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人權教育相關名詞

═【立報】════════════════════════════

                                   

═══════════════════════《2001/10/12》═════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人權教育相關名詞

 

    專訪綠島國小翁仲毅老師

 

    專訪綠島國中總務主任

 

    火燒島之景點篇

 

【教育小報報】

********************************************************************

  人權教育相關名詞

 

記者陳皓薇

 

什麼是「人權」?

 

「人權」這個名詞的定義,隨著不同的國家、社會、文化背景,會有不同的界定;另外,隨著時代潮流的不同,人類對人權內容的闡釋也會不同。故知「人權」的意涵是演變的、發展的,甚為多元而複雜。

 

簡言之,「人權」為:人生而為人為追求理想生活理應的權力,具有不可剝奪、不可讓渡即與生俱有的權利性質。

 

『人權』與『教育』有什麼關係?

 

教育學者塔羅(Norma Bernstein Tarrow,1987:3-16)主編的「人權與教育」(Human Right Education)一書中,從兩個層面來討論教育與人權間的關係:

 

一、Education as a human right:教育為人權所涵蓋,教育的權利及平等教育的機會應不論種族、信仰、族群、階層、性別、地域,也就是有關教育權的部分。

 

二、Education about human right:教育的功能在教導人權、喚醒人權、宣導人權,其中包含教導人權知識及尊重人權,這是一種公民教育。

 

「人權教育」是什麼?

 

1994年聯合國大會決定1995年至2004年為「人權教育十年」,此項計畫對人權教育的定義為:「透過知識和技能的傳播以及態度的塑造,來達到一個普遍性的人權文化,及其所涉及到的加強訓練、宣導人權和資訊的提供。」

 

詳言之,「人權教育」可定義為:人權教育是幫助學生成長的全人格課程,教導學生有關權力的知識與行動技能,藉以型塑尊重尊重、容忍差異的人權態度,透過特別規劃的內容與教學過程,發展學生覺知他們的權利與責任,敏銳覺知他人的權利,鼓勵以行動參與,保障所有權利以避免侵害;並彰顯人類社會在法律與道德下的新需求,展現人權內涵之擴展性與變動性,應用與轉化學生所學之人權知識於社會、政治、日常生活的實際層面,致力於人類社會彼此的瞭解、尊重與包容,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國籍等,共同努力推展人類世界的合作與和平。

 

參考資料: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陳玉佩撰(民89),師大公訓所

 

 

(回目錄)

 

 

  專訪綠島國小翁仲毅老師

 

執教火燒島 享受大自然

 

特約記者陳皓薇報導

 

翁仲毅

 

台南人

 

曾任公館國小教師,現為綠島國小教師,今年第二年教書

 

從台南來到綠島,截然不同的世界,綠島國小的翁仲毅老師卻十分樂在其中。年輕、親切又充滿活力的他,今年剛從公館國小調到綠島國小,在綠島教書雖然只有兩年,但是,他的感覺是,在綠島教書其實蠻好的。

 

觀光業興盛 金錢觀影響孩子

 

翁仲毅說,綠島的孩子生活條件比較單純,物質也不像市區那樣繁盛,文化刺激小,有時候學生反應難免慢了一點,講到一些東西他們也聯想的不是那麼快。「可是,自從觀光業興盛之後,觀光業對綠島孩子的衝擊就很大。」翁仲毅說,如果家裡在做觀光業,小孩子在價值觀上就會受到影響,他們會覺得金錢是重要的、是萬能的,也學會大人生意上討價還價之類的習慣;而且,家裡一旦在做觀光業,像夏天這種旺季,家裡就會疏忽照顧小孩,家長在暑假沒辦法陪小孩,就會把他們送到台東的安親班、才藝班,只有在冬天生意比較少的時候,有機會待在家裡陪小孩。「其實觀光業對綠島的意義有好有壞,過去綠島居民十分貧苦,觀光業為綠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但是,觀光業如果不好好管理,綠島可能會變成第二個墾丁……。」

 

另外,綠島的孩子都在玩些什麼呢?「台東的小孩子有什麼,綠島的小孩就會學什麼。」所以,翁仲毅說,什麼數碼寶貝、神奇寶貝他們也曾流行過一陣,其實很多綠島的居民在台東也有房子,常常往返台東,也會帶小孩子去台東購物。

 

九年一貫 逐漸成形

 

至於整個學校校務推展的狀況,由於翁仲毅也是今年才來到綠島國小的關係,他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不過,綠島國小去年在推小班小校,這個學期九年一貫從一年級開始推行,這些東西都有在慢慢的做。

 

最後,詢問對綠島而言,身為外地人的翁仲毅,喜不喜歡在綠島教書?「很不錯呀!」他說,在這裡可以常常帶小朋友出去踏青,到處玩耍,他本來就是自願來綠島教書的。「可是家裡的人還是不會希望你一輩子待在這裡,還能繼續留在這裡多久也不知道。」所以,雖然很喜歡綠島,但是,翁仲毅還是有一天得離開這裡。

 

「小白花」的鐘聲響起,結束了簡單的訪談,翁仲毅詢問筆者是否已經把綠島玩過一圈了呢?看起來很能玩的翁仲毅說,有些人不喜歡來綠島教書,嫌它交通不便,可是如果喜歡大自然的話,這裡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

 

 

(回目錄)

 

 

  專訪綠島國中總務主任

 

熟悉人事物 總務一職當仁不讓

 

特約記者陳皓薇報導

 

林正男

 

綠島人

 

民國32年出生

 

師大公教系畢

 

民國58年至綠島國中教書

 

黝黑的皮膚,十足綠島人的海洋氣息,便是綠島國中總務主任林正男給人的第一印象。林正男覺得,總務主任的工作要一個熟悉情況的人來管理,所以,既使已屆退休年齡,他仍然堅持在這個崗位上持續奉獻心力。

 

要孩子好 又要孩子不受教

 

「綠島國中民國57年成立,現在全校有76名學生,一個年級一班;學生家長多為公教人員,部分本地人,部分外地人;教師編制上,普通班6位教師,資源班3位教師,教師流動率高達50%,去年6位老師,今年有4位介聘到其他地區…。」訪談一開始,林正男便將綠島國中的基本資料一連串的報給我們聽,他說,這就是學校的基本概況,其他像課程、教學,都和本島的步調一樣,這是教育部部定的東西,除了7500元的離島加給之外,綠島國中和鄰近的台東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林正男從綠島國中成立的隔年,便回到綠島來任教,教學歷史與學校歷史一樣長的他,覺得這30多年來綠島國中的教育,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過去的打罵教育成為今天愛的教育,現在的孩子不能責備,家長一方面要孩子成績好,一方面又不准學校老師管教孩子。「可是,因為我是綠島人的關係,所以我對家長就不會太客氣,有時候三字經都會直接罵出來。」林正男說,有些外地來的老師就對家長太客氣,但他覺得孩子還是要好好管教才行。

 

資源缺乏 教師流動率大

 

「我們這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孩子好好讀書,考上好學校,當個公務人員,不要像父母一樣辛苦。」林正男說,綠島的家長們常常會覺得學生只要乖乖唸書就好,其他事情可以不用做,可是,他覺得每個小孩的資質不同,叫他讀書也要看他是不是那塊料,所以,他常常會糾正家長這樣的觀念。

 

另外,談到綠島國中學校發展上的特色,林正男很無奈的說:「綠島國中一點特色都沒有。」因為綠島國中先天資源上的缺乏,人口外流,學校老師人才不全而且流動率大,現在體育和音樂科都沒有老師,這樣老師們很難發揮專長,學校也沒有辦法發展。「台東縣聯合教師甄選,綠島國中總是被教師們排在最後一個志願,新進教師都很年輕,留的也不會太久。」至於其他像鄉土教材和九年一貫,林正男說他們都有相關的東西,也有在做。還有三年前柏楊等人在綠島人權紀念碑落成時,曾來綠島推行第一屆人權教育種子教師的研習,林正男也是當時的種子教師,但是他說後來就沒有後續的通知,就這樣沒有了。

 

有一位綠島國小的老師跟我們說,去年綠島國中除了林正男和一位工友之外,其他的教職員工包括校長全部都更換了。待在教師流動率如此大的學校,林正男雖然感到有些無奈,但是仍然不改樂觀開朗的天性,他說,如果他現在退休,其實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索性就繼續留在學校,總務主任的事情過於繁瑣,如果沒有一個熟悉學校情況的人來管理,會十分麻煩的。

 

 

 

(回目錄)

 

 

  火燒島之景點篇

 

唱一段人權之綠島小夜曲

 

記者陳皓薇報導

 

綠島監獄

 

四面環海的綠島,若無交通工具,根本難以逃亡,因其形勢之便,綠島的監獄文化在日本時代就已出現,日據時期日人在流麻溝一代建築監獄,監禁惡性流氓,並大肆威嚇台灣人。

 

光復之後,政府遷台,古寧頭之役後,綠島變成軍事監獄,關著一些對岸的俘虜。40年代新生訓導處(當地人稱新生營)出現,專收思想犯及政治犯,如柏楊、施明德等人。60年代政治犯相繼出獄,未出獄的移監綠洲山莊。

 

一清、二清、治平專案,許多大哥陸續被關進島上,他們監禁的地方是60年代才建在中寮一帶的台灣綠島監獄,其為一高度管理的監獄,近年因媒體炒作而成名。

 

過去綠島被認為是監獄之島,曾有過三座監獄,一座是關政治犯、軍人的綠洲山莊,目前已停用;另一座是自強山莊,如今成為綠島職業技能訓練所,對象以煙毒犯為主;第三座是綠島監獄,仍關著一些重刑犯。

 

人權紀念碑

 

人權紀念碑座落在公館村將軍岩與公館港口間的畸零地上,為人權教育基金會柏楊等人所籌建,建築由漢寶德教授設計,於199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動土開工,主要建築結構在地下,碑文是柏楊先生的詩作:「在那個時代,多少母親,為他們的孩子,長夜哭泣」。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