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社論】新中間路線=舊極右政權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1.8.25

 

─────── 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新中間路線=舊極右政權

 

【左右看】教育界與業務界的糾纏

 

【教育小報報】

 

******************************************************

【社論新中間路線=舊極右政權

 

一群面帶驚惶與生澀的年輕役男,被部隊指揮官送到滿腔憤怒地抗議政權不義的人群之前當肉盾,和自己的父老兄姊們打了起來。這齣戲碼上個月發生在義大利熱內亞,以流血死亡揭露了當代全球資本主義背後的法西斯面目。12年前在北京天安門,類似的情節以更悲劇性的格局,宣告了人民解放軍再也不是人民的軍隊。台灣人對這種事也不陌生,美麗島事件中被蔣經國拿來當肉盾的鎮暴憲兵,不也是同樣的年輕與焦慮嗎?利用人民的子弟鎮壓人民,是極右派的標誌。

 

而昨天早上,當阿扁在經發會上吟詩祝禱他的「新中間路線」終將柳暗花明的時候,在場外,正有一群替代役男與抗議工人們搏鬥著。這些年輕人原本以為他們是在一個開明的政策之下,免掉了冷戰下大多數台灣男人必經的無聊的軍事規訓,而代之以有意義的社會服務。到頭來,卻落得像1980年12月在高雄服憲兵役的那些男孩們一樣不堪。而這些被打的工人們所抗議的不斷被打壓的勞動條件、不斷被出賣的大眾利益,正是這些替代役男退伍後將面臨的困境。

 

當然,這或許只是一場推擠,沒有開槍、流血與白色恐怖大逮捕,但是,即使衝突的激烈程度再怎麼縮小,鎮暴役男與抗議人群這個角色配對,出現在民進黨政府的風光場子上,就足以傳達出深深的諷刺意味。一個政黨走到往年的自己的對立面,竟然這麼快。

 

整齣經發會大戲所傳達出的極右氣息,恐怕是戒嚴時代的國民黨都難以比擬的。就像當今世上最不堪的第三世界債務國一樣,台灣政府現在一切施政以「投資者信心」為唯一標準,為了維護少數大資本家的短期興趣,可以大款補助企業、私有化、去管制化、削減公共服務、以一切手法犧牲絕大多數國民的利益。

 

但是台灣甚至還沒有什麼外債,沒有債主的威逼。更有趣的是,當政府自動自發地走上第三世界債務國被逼上的死胡同的時候,陳水扁總統還覺得自己是在搞「由下而上」的民主決策。

 

 

(回目錄)

 

 

【左右看】教育界與業務界的糾纏

 

【左看】 

 

破功是重生的開始

 

◎ 陳念亭(社會工作者)

 

現代化學派最常吹擂的調子便是:「經濟發展催生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催生民主轉型」,似乎階級分化的衝突力道,早在中產階級團塊的吸納下,消弭殆盡。

 

但隨著國內教育市場的飽和,私立高中職遂在「粥多僧少」的詭異現實下,乏人問津,招生不足,連帶也使拉客績效不良的老師,在業務緊縮的名義下被裁員。至此,社會關於中產階級的爛漫,在老師、科技人、媒體人等中產階級的基礎構成被裁員減薪下,皆成了明日黃花與笑話。

 

但,當中產階級的虛假意識,在市場根前被殘酷的撕裂,而至階級與品味的優位破功時,未嘗不是重生的開始。因為,以教師而言,其所組成的「教師會」雖自我定位為專業的協會(association),但其以行業為組成基底,才是類似西方跨越廠場、公司為範圍的真正行檔工會(trade union)。

 

再者,台灣民主七零八落,乃是各社群的缺乏集結,使民代只能空泛地代表各個無面孔的市民,而落得民主被民粹給肢解和毀容。若作為受雇者的老師,能以此而重構編織出一個真實的教育「界」(community),那麼,老師這種以受雇者身份為點,社群(行檔工會)為線,交織展開的民主面貌,將是台灣空洞式民主,最實在的社會內容。或許,消逝的是老師的中產階級光環,但,催生的可能是真正的社會民主。

 

【右看】 

 

老師拉客,師道沈淪

 

◎ 林春款(教育工作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日子早已過去。尤其,隨著公立高中職的普遍,私立高中職招生不足,老師權充拉客的業務員,遂成了老師「不可能的任務」。同時,也傳出開南工商,因招生業績不良,老師突遭解聘的消息。若是如此,學校正名為學店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此外,隨著WTO中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准許國外學校得來台招生與設校,如此,台灣學校經營不善而倒店,亦將可能發生。老師,作為「道」的傳襲者,在教育商品化的今天,將產生逆轉與質變,並進而窒礙教育原本的功能。

 

轉變為業務員的老師,在顧客至上的現實下,還能保有多少對學生管教的能力呢?學生所擁有的不再是「受教權」,而是消費者權益,一切以更高的市場價值兌換為判準。讓教育理念轉譯為庸俗的「給我『錢』途,其餘免談」。

 

事實上,在台灣往現代化社會過渡時,傳統教育中重要的人情世故,仍會以「道」的面目來傳達,因而建立起有別於西方的群體主義與堆砌出社會網絡關係,並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創造出笑傲世人的「協力網絡」的高度競爭力;如今,這一切都被拋棄,並斲喪了教育的原初功能,實是對台灣競爭力最大的傷害。因此,令人質疑的是,老師拉客,將不只是師道的沈淪,更是社會的集體沈淪。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shouying@lcc.s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