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快開學了,不但小孩要準備上學,老師們也要做準備!在九年一貫新課程要正式上路的時刻,老師們終於可以發揮教育的專業創新教學。而在許多學校裡,有許多老師已經歷了與從前不同的創造教案、腦力激盪的過程,而且已經有初步的成果。因此人本請在第一線與老師共同「創新」的伙伴們,記錄下「創新過程」中教師的想法與改變,希望能夠為老師們的創新教學準備,提供一些鼓勵與方向。
記一群可愛的老師
-嘗試「教學創新」的經驗分享
◎周怡伶﹙人本南投工作站﹚
去年夏天我才剛到職,就被派去認養學校跟老師討論教學。埔里是個盆地,地形正好跟四川一樣,這正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聽說有個什麼「小班教學精神」、還有個「九年一貫」新辦法,好像很有名堂又很有影響力似的,趕緊在網路上抓下一些東西來看,看完是似懂非懂的。到了學校,與一些老師見過面,幾番言語試探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和我一樣茫然。這麼一來,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馬腳不會露出來了;憂的是,那…到底要討論什麼呀?
這一年下來,跟我們一起討論的老師,幸好都沒逃走;非但沒逃走,而且還多了幾個。初見時那茫然的眼神,如今已見出篤定。這幾年來一波一波的教育改革措施,在教學部分,不論是小班教學精神還是九年一貫,總的來說,就是要「教學創新」。但是,在還沒有動手做之前,你永遠不會真的了解「教學創新」要怎麼做----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這群老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先是這樣試試看,教完之後想想不大對,再調整一下……最後終於逐步確定了方向。
起初,因為兩方都很茫然,我們就試著問問老師: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東西?或是缺少的是什麼?然後,你想怎麼做?這些問題看似無聊,但卻是「教師自主」的幼芽。而且,抱著這些問題回到教學現場,老師們開始觀察起班上的孩子和自己的互動。重要的是,慢慢的,老師會把這些觀察與自己的做法,與辦公室裡的老師分享。
這樣一來,幾個老師開起教學研究會,對某個教材主題,開始七嘴八舌的丟意見。有位老師回想當時:「好像很多人都認為,九年一貫就是要統整嘛。譬如說,社會課本有『我的家鄉』,跟家鄉有關係的都拉過來一起教。在國語課本裡面找到哪幾課也可以配合,數學也可以量我的家鄉的長度啊、人口啊。就這樣東配合西配合,好像弄得很有名堂。」
做「課程統整」、出一大堆「學習單」,這就是「教學創新九年一貫」嗎?果然,這群可愛又睿智的老師也發現不對勁:「我們搞了一個學期之後,就不想那樣做了。因為,那樣教好像很表面,跟以前也沒什麼不一樣。我後來體會到,教書這件事情,並不是把課本統整起來,就叫做新的教法,那只是把它拉在一起教而已,老師本身並沒有做什麼改變,老師只是在改變課本的順序,老師自己教書的觀念、還有你教書的方式、對待小朋友的方式,並沒有產生任何改變。」
「所以,後來我們就從事最根本的,從一節課、一節課的教案開始設計。在這堂課當中,你要教給小朋友什麼、他在想什麼、然後他學到什麼。」此時,老師也開始思考「給學生帶著走的能力」究竟是什麼?「人本給我們很多刺激,他提出來的問題,我們都會啞口無言,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種問題。像最近在討論『時間』,為什麼錶面上是十二個數字,為什麼時間是六十進位制,為什麼?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另一個老師說:「愈談愈發現自己的不足。天哪,我這樣也教書那麼久,居然教了十年!」
「像容量這個教案,我們花了兩、三個下午才把觀念跟教法理清楚。當然同時間也討論了其他一兩個教案。」所以,也許一個學期只能討論出三、四個單元教案,但是,因為這些本來就是該教的單元,所以不會覺得負擔很大。那麼其他的單元怎麼辦呢?「當你練習過一次兩次之後,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教案,但是上課前就會一直在想,我等一下要問小朋友什麼問題,給他們什麼……。」
使老師願意繼續努力「教學創新」的動力是什麼呢?「當你在小朋友身上看到,你以前所看不到的笑容;當你在課堂當中聽到,小朋友給你的回答,是你以前所聽不到的……那種感覺,可以讓你想要再繼續做下去!」而且,「當我嘗試做改變之後,不管小朋友是『上智下愚』、有上補習班還是沒上補習班,他都可以投入,都可以在課堂中找到他的位置。用了不一樣的上課方式,反而他的心思比較願意放在課堂上,你就不用花很多心思去管那個..『欸,可不可以請你不要說話;欸,那個誰…看黑板!』」
可愛的老師的眼神,雖然變得篤定了,但也有灰暗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聽到學校裡其他老師冷言冷語的時候;為了應付上級單位,硬是弄出華而不實的統整計劃的時候。有人質疑教學創新使老師的工作量增加,打擊教育工作者的士氣,這可能便是源自於地方教育機關及學校都搞錯「教學創新」的方向。
不管怎麼篤定、怎麼清明,人,總是需要夥伴的。你,是孩子的爸媽也好、是關心教育及社會的人也好、或者你也是老師,請一起來支持像這樣可愛的老師們,並且鼓勵其他的老師,也朝著「教學創新」的方向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