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

每 日 一 詩
2001/03/17(六)
▂▂▂▂▂▂▂▂▂▂▂▂▂▂▂▂▂▂▂▂▂▂▂▂▂▂▂▂▂▂▂▂▂

今天的電子報速覽

▓塗鴉區精選▓ 變調思念曲 / dan

▓詩路作品選▓ 從民間來、回民間去 1 / 林淇瀁

▓台灣日日詩▓ 集集地震——自殺症候群 / 劉滌凡







▓塗鴉區精選▓ 變調思念曲 / dan
▂▂▂▂▂▂▂▂▂▂▂▂▂▂▂▂▂▂▂▂▂▂▂▂▂▂▂▂▂▂▂▂▂

 午後微睏,
 以焚詩燬帕來
 振奮精神
 火中蔓延出
 字字血淚
 遇熱後
 只是輕煙



---dan的EMail:rabit@pchome.com.tw
---到詩路塗鴉區投稿
http://www.poem.com.tw/poem-07s.asp





▓詩學理論▓ 從民間來、回民間去 1 / 林淇瀁
▂▂▂▂▂▂▂▂▂▂▂▂▂▂▂▂▂▂▂▂▂▂▂▂▂▂▂▂▂▂▂▂▂

          以台語詩論民間文學語言的再生集《土地的歌》為例


一、緒言︰顛覆者與開創者

  一九二八年、當胡適完成他的《白話文學史》的時候,在〈自序〉中強
調該書有許多見解是他「個人的見地」,其中一個主要的見地就是「一切新
文學的來源都在民間」。換句話說,在胡適的觀點中,沒有民間的文學,就
沒有「一切新文學」,這個論點詳述於該書第三章〈漢朝的民歌〉。胡適這
樣說︰

一切新文學的來源都在民間。民間的小兒女,村夫農婦,痴男怨女,歌
童舞妓,彈唱的,說書的,都是文學上的新形式與新風格的創造者。這是文
學史的通例,古今中外,都逃不出這條通例。(胡適,一九七○︰一三)

胡適進一步用〈國風〉、楚辭的〈九歌〉、漢魏六朝的樂府歌辭、宋詞
、元曲以及彈詞、小說,來支持這個論點。在胡適看來,中國「漢以後的韻
文的文學所以能保存得一點生氣,一點新生命,全靠有民間的歌曲,時時供
給活的體裁和新的風趣」。(胡適,一九七○︰二三)

  一九三八年,鄭振鐸在《中國俗文學史》的第一章中,呼應了胡適的看
法,並且進一步強調來自民間的「俗文學」「不僅成了中國文學史主要的成
分,且也成了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鄭振鐸,一九七五︰二~三)。這兩部
以民間文學為主幹的史著,都強調了民間文學在正統文學中扮演的角色,是
主要的,而且是中心的。正統文學,來自民間,遞嬗演變,由回到民間;於
是,民間文學一方面既是新的文學體裁的開創者,一方面也是舊的文學形式
的顛覆者。

  這樣的論點,看起來似乎模糊了「正統文學」和「民間文學」的分野與
界線。來自民間的、俗民階層的文學,與出自文人的、菁英階層的文學,一
向被截然兩分為低俗的/典雅的、平凡的/特出的、粗糙的/精緻的兩個領
域,在傳統觀點中,這兩者是對立的。然則,一如楊蔭深在《中國俗文學概
論》中所說,「文士們自認為的典雅正統,實在正是從最通俗的文學中模擬
而來的,那麼所謂典雅正統,又是從哪裡說起的呢?」(楊蔭深,一九八○
︰一~二),沒有民間文學的滋養,何來正統文學的發皇?

  本文的立論,基本上是在這種對民間文學既是正統文學的開創者、又是
其顛覆者的認識上展開,而以向陽所著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向陽,一九
八五)為例,企圖通過台灣民間文學與台語現代詩之間的語言構連、記憶共
生、及其文學語言再生的爬梳,論證當代台語文學從民間來、回民間去的活
潑生發的、異於華文台灣文學的特質︰既是作為一種新形式、也是作為一種
新體裁,而又能夠表現當代台灣集體性、現實性與文化性的文學典範的建立


二、輝映︰民間文學與大眾文化

  關於民間文學的定義,論者甚多。胡適的《白話文學史》把「白話文學
」的範圍涵括到「舊文學中那些明白清楚近於說話的作品」(胡適,一九七
○︰九);鄭振鐸用「俗文學」強調民間文學具有「大眾的」、「無名的、
集體的創作」、「口傳的」、「新鮮的,但是粗鄙的」、「想像力奔放的」
以及「勇於引進新的東西」等六個特質(鄭振鐸,一九七五︰四~六);楊
蔭深的定義,則總結以上的論點,提出了俗文學的三個性質(楊蔭深,一九
八○︰一)︰

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牠與典雅文學是對待的名稱,……
俗文學又是平民的文學,牠的作者大多是平民,……
俗文學又是白話的文學,牠都是用當時的口語寫成的。……

  一九七九年,譚達先在他的《中國民間文學概論》中,則更進一步從「
思想內容上的根本特徵」和「外部特徵」定義民間文學。關於「思想內容上
的根本特徵」部分,針對民間文學進行內容分析,可以不論;關於「外部特
徵」的部分,譚達先強調的是民間文學具有「集體性」(集體創作、集體流
傳、集體享有)、「口頭性」(口頭創作、口頭流傳)、「流傳性和變異性
」(打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改動)以及「匿名性和傳統性」(人人共有、
藝術風格區別於書面作家文學的傳統)等四個特徵(譚達先,一九八三︰二
八~六一)。

  譚達先對於民間文學的定義,乃是從文學社會學的基礎切入,相當嚴謹
而深刻。這個定義,與西方大眾傳播學者解釋傳播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時的論
點,也有疊合之處,如傳播學者馬怪爾(Denis Mc Quail)在界定什麼是文
化時,就提出了以下的五個特徵︰

它是集體性的並且可以和別人共享的(純粹個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它必須具備一定的表達符號形式,不管是否有意如此;它具有某種模式、秩
序或一致性,並因而具有某種評價的維度(只要與文化規定的模式具備一定
程度的一致性);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存在著(或一直存在著)動態的連續
性(文化存在著也變化著,有它的歷史也潛在地有它的未來);而文化最一
般也最根本的特徵,則是傳播,因為缺乏傳播,文化就無從發展、生存與延
伸。(Mc Quail, 1994: 95)

但更重要的是,馬怪爾提醒文化研究者,文化基本上存在於三個值得觀
察的地方,即︰人、物(文本、作品)以及人類的實踐(社會模塑的行為)


  民間文學,作為民間文化的一個表徵,在文化研究的面向上,從而以它
的集體性的共享、口頭性的傳播、流傳性的變異和匿名性的傳統,彰顯了隱
藏在大眾文化之中的人民、文本和整個社會的實踐的本質。因此,不管我們
用「俗文學」、「口傳文學」或其他的符號來表意,民間文學都脫離不了人
民集體的、混時的、實踐的創作;它是一個民族集體文化的具現,也是人們
在一個混雜著時空變遷中記憶的累積,更是大眾共同的生活與實踐。

  民間文學與大眾文化,在這個文化的實踐中,是相互輝映的,這是文人
的、書面的文學永遠難以企及之處,卻也是提供文人的、書面的文學源源不
斷的活水源頭。民間文學的力量,在口傳的過程中,表現了一個民族的環境
、風俗與總體的生活方式;從作為書面文學的活水來看,民間文學又是書面
文學的文本和符碼的來源。通過歌謠,〈國風〉形成;通過話本,小說出現
;宋詞、元曲,亦復如此。

(待續)





▓台灣日日詩▓ 集集地震——自殺症候群 / 劉滌凡
▂▂▂▂▂▂▂▂▂▂▂▂▂▂▂▂▂▂▂▂▂▂▂▂▂▂▂▂▂▂▂▂▂

 一株劫後餘生的雛菊
 夾在傾圮的牆角求救
 除此之外,這個季節
 你將聽不到鳥語蟬叫
 水龍頭嘔吐出最後一滴屍水
 倖存者紛紛離鄉
 擁向世紀末的城市
 有太多的悲情,無法攜走
 有太多的冤屈,無法承受
 你獨自留下,和廟堂都保不住的菩薩爭辯:
   生死壽夭的因果
   天災人禍的業障
 青天沉默,寫出
 黃昏悲愴的神色
 還有什麼值得戀棧?
 最後,你用淚水丈量黃泉的距離
 日夜臆想:
 垂直落地會不會快於割腕速度?
 上吊是不是比吞安眠藥更容易進入
 和親人重逢的捷徑?


---台灣日報---台灣日日詩 2001/03/17



▂▂▂▂▂▂▂▂▂▂▂▂▂▂▂▂▂▂▂▂▂▂▂▂▂▂▂▂▂▂▂▂▂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執行單位: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 http://www.poem.com.tw
 協辦單位:台灣日報、明日工作室 http://www.bookfree.com
          ▂▂▂▂▂▂▂▂▂▂▂

 訂閱與退閱:http://www.poem.com.tw/poem-03s.asp
 與詩路交換廣告:http://www.poem.com.tw/poem-11s.asp
          ▂▂▂▂▂▂▂▂▂▂▂

           主編:COMMON
▂▂▂▂▂▂▂▂▂▂▂▂▂▂▂▂▂▂▂▂▂▂▂▂▂▂▂▂▂▂▂▂▂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易達網電子報: http://www.edirect168.com/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易達網客服信箱: mailto:cs@service.edirect168.com
˙歡迎申請易達網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edirect168.com
˙易達網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service.edirect168.com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edirect168.com/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易達網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