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1.10.11
───────
http://www.lihpao.com/────────
【社論】等待美國的道歉
【左右看】教師vs.勞工?!
******************************************************
【社論】等待美國的道歉
日本首相小泉10月8日訪問北京,在盧溝橋抗日紀念館表示對侵華戰爭「有發自內心的哀悼與道歉之意」。這是日本官方首度就二次大戰期間的罪行向中國「道歉」,意義重大。顯見最近全球局勢的變遷,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凸顯,即使倔傲如日本者,也容不得它繼續對歷史敷衍卸責。
小泉選擇在盧溝橋向中國死難者致歉,有其象徵性的意義。1937年7月7日,日本正是藉由盧溝橋事件開啟其全面侵華的大門,盧溝橋橋墩上無數的石獅子,每一雙經歷百年滄桑的眼睛都見證了這一場人道災難的開端。盧溝橋告訴我們:一場戰爭的掀起,是何其輕易;而要結束一場戰爭,其代價又是何其沉重!有多少生靈將因此消亡?有多少家庭將因此離散?有多少希望將因此破滅?又有多少仇恨將因此深植?
就在小泉首相訪華的前一天,美英聯軍向阿富汗開戰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是:暗夜中電光石火一般迅捷靈敏的空中武力,流星一般劃破天際的飛彈,戰火中穿插著美國總統小布希慷慨激昂的精神講話。這樣的畫面何其熟悉!1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我們也曾透過電視,在伊拉克上空看到類似的情景,所不同的是,當時義正辭嚴發表談話的是老布希總統,小布希的爸爸。布希這個家族,在歷史上,註定成為戰爭的代名詞。就像日本軍方,在東亞人民的記憶裡,是永遠的歷史噩夢!
當年,老布希對轟炸伊拉克國土的形容是:像手術一般的乾淨俐落。電視上每天羅列戰爭的成果:有多少敵營戰略建築物,軍事基地、機場、兵工廠、疑似化學武器製造製造廠……,在「正義之師」的精準作業下被摧毀。呈現在螢幕上的戰爭,彷彿只不過是一場刺激的電腦遊戲,以及令人亢奮的計分積累。人們後來才知道,近300噸貧鈾彈被投在伊拉克戰場,至少50萬人因此需承受疾病折磨,慢性死亡,無數戰後出生的幼兒,一出生即是畸形。
現在,美國大兵又出發了,戰火再度被點燃。上一次是為了「懲罰」,這一次是為了「報復」。戰端輕啟,平民百姓又將付出沉痛的代價。而每一顆砲彈,都註定將劃下更深沉的歷史仇恨!日本終於承認戰爭罪責,低頭向中國道歉了;歷史,正在等待美國道歉的時日。
【左右看】教師vs.勞工?!
【左看】火星部會教育部
◎陳念亭(社會工作者)
目前,民間版的教師法正在立院審查,教育部馬上發出新聞稿提出異議,並認為若將老師定位為勞工恐有污名化之虞,且教師身份與工作內容,絕非生產事業之員工可勘比擬,而強烈反對民間版教師法。
教育部此舉,果真是在火星辦公才有的不食人間煙火。舉目寰宇,教師不組工會的國家,可珍貴了;就連台灣時時發浪勾引,恨不得下嫁的山姆大叔,其在1960年紐約教師大罷工後,更是巧妙地開啟了往後美國公部門工運的潘朵拉之盒。
又,具備勞工身份與否,從來就不是以生產性和非生產性來定義,或許教育部辦公的火星上是如此區別的吧!?況且,隨著台灣「入世」,教育服務業早就突破疆域之界限,猶如實體商品般流動自如;而國內教師更在師範體系,到大學教育學分班,放寬至「外國人」皆得來台爭逐教育服務的大餅時,確立了教師職業市場的全面自由競爭;且老師淪為拉客(學生)業務員的身份,更是著毋庸議,教育部此番聲明,不啻是道貌岸然的搞援交,假高尚。
當然,教育部強烈否定教師組工會與罷工的權利,無疑是讓教育服務自由化、市場化的緊要此刻,得以萬無一失的順利推展,免除教師抗爭;果若如此,教育部,假高尚的背後,則有著「真狠毒」的算計啊!?
【右看】落後的373號解釋文
◎林春款(文字工作者)
日前,教育部發新聞稿,對於立院審查中的民間版教師法,將老師定位為勞工身份,將可籌組工會等等看法,表達強烈反對。開啟了老師究竟得否比照一般勞工籌組工會,保障自己的工作權此一由來已久的爭辯。
事實上,老師得否組工會的爭議,在民國84年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73號解釋中,將教育事業技工、工友組織籌組工會部份採取放寬解釋,但卻對於教師等基於「國民受教權」之保護而採取限縮解釋。往後,老師不得籌組工會的依據似乎都以此為定奪。
但是,此一解釋文僅將「不得組織工會」之原則,改採「限制組織工會」之原則,而對於老師、公務人員之結社權在性質上歸類為一般結社權,而特殊化加以處理;此舉規避了公務人員與教師的團結權與爭議權之有無、程度等等本質的爭論,而合理化了原先落後的原則,讓爭議嘎然而止。
如今,援引一般結社權而來的教師法,今天意欲教師組工會之權利納入,無疑是會碰觸到當年的大法官解釋的制約,因此,廢除373號解釋文的落後原則,並回歸集體勞動關係中的團結權、爭議權,而非將某類受雇者限於一般結社權利,而造成與一般人民團體相仿之情事,似乎才是釜底抽薪地解決此一爭議多年的方式。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