地將歷史重現,我們對
重現後的歷史的感受和認識永遠無法像身歷其間的人的感受一致。這
種情形就好像是聽雷射唱片和聽現場演奏之間的差別;價值百萬的音
響也無法將音樂零失真地還原。

 類似法國人模仿古人生活,英國的第四台電視台( Channel4 )也
在近一兩年先後播出兩個「真實電視」( Reality TV )節目﹕《一
九○○年代家庭》( 1900s House )和《一九四○年代家庭》(
1940s House )。無論場景佈置地如何逼真,生活方式模擬地如何寫
實,節目中的全家老小無法改變的是他們的”現代感”。他們的現代
知識直接影響他們對”歷史”事件╱實的反應,和處理事件的態度和
情緒。節目中,特別是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的驚喜﹑挫折﹑愉快﹑
懊惱等情緒反應多是現代知識和歷史事實之間衝突下的結果。而事後
的理性分析也要仰賴他們本身具備的現世知識。

 至於”未來”,我要說的是,在不斷地追尋過去的同時,其實我們
是在不斷地在建構一種”新”的”過去”,並冀望這樣的”過去”能
在未來實現。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歸鄉」呢?又,既然重建的”
文化”有如此的不可靠性,我們又如何說服自己其內容的代表性,並
拿它來當作當今台灣文化認同工作中最值得追求的精髓和表徵呢?

 懷舊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懷舊。借著懷舊,我們能做的不只是抒
發悲情並揭發歷史罪人。如此只是一個偷懶的選擇﹑方便的出路。真
正的挑戰在於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借著尋找歷史﹑文化的痕跡,與當今
台灣文化現象互動,不但為台灣文化認同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意義,也
塑造一個有反省能力﹑有包容力的台灣文化。

◆ 再造台灣文化之精髓?

 南社文章以文學(詩)做為文化內涵,指出台灣文學應該以台灣本
土為題材,反應台灣社會現象﹑抒發台灣人的情感等。在追求台灣文
化認同的前提下,不論其品質如何優秀,以”中國”為模式及場景的
文學作品不但已不合時宜,也應加以摒出,以免造成台灣文化認同錯
亂。

 我想要問的是,在追求文化認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先畫地自限?

 首先,不論有意無意,南社和【中時】都未超越以文學做為高文化
( high culture )代表的信念。再來,南社文章中那種利用過濾”
中國雜質”來篩取”台灣精淬”的辯論,在我看來不但是畫地自限,
甚至是一種”回退的”( regressive )行為。除此,南社文章在構
成台灣文化內涵的眾多”外來”(如,日本及美國)文化當中單指中
國文化為禍首,一方面有將原本複雜的台灣文化與世界文化互動關係
簡化為台灣對抗中國的二分敵對。如此未免太抬舉中原文化在台灣文
化形成過程中的獨大角色。在公共領域中,例如政府與學校,飄洋過
海而來的國民黨政策也許有決定性的地位,但是我們要問的是,公共
領域中的活動,如由中央政府推動的文化政策(包括地方文化中心的
展覽及其他藝文表演活動)及教育(包括是否有廣設台灣文化研究所),
是否就是”文化”內涵的全部?如果不是,我們是否忽略了私人活動
空間中的文化形式。

 另一方面來說,在控訴中國文化的同時南社也忽略了塑造台灣民眾
心理個性的眾多民間文化現象。相對於高能見度且具高度組織性及機
動力的國民黨以中國為導向的中華文化政策,民間文化也不斷地以隱
密及自主性的方式在台灣各地平行進行。廣為流傳的台灣民間信仰﹑
傳奇故事;地方戲曲﹑江湖走唱;客家﹑閩南歌謠及詩詞吟唱;原住
民藝術和來自美﹑日﹑南洋等”異族”的”文化”消費都可以說是這
種”地下”文化形式和內容。雖處弱勢並被無情打壓,畢竟也是”文
化”的充分表現。非但如此,這種地下文化在私人領域中生生不息,
反而更加顯示其抗拒強勢文化堅毅生命力的特性。南社文章指出在”
霸權”中國文化壓迫下,台灣失去具有本土性的”台灣文化”。這樣
的說法本身就是在輕視,甚至否定存在於國民黨時期(”光復”)之
前內容就已十分豐富的民間”台灣文化”。

◆ 那”台灣精髓”的內容又應該包含什麼呢?

 既然懷舊無可避免地會造成”台灣精髓”的虛影假像,以懷舊來重
申台灣文化主權並構繪台灣文化未來的圖譜(如南社言﹕「台灣夢土
的索求」)是否就真的能塑造出一個具有”台灣精髓”的”台灣文化”?

 我沒辦法開出一張”台灣精髓”的清單,也不覺得有此必要。但是
我可以說的是,南社文章所暗示的”台灣精髓”是偏狹的。追源尋根
是多數人在尋求文化認同時所共同會採取的一個方式,然而在我看來
這不應該是文化認同的全部。換句話說,文化認同並不只是在尋找特
質,畫疆分域。以文學作品來說,不是只有以台灣做為寫作題材的才
稱得上是能表現”台灣精髓”的”台灣文學”。相反地,若內容不是
直接在反應台灣社會現象,描寫台灣人的精神及物質生活方式,就不
算是個能表現”台灣精髓”的”台灣文學”。若有這樣的想法則是把
文學本身的複雜性看得太單純了。

 再說,就心理層面來講,我要問的是”台灣文學”一詞是否阻礙了
我們對”他族類”文學的認識和接納?就好像”英國文學”一詞已經
無法充分形容時下”英文系”文學研究的對象及內容。當前英國的”
英文系”多以改換其他更能貼切地形容該系教學及研究內容的名稱。
在日常用語時也以”英國文學”( English Literature ),”英文
文學”( World Literature in English )及”英文學”(
English Studies )等詞共用。目的不是要自立門戶,而是在表示”
英文系”教學研究的內容不再拘泥於所謂的”正統”﹑”經典”文學。

 國家╱民族認同的探討只是文學研究中眾多的的課題之一,不是全
部。除非我們是要宣揚並實踐一種”為社會服務”,”為政治鬥爭服
務”的毛澤東式”革命文學理論”。

 當然,就實務來說,除非我們要的”台灣文學”是限於以台文為書
寫媒介的文學作品,並單獨成立教學及研究單位,有屬於自己的身份。
要不然我不認為我們未嘗不可將原有的”中文系”更名為”華文學系”,
在資源許可之下,教學及研究內容盡可包含世界各地以華文為書寫﹑
傳達媒介的文學作品(包括台灣文學)。

 然而,文學並非”文化”內涵的全部。”台灣精髓”也不是只能從
”台灣文學”中搜尋或證明出來。

◆ 小島文化 文化小島

 研究台灣文化不必擔心被誤認為是「台灣沙文主義」在做祟。台灣
文化認同的危機並不在「台灣沙文主義」。事實上,台灣文化或許還
不到沙文的地步。若說沙文,充其量不過是反映一些主導文化政策及
活動的官員﹑學者們自身對文化認知上的無知﹑鄉愿與自我膨脹。台
灣由政府推動的文化活動往往只是反映政府對特定文化形式的偏好,
或是反映政府與民間之間相互猜測彼此喜好的情形(參考台北市政府
對蔣介石前士林總統官邸和四四南村分別採取的處理態度及文化地位
詮釋。見簡唐文,【南方】,三月六日)。我們若把這些由官方背書
的文化活動當作台灣文化的全部,那是我們自己本身對文化認知上有
偏頗。對文化內涵的認知上我們永遠逃脫不掉被動的角色。也就真要
感嘆台灣是個「文化大沙漠」。也因為這樣的偏見,我們難免會忽略
了那些能見度不高的文化活動。不自覺地成了間接扼殺”文化建設”
的幫手。

 台灣不是沒有台灣文化,問題也不在找出是誰在切斷台灣文化的歸
鄉路。在感情訴求之外,或許台灣南社也要嚴肅地面對以下的問題﹕
在台灣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工作上,我們是不是錯認有這麼
一個想像出來的,無雜質的「原鄉」可歸,除此之外更有一條供我們
歸鄉「還原」的大道;我們只要同心協力地把阻斷道路的大石移走了,
「台灣精神原鄉的追尋與還原」的目標便指日可待。我並不認為真有
這麼一個原鄉,也就無法看見這麼一條歸鄉路,更不用說能捲起袖子,
加入幫忙搬石頭的行列。或許是我們自己一直被一大堆的意識形態大
石頭壓得動彈不得卻還不自知。

 我認為,我們該做的事是建立”台灣文化”的自信和自尊。就從認
識台灣社會所展現的多樣性文化風貌做起吧!

 還是講”台灣文化認同”只是建立”台灣國”政治策略中的一部分;
學術只是政治鬥爭時的借口和工具,政治鬥爭下的產物?

※本文回應文章,請參考esouth-community 序號127消息(互相扭曲
求退步--回應連文山)
http://tw.egroups.com/message/esouth-community/127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以更寬廣視野反省台灣文化的未來出路(中國時報論壇900204 )
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南社觀點──誰在切斷台灣文化的歸鄉路!(台灣南社)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10307.htm

一九○○年代家庭﹙1900s House, Channel4﹚
http://www.channel4.com/1900house/

一九四○年代家庭﹙1940s House, Channel4﹚
http://www.channel4.com/1940house/

《島嶼邊緣》 
http://intermargins.ncu.edu.tw/intermargins/島嶼邊緣/島嶼邊緣.htm

巴別塔後的多元(南方朔)
http://unitas.udngroup.com.tw/b/200006/storyb5-1.htm

本土文化研究基金會
http://www.frontier.org.tw/culture/ffgr0004.html

「文化全球化」社會學研究初探(劉維公)
http://www.cc.nctu.edu.tw/~cpsun/LiuWG-global-culture.htm

認同,是文化歷史的,還是政治的?(香港新思惟網路)
http://www.intellnet.org.hk/html/body_000523.html

官邸西裝 VS 眷村舊汗衫(簡唐)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10306.htm


================================================================
■ 負責人:陳豐偉 (roach@esouth.org)
 「南方電子報」主編:張釗維 (changcw@esouth.org)
執編:莊雅嵐(yealan@esouth.org)
■「南方」編輯部
  TEL: (07)3878717 FAX: (07)3878706 Email: south@esouth.org
  通訊信箱:鳥松長庚醫院郵局 27-70 號信箱 陳豐偉 收
■編輯委員:高永謀、張子英、張育章、張釗維、莊雅嵐、徐江屏、陳順孝、陳豐偉
■ 訂閱∕退訂請到:易達網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或到奇摩站 http://letter.kimo.com.tw/picked/south
  訂閱 palm 版南方電子報,請到 http://www.esouth.org/avantgo.htm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易達網 (http://www.edirect168.com)
================================================================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