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Harlem
Live是份由美國紐約哈林區小孩採訪編輯的電子刊物。而這份刊物,在一個小小的校外社區電腦中心裡發芽,老師在那裡教青少年網頁編輯技巧、採訪報導技巧,也讓青少年自由使用電腦。電子報提供這則來自紐約的故事,讓讀者對「擁有電腦與網路的空間」多一分想像。
Harlem
Live--空間中的電腦與網路
◎盧玲穎
當我們提到國內盛行的網咖,腦袋裡浮現的會是什麼圖像?一群青少年熱烈地打著電玩,不時起身交頭接耳討論秘技,偶爾收發E-Mail,上網瀏覽五花八門的資訊,然後在把錢花光時回家?
如果我們仔細探究青少年對網咖的真正需求,再思考一下電腦對青少年可以產生的影響,也許會發現,網咖的利用被侷限了,或者是,我們對一個有眾多電腦聚集的場所的想像也被侷限了。
有沒有另一種可能?讓電腦不只是電玩的工具?讓有眾多電腦聚集的空間兼具娛樂、人際、教育以及培養青少年自信的場所?
紐約市哈林區的「哈林生活」(Harlem
Live)社區電腦中心,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供參考的例子。這個處在紐約最混亂的區域之一,擁有許多處於較低社經地位孩子的地方,有一個社區電腦中心,五年多來訓練出了上百個青少年記者、攝影師、及網頁設計者。青少年們透過對社區的了解、採訪、以及社區電腦中心提供的電腦技能訓練,定期在網路上發出「哈林生活」新聞(www.harlemlive.org),內容涵蓋了對紐約文化的報導以及哈林人的文化特色、家庭生活及各類人物專訪。
負責人李察、科頓(Richard、Calton)原本是個中學教師,後來離開教職,專心帶領哈林的青少年們編寫這份網路雜誌,並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科技與學習中心合作,把電腦科技帶給孩子。這個老是穿著格子襯衫與泛白牛仔褲的金髮白人老師,和他的黑人小孩感情好得像朋友,這些小孩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這份網路雜誌曾被邀請到羅馬與瑞典發表成果,也曾得到華盛頓首府史密梭尼基金會頒發的榮譽獎。
這個網路中心和時下的網咖一樣,也是聚集了眾多電腦及提供快速的網路,但有系統的電腦教學、有主題的應用(編寫刊物)、以及對社區的關懷取向,讓這個社區網路中心不但成為青少年們聯絡感情的地方,也是他們學習與分享的空間,孩子的自信在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建立,也同時在採訪、寫作中學到語文與溝通的技巧。
當我們對提供很多電腦跟快速網路的空間,都已經很自動的以「網咖」代稱、甚至對網咖產生刻板印象時,這種形式的社區電腦中心,或許可以提供給我們另一種運用「提供電腦與網路」的空間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