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小學--訪新生國小
◎翁舒玫
在可以遠眺大安森林公園的新生國小校長室內,生氣勃勃的劉美娥校長用:「多好!多可愛啊!」來形容九年一貫新課程,這「口碑尚未佳」的新課程彷彿頓生數百倍魅力。
老師不該是教書機器
從老師、主任、校長,一路走來,認真工作、自信滿滿的劉美娥校長,對於教育工作,一直勇於創新。早在八十五年就開始了「課程統整」的嘗試,問她如何能洞燭機先?劉校長簡單說:「靠的是經驗。」
「不見各學科間的整合,造成各學科的疊床架屋;而擔任第一線教學的教師,一方面要兼顧課程標準的目標,一方面又受制於教科書的侷限,每每感受教學時數的不足。在教師趕課的壓力下,學生對所學的教材,往往沒來得及理解、消化,又要學習新的教材,學習是生吞活剝的。
久之,教師變成教書的機器,用千篇一律、週而復始的教學模式,專業成長幾乎微乎其微;學生對於學習,不知目標和方向,更不知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生對學習興趣缺乏、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註)
靠著經驗,劉校長一眼看穿,唯有提昇老師的「課程上、教學上」的專業,才有可能將老師及學生從上述的僵局解套,才能「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有能力,老師教得有成就感。」
八十五年擔任新生國小籌備處主任的同時,劉美娥開始帶著研究老師,嘗試著將一年級的課程統整,透過審慎的研究歸納、教案設計……規畫單元課程與主題統整網絡,並進行試教,調整。課程統整是個大工程,對於老師的壓力十分大,回想那段嘗試的過程,劉校長頗有感慨:「開創要付出代價,真的願意付出代價的老師,真是知心有幾人?」
八十七年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出爐,對劉校長而言是很大的鼓舞,肯定了長久以來努力的方向:「以前想改沒有權力,現在多好啊!講究老師的專業自主,多可愛啊!」
老師巧妙「傳球」,教學一氣呵成
從八十五年開始,一路和劉校長並肩作戰的許翠華老師,又是如何看待課程統整這件大工程呢?許老師微笑著:「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
目前,擔任新生國小四年級社會科老師的她,談到「認識台灣」課程,由於事先課程統整的功夫下得夠,老師間默契十足,不僅打破過去片段學習的缺點,更讓學生、老師的負擔減輕許多。比如說,社會科教到台灣的地形,可轉換成為美勞課的黏土作業「台灣的地形模型」。類似老師間這樣巧妙的「傳球」,小孩的學習真的是一氣呵成。
會不會「漏接球」呢?許老師提出溝通的重要。在假期中每一學年的老師,包括級任老師及科任老師,都要研讀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分析出來每個年級學生在這一年必須達成的「基本能力」,建立統整學習網絡、進一步設計教案,挑選教材……,由於老師們都有了「共識」,加上學期中每週的定期開會討論,上起課來自然默契十足。
事先規畫課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結合所謂的「綜合活動」課程。許多學校往往每逢節令就得設計相應的課程,但這樣的課程往往是外加的,造成老師與行政系統的負擔,忙得兵慌馬亂,小孩子究竟學到了什麼,卻很令人懷疑。在新生國小,經過事先的規畫,將固定會有的如教孝月、校慶、母親節……等活動,也融入課程中,不但不需要停下正規課程準備活動,反而可藉由活動進一步加深小孩的學習效果。
那麼小孩的反應如何呢?許老師說看起來小孩上課快樂許多,但究竟真實的狀況如何,恐怕得問小孩自己才知道。但她說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學生在過去的學校裡,是個樣樣都差的小孩,轉到新生國小後,竟然變成老師眼中「樣樣厲害」的學生。這段話是小孩的媽媽告訴許老師的。這樣神奇的改變,自然是所有老師共同努力出來的結果。
當中紙筆測驗的減少,看重小孩各種基本能力的發展,也許是關鍵所在。比如說,社會科著重的不是記憶背誦能力,而是查資料、歸納分析整理的能力,所以考試就不考鉅細靡遺的人事時地物,而是測驗孩子從資料中分變事件先後的能力。
新世紀的學校
硬體落成於20世紀最後一天,自今正式加入教育行列剛滿一年的新生國小。
當第一年已在課程統整方面打下基礎,劉美娥校長認為第二年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家長的經營。針對部份「認為學校考試、紙筆作業不夠多的」的家長,下年度開始會加強家長的進修成長活動,把整個教育理念告訴他們。
「雖然老師的技巧還不是很圓熟,但我還是很樂觀;因為這是新的學校,口試時都跟老師說:『來這個學校很辛苦哦!』大家都是心甘情願,以打造新生的教育願景而努力。」劉美娥校長有自信,這將是一所「新世紀的學校」,教學理念、辦校成果都走在時代的潮流前。
註:摘自劉美娥、許翠華《國民小學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