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虛擬社群」創造出怎樣的互動社會?(許景泰)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1/08/29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虛擬社群」創造出怎樣的互動社會?(許景泰) 筆者自會上網開始即深刻體會網際網路線上友誼的「陣亡率」很高。 這成因涵蓋層面很廣,但與真實社群均有一點為其初始的互動模式基 礎,即是「真實社群」與「虛擬社群」均有以鞏固朝向「社會交往的 私有化」趨勢,亦即以個人為中心來重建社會網絡,發展個人社群。 唯「虛擬社群」裡的個人,常容許多重身分,因此再次塑造新個體 (如:變換匿名、變換性別、變換年齡基本資料到變換個體談話內容、 行為模式等)極易再次尋求「夢想」或「虛擬」的自己。 ========================【人文活動訊息】======================== ◎莫讓金發會土石流、淹沒台灣社會環境的未來 ◎(台北)引爆創意與記憶-莊淇銘教授的神奇學習法演講(9/1) ◎(台北)自然步道協會近期活動-「富陽森林公園」賞蕨解說活動(9/1) ◎(台北)自然步道協會近期活動-大自然步道解說活動---形形色色的果實之旅(9/9) ◎(台北)自然步道協會近期活動-「親近芝山 閱讀台灣」步道解說活動(9/9) ◎(台北)自然步道協會近期活動-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從『心』走自然」課程招生(9/10~12/31) ◎(台北)自然步道協會近期活動-親子一日知性遊---『金瓜石、番仔澳』山海之旅(9/16) ◎(台北)靈動生命,舞出自己-2001年文北里社區媽媽劇團培訓課程(9/18~11/28) ◎(台北)板橋社大「教育劇場工作坊」招生 ◎(台北)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誠徵會計與總務專員 ※以上活動訊息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union.html 閱讀詳細資料 ==========================【人文通訊】========================== ◎ 非核家園志工培訓營簡章 為了護衛非核家園,台灣母親需要您的投入。 為了讓非核的理念深入社會每一個角落,為了一起努力經營永續的台 灣家園,歡迎您成為台灣第一批非核家園志工;在這裡,我們可以一 起討論並深入了解核電危機,掌握台灣能源問題對我們生活的衝擊影 響,並建立環境生態防衛的觀念和宣導能力。 志工時代已經來臨,志工台灣是愛台灣的最佳表現,而護衛非核家園 的生態志工將是您最驕傲的選擇!歡迎大專同學與中小學老師報名, 也歡迎社團幹部共同參加。 時間:2001/09/02 ~ 05〈週日至週三〉 地點:台北縣貢寮鄉福隆村東北角風景區龍門營地 ※此訊息之詳細內文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10829-1.htm 閱讀 ◎ 我們不要再有土石流! ──反對林務局在尖石樟樹園部落上方整理林地破壞水土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尖石部落安全自救會、尖石長老教會 今日清晨,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民聚集在部落上方樟樹林入口處,阻 擋林務局新竹林管處「造林撫育」工作承包商進入,以免部落上方林 地續受破壞而遭受土石流威脅,經林管處人員與當地居民協調,暫時 停止此項工作。居民對於鄉公所未經與部落協調溝通,就要求林管處 開闢林地作為休閒觀光據點,不顧居民的權益及安全,極表不滿! 昨(22)日在尖石鄉嘉樂村民事前完全未被知會的情況下,部落上方 樟樹林地忽然被外來人員砍伐清除了約一甲面積,引起居民注意,打 聽之下,才知道是林務局新竹林管處委託包商進入開闢步道,然而其 作法類似全面砍伐,有形成土石流之虞,居民擔心部落安全且因不受 尊重,於是組成自救會,阻止繼續施作。 由於處長出國,林管處臨時由竹東工作站朱主任與負責作業蕭科長出 面說明,此工作係由尖石鄉長江瑞乾接洽林管處,希望開闢作為休閒 觀光據點,因此以「造林撫育」計畫發包進行砍草、切蔓、設步道工 作,然而民眾質疑:依合約書規定,需直徑 3 公分以下才可砍,而 現場實際所見,除了樟樹以外全砍,皆 3 公分以上,還有直徑 45 公分的!此外,作業區坡度有達六、七十度者,完全違反山坡地保育 利用及水土保持。居民對於鄉公所不尊重部落,不顧居民的權益及安 全,十分不滿!在居民要求下,工作就此暫停。 原住民的生活,無論居住耕作,受到山坡地保育利用及水土保持法規 限制很大,但是林業單位卻可以不受約束,原住民貧無立錐之地,森 林的資源卻被奪走,還要承受水土流失災害威脅。今日的抗爭協調,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秘書長烏杜夫、森林守護隊長阿棟全程參與,認為 林務局與鄉公所已侵犯泰雅族部落之自然主權,發表三點聲明如下: 一、請政府(林務局)尊重泰雅爾民族之自然主權,認定山林中之地 上物是民族傳統領域之活生生證據。 二、請林務局立刻停止開發尖石樟樹園林地,避免破壞珍貴林木與水 土保持,預防土石流危害當地住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請政府加強管制未經地方協調評估之森林開發行為,並徹底落實 與當地原住民之協調溝通,摒棄忽視在地原住民族、搶奪式之森 林及水資源開發,避免繼續破壞泰雅爾民族自然生態與人文社會 文化。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 尖石部落安全自救會 尖石長老教會 聯絡人:烏杜夫‧勒巴克 (03)5940706 ◎ 苦勞網【經發會專題】勞動、環保、社會福利議題 經發會大改惡專題整理 ◎「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研討會 ◎ 在秋天來臨前,準備好開始過綠色的有機生活----《綠黨∕綠色學苑八月講座》 ◎ 透過「問茶館」網站購買鹿谷茶農產品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htm 閱讀詳細資料 ◎ 第二屆國際同玩節即將開幕,台權會與熱線邀請大家一起同玩 ◎ NGO 在 921 災後重建的參與和功能研討會 ◎ 921 震災「家屋再造,築巢有成」 ◎ 第一屆地方文史工作研討會(北區、南區) ◎ 全球化討論會 ◎ 從最根本處進行重建!社區重建大學 即將在邵族安置社區開辦 ◎ 2001 GLOBAL PEACE ASSEMBLY 世界和平論壇:締造台海永續和平 ◎ 「我叫阿銘啦」電影特映會 ◎ 座談活動:再次反思台灣論--日台批判圈的內部對話 ◎ 香港政府在世貿知識產權協議中的取態-民間組織立場書(8/10版) ◎ 紀錄片『回聲』放映座談會 ◎ 參與災區重建,學習造屋與社區實作——招募各地學員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20010806-0817.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許景泰」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如需轉載,請 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絡,或者請 加入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虛擬社群」創造出怎樣的互動社會? 作者:許景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 來源:投稿 ──────────────────────────────── 談到「虛擬社群」不免與「真實社群」相並比較。但我們不該一頭栽 入真實與虛擬世界的迷沼探究中,而苦於找出之間異質及相同點,正 如著名的網際網路社會學家巴瑞‧威爾曼(Barry Wellman)所闡述的: 「虛擬社群並非其他生活形式的模仿,而是擁有自身的動態。」因此, 「虛擬社群」創造出怎樣的互動社會?產生何種影響∕變異?才是本 文想探索的開端所在。 筆者自會上網開始即深刻體會網際網路線上友誼的「陣亡率」很高。 這成因涵蓋層面很廣,但與真實社群均有一點為其初始的互動模式基 礎,即是「真實社群」與「虛擬社群」均有以鞏固朝向「社會交往的 私有化」趨勢,亦即以個人為中心來重建社會網絡,發展個人社群。 唯「虛擬社群」裡的個人,常容許多重身分,因此再次塑造新個體 (如:變換匿名、變換性別、變換年齡基本資料到變換個體談話內容、 行為模式等)極易再次尋求「夢想」或「虛擬」的自己。如馬克‧思 魯卡(Mark Slouka)所形容的:「線上的人生似乎是逃離真實生活的 方便路。」實為貼切。 「虛擬社群」身分上的空洞性、距離感、不真實感,使我們極易感受 到在社會交往分析裡的一個關鍵區別,乃是弱紐結(weak tie)和強 紐結(strong tie)的區分。雖「真實社群」與「虛擬社群」同有弱 紐結(weak tie)和強紐結(strong tie)的區分,但「虛擬社群」 或「網際網路」卻是特別適合發展多重的弱紐結(weak tie)(此與 電腦中介溝通媒介的非正式性、自發性及前述提到的匿名性,所刺激 出的一種電子文本表達的「口語性」形式有深刻的關係,有機會再對 此加以琢磨探討,本文在此僅略提之)。 因著「虛擬社群」以弱紐結為基礎,使得呈現極度地多樣化且專殊化 的發展,但持續的互動的動態而產生互惠與支持並不會因此而抹滅。 舉筆者常上的 23xx 電子論壇為例,此社群最初是由四個愛談股票的 年輕人所成立的網站,經營定位以專門討論科技的網站,尤其是電子 產業相關類股為重,這無非也是因此四人背景中有三人為電機科系專 長所致。此社群發展至今已成了竹科人及對電子科技類有高度興趣者 的大本營。筆者發現在每日新的主題上,其互惠與支持的互動極高, 這無非是參與的成員多半對此產業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加強了彼此交 流吸收的利基點。不過,筆者同時也發現到,「虛擬社群」雖的確是 社群,但本質上不是實質的社群,不會依循實質社群的那種溝通和互 動模式(如:面對面交談、肢體的表達等),所存在的價值是一種 「互惠」與「支持」的陌生人互動基礎上,因此有些人加入這虛擬社 群是為希求得到股票的分析資訊,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得到高科技產業 的動向發展(如:筆者即為此類),當然也有些人是偶路過的過客。 綜合上述其互動的實例,「虛擬社群」似乎提供了戲劇性的新脈絡, 讓人可以在網際網路的年代思索人類的「認同」,進而決定加入參與 或離開尋求另一個社群。 虛擬社群與來自各地的網友,以「互惠」與「支持」維持著互動關係, 「黏性強度」成了互動強弱有所差異的關鍵性問題,所產生的影響與 社群互動的價值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舉例來說:1990 年代晚期的電腦 天才 Linux 所設計的 Linux 軟體,是在 Unix 網絡應用軟體上執行 討論的。他以網絡上發表其設計的改良成果,以完全免費的方式,促 使數以千計「認同」此「虛擬社群」(建構在 Unix 網絡應用軟體上) 裡的人不斷貢獻互動以求改良,使軟體更完美。此例,說明了透過網 絡技術上討論回饋使得「互惠」與「支持」得到了可觀的成果且最終 也增進了網絡(虛擬社群)本身。 以上初淺的探討,筆者發現兩大點「虛擬社群」主要創造出來的互動 社會模式: 一、「虛擬社群」的成員因著極易產生多重的弱紐結(weak tie)而 互相延伸。(每一個成員會因虛擬社群而得知相關資訊,最後建構出 個體在網絡裡相關性社群的延伸,雖薄弱但不失其需尋求私人所需的 價值性。) 二、「虛擬社群」的認同因網絡上的互動也隨著時間擴張了溝通的範 圍。(初始加入可能是因單純想獲得所需的資訊,而後對虛擬社群產 生了認同而成了互惠與支持的一員,進而擴大了之前所認知的範圍而 推到更廣的相關領域需求。) 綜歸論述,「虛擬社群」與「真實社群」並不一定兩相對立,而是如 筆者提出來概略性兩點闡示,其具有不同形式因而產生特殊法則和動 態,與其他社群互相產生效應及互動。對於現今已走向網絡社會的時 代,實有深切的影響與特殊的意義存在。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Barry Wellman's Homepage http://www.chass.utoronto.ca/~wellman/ Is This For Real?--War Of The Worlds: The Assault On Reality http://www.spikemagazine.com/1297war.htm What is a Cyberculture / Virtual Community? http://classweb.gmu.edu/nclc350/sp2001/def-virt-comm.html 從網路遊戲談人際互動與社群形成(蔡超塵)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2/12_8.htm 公共領域在網路(江靜之) 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conference2001/thesis/files/20010813190115140.119.148.53.doc 資訊網路與臺灣社會(瞿海源) http://www.sinica.edu.tw/~cdp/project/01/7_1.htm ================================================================ ■ 負責人:陳豐偉 (roach@esouth.org) 「南方電子報」主編:張釗維 (changcw@esouth.org) 執編:宋明珠 (grief@esouth.org) ■「南方」編輯部 Email: south@esouth.org 通訊信箱:鳥松長庚醫院郵局 27-70 號信箱 陳豐偉 收 ■ 訂閱∕退訂請到: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或到奇摩站 http://letter.kimo.com.tw/picked/south 訂閱 palm 版南方電子報,請到 http://www.esouth.org/avantgo.htm ■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