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 ▍ 學 ▍ 鬥 ▍ 電 ▍ 子 ▍ 報 ▌▋▊▉ ⊕∮⊙◇★☆⊕∮⊙◇★☆⊕∮⊙◇★☆⊕∮⊙◇★☆⊕∮⊙◇★☆⊕ 《本周內容》 ∮編輯室報告 澎湖風災真的存在嗎? ──從媒體處理澎湖風災新聞的價值判斷邏輯談起 ∮本周媒大事 ∮傳學鬥論壇 別讓「監督政府」美化狗仔隊只求利潤的行徑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鬥陣俱樂部 活動轉載: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專家座談會 非廣告:人權視聽室即將開張! 歡迎幫忙:南投東埔部落小型社區電腦教室設置計畫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2001/06/29第五十二期》───────┐ ▉▊▋▌ 編 ▍ 輯 ▍ 室 ▍ 報 ▍ 告 ▍▌▋▊▉ ⊕∮⊙◇★☆ 澎湖風災真的存在嗎? ──從媒體處理澎湖風災新聞的價值判斷邏輯談起 上週末奇比颱風橫掃台灣的南部以及澎湖離島等地區,依照目前的統 計數字,以澎湖地區受創最為嚴重,總計約有一百一十五人受傷,一 百三十艘漁船沉沒,加上農林漁牧的損失總共高達五億元新台幣以上, 據澎湖縣政府粗估,光是馬公一地復建所需的金額就高達三億元,是 十五年來最嚴重的天災,除了災情帶來的震撼之外,媒體在此同時的 表現也有許多地方值得大家加以關注、省思。 奇比颱風橫掃台灣南部、離島澎湖的同時,在台北則發生了一件號稱 「白曉燕事件之後最令人震驚的社會事件」──張文亮夫婦劫持遊覽 車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所有的有線、無線媒體皆以SNG連線的方式不 間斷的報導,所動用的人力物力不可謂不大,許多媒體甚至以此事件 為其專業能力的指標,全力以赴,但是在此同時諷刺的是,關於離島 澎湖風災的消息卻彷彿不曾發生過一般的不見於各大媒體的報導。 新聞報導的生產是一連串選擇、省略、重新詮釋、排列的過程,當新 聞報導呈現在眼前時往往有許多價值判斷在其中,而商業媒體對於新 聞價值的判斷邏輯往往是從市場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的,所服務的是相 對大多數的民眾、主流的一群,由上面兩則新聞報導的對比可以發現, 幾乎同一時間發生的事件居然會有這樣近乎有與無,存在與不存在的 報導呈現方式,是張文亮夫婦劫持遊覽車事件太重要了?還是澎湖受 到風災侵襲的事件太不重要了呢?其中的關鍵或許就在於議題的衝突 點是否足以引爆成一個大議題,是否有足夠空間營造事件的聳動性以 吸引全國大多數觀眾的注意力,而澎湖風災的災情以及災民的聲音因 為衝突性、聳動性不足,只能等到行政院長有所關注之後才足以得到 媒體的重視,否則它將像彷彿不曾發生過的事件一般不被社會大眾所 知曉。 另外一方面,中央以及地方媒體資源的分配不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 題,各電視台在離島往往只派駐一名記者,而這位記者必須同時兼任 攝影以及寫稿的工作,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就顯得勢單力薄,很難將 完整的資訊即時傳遞給讀者,再加上商業媒體往往以重中央輕邊陲的 角度判斷新聞是否具有播報價值,這使得離島的資訊相對於南部以及 北部地區更難以在主流媒體中被呈現。 新聞媒體具有議題設定、建構的能力已經是無庸置疑的了,但是選擇 什麼樣的議題來加以設定、建構就必然牽涉到新聞價值的判斷,而以 什麼樣的價值邏輯才能滿足閱聽人知的需求呢?由上面的例子看來, 澎湖的居民或許認為遠在台北的劫持遊覽車事件是重要的,但是他們 更急迫的想知道自己的家園在經歷了一場浩劫之後的面目,而商業媒 體卻因為其嗜血的性格,殘忍的剝奪了澎湖居民所應該擁有的媒體近 用權,或許在排除了商業的思考邏輯以及其新聞價值的判斷方式之後, 媒體才能夠扮演一個真正兼顧主流、非主流,大眾、小眾聲音的通道 吧! Our Questions: 1. 新聞媒體的運作方式有其一套專業守則,若依此守則運作是否就達 到所謂的客觀、公正了呢?而客觀公正是否存在於現實之中? 2. 在市場獲利的考量之下,商業媒體是否可能不依從主流的價值觀來 再現新聞訊息? 3. 媒體的運用應該是屬於全民的權力,還是只是屬於一部分人才能近 用的私器呢? 4. 媒介機構若是由全民來當頭家,除去了商業的考量,是否較有可能 做出較全面的報導?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如果新聞沒有報導的事,是不是就不存在於這個世界? 相反的,那些被以「火線話題」、「頭條開講」包裝的新聞,是不是 真的就是你我必須關注的大事? 這次關於澎湖風災的新聞與劫持遊覽車的新聞,儘管在議題面向上有 所不同,但卻可以讓大家思考一下何謂新聞價值?更可以藉此嗅出商 業媒體取捨新聞背後的市場機制煙硝味。所以囉!我們是不是有商業 媒體就夠了?這個答案很明顯了吧!呵呵! ▉▊▋▌ 本 ▍ 週 ▍ 媒 ▍ 大 ▍ 事 ▍ ▌▋▊▉ ⊕∮⊙◇★☆ 本週的媒體新聞: 1. 果真是沒新聞可報了嗎?不過是結個婚,陳幸妤的婚禮芝麻大小事 全成了媒體競逐挖掘的焦點,從禮服、婚紗照、珠寶、喜餅、酒宴.... 完全不花一毛錢就讓媒體全部成了廣告部隊,甚至連喜餅上的話都「 全都露」,看來駙馬爺洞房之日可要小心,搞不好來個全程SNG連線! 2. 繼香港的「壹週刊」在台聲勢浩大的上市後,近日又有號稱具「國 際觀」的政經雜誌「OPEN WEEKLY」創刊,出資的老闆信誓旦旦相 信台灣周刊市場還有空間,顯然不把目前八家以上的政經週刊看在眼 裡。不過從7-ELEVEN打算淘汰多數銷量不佳雜誌,商業類雜誌可能 只留商業周刊的舉動來看,有沒有空間就很清楚啦! 3. 拖棚招數一流的「飛龍在天」果然花招不斷,在玩完「死而復生」 、「大逆轉」的招數之後,乾脆來個乾坤大挪移,把八點檔連續劇做 成週六週日的單元劇,不想玩下去的演員就會在戲中掛點,撐的下去 的就永遠不會死,喔!這真是太神奇啦! 4. 中華電信每月向用戶自行收取的五元「屋內配線維修費」被民眾抓 包,一個月約可賺進六億元,中華電信的說辭是「預繳式的保險費」 ,而且「過去本來就含在月租費裡」,這也就是說我們已經被裝肖維 很久囉? (編輯室報告與本週媒大事也可以在立報看到喔!) ▉▊▋▌ 傳 ▍ 學 ▍ 鬥 ▍ 論 ▍ 壇 ▍ ▌▋▊▉ ⊕∮⊙◇★☆ 別讓「監督政府」美化狗仔隊只求利潤的行徑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民代公款集體買春」、「阿扁唯親是用」、「議長炮兵團大陸荒淫 」,一個個斗大、聳動的醒目標題出現在「壹週刊」的封面上,雖然 這些內容對習慣於黑金政治及八卦醜聞的台灣讀者而言,不算是什麼 了不起的大內幕,但配上「養眼」、「模糊」「真實」的照片後,確 實增添了不少吸引力,這也是「壹週刊」能夠在台灣襲捲風潮的重要 因素。 這些由狗仔隊費盡辛苦、現場直擊得來的戰果,正是「壹週刊」的賣 點與特色,也突顯了「壹週刊」在揭發政治人物醜陋面貌之餘,能夠 藉此馳騁市場,大飽私囊的高明手段。事實上,「壹週刊」尚未正式 登台前,台灣的娛樂新聞便已開始批評香港狗仔隊的採訪方式不尊重 藝人隱私,正式發行後,「文化界」更發出猛烈炮火,對狗仔的行徑 大肆數落一番,認為將導致台灣媒體惡性競爭,甚至敗壞社會風氣、 侵犯人權。雖然,此間對狗仔隊的評價貶多於褒,但也有人給予肯定, 一種是認為狗仔隊鍥而不捨的扒糞精神值得台灣記者學習,另一種則 稱揚他們發揮了第四權的監督職能,揭開政客名人的虛假面具。 「狗仔隊的精神其實是一種鍥而不捨追新聞的精神」,這是黎智英自 己對狗仔隊的評價,他在接受「新新聞週報」訪問時,也指出台灣記 者「比較被動」,永遠關心新聞「採訪完了沒有?」,而不像香港記 者以「這新聞是我的」的態度一直追蹤下去。 確實,狗仔隊追蹤新聞的精神,是許多只會等待消息來源餵養新聞的 台灣媒體所比不上的。不論是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都顯露出,台灣的 記者過度依賴消息來源提供「公關資訊」,只會仰人鼻息,跟著消息 供應者的衣袖起舞。更甚者,有些媒體工作者連新聞都懶得採訪,稍 加改寫中央社、電子報的即時新聞或其它早、晚報的內容,就可以交 差了事。特別是最近一當「壹週刊」揭露出某些消息後,許多媒體便 緊追「壹週刊」的尾巴猛抄新聞,更曝露在市場邏輯下,商業媒體只 想搭乘順風車以節省成本、分食大餅的苟且心態。 相較於狗仔隊的積極扒糞作為,台灣的媒體自當有檢討之處,不過, 若以此認定狗仔隊便是監督政府的「看門狗」、是第四權的象徵,似 乎是過於簡單。 第四權(或第四階級)是伴隨新聞自由而生的觀念,兩者皆以國家作 為對抗的對象,強調政府不得干預媒體運作,如此媒體才能發揮監督 政治部門的第四權職責。在英國,第四階級的概念主要是起源於自由 派對傳統君主封建勢力的對抗,反對英國政府以「知識稅」限制報業 自由經營,他們主張,賦稅不能成為意見表達的門檻,在自由、公平 競爭之下,良幣將能驅除劣幣,並且強調唯有透過意見自由市場運作 才得以彰顯「真理」。 這樣的理想表面上是獨立報業為爭取新聞自由、掙脫國家控制所展開 的對抗行動,而媒體在不受政治部門控制的情況下,也確實較能發揮 「監督」的功能。不過,換個角度來看,資本主義的利潤原則才是這 些媒體意圖擺脫操控,進而能夠自由經營的主要因素。在當時,支持 廢除知識稅的英國國會議員便主張,如果停止徵收印花稅,可以鼓勵 擁有資本的人投入這個正在擴張的市場,並且吸引廣告主在無政治力 量的干擾下,順利成為利潤市場的一員。對此,英國報業研究者Asquith 便語帶諷刺的說:由於廣告為報業提供了經營的最起碼條件,使得報 業的不再屈從國家的魔掌而獨立自主,因此,廣告才是報業得以成為 所謂第四階級的最重要原因。就這樣「廣告」與「新聞自由」、「監 督政府」自此結下纏綿悱惻的不解之緣。 這個道理就像客觀性的起源一樣,因為報紙若是立場鮮明、過於激進, 以批判時政、倡議革命為生,銷售對象只會是立場相同的支持者,自 然會讓廣告主望之卻步,不願投資,對媒體及廣告主而言白白失去另 一片美好江山,相反的,如果新聞能夠客觀中立、兩面並陳,就能為 報社吸引更多的讀者,廣告主也不會放過這塊大餅。易言之,客觀中 立或者與政府對抗,根本就不是資本主義報業的主要目的,只是他們 尋求生存的技倆罷了。 然而,吊詭之處便在於此。雖然,媒體資本家不會傻到要與國家決裂, 但發揮某種程度的「監督」之責,卻能建立正當性、符合人們對媒體 的期望,並且以此為由增加銷量。正如同英國傳播政治經濟學者James Curran 所批評的,傳統自由主義將私有媒體當作公眾守望者的觀點,除了合 法化自由市場對廣播電視事業(私有化)的改革目標,同時也正當化 報業資本主義組織能夠不受約束地持續運作,進而合理化其擴大利潤 的目的。也因此,我們無須給予狗仔隊過高的評價,他們也不過是複 製歷史上的慣用技倆與說辭,在現實上,就像絕大多數政論性call in 節目一樣,「政治」也不過是他們牟取利潤的商品,「監督政府」並 非他們的目的,而只是一種商業手段。 ▉▊▋▌ 鬥 ▍ 陣 ▍ 俱 ▍ 樂 ▍ 部 ▍ ▌▋▊▉ ⊕∮⊙◇★☆ 活動轉載: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專家座談會 ◎活動主旨: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代表著活躍而積極的 社會力展現,近年來,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完全對立 的衝突關係,而是往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邁進,本活動將透過邀請政 府部門人員,與非營利組織之實務工作者現身說法,與您做近距離面 對面的接觸,讓社會大眾更清楚認知非營利組織的重要性,以及與政 府的互動過程中雙方種種的心路歷程,並期待增進兩者合作的深度與 廣度,共同為台灣開創更美好的前程。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 ◎活動時間: 第一場「非營利組織部分」:七月三日上午九十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 第二場「政府部分」:七月四日上午九十三十分至十一時三十分 ◎活動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行政大樓七樓第二會議室 ◎活動方式及邀請來賓名單: 兩場活動均採取座談會的方式進行,因此所有與會人員均可與來賓進 行進距離面對面交流。會中將針對資源獲取、政策倡導與公共服務三 個面向,來探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第一場座談會將邀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擔任與談來賓。名單如下: 主持人:江明修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引言人:官有垣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與談來賓: 呂秉怡先生(崔媽媽基金會秘書長) 高永興先生(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助理執行長) 秦桂英女士(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祕書) 孫華翔先生(文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陸宛蘋女士(海棠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惠琪女士(亞洲基金會前執行長) 第二場活動將邀及政府相關人員,來擔任與談來賓,名單如下: 主持人:江明修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引言人:顧忠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與談來賓: 蕭玉煌先生(內政部社會司司長) 陳美伶女士(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 陳經銓先生(外交部NGO委員會副主委) 施建矗先生(青輔會第四處處長) 黃清高先生(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 ◎參加對象:對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有興趣之各界人士 ◎報名方式:均採用網路報名,請將報名表e-mail至 memedy@ms54.hinet.net 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專家座談會線上報名表 姓 名 性 別 職 業 參加場次(請勾選) 第一場 第二場 ⊕∮⊙◇★☆ 非廣告:人權視聽室即將開張! 台權會與台灣日報副刊合作的專欄:《人權視聽室》 將於下星期五(6/29)登場,每周五見報, 請廣為宣傳並支持! 「人權」不只是聲嘶力竭的社會運動,也不只是口誅筆伐的呼籲。 人權,既抽象又具體,細緻地流動在我們的生活、樂音與影象當中, 透過耳聞眼觀,進入人性肌裡,反省人與人、社會、環境的關係。 音樂、電影、紀錄片在體現創作者觀點的同時, 也透過觀看聆聽,與眾人展開生命對話, 開拓出一片或寧靜自省、或熱情批判、或孤寂品味的空間, 這就是「人權視聽室」。 ⊕∮⊙◇★☆ 歡迎幫忙:南投東埔部落小型社區電腦教室設置計畫 我們是一群關心部落發展的原住民文化工作者,近來,我們正努力於 推動部落教室與文史紀錄的工作,但在這電腦化的時代,缺乏電腦設 備讓我們常覺跼絀;尤其,部落中的小朋友在這個e化的時代,對電 腦與網際網路充滿了好奇與學習的慾望。 因此,我們在推動部落教室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設置一個小型的電腦 教室,不僅讓小朋友可以學電腦,讓部落裡的成人們,在結束一天的 農務勞動後,也能有一個地方可以學習,跟上e世代的腳步,甚至, 每個人都可以是文史紀錄者,紀錄自己部落的文化。 一、計畫緣起 當台灣正標榜著華人社會數千年來未有的經濟奇蹟時,台灣的原住民 族正和支離破碎的山林家園傳唱著異樣的悲歌。一個沒有未來、沒有 尊嚴的族群,其族人要如何在以漢人為主流的社會裡自處,並貢獻其 多元智慧。而這樣的危機加上最近的失業潮,使部落裡的族人酗酒問 題更加嚴重,許多族人失業回到部落,終日鬱鬱寡歡,無法從事生產, 甚至自殘,更增加部落的問題,使得原本已岌岌可危的部落文化與倫 理更加速崩解。 東埔布農文化工作室係由本地布農族發起,蓋因本區陳有蘭溪及沙里 仙溪經自然災害與人為破壞之因素,生態資源岌岌可危,保育類高山 固魚生存環境無人關懷,乏人問津。本團體之理想即在於建構原住民 與自然和諧豐富之生態文化,恢復本區昔日生物多樣性自然風貌,營 造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關懷與尊重之網絡,進而促進社 區總體營造,帶動本區自然教育與生態文化向上提升。兩年來,在工 作室的努力下,透過保育以活絡部落生機逐漸成為部落族人的共識, 但礙於資源不足,許多工作很難往前推動。 近來,本團體與教會牧師正努力於推動部落教室與文史紀錄的工作, 但在這電腦化的時代,缺乏電腦設備讓我們常覺跼絀;尤其,部落中 的小朋友在這個e化的時代,對電腦與網際網路充滿了好奇與學習的 慾望。因此,我們在推動部落教室的同時,希望能夠設置一個小型的 電腦教室,不僅讓小朋友可以學電腦,讓部落裡的成人們,在結束一 天的農務勞動後,也能有一個地方可以學習,跟上e世代的腳步,甚 至,每個人都可以是文史紀錄者,紀錄自己部落的文化。 二、活動目的 1. 提供東埔村原住民進入網路世界之機會 2. 減少科技資訊知溝,影響原住民資訊取得之能力 三、活動目標 1. 使東埔鄉原住民小朋友擁有使用網路設備之機會 2. 使原住民小朋友學習電腦技能,訓練其自立記錄自己文化能力 四、活動發起/執行單位 1. 東埔布農文化工作室 2. 東光長老教會 五、計畫設置地點 我們計畫將電腦教室設置在南投縣東埔村一鄰部落。 從新中橫公路的同富村,轉入投六十號縣道上山,便可進入頗負盛名 的東埔溫泉區。東埔一鄰位於溫泉區的下方,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的生 態保育區。目前共有85戶人家,人口約370人,多數以務農維生, 但務農尚不足以維持家庭的生活開銷,因此多數會在農閒時去打零工, 其經濟狀況維持家庭開銷尚屬艱難,對於網路化更是可望不可及之理 想。希望電腦教室的設置,能夠讓部落的人多學得一項技能。 六、設置地點聯絡人: 東埔布農文化工作室 林美秀〈049-2702045、E-Mail:lafang@ms48.hinet.net〉 張競中〈02-28576464、0921418466〉 基督教東光長老教會 阿浪牧師〈049-2701402〉 ⊕∮⊙◇★☆ 投稿或訂閱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go.to/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c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url.com.tw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