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讀者好: 有許多訂戶反映未收到7月份的【婦女新知電子報】所以再補送一次,請多見諒,謝謝! 【婦女新知電子報】原來是雙週報,目前暫時改為每月發報一次,若有特殊活動再增發一次,敬請繼續批評指教!! ──────────────────────────────── ﹉﹉﹉﹉﹉﹉﹉﹉﹉﹉﹉﹉﹉﹉﹉﹉﹉﹉﹉﹉﹉﹉﹉﹉﹉﹉﹉﹉﹉﹉﹉﹉ 婦 女 新 知 電 子 報 ﹍﹍﹍﹍﹍﹍﹍﹍﹍﹍﹍﹍﹍﹍﹍﹍﹍﹍﹍﹍﹍﹍﹍﹍﹍﹍﹍﹍﹍﹍﹍﹍ ──────────────────────────────── 第019期,2001年7月 ♀♀♀【7月電子報文章快覽】♀♀♀♀♀♀♀♀♀♀♀♀♀♀♀♀♀♀♀♀♀ ◎【新知觀點之一】法力無邊,只是不及於婦女 ?/蘇芊玲/2001.6.23 【新知觀點之二】玫瑰的戰爭」大專院校巡迴成果發表記者會/2001.6.27 --「玫瑰的戰爭」將深入偏遠校區傳播反性騷擾理念 ◎【新知活動之一】女人讀書會暑假送上清涼篇!/2001.7 ~ 2001.9 【新知活動之二】『台灣原住民婦女就業座談會』2001.9.21舉行,即日起報名! ◎【主題文章˙一】從高三女同志學生遭退學看校園性/別平等教育 /大童小逸 【主題文章˙二】從兩性平等教育到性別平等教育--"如何在學校中談同志"影片觀後感 /同志諮詢熱線 賴鈺麟、林志偉、陳鈺欣 !!!!!!!!!!【新知觀點之一】!!!!!!!!!!!!!!!!!!!!!!!!!!!!!!!!!!!!!!!!!! ◎法力無邊,只是不及於婦女------蘇芊玲(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兩件與婦女權益有關的知名案例同在六月二十一日宣判,巧合的是它們都 出現大逆轉式的無罪判決,引發社會嘩然。從媒體聽到兩位法官說明的判決理 由,深覺其中頗有可議之處。 在湯秀璸一案中,其前夫簡志弘醫師獲判無罪,更一審合議庭提出兩點理 由:一是夫妻雖互負扶養的義務,但那不包括生命存續、身體健康等事項;另 外,簡醫師雖為醫師,但沒有在家執醫,顯現其夫妻之間並不存在醫病關係。 針對這兩點理由,除了令人慨嘆「法力(解釋力)無邊」的事實之外,當然也 很容易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釋。湯女起訴其前夫的一項罪名是 延誤就醫,以乳癌而言,是完全說得通的。乳癌並非是一種一但發現、便已立 刻關鍵到「生命存續」的疾病,否則我們何必一天到晚鼓勵婦女定期做乳房檢 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合議庭的這項認定,言下之意似乎是說,婦女只 要得了乳癌,一定會死,早就醫晚就醫都沒有任何差別,所以這只是湯女個人的 事,其夫的延誤和刻意隱瞞,對她的病情絲毫沒有影響。 至於簡醫師因沒有在家執業,故與湯女之間不存在醫病關係這個理由,說服 力更低。我們可不可以反問,簡醫師的專業有沒有因為他從醫院回到家就消失不 見了?當妻子就身體病症詢問於他時,他給的意見難道不會被詢問者視為是醫學 專業意見嗎?(這個判例的積極教育意義是:親友中有醫師的社會大眾應該特別 注意,從此之後除非在醫院場合或正式掛號,請不要隨便請教醫師們任何問題, 因為醫師一離開醫院就會「破功」。)法官們在急於為被告脫罪之餘,卻完全沒 有考慮到,比起一般的醫病關係,夫妻之間是否更存在著一種特別的信賴關係? 也就是說,一般的醫病關係,病人只要稍有疑慮,比較容易轉看別的醫師、尋求 第二個意見,但夫妻間的特別信賴關係卻有可能阻礙對方做這樣的嘗試,更何況 如果其中一人在別有動機的情況之下,以「你到底相不相信我的判斷」相脅?但 事實上,有許多醫師因唯恐個人情感影響對自家人的診斷,反而會積極安排其家 人由同行協助診斷。和這樣有情有義的做法相比,說簡醫師沒有犯意犯行,恐怕 只有判案法官自己相信。 同樣這一點,也可以適用到牧師唐台生一案上。高院審判長說,無充足理由顯 示被告曾以暴力脅迫或其他致使不能抗拒的方法侵害女信徒。對此,我們必須請求 法官針對所謂「暴力脅迫」以及「致使無法抗拒」做進一步的說明。難道法官們不 知道過去刑法「妨害風化罪」中的諸多條文已於去年修正為「妨害性自主罪」,並 從今年初開始實施了嗎?受害者難道需要遍體鱗傷或生命垂危,才能證明自己受到 暴力脅迫、或已盡力抗拒過嗎?而同樣的,宗教以及宗教人士與其信徒之間,是否 也存在著一種特殊的信賴關係,使人在宗教場所或面對宗教人士時,會較諸一般情 況之下少了幾分戒備,而使意圖不軌者更有機可乘?近幾年,婦女團體針對「利用 職權行使的性侵害/性騷擾」事件特別嚴加譴責,理由正在於此。顯然這樣的聲音 並沒有及於某些位高權大的法官們。 在這幾年,經過許多人的犧牲與努力,婦女的生命權與身體自主權好不容易才 稍稍獲得重視,二十一日的這兩個判決不僅是司法判例上的大逆轉,也是對保障婦 女權益的極大諷刺與反挫。倒是湯女士在走過這麼難熬艱辛的過程之後,顯現出的 大肚與寬容,為這個社會示範了「好聚好散」的可能性,最是令人感佩與心疼。 (本文已刊於六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新知觀點之二】♀♀♀♀♀♀♀♀♀♀♀♀♀♀♀♀♀♀♀♀ ◎「玫瑰的戰爭」大專院校巡迴成果發表記者會/2001.6.27 --「玫瑰的戰爭」將深入偏遠校區傳播反性騷擾理念 台灣本土第一部反性騷擾紀實-「玫瑰的戰爭」1月中旬首映後,婦女新知基金 會第一階段進行紀錄片放映暨講座的校園巡迴活動,本片作為反性騷擾影像教材,細 膩呈現片中當事人所經歷之言語、肢體等不同樣態性騷擾的心情,及其在與加害者、 雇主及政府部門互動過程所遭遇到的挫折及困境,卻仍勇敢抗爭的心路歷程。希望藉 由紀錄片的放映及婦運工作者的實務經驗分享,與師生們作面對面的討論與雙向交流, 讓更多的師生體認性騷擾的真實存在及落實推動校園性別平等權益的目標。紀錄片巡迴 放映及講座,從3月開始,就熱烈在各大專院校中展開,暑假將屆,第一階段的巡迴告 一段落,4個月中總共進行60場次的巡迴,平均一星期3.75場,觀賞人次已達6500人。 在全國巡迴過程中與大專師生做面對面的互動,獲得許多熱烈的回響,累積了許多 深刻的對話及討論(請詳見婦女新知網頁),更吸引公部門、企業及醫療院所,將之列為 員工在職訓練及研習的課程,讓紀錄片的效應更加擴大。但是有許多偏遠地區學校及工 作團體反應迫於經費短缺,無法舉辦活動。為了籌措此項經費,婦女新知基金會三月底 舉辦的年度募款餐會,推出「玫瑰的戰爭」偏遠地區巡迴專案,由許多的捐款人及團體 參與及熱情贊助,共募集到50萬元,提供偏遠地區30場免費巡迴放映與座談。記者會 中也邀請贊助單位代表行政院青輔會共同公佈偏遠地區免費放映與座談相關辦法,對象 為高中職以上學生、基層女性勞工及原住民婦女,地區以921災區及東部為優先,並從即 日起接受學校及團體預約,於九月份進行巡迴活動。 發表記者會會中有導演陳俊志、當事人黃同學出席,從學習現場的角度談談與觀眾 實際互動的心得,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在巡迴過程中,女性觀眾都能深刻體會,身為 女性不論在何種生命階段、社會角色與位置,都可能如片中勇敢的姐妹一樣面臨性騷擾 的問題。在互動討論中,也有不少男學生談到被性騷擾的經驗,及不被了解或感覺被扭 曲、忽略的感受;也有同學開始自省與每個人的身體界線,才發現到自己一直都未注意 別人的感受。許多師生也相當能夠同理受害者在體制內申訴卻不斷遭受打壓的困境,對 學校未設立任何性騷擾申訴管道,導致申訴無門感到無奈,更表示對申訴制度積極運作 的高度期望。顯示目前校園或職場性騷擾的規範僅是行政命令,無實質督促效力,當學 校或職場沒有建立任何危機處理模式時,無法積極懲處,受害者權益因未能獲得制度上 的妥善保障,而錯失蒐證先機。許多觀賞者也感受到受害者積極站出來,才能突顯女性 突破性別權力壓迫困境的力量,也表示期待本片能持續傳播以促使制度與社會意識的改 變,體認女性的真實感受,性騷擾甚或性侵害等性別不平等的消弭才有可能。 社會長期漠視性騷擾對女性就學及工作機會造成深遠影響,使她們除了缺乏奧援, 更需承受身心健康和自我尊嚴上所受到的打擊與傷害,只能靠自我意志撐過難關。在新 知陪同協助的四個個案中,可以看到即使女性身處職場或校園,面對不同的加害者或體 制,卻有著相同的困境,因為除了身體自主權受剝奪之外,她們的學習權、工作權都直 接影響到其生存機會。但在放映現場,也有少數觀賞者會質疑影片只呈現受害者一面之 詞,或仍展現其對性騷擾的刻板迷思或逃避心態,如:「只要女生行得正,坐得穩,就 不會有性騷擾發生」;「學校一向和諧互重,絕對沒有性騷擾!」;更有一位負責學務 的主管提到「我是男性不了解性騷擾問題,自己雖然有女兒,但她們如果有類似困擾, 我會叫她去問媽媽!」令人不僅對該校佔多數女學生們的校園處境感到憂心,也因直接 感受到教師大肆複製性別歧視且不友善的態度,而使新知更堅持推動反性騷擾教育的重 要性。 巡迴過程中,除了教育意義,同時亦接觸許多有意願投入校園反性騷擾教育的師生, 她(他)們或許是各校女研社活動傳承與帶領者,也可能是首次與婦運團體面對面接觸這 個議題,她(他)們籌辦活動的熱情及投注的心力,用心營造校園討論性別議題的空間, 無形中均在累積有潛力的種子資源,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將利用暑假機會,於八月中旬 規劃種子講員培訓營,培訓對象以女研社相關學生社團活動規劃者、女教師、各校兩性平 等教育的種子教師為主,儲備未來性別議題講師資源。 「玫瑰的戰爭」紀錄片中所有個案均突顯出現行法令的薄弱,導致受害者無法藉由法 令為自身爭取權益。因此,希望藉由此紀錄片傳播及種子培訓的力量,喚醒人們尊重彼此 之基本人權,並體認性騷擾不在於個別女性的反躬自省其應對進退,或是個別的容忍來應 付性騷擾,而在喚起社會大眾體認性別權力對女性壓迫的共鳴,並集結力量共同促使立院 在最後會期儘速將「兩性工作平等法」三讀通過,並將「兩性平等教育法」送案審理,為 台灣女性爭取完整法律的保障。 ************************【新知活動之一:女人讀書會】************************* ◎女人讀書會暑假送上清涼篇! 有人問『女人讀書會』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群願意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的女性朋友 組成,是一個開放性的團體,是一個張開手臂歡迎妳加入的空間。 原來讀書會的舵手--慧兒--要暫時交出棒子,讓其他成員輪流主持,所以這一季三次 讀書會分別由佳蕙、宜芬、文嫻主持,她們會在討論會前兩週擬出討論題綱,提供索取參 考。相信不同的導遊,將會引導大家欣賞不同的風景,敬請拭目以待。 炎炎夏日,我們挑了三本性質很不一樣的書,可是都像午後清涼的冰品--貼心、容易 入口,又會讓人回味再三--妳千萬別錯過哦! 第一碗 紅豆冰---大紅燈籠高高掛 (原著:妻妾成群/蘇童著/遠流出版) /討論會:7/30(周一)下午1:30 第二碗 杏仁露---寫給年輕女性主義者的信(菲莉絲.契斯勒 Phyllis Chesler,ph.D./ 嚴韻譯/女書出版)/ 討論會: 8/27(周一)下午1:30 第三碗 米苔目冰---微笑的魚(幾米著/玉山社出版)/ 討論會: 9/24(周一)下午1:30 ◎ 活動免費參加/報名請洽新知工作室/羅小姐/ 電話25028715 / 傳真25028725 / 電子郵件hsinchi@ms10.hinet.net **********【新知活動之二:台灣原住民婦女就業座談會】************************ ◎『台灣原住民婦女就業座談會』即日起報名! *報名請電洽婦女新知基金會Melevlev ‧宋 索取報名表 截止日:請於90年8月21日(二)聯絡電話:02-25028715或行動0918094389 >>>前言--- 台灣社會的原住民女性產生什麼樣的經濟處境?我們對她們就業狀況的關 注應該往哪個方向?你/妳若想參與上述問題的討論,並在反映這種不公平的 現象上貢獻心力,妳/你一定要來參加我們的座談會! >>活動源起與背景--- 基於台灣長遠的殖民歷史和政治發展等因素,一種原住民傾向之結構性歧視逐 漸形成於台灣社會,以致台灣原住民過去兩三百年來一直在各種不利的情勢下 發展,連在台灣這個祖居地「生存」的基本權利也倍受挑戰。單以原住民社會 經濟發展來看,既使原鄉人口因大量投入職場而外流到幾乎掏空的地步,原住 民在生活上的經濟問題依然不減。 當非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收入高達8萬7千元,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卻只有3萬 8千87元;原住民的失業率高達7.55﹪,是台灣非原住民失業率的2.6倍….這些 數據告訴我們,原住民族群面臨的經濟壓迫並非是憑空想像的結果。而原住民婦 女除了要承擔這種族群壓迫,她們還必須面對主流社會父權、資本主義體系根深 蒂固的性別歧視與性別箝制等限制,凸顯了台灣社會制度改革在這方面的重要性 與原住民婦女導向政策制度化的急迫性。....(請詳見婦女新知網頁) *活動時間:九十年九月二十一日(星期五)8:30am-5:00pm *活動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4段16號劍潭青年活動中心318階梯教室 第一場:09:00-10:20 回顧原住民婦女過去50年台灣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主題:>>>婦女(原住民)在資本主義金錢制度入侵部落前後勞動力的變化簡介 (例1950 –1980台灣工業興起:工廠、林班、娼妓等、1980-現在都會發展: 工地、代工、美髮等服務業) 主持人:李元貞(國策顧問;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講人:>>>原住民觀點:啦亞.娜沐豪(原住民牧師) >>>婦女勞工整體觀:嚴祥鸞(中正大學勞工系副教授) 第二場:10:30_11:50原住民婦女在職場上困境的探討 主題:>>>台灣社會就業結構的障礙:包括婦女自身學歷、文化背景與社會環境因素 主持人:陳梅蘭(台北市婦權會委員) 主講人:>>>整體情形:張晉芬(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個案(長榮案)/法律觀點:尤美女律師(執業律師) 第三場:13:00-15:00檢討原住民婦女就業的狀況 主題>>>當前就業狀況的分類及原住民婦女就業現有的輔助管道及組織。 主持人:黃長玲(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 影片欣賞(24分鐘):邦ㄗㄚˋ媽媽(導演:馬躍.比吼) 主講人:>>>整體結構 –政策現況的報告:行政院及台北市原民會 >>>部落婦女就業觀察:阿女烏(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原住民作家) 第四場:15:10-17:00原住民婦女就業經驗交流及座談會 主題:>>>原住民婦女創業個案經驗交流 主持人:啦亞.娜沐豪(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原住民牧師) 列席:行政院及台北市原民會貴賓、阿女烏、嚴祥鸞、陳梅蘭 主講人:>>>原住民婦女於原鄉或都市創/就業經驗談:施秀菊-蜻蜓雅築工作室 負責人(排灣族)、許春梅(排灣族-服裝設計師甲級證照;培訓師)、 瑁瑁馬紹(泰雅族女性藝術家)….等 * 請務必填寫報名表每項資料。 * 交通補助以立案原住民(籍)社團婦女代表一人為限;每人自強號火車來 回票價為計算標準(離島可以飛機票價報價)。 * 住宿每人兩晚、並以原住民籍為限。 **********【主題文章˙一:從高三女同志學生遭退學看校園性/別平等教育】***** ◎從高三女同志學生遭退學看校園性/別平等教育 /大童小逸 六月初,自由時報揭露了一則新聞,一名就讀於台北市某私立女中的學生,於 高三下學期被校方退學。根據學生的說法,她的女友因故翹家一天,對方家長到學 校找她要人,由於此事傳開,訓導處便以「有損校譽」為由不斷扣她操行成績,最 後做出強迫轉學或自動退學的決議;而校方的說法是,此學生身分特殊,在言談舉 止中表現自己特質的差異性,由於不是每個同學對於同志議題都抱持認同的態度, 全校導師在會議中決議,此同學可能帶給其他同學或學妹們不良影響,因此決議協 助辦理自動轉學。雖然校方聲明處分原因為操行問題,而非關同志,但從校方閃躲 矛盾的言詞中,仍可推斷這個事件,實涵校方因其女同志身份,找藉口將之逐出校 門的歧視事實。 其中可討論的,從某些大眾對同志的偏見歧視、同志與受教育之權利的相關問 題、甚至更進一步學校對同志議題的教育,等等具是。在此,接到的撰文指令是從 女生的角度提出對這個事件的觀點,而悲憤大概不能算是一種有效的觀點,因此以 下試作大略的釐清。 校方究竟以什麼標準,來做出開除學生與否的決策?先從一些類比思考。如果 就異性戀的情況下,例如,在校生是男性,而離家出走的女朋友家長向校方要人; 或是性別對調,在校生為女性、而其男友離家出走,男方家屬到女校興師問罪。由 於個別學校,與各種變數如在校生的成績、後台(身家背景)等的諸多差異,很難 確定指出,哪一種情況必被退學,而哪一種則絕對不會。但直觀而論,文化上兩者 的確容易被賦予不同意義,與處分。這是我們較易察覺的在男女性別上的差等對待。 而對比回到新聞事件中的情形,則可說是性傾向上的不平等。如校方所說,「此學 生身分特殊,在言談舉止中表現自己特質的差異性」,其實可以解讀為此位同學對 自身情慾身份感到自信的表現,卻被校方指為「有些學生甚至會覺得班上有人太過 霸氣而感到害怕」;設想,若類比為原住民學生,對其族群身份感到驕傲,甚而常 有應對同學歧視的力爭表現,難道也會(該)遭到學校的退學處分。再從校方「此 同學可能帶給其他同學或學妹們不良影響」的理由中,還可以對比參考的如,殘障、 罹患精神疾病、或是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學生等等,反思何謂異質性,與對其它同學 的「不良影響」,其實可見許多偏見與差別對待的存在。 更進一步說,學校究竟有沒有權力剝奪學生的受教權?台灣目前所採的學校教育, 偏向制式化地強將固定的知識及價值觀灌輸給學生,這個過程本身即充滿「控制」意 味,容易導致不公平的社會結構,藉由文化複製繼續傳遞下去。再加上個人的教育程 度,往往成為影響日後成就地位的重要指標。學校主觀對「非主流」的學生施以打壓, 甚至做出退學處分,可謂對社會階層流動的雙重箝制。此次私立女中開除同志學生的 事例即是,學校不但沒有教導學生尊重差異,讓所謂非主流的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空間, 反以維護校譽、保護其它同學之名,做出了歧視同志的示範。反觀其它影響各個層面 深淺不一的,如髮禁、族群、性別、政治、語言等等,許多過往學校所堅持的價值觀, 已被挑戰、顛覆。同志議題在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極待努力。在教育界仍普遍存在 對於同志,有歧視態度與作為的現狀之餘,已有不少人在校園內推動認識同志、倡導 同志人權等等的教育,而其它形式對同志學生提供更多幫助,則是對教育更深的期待。 **********【主題文章˙二 :從兩性平等教育到性平等教育】************************ ◎從兩性平等教育到性平等教育--"如何在學校中談同志"影片觀後感 /同志諮詢熱線 賴鈺麟、林志偉、陳鈺欣 性別議題是屬於所有人的議題,其內涵除了包括原有的兩性議題之外,還包括性 別特質議題與性取向議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其人格特質與性愛取向並不受其 生理性別所限制。換句話說,一個女生不必然要表現「陰柔特質」,其性愛對象也不 必然是男生,而且當她與社會規範並不一致時,其獨特性也應受到尊重與保障。近年 來,台灣兩性平等教育也逐步發展為性別平等教育,我們也將從這樣的發展趨勢,來 討論「如何在學校中談同志」。 本片所呈現的,即是美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具體實例。像是片中,某位中學老 師請同學們寫下自己心中各種刻板印象,再重新思考如果是自己受到其他人以同樣刻 板印象對待時會如何因應。某位小學老師則是在黑板上寫上「同性戀」,要同學們寫 下在自己認知中所有跟同性戀有關的字詞,老師再帶領大家一同討論,是從哪些管道 得到這些印象,以及這些印象是否正確。甚至有些學校在校長支持下會舉辦「同志驕 傲週」、「同志家庭影像展」等活動。美國從事性別平等教育已經有相當時日,它的 教材、課程、教學法、活動,都值得台灣參考。 我們認為同志運動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讓一般人改變原有對於同志的刻板印象, 進而改變個人行為與社會制度,因此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就成為同志運動很重要的工作 項目之一。同志諮詢熱線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性別平等教育的工作,除了提供諮詢熱 線讓老師詢問相關議題之外,還進行近三十場校園巡迴講座,今年五月更舉辦兩場教 師研習營「青少女同志輔導研習營」、「認識同志教師研習營」。這些工作主要的目 的在於,讓校園裡的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等,能夠看見同性戀、認識同性戀,進而 尊重、肯定同性戀。 以同志諮詢熱線長期與教師們的互動經驗中發現,仍有部份教師對同性戀的認知, 仍停留在「兒時成長經驗受挫」、「性別角色錯亂」、「青少年時期的過渡」……等 刻板印象,因此,誠如片中有位異性戀老師坦誠,她所處的世代對於同志議題仍是保 守,因此要跟學生討論時,自己先經過一段衝突期,而後更了解對於異己的包容與尊 重,才能對學生施以更平等更尊重的性別教育。這其實也反映台灣現階段師資培訓, 不論是教師的職前教育與在職進修,均嚴重缺乏同志相關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 同志諮詢熱線將繼續致力於性別平等教育,除延續原有的工作之外,還將鼓勵與 協助老師從事相關教材、教案、課程、教學法的研發,更將針對教育政策與預算編列 向政府提供一些建議。我們很高興在婦女團體所制定的「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中, 有保障同志學生受教權與同志教育人員工作權的相關規定,也希望在『課程、教材與 教學法』與『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兩個章節,可以多考量性別氣質與性取向議題。 我們衷心期盼性別平等教育可以成為台灣婦女團體與同志團體對話與合作全新的契機。 同志諮詢熱線 ◆服務對象/同志朋友、青少年同志、同志的親友、婚姻中的同志、輔導老師 ◆諮詢熱線:02-2364-0270、23640271 ◆服務時間:每週五、週六、週日、週一 19:00~22:00 ◆24H傳真:02-23640273 郵政信箱/台北郵政13-327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