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散記
(上)
■摘自人本教學工作坊
http://club.kimo.com.tw/clubs/creative-teaching-workshop
編按:
「河邊散記」從大人與孩子的河邊對話談起,
推演出對大人與小孩間對話的思考,
原是幾位關心教育的大人們往返的電子書信,
因內容意味深長,徵得發言者的同意,特刊於此。
水
雲
發表時間:04/21
20:05:04
在帶森林育的時候有一次我坐在河邊,兩個小男孩聊天,一個在我面前踩水,另一個坐在我旁邊。一時心血來潮問他們說:「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人不可能踏進同一條河兩次』?」聽不懂?
「好,你先上岸來。」我對站在溪裡的那位說道:「現在踏回水裡」「再出來」「再踏回去」。我重問道:「請問,你剛剛第一次踏進去的那條河跟現在第二次踏進去的那條河,是同樣一條河嗎?」
「嗯…」沉吟一會兒,「不一樣。因為,譬如說,我第一次踏進來的時候,腳邊有一條魚;等到我第二次踏進來的時候,魚已經游走了。所以不是同一條河。」
「說的真好,那我再問一個:『一歲的你跟現在的你,一不一樣?』」
「不一樣!」
「可是你還是你呀!」
「嗯……????」小朋友感到困惑了。
「如果以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並不一樣,為什麼你還是你?」
坐在我身旁的小弟轉過頭來悠悠地對我說:「這就是生命啊!」
藍倦鳥
04/21
20:12:55
看到你的文章,因為不曉得那時的情境是否有其他因素,所以乍讀起來,只是覺得還蠻美的,我只能說那樣的對話寫出來確實蠻有煽動性的,因為取材夠平凡,內容夠清新,好似一副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境界;小孩的回答是夠美,尤其那句「這就是生命!」,就像電影的結尾留一段伏筆給人去想一樣,不過我想這樣的對話,他的價值應該是在突顯一種詩意,你不會真的就以為小孩出現了什麼哲學思考吧!
你不要誤會,我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也不是評判。我覺得你在適當的情境下提出了一個很合適的哲學問題,能掌握情境提出恰當的哲學問題,別人可能就要學習好久。我也覺得小孩很識相,沒有耍小孩子脾氣,而是認真的跟你一起思考這問題。我覺得我從事兒童哲學兩年多,最缺乏的可能就是這兩點:1.掌握情境;2.孩子緣。
只是我覺得這其中有點遐思,就好像你很滿意孩子回答「這就是生命!」孩子也很滿意,但…你們兩個究竟在滿意什麼?
你能很嚴格的內省自己跟嚴格的同理孩子嗎?如果當時你是很認真的想跟孩子討論這個哲學問題,我覺得你不該讓孩子出現這一句極有禪宗境界的話就放過他,因為他只是孩子,這句話很可能只是【箴言式思考】下的產物。你放過他,代表你讓他覺得自己回答得很妙,造成這心理錯覺是你的責任,造成往後的跳躍思考是你的錯誤。當然,只是閒聊一下,那就算了。
ALIX
04/22
00:25:52
我的感覺是,孩子的行為,一開始幾乎是模仿大人而來的(當然也有其它因素),譬如,帶孩子到河裡看魚往上游,告訴他們奮發向上的故事,孩子可能成為偉人;如果把魚抓起來,孩子可能成為漁夫了。如果,我們是一個徜徉在大自然的哲學家,孩子久而久之搞不好也會思辯起來,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不過,我所擔心的是,一個大人心裡想吃魚,卻硬扯出向上奮發的故事;或是平日不會這麼想,卻硬要表現出哲人雅士的情操,遇到孩子時又想教育他,這真是可怕。
記得上學期末,我突發奇想,要孩子種花(就稱為園藝教育吧!),結果第一批的幾乎死光光,我心裡就埋怨著:這些孩子真是沒耐心。我就認了,想說好吧!你們亂種,我就自己來,於是播種、耘田、移植、除草、施肥到現在,原先荒蕪的土地終於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令人垂涎的草莓,孩子當然沒事就會跑來看我做什麼,很奇怪,最近一些小朋友居然都主動向我要農具開墾自己的地,而且做了老半天也不會喊累。真令人感動。
所以我就覺得,孩子一直在觀察大人的行為,而且他們也很清楚大人是玩真的或假的。譬如現在學校規定要做資源回收,孩子也按照老師的規定分類好,但到了辦公室,卻發現老師的垃圾桶什麼都有,我實在很懷疑,這樣的環保教育會不會成功,因為是玩假的,玩給督學看的;又譬如小朋友打架了,大人就用體罰的方式訓誡孩子,孩子沒學到不要打架,卻學到可以打人。
現在每天都在談教改,老師像要被塑造成超人,孩子東西先沒學到,就先學到老師的虛偽。
然後,我想做一個回應,不要理會孩子怎麼想、滿不滿意,我們在大自然裡思索的當下,孩子已經學到了,無論孩子說很無聊或是很哲學,因為,當下的大人是誠實的,而孩子什麼沒學到,至少學到大人的誠實。
最後我有個猜想,教育改革的首要,不是改小孩,不是改課程,不是改教材教法,不是改學校的設備,而是改大人,大人的心,一顆誠實的心。
藍倦鳥
04/22
17:47:42
沒錯,我也覺得最該檢討的就是老師學校裡要抽查連絡簿、各科習作,就看見老師如臨大敵一樣,忙著叮嚀學生要檢查再檢查。好笑的是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學校要調閱這些東東,難道還覺得老師會偷懶不改作業嗎?這不就也把老師當作學生,依樣層層的壓制下,一切理念都變成了笑話。
老
鷹
05/02
14:52:33
––(引述藍倦鳥的發言)看到你的文章,因為不曉得那時的情境是否有其他因素,所以乍讀起來,只是覺得還蠻美的,我只能說那樣的對話寫出來確實蠻有煽動性的,因為取材夠平凡,內容夠清新,好似一副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境界;小孩的回答是夠美,尤其那句﹁這就是生命!﹂,就像電影的結尾留一段伏筆給人去想一樣,不過我想這樣的對話,他的價值應該是在突顯一種詩意,你不會真的就以為小孩出現了什麼哲學思考吧!
我想,就是「以為」一下,也沒什麼關係吧,「哲學思考」在小孩和在大人本來就有所不同;讓小孩用小孩的方式哲學思考,而不以大人的哲學思考去思考它,我們也就可以「以為」了。
––你不要誤會,我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也不是評判。我覺得你在適當的情境下提出了一個很合適的哲學問題,能掌握情境提出恰當的哲學問題,別人可能就要學習好久
如果不是用「學習」的,也許就不必「學習」很久;所謂哲學問題,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只是一般人不好意思說出來(會被別人笑為神經)。所謂哲學家,因為靠談論哲學問題日子,不但不怕人笑,還反過來笑人…
––我也覺得小孩很識相,沒有耍小孩子脾氣,而是認真的跟你一起思考這問題。
小孩子並不一定耍小孩子脾氣,除非是大人先耍了大人脾氣;什麼大人脾氣呢?比如說,不准人家耍小孩脾氣就是其中之一;當然,硬逼著想去踢球的小孩談哲學,也屬之。
––我覺得我從事兒童哲學兩年多,最缺乏的可能就是這兩點1.掌握情境2.孩子緣。只是我覺得這其中有點遐思,就好像你很滿意孩子回答﹁這就是生命!﹂
孩子也很滿意,但……你們兩個究竟在滿意什麼?你能很嚴格的內省自己跟嚴格的同理孩子嗎?
為什麼不能不「內省」,也不「同理」,而只是滿意呢?
––如果當時你是很認真的想跟孩子討論這個哲學問題,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兒,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很認真的跟孩子討論哲學問題」;「愛智的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在吃喝拉睡之間自然呈現的,如果動輒「認真討論」,反而就落入「言詮」了;一旦如此,小孩以其「自在之身」,自然就不肯配合了,也就是,會耍小孩脾氣。
––我覺得你不應該讓孩子出現這一句極有禪宗境界的話就放過他
我還以為當然要放過他(不然他就自己跑了)。
––因為他只是孩子,這句話很可能只是【箴言式思考】下的產物,你放過他,代表你讓他覺得自己回答的很妙,造成這心理錯覺是你的責任,造成往後的跳躍思考是你的錯誤。
關於這一點,請見後文我的經驗。
––當然,若只是閒聊一下,那就算了
對!「閒聊一下」而「也就算了」,是最好的教育。
我小的時候,大概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樣子,有一天和家人聊天,不知為什麼談到誠實的事;大家都在說的時候,我突然插了一句話:「說謊的人最大的懲罰,不是別人不相信他;而是他不相信別人」。
說完之後,大家都看著我;我爸爸也楞了半天,才忽然懂了,就說:「你這個孩子很有腦筋」。又把那句話的意思解釋給別人聽,其間又說了幾次「這個孩子很有腦筋」。
我當時很窘,因為那句話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從一本歌本上看來的;那時候的歌本,常在空白的地方題幾句格言,我因為喜歡唱歌,也就順道看了不少格言。但當時的情境,我又很難承認;內心掙扎了很久,最後為了怕變成「不相信別人」的人,只好找個「話縫」說:「那是我從歌本上看來的」。
沒想到我爸爸聽了,又把話轉過來,說「你這孩子不但有腦筋,而且很誠實」。
後來怎樣,我就忘了;但至今我都還記得,我應該是一個「有腦筋」而且「誠實」的人,而這種自以為「有腦筋」的心理,好像在很多時候,都讓我好像真的有一點腦筋;更可怕的是,我竟真的變成一個「誠實」的人了。
小孩的成長,往往是從【箴言式思考】開始的;重點不在那個「箴言」,而在那箴言所帶來的思考。而所謂箴言,當然不只是「說謊的人最大的懲罰………」,也包括著我爸爸的那兩句「這孩子有腦筋」和「這孩子很誠實」!
水
雲
05/02
02:01:38
––
––(引述藍倦鳥的發言)如果當時你是很認真的想跟孩子討論這個哲學問題,我覺得你不應該讓孩子出現這一句極有禪宗境界的話就放過他,因為他只是孩子,這句話很可能只是【箴言式思考】下的產物。你放過他,代表你讓他覺得自己回答得很妙,造成這心理錯覺是你的責任,造成往後的跳躍思考是你的錯誤。當然,若只是閒聊一下,那就算了。
你蠻敏銳的,我也想過和你一樣的問題。寫出來的談話過程,已經經過我的修剪,原先的談話過程可是繁瑣多了,要不斷幫其澄清語意和想法;所以文章是不記枝節,只留重點。
也難怪你會覺得美得蠻「煽動」的(不過我現在開始懷疑,楊茂秀的情況和做法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能夠產生這樣的對話,可不是隨便坐在河邊哈啦出來的!
那個孩子是升五年級,極具文學藝術氣質,非常的多愁善感;營隊的前三天,大家為了照顧他的情緒,可是投注許多心力。第四天,輪到我出手,從早上我就一直和他談,談他愛看的書,談他的許多想法,然後下午才醞釀出那樣的回答(我後來詢問過他的思考過程,他說是因為上午的談話的影響)。
不過我也想問你,我覺得你的文章中似乎顯出一種期待:談兒童哲學時要避免跳躍式的思考,應該力求精確——為什麼你覺得要如此?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