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怎麼會這樣?
--和小孩一起談美國911事件
◎編輯部
「飛機一頭撞進紐約世貿大樓,大樓如碎瓦一般癱了下來……死傷無法估計……」昨晚開始,全世界的電視畫面,不停地報導這個新聞。
「這不是真的吧?」「哇!好像電影!」這些「驚呼」,大概是許多人知道新聞以後的第一個反應,因為想像中的「不可能」活生生的呈現在畫面上,不是有導演有劇情、被做出來的電影畫面,是不知道是誰、不知道為什麼而做的恐怖組織行動。在感覺「好像電影」的反應之後呢?
昨晚,一個廣播節目中,很多青少年打電話進去,他們覺得發生了這件事令人很難過。主持人傾聽了孩子的難過、恐懼,最後溫柔地以:「希望你不要作惡夢。」結束了電話。換做是你,你又會怎麼說?
也許,你會想「我自己也覺得害怕、難過,哪裡能夠跟小孩談?」但這恰恰好是一個好機會,讓孩子和我們可以平等坐在「不會」的位子上,共同尋找答案。從難過、害怕起步,傾聽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練習說出、形容自己的感受。大人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理解「害怕、難受」本來就是人的正常的情緒。
聊完感受,如果孩子開始問起,為什麼要攻擊紐約?巴勒斯坦解放部隊是什麼?恐怖份子又是為什麼而存在?這個時候,大人可以就已知的告訴孩子,不知道的也不用急著去找答案;既然只是「聊天」,重要的還是彼此多提出「猜想」,能不能得到答案可以往後擺。(世上很多事情,其實也很難有什麼正確答案。)
猜想著:
這樣駕著飛機去撞大樓的「人」,他是怎樣長大的?大人怎樣教他的?
是什麼樣的「想法」,讓他可以罔顧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這樣激烈的暴力行為,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有沒有什麼,會讓你「不要命」,也寧願要去做?
這樣的行動,那組織又計畫了多久?
美國會如何救災?如何重建?
換做你是美國人,要報仇嗎?想要如何報仇?
從譴責暴力的美國總統、到歡欣鼓舞的巴勒斯坦人民…這個災難新聞,呈顯諸多兩極化的價值觀、與詮釋世界的角度。大人可藉由「聊天」的過程,與孩子一起探討生命的價值、暴力、探究國際關係、探究宗教種族教育對人們的影響。
但,只是閒聊哦!孩子如果不想談,可別正經八百強迫小孩一定要談看法,要點在,協助孩子思考、理解,才能真正克服恐懼。以上的種種材料,供你放在心底備著,等待小孩想要找人談,再給他娓娓道來。
讓我們放寬心胸,「等待」小孩可以和我們談--這個世界,怎麼會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