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深情相守三十載 馬偕百年在台灣

═【立報】════════════════════════════

                                   

═══════════════════════《2001/08/3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深情相守三十載 馬偕百年在台灣

 

   馬偕小傳

 

   馬偕博士愛在台灣影像展

 

  博士女生秘密札記

 

 

********************************************************************

       深情相守三十載 馬偕百年在台灣

 

特約記者/陳皓薇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呀,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呀,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裏面,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馬偕

 

身為上帝忠誠僕人的馬偕,在1871年抵達台灣之後,便埋首於宣教的事業。馬偕覺得,一個宣教師如果懂得教育,那他的宣教工作必定能事半功倍,而且,基於台灣當地語言、風俗、佈道經費的考量,在其佈道計畫中,訓練本地宣教幹部變為十分重要;所以,根據上述種種原因,馬偕在北台灣的教育事業漸次開展,具體落實於醫療教育及神學教育當中,而產生超越宗教意義的教育價值。

 

馬偕在1871年抵達台灣後,5個月不到便能以閩南語演講,並在北台灣四處宣教及行醫。此時,馬偕的信徒大多就是他的學生,他們「以蒼天為頂,青草為席」,在八里坌的大榕樹下、草嶺古道的步行中、或是來往的人群裏,馬偕隨時隨地教導他們各個領域的知識,一起採集標本、談論學術、甚至替人拔牙。

 

1880年,為了更有效的訓練本地宣教幹部,馬偕回加拿大述職時,終於在牛津鎮募得6,215美元的建校基金。馬偕返台後,便即刻於淡水購地建校,設計一中西合璧的紅磚書院,並在校園環境上煞費苦心,強調校園的明亮,、通風,並栽植各樣植物,以達成境教的目的。

 

1882年,「牛津學堂」竣工開學,其教學內容並不侷限於神學教義,而是擴大於天文、地理、醫學、應用科學等範疇;並且,課室裏備有儀器、地圖、標本、書籍,課堂外還需經常實習,可說已具備現代學校的雛形。牛津學堂不但為北台灣泰西新式教育的開端,更傳播了西方的文化及思想,當時可謂「台灣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

 

爾後,1884年,馬偕又設立了「淡水女學堂」,開台灣女子教育的先河。女學堂的設立,著重本地聖經女教師的訓練,馬偕深知台灣婦女的生活、命運,故利用學校教育,希冀教導她們讀書、識字、改善生活習慣。雖然,當時民智未開,開學時僅有30餘名噶瑪蘭平埔族的女子入學,但已為全台灣之先驅。

 

190162日,馬偕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8歲,畢生奉獻於台灣30餘年,對北台灣的宗教、文化、醫學、教育都留下巨大的影響。歸結其在教育方面的貢獻以及對我們的啟示,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馬偕一手建立的「牛津學堂」及「淡水女學堂」在日後都仍保存蛻變延續至今,長期提供北台灣青年學生就學教育機會。前者後來遷至台北,改稱台灣神學校,戰後更名台灣神學院;而其淡水舊址改設5年制淡水中學校,此為台灣人最早就讀之中學校,後又更名為私立淡江中學。

 

至於淡水女學堂後更名為淡水高等女學校,再改名為私立淡水學校,戰後與宮前女學校合併為純德女中,後又與淡江中學合併,持續至今。1965年,長老教會又於理學院大學堂舊址設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並於1999年升格改名為真理大學。

 

第二,馬偕秉持平等的原則,教育對象不分男女、階層,不但首開女子教育風氣之先,學生更囊跨農、工、商等各樣背景。而在日據50年間,他亦為台籍青年提供一個平等就學的機會,培育了不少人才。

 

第三,馬偕以通才、全人為課程設計的目標,培養具備多樣知識,並能身體力行的學生。牛津學堂的課程,包含各樣的通識教育,並強調實作的重要,影響迄今,真理大學亦以此為傲。

 

第四,馬偕在牛津學堂的研究室、博物館裏面有他歷時20餘年的蒐藏,他也曾與學生編纂字典,撰寫「台灣遙記」一書,皆為今日珍貴史料,亦有助於吾人研究使用。

 

第五,馬偕過去一手營造的牛津學堂以及淡水女學堂,迄今雖多所變遷,但觀今真理大學及淡水中學的校園,不但校園景色雅致、環境清幽,更蘊含深刻人文價值,亦可為今日校園規劃之參考。

 

馬偕在上帝的感召之下,來到北台灣開創30多年,雖然,他對於台灣擁有巨大的價值,但是,任何事都是兩面的,不論是馬偕因為宗教因素而毀壞的文物,或是外來文化造成當地的變遷,都是吾人不可輕忽的層面。然而,馬偕對北台灣教育事業的貢獻仍是不可抹滅的,雖然其初衷植基於宗教上的情懷,但卻發展出超脫信仰上的意義。

 

今年是馬偕逝世的第100週年,百餘年前,有一位外國傳教師能為了台灣的教育,耗費這麼大的用心及耕耘,身為台灣人的我們,除了汗顏之外,更深自警惕,別被百餘年前的人給比下去了!

 

參考資料

 

詹素娟(民81),台灣女婿、上帝臣僕-馬偕在北台灣的教育事業。人本教育雜誌,人本教育基金會。

 

馬偕紀念網站「愛在台灣」http://mackay.pctmedia.com.tw/

 

 

(回目錄)

 

 

  馬偕小傳

 

馬偕博士(George L. MacKay)漢名偕叡理牧師,1844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的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1872年3月9日登陸台灣滬尾(即今淡水),展開為期30年的傳道生涯。

 

馬偕一開始的傳教事業,受到當地人民的排斥,但他努力的學習閩南語,在街頭免費為蛀牙患者拔牙,並與台灣人結婚……,種種努力,終於逐漸獲得台灣人的信任,而其志業得以伸展。1879年,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醫院「滬尾馬偕醫館」落成;1882年,台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理學院大書院」(又稱牛津學堂)成立;1884年,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亦成立;馬偕對台灣的宣教、醫療、教育、社會、文化……各方面,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影響。

 

1901年6月2日,馬偕因咽喉癌而過世,享年58歲,遺體葬於淡水馬偕墓園(今淡江中學校園內),雖然其已逝世100週年,但其貢獻卻仍存留至今,值得吾人景仰。

 

 

(回目錄)

 

 

  馬偕博士愛在台灣影像展

 

2001年6月2日是馬偕逝世一百週年的日子,為紀念馬偕對於台灣的貢獻及影響,國立台灣博物館特別舉辦了「馬偕博士愛在台灣影像展」,展出馬偕110件照片、手稿、醫療用品,民眾可以藉此對馬偕百年前在北台灣的足跡,作一番歷史的瀏覽,展期持續至今年年底12月30日止。

 

另外一方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向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借展,展出「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特展」,展期到9月30日止。

 

炎熱的酷暑,假期也接近了尾聲,準備迎接下一學期的老師及學生們,不妨把握最後的機會,來一趟馬偕之旅,也許,能夠讓你在下一個學期中,不論是站在台上教書或是坐在下面聽課,都能更有感恩之心。

 

 

(回目錄)

 

 

  博士女生秘密札記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文/Sophia

 

最近失業率攀升,很多大專院校的應屆畢業生都選擇了繼續升學以避開這波失業潮。究竟留在學校好呢,還是趕緊進入社會去占個缺呢?這個答案應該是見仁見智吧!但真實數據顯示,不只投考碩士班的人增多了,連考博士班的人也變多了呢!可以想見,台灣人民的平均學歷絕對是愈來愈高了!人民素質提高絕對是件好事;但是,學校培養出更多的高學歷人才都能符合社會所用嗎?還只是延後大家的就業時間而已?

 

記得我剛考進碩士班時,得知班上有若干同學是透過參加補習班的方式而考上研究所,那時我就很詫異了,為什麼考研究所還要去補習呢?又不是升高中、考大學。難道補習班還負責猜題嗎?難道補習班會知道所上的出題方向及出題老師嗎?我覺得好神奇喔!因為我的準備方式是屬於土法煉鋼的,也就是,只要是相關的書籍雜誌、剪報資料,我一律拿來閱讀消化,作好一本一本的筆記,而不去猜什麼老師出什麼題目(因為我也不認識這些老師啊!),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這是比較踏實的方式。

 

由於我大學所念的科系和我所報考的研究所科系毫無相關,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從頭念起。記得那時報考了4所學校(因為考試科目相近,但後來我發現這些所對某些議題的看法截然不同),4所全考上了!其中一所剛成立,還願意提供獎學金給我(我是第2名考上的),但因為種種因素,我選擇了目前所就讀的學校。

 

我寫出這段歷史,是因為,我覺得念研究所應該是自己對相關領域很有興趣,想進一步探索該領域,而不應該是為了念研究所而念研究所。對於該領域的書籍,應該都要有初步的了解,而不是純粹為了應付考試、應付某些老師的出題而去念書,這樣,不是很沒樂趣嗎?不是把自己當成考試的工具嗎?

 

或許有些人會說,只要先考上了,進去再好好讀不就好了!但我看到許多例子,很多人進了研究所之後就開始後悔,認為這不是他想讀的,認為所學不符合興趣,認為他的專長不在於此!那當初為何要考呢?理由很多啦,諸如,這個所出去比較能夠賺到錢啦;或者,這個所比較好考啊;只是不想當兵啦;怕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啊;不然就是,隨便找個所窩一窩,好準備高考、國家考試啊!反正,這些理由,我相信大家也常常聽到,因為這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

 

當然,人各有志,我們也不能說這些人的想法就是錯誤的,每個人規劃未來的方式不同,這是必須予以尊重的。只是,我在想,當初政府鼓勵各大學院校廣設研究所,就是為了吸收更多的(學術)研究人才,讓有志從事研究工作、學術工作的人有繼續進修的機會。現在,美意似乎蒙塵了;研究所教育,只不過是大學教育的再延伸,同樣一批人,同樣的求學心態。所不同的,只是就業時間又往後延了!

 

話雖如此,我還是希望大家要好好念研究所喔,畢竟,在校園裡的歲月是值得珍惜的!不管你們是抱持什麼心態來念研究所,我還是祝福你們有個美好的未來!加油吧!全國的研究生!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shouying@lcc.s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