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挫折,零體罰?
◎謝淑美
據報載:為了挽救功課不好、行為偏差的學生,達到「零體罰」的目標,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決定九十學年度下學期(即明年2月)起試辦「非學校情境中心」。
據說,「非學校情境中心」類似現有的少年學園,不過參加學生不限中輟生。在裡面50%的課程將採學程制,開設各式各樣「體驗性」課程如戲劇、體育、美術甚至撞球課。學生學籍仍掛在原學校,學生下午去上不一樣的課;由家長申請或學校主動推薦的方式決定參與的學生。
教育局官員這樣說:體罰情形在國中最為嚴重,而學生遭致體罰的原因多半是行為偏差或成績不理想。而不少行為偏差的學生,又多是因為學業成績不好所衍生的反抗行為,所以要推動「零體罰」,就必須「從零挫折做起」。
簡而言之,這個論點的邏輯是這樣的:學生很挫折,所以成績不好行為偏差,所以老師打。學生想要讓老師不打,逆推回去,就是讓學生不挫折。
以上,是官方說法,也許你也恍然大悟了:「原來現在官方的想法,仍然覺得體罰跟老師沒關係啊!」老師打不打人,原來只是很被動的因為「學生」成績不好、「學生」行為偏差的無奈反制。
奇怪的是,如果「成績不好」、「行為偏差」,可以因為老師打就減少的話,那怎麼根據人本做的調查,上學期(至5月止)還有74.5%的國中小學生在學校被體罰。是這些孩子都有行為問題,惹得老師需體罰他們嗎?打了這麼多學期,怎麼沒有打到可以不用打?不體罰真的解決不了這些孩子的問題嗎?
到底是「學不會的挫折讓孩子受不了」,還是大人「受不了孩子學不會」?孩子的挫折,到底是來自於自己學不會,還是來自大人施加的體罰、羞辱,與否決?學校體罰的狀況如此嚴重,該調整的是學校?還是學生?為什麼不傾全力協助老師發展「不倚賴體罰」的教育方式呢?為什麼不竭力增加校園輔導人力呢?
體罰問題,是台灣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它反應的是教育中的威權心態,它顯現的是教育現場的貧瘠---不了解學生、不會其他的教法、不把小孩當人看、不重視學習(只想用填鴨與考試來教人)…,對於這麼重要的教育問題,台北市能喊出「零體罰」政策,是令人佩服的,但所端出來的辦法,卻是不協助老師改善教學方式,只想把一些「困難的」孩子區隔出來。這樣重重舉起,輕輕放下,讓我們不禁懷疑--又是一個政令宣示的秀嗎?
註: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2001年體罰問卷,對老師的期望一項中,有72.5%的孩子最希望被「教得好又不體罰」的老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