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教育電子報】2000.5.10 ~請加入救援蘇案活動~ 您的一小時 換來三名青年九年冤獄的平反 ══════════════════════════════ ■五月十二日下午 (五) 四點半 集合地點:濟南教會 『母親的眼淚-台灣母親伸援蘇案記者會』 蘇案死囚三人已經被關九年,遲遲未執行死刑是因為有冤情,希望母 親節前夕大家可以一起來聲援他們,這是讓新政府可以還給他們正義 最適當的時間了,請大家幫忙散播訊息並能派代表來參與記者會。 記者會之後所有媽媽將參加當天的靜走活動,這一場是由婦女團體主 辦的,歡迎各位媽媽,有媽媽的人與即將成為媽媽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台灣女人連線徐佳青敬邀 電話:23670151-47 傳真:02-23625015 ■五月十三日(六)上午十時:『希望我們在這裡』 集合地點:捷運南港線忠孝復興站SOGO前廣場 讓我們陪伴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一起搭捷運吧!因為如果不是九 年前橫生的冤案,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可以和這個城市一同成長,參 與城市的變化,過平凡的生活,搭捷運、公園散步、影城泡馬子、逛 書店…任何人都有權利過平凡的生活,可是他們卻被不義的司法審判 剝奪了。 所以,讓我們陪伴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一起搭捷運吧,從忠孝復 興站到西門町!(至於怎麼搭,屆時分曉)當日另有戲劇系學生演出 行動劇、神秘嘉賓發起一人一信運動,邀請大家逗陣來。 ■五月十四日(日)下午五時三十分:『等待的母親音樂會』 地點:濟南教會庭院(中山南路3號,立法院旁) 每一年的母親節,秉郎、林勳、建和的媽媽都在等待,等自己無辜的 孩子平安回家。希望今年是最後一次等待的母親節。 五月十四日(日)母親節,下午五時三十分,知名豎琴家解瑄將為救 援蘇案而演奏,以音樂安慰三名含冤青年的母親及參與已進行廿九日 的『走向黎明.定點繞行』活動,表達音樂家參與救援的另類方式。 註:解瑄是國內新生代豎琴演奏家之佼佼者,曾在多項國際大賽中頻 傳佳績。美國伯明罕日報給予「具大師風貌的獨奏家」的美譽,並稱 讚「她的音樂極具優美的觸感,即使最細微的弱音到強音,她都能控 制的恰如其份」。 去年解瑄獲遴選為教育部「巴黎國際藝術」村駐村音樂家,今夏返國 ,獲聘為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豎琴首席,目前除任教於師範大學音樂 系,並擔任台北豎琴家聯盟執行長。 作品:<琴挑六月天>、<情竇初開>。 ══════════════════════════════ 週三主題:札記精華 ﹏﹏﹏﹏﹏﹏﹏﹏﹏﹏﹏﹏﹏﹏﹏﹏﹏﹏﹏﹏﹏﹏﹏﹏﹏﹏﹏﹏﹏﹏ 【特別報導】 少年如何「自白」? --訪心理諮商師于白儂 連載(上) 吳宅搶案案發當晚,四少年不是小偷,他們去抓小偷… 于白儂女士以常民身份,判斷四人並未犯案,重構少年的不在場證明… 在道德推定論凌駕科學辦案的台灣,社會資本薄弱的青少年,往往成 為成人社會缺角的代罪羔羊, 從而,忿怨的少年成為明日的揮拳者,再次鞏固台灣社會的威權體質。 這社會不教人上昇;教人沈淪?何時荒謬劇得以落幕? ------------------------→文‧林青藍 透過媒體的強力報導,眾所周知的新光吳宅搶案在案發兩星期後即宣 告偵破,這未始不叫人額手稱慶,畢竟,社會的安定、生活的不憂懼 ,人人得享也是社會福利制度努力的方向;但,在案件的偵辦形式暫 告落幕之際,與此案件偵辦過程相關卻未被揭示的(套個聳動的名詞 )「內幕」,卻仍糾結著,或疑惑著不少人心。 破案後,媒體的報導多著眼於相應權責的公職人員獎懲,及偵案技術 、程序的再調整(或再學習,或再擴充經費),然,在案件偵查之始 即與辦案人員糾葛的四位少年,如何「涉案」、如何「被偵訊」、如 何「被收容」、如何「被定案」,以及,(想該是許多人的疑問吧) 如何「自白」?早已消匿於報端。 兩星期破案,於刑事案件而言,夠短;於身受其擾的四少年及其親友 ,卻漫長難度。「一案雙破」所揭示的,若僅僅以「烏龍」視之、嘲 之,因而做職務之轉任,以「正當化」遲疑的道歉及國家賠償的商討 空間,受折屈的,不單單只是這四位少年,在少年犯罪人數每年高達 兩萬人的台灣社會。 將來的少年們將會,以及過去的少年們曾經,身受什麼樣的法治框限 不了的「人治」,是值得也是必要的追究。 回溯報紙的文字記錄,警方與檢方偵訊過程的「不用心」、構陷少年 入罪與諉過的「用心」、媒體隨警方起舞不改其「作文」的新聞報導 方式(見附錄),在在令人無法再以「又一齣黑色幽默劇」自我寬慰。 為此,我們走訪于女士:為何在案件之初,甚至是警方未公佈嫌犯檢 體報告前,便斷定少年們並未涉案? ~矛盾的自白 于白儂女士目前任職美國FBI機構下的研究單位,專研罪犯人格特質, 特別對少年罪行研究感興趣,對於台灣執法單位的不守法,她雖嘆氣 卻不停止關切及行動。 她說:「從八十七年開始我就很注意士林分局長洪春木,發現他有贓 罪青少年的習慣,吳宅搶案不到四天,他就準備宣佈破案,但依照我 專業的初步判斷,這不是少年犯會做的事,少年容易焦慮,在現場逗 留的時間通常是半個小時,成人最長約三個小時,看到報上的資料, 我馬上判斷這不是四個青少年做的。 我問記者,掌握了什麼證據,記者說只有少年的自白,我就很生氣, 打電話去台北巿警察局督察室說如果他們直接宣佈破案我會召開記者 會,沒辦法直接跟分局長接上線,打了好幾通電話留言也沒有回訊, 我還跑去吳家觀察地形,我更確定青少年犯案的可能性很低。」 「後來,看到電視新聞台訪問到少年的家長,我就拜託記者帶我去少 年的家,記者不肯,我說為了少年的將來,應該去了解清楚…」 「少年家一片愁雲慘霧,是中午了,沒有一點做飯的氣氛,家長也不 知道可以怎麼辦,一開始更不要我進去,看到記者是很反感的。我把 帶著的剪報資料及如何平反青少年的事件,跟他們談,取得家長的信 任,爸爸才願意讓我進到屋內。 他說:『好啦!讓她進來,說不定這是最後的希望。』才知道少年是 中輟的,離家近一個月了,而且爸媽對於孩子在外面到底做些什麼都 一無所知,心情很沈重,我向他們問同案少年的連絡,只有一個,連 絡上對方家人並沒有排斥,了解這一家的少年當晚在家看電視、睡覺 怎麼可能涉案,有堂姊可以做證。 爸爸拿了一張名片出來說當天孩子還到這家水電行,之前在這裏工作 ,循著名片找到雇主。我先問少年的工作情況,雇主說是很乖的孩子 ,剛離職。我請雇主想清楚確實的日期以及案發當天少年離開的時間。」 「然後,再找到第三個少年的爸爸,他的反應是『妳不用來了,誰都 救不了我的兒子』,不讓我去他家,我是不服輸的人,還是去了,按 了門鈴,家人不願意開門,只聽到少年的媽媽不斷的哭聲,不斷打電 話向人哭訴... 在門外,我聽到她說:『我兒子在家睡了兩天,竟然就被抓走了,警 察硬要說他有犯案…』我就在門外跟媽媽說,我真的是很有誠意,不 然不會老遠跑一趟來,我拿了報紙給她看,媽媽說她不識字,我就說 請她的女兒唸給她聽,還告訴媽媽她可以決定要不要幫她的孩子,後 來她們讓我進了門…」 就憑著研究、協助的熱忱及態度,于白儂邀集了四少年的家人,她說 :「一開始都沒有主動說孩子有沒有不在場證明,是大家碰頭,我慢 慢問,找出其間的矛盾點,慢慢地大家才將當天四個少年的行蹤拼湊 出來。 原來,當天有位少年雇主的家發生了竊盜案、有一位少年的堂姊回醫 院做手術後的複檢,一層層解開了模糊了的記憶的紗罩,幾點去抓小 偷幾點離開幾點有二位少年再折返來拿安全帽,時間點都湊得很清楚 了。」 不在場證明是確鑿的了,這明顯跟報上說的案情有所牴觸,知道了這 狀況,許多人會悶不作聲,但,于白儂說:「警方只負責抓人,不負 責查緝證據的案例我看到太多了,既然有這麼清晰而確鑿的不在場證 明,我判斷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把少年們救出來,就積極的跟司改會連 絡。」她說,只是盡到專業的本份。她說一天要買六份報紙做功課。 (原刊載「人本教育札記」2000年5月號) ~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