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鹽分地帶文藝營大事簡記】(1~7屆)

═【立報】════════════════════════════

                                   

═══════════════════════《2001/10/16》═════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鹽分地帶文藝營大事簡記】(1~7屆)

 

    蘊含文化鄉土教育意涵的饗宴

 

【教育小報報】

********************************************************************

  【鹽分地帶文藝營大事簡記】(1~7屆)■杜文靖

 

談到鹽分地帶文藝營,必須先提及1972年成立的名叫「主流」的詩社,「主流」以流出台灣詩壇的主流自許,在出刊14期之後,因錢財難以為繼而告停辦,但是辦詩社的熱情並未稍褪,每個成員心中依舊流著文學的脈搏。

 

全國詩人會南瀛文學營

 

「主流」曾經號召全國詩人,在南鯤鯓廟舉辦過「全國詩人大會」,而後於1975年由黃勁連、高琇嬅、黃崇雄等「主流」相關文友發起,在佳里北門中學辦過「南瀛文學研習營」,一連辦了2屆。

 

到了1978年,「主流詩社」成員的杜文靖,接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這1年年底「主流」同仁羊子喬、黃勁連造訪自立副刊室,在閒談中談及應讓「全國詩人會議」、「南瀛文學營」的薪火延續,希望能再辦一回文學營,3個人談得興起,決定要摒除萬難,利用自立副刊的資源,好好地再次祭起文學的大旗。

 

在獲得初步共識之後,首先決定活動地點選在南鯤鯓,因為南鯤鯓代天府香客大樓可以提供研習場地,而且住宿、餐飲問題也能順利解決,加以報社發行人吳三連先生在台南縣頗具聲望,以他的名義去商借,南鯤鯓代天府管理委員會應該會同意,這個構想事後證明完全正確。

 

文學要傳承結合老中青

 

接著要考慮的是籌辦經費,黃勁連想出了一個點子,結合鹽分地帶老中青3代文友和自立副刊,邀請日據時代前輩文人郭水潭、林清文、林芳年,中生代的林佛兒、楊青矗、黃崇雄、黃勁連、羊子喬、黃武忠、謝武彰,再加上新生代的陳艷秋、林明美、林美慧、張白伶,每人都交出一篇以上作品在副刊刊載,稿費全數捐出,用來籌辦一次文藝營。為了塑造嶄新的形象,決定使用「鹽分地帶文藝營」作為文藝營的新名稱。

 

1979年5月4日起,「鹽分地帶文學展」在自立副刊一連刊出45天,創報史上單一主題連載的最長記錄。

 

鹽分開辦前滿營風雨聲

 

第一屆文藝營召開前夕,正是國內政治氣壓最低的時刻,美麗島集團在全省各地風起雲湧地辦演講、辦集會,動輒數萬人參加,搞得情治單位心驚膽戰、全力防堵,而文藝營邀請的演講作家中,不巧有王拓、楊青矗都屬於美麗島集團,情治單位很快將2者聯想在一塊,弄得風聲鶴唳,籌辦期間1天之內有超過10次的警員、情治人員巡察,使參與文藝營的部分國中教師不得不打退堂鼓,唯一沒退的是黃崇雄。

 

加上那年開幕前夕颱風來襲,更是一陣烏雲慘霧,幸好8月4日開幕當天天氣放晴,各方學員不遠千里而來,工作同仁才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第一屆舉辦期間,還發生一個插曲,日本天理大學教授塚本照和應邀赴營為貴賓,致詞時教室外有人向教室內投擲鞭炮,引來一場虛驚。

 

南鯤鯓贊助財源獲挹注

 

第二屆有了第一屆的經驗,辦來較為簡單,一切照章行事,比較重要的是在籌備人員的共識下,決議總幹事由同仁互輪,每年在期前推舉。第一屆總幹事是黃勁連,第二屆則推舉當時北門鄉代會主席洪鑾聲擔任,洪鑾聲因地緣關係,深知南鯤鯓廟有不少的資財,且對文藝的提倡不遺餘力,於是透過關係向南鯤鯓廟爭取了補助款,此後年年都由南鯤鯓補助經費、提供場地,文藝營能有今日,代天府管委會居功闕偉。

 

第三屆總幹事由黃昭敏擔任,在這一屆開始增設藝文展覽,名書法家張炳煌親身南下,展出書法作品,為學員講述書法課程還當場揮毫示範。而林二、簡上仁也成為每年第1天晚會節目「台灣民謠演唱會」的常客,為學員談台灣民謠,唱台灣歌。

 

第四屆又由洪鑾聲擔任總幹事,這回他擴大了藝文展覽的規模,邀集全國近2百位藝術家在南鯤鯓展覽,盛況空前。

 

經營文藝營自立負全責

 

第五屆由黃憲清擔任總幹事,開始分組的嘗試,初分為文學、音樂、攝影3組,分別上課,成果不錯,不過因限於場地,這樣的嘗試也僅此一屆。本屆活動結束後,時任自立晚報社長的吳豊山,決定設立常設組織,指定包括自立報社人員及地方關心文學人士15人,組成籌備委員會負責籌辦事宜,並決定此後由自立晚報社全數負責經費籌措。這屆也開始頒贈「台灣新文學特別貢獻獎」,以後年年頒贈迄今。

 

第六、七屆,鹽分地帶出身的詩人羊子喬擔任總幹事,理由是大家都覺得「甭慘孤人」,要苦大家輪流苦。而自立晚報亦自第六屆起,全力投入接辦且擔負籌款募款的工作。第七屆請到了林清玄,他的散文演講頗為叫座,而揚青矗帶著他的小說電影「在室女」到現場和學員交流。

 

 

(回目錄)

 

 

  蘊含文化鄉土教育意涵的饗宴

 

----追記第2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上)

 

圖文■杜文靖

 

配合「台灣文化協會」創立8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被列為相等於早年「夏日學校」的「第2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業於今年8月中旬在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廟」,舉行5天4夜的活動後圓滿結束。

 

●鹽分呈顯文化鄉土教育意涵

 

綜觀本屆「鹽分地帶文藝營」,因與「台灣文化協會」紀念活動掛勾,課程安排上呈顯十足的「文化鄉土教育」意涵,也為今年上馬的九年一貫鄉土教材,提供了不少參考資料,對參與活動的國中小老師來說,應該頗有收益。

 

「台灣文化協會」係於1921年10月17日,在台北市靜修女中創立,當時台灣的知識菁英有感於內外環境的刺激,為圖謀台灣文化啟蒙與發展,由蔣渭水氏揭櫫、號召而成,這個台灣的早期啟蒙團體,帶給台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開創契機,「台灣文化協會」所推動的各項活動,都帶給台灣人、台灣社會既深且大的影響。

 

當年「台灣文化協會」為了啟蒙台灣民眾的知識,舉辦了無數的文化活動,其中犖犖大者如「成立文化書局」、「舉辦讀報社」、「舉辦通俗與學術講座」、「舉辦夏季學校」、「舉辦巡迴演講」、「舉辦文化劇公演」、「舉辦音樂欣賞會」、「美台團電影放映」等等。

 

●課程3大區塊恰似夏季學校

 

今年第23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的課程安排,就選擇了上述的幾項活動,在課程上作類似的鋪陳,模仿當年的活動型態,重現「台灣文化協會」的精神,再次掀起文化啟蒙的熱潮。

 

因此,第23屆「鹽分」的主題課程,被有意地區分為「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文學發展」、「暗頭仔,相招看影戲」、「台灣鄉土文學傳承」等3個大區塊,並總合而成1個類似「夏季學校」的活動。

 

3大區塊課程的講授主題,圍繞著鄉土文化教育的意涵進行規劃,從頭到尾都呈現著民智再啟蒙的期望,使今年文藝營充斥著民間教育的精神,傳承著80年前「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宗旨和使命。

 

在「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文學發展」部分,文藝營規劃了3堂相互關聯的課程,分別是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見圖,右為作者)的「台灣文化協會的社會歷史背景」、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彭瑞金的「台灣文化運動與台灣新文學的誕生」,以及台灣文學研究者羊子喬的「鹽分地帶文學與台灣文化協會」。

 

●文化協會鹽分文學一脈相承

 

3堂環繞著「台灣文化協會」的課程,先由張炎憲由文化協會成立的時代背景說起,講述當年台灣民眾迫切需要啟蒙的時空因素。而後彭瑞金則就台灣文學發展的起源,探討台灣文學和文化協會的關聯性。再由鹽分地帶出身的羊子喬,闡述鹽分地帶作家的文學活動,和其受文化協會作家群影響,以及台灣文學作家們在鹽分地帶的互動,都做了詳細的說明,也讓鹽分地帶文藝營和台灣文化協會,產生相互關聯。

 

他們3個人的講述內容,從80年前說起,一直說到現今,內容環環相扣,將台灣文化協會的影響力延續了整整80寒暑。事實也確實如此,設非當年文化啟蒙運動如火如荼開展,鹽分地帶文學將無法如是興盛,鹽分地帶文學不興盛則文藝營必然不會成立,已經舉辦過23屆的文藝營,所曾經影響的台灣文化界人士,也不會對現階段台灣文化,形成相當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了解台灣文化協會的影響力之後,對於80年來的台灣發展會有初步的認識,而對台灣文學、鹽分地帶文學的認識,也能多少帶來認識鄉土文學的契機,對於九年一貫的鄉土教育課程,應該也會有相當的體悟。

 

●沙河悲歌引爆文學電影討論

 

至於「暗頭仔、相招看影戲」的區塊,主辦單位邀來獲得亞太最佳導演的張志勇,帶著他得獎的文學電影名作「沙河悲歌」,在文藝營放映,並且和學員共同討論原著與電影,詩人、作家莊金國以熟讀原著者的身分,參與全場討論,味道頗相似於當年「美台團」的作為。

 

「美台團」當年是以放映西片,由講員在旁敘述與電影無關的台灣社會現象,用來批評時政。這是當年看電影的情況,電影只是工具,真正的目的是要啟蒙民智。利用文學作品「沙河悲歌」改編的電影,也算是一種文學啟蒙的手法吧!

 

張志勇,世新大學前身新聞專科年代畢業於該校電影科,跟隨過無數名導演學習拍片,成名作「一隻鳥仔」曾獲東京影展數項大獎肯定,「一隻鳥仔」也是張志勇的第1部文學電影,原著者黃崇雄亦即本屆文藝營的總幹事,該片拍片過程中,黃崇雄一直陪在張導演身邊,提供劇本內容、拍攝場景、童星選角的意見,對1部文學電影的拍攝,做了原著者全程參與的嘗試。

 

「沙河悲歌」是張志勇的第2部文學電影,選擇「沙河悲歌」做為腳本,係因其中男主角一生都在追求藝術理想,雖然因此而導致一生潦倒、生活困頓坎坷,甚至因肺結核而病死火車車廂,但他終其一生未改變對藝術追求的信念。這方面和導演張志勇在電影中,一再追尋文學表述的可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正因為這樣,看完這場電影之後,學員和導演間的互動對話,格外熱烈而深入,應該是「暗頭仔,相招看影戲」區塊裡,相當成功的第1場活動。

 

●文學與電影「邂逗」成經典

 

在欣賞過「沙河悲歌」之後,相關的影劇課程則邀請輔大教授、金馬獎評審張昌彥,到文藝營講述「文學與電影──張志勇的電影世界」,張昌彥以專業電影評論者的角度,切入張志勇的電影內在,談論張志勇所呈現在觀眾眼前的電影,和文學原著間的差異與類近,並闡述張志勇電影中的文學性和文學意涵。

 

張昌彥還在演講中,舉1部很有水準的影片「邂逗」為例,說明他心目中文學電影經典的樣相,「邂逗」可算是文學電影的經典之作,電影一開場鏡頭呈現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在鐵路車站的咖啡座,和一名優雅女子靜默地喝著咖啡,二人似乎有甚多話語卻欲言又止;突然鏡頭裡出現一名老婦,打斷了二人的話題,接著是火車進站,男女二人只好無語分手。

 

這樣的場景如果就此打住,有多少種可能的劇情發展可以想像。不過電影不是就此軋然而止,接下來的劇情講述這名男子是一名醫生,每個星期會有一天到鎮上看診,而這名女子則每週相同的一天來鎮上,有那麼一回二人在火車站邂逗,此後發展出一段淡淡的情愫,每個星期當小鎮的工作結束時,二人就會在車站咖啡座喝杯咖啡,聊一聊過去一周的心事,而後淡淡地分手。

 

電影最後又回到開場的那一幕,不過這回音效加了進來,二人的對話也清晰入耳,原來男醫生早有家室,而他的小鎮看診也已結束,此後將再無機緣在車站咖啡座聊天、互道衷曲,在這種臨別時刻最需要靜謚的相處,但是卻被相識的老婦打斷了話語,也打斷了最後分離前的默默情愫。

 

開場和結束,都是相同的場景,卻引帶出不同的文學張力,看張志勇的文學電影「一隻鳥仔」也好,或是「沙河悲歌」也好,都能在電影中看到類似「邂逗」的處理手法,也讓學員從「沙河悲歌」中,看到1名導演的文學夢想。

 

●戲劇反映、美化、批評人生

 

當然,在「暗頭仔,相招看影戲」區塊,如果只安排上述2場,必然無法滿足學員的需求,因此主辦單位又邀請世新大學副教授曾西霸,在營中講述「戲劇與人生」,曾西霸首先敘明戲劇的定義是「戲劇是安排演員在舞台上,面對觀眾去加以搬演的一個故事」,他也指出戲劇的特性包括了「綜合性、短暫性、整體性、衝突與危機的藝術」,並且分別加以說明,讓學員清楚了解戲劇。

 

而後曾西霸則指出戲劇與人生的關係,他認為戲劇可以反映人生,也可以美化人生,更可以批評人生。他也舉「3個和尚」的劇本為例,和所有學員共同討論戲劇的主題如何彰顯、人物如何鋪排、情節如何推展,並進一步討論文學著作如何被改編成戲劇,學員們也獲得編劇、改編劇本的方法,這又比當年「美台團」的搬戲更進了一步。

 

●說說唱唱傳授歌仔戲的唱腔

 

此外,主辦單位還邀請當紅的歌仔戲小生唐美雲,在晚會節目中以說說唱唱的方式,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唐美雲為了教學效果,還特別把歌仔戲音樂製作人、她的專屬琴師帶到營中配合她的演出。

 

唐美雲除了自己演出之外,還應主辦單位的懇託,在課堂上傳授歌仔戲唱腔,包括七字仔、都馬調、流傘調、哭調等常常聽聞的曲調,都一一傳授給學員,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帶領學員演唱各式曲調,讓學員都成為歌仔戲唱腔的種籽教師,對參加23屆「鹽分」的國小教師來說,她們學會了一種鄉土戲曲的基本功,在返校後因應鄉土教學時多了一項利器。

 

那個夜晚文藝營的會場中,充斥著歌仔戲的唱腔,學員們都熱烈回應唐美雲的教學,甚至一再要求唐美雲再示範、再領唱,一直到超出課程安排時段很久以後,且唐美雲的趕車時間不能再拖延,才總算結束了精采的歌仔戲之夜。其實,唐美雲的歌仔戲除了列在第2個區塊之外,也兼具第3區塊「台灣鄉土文學傳承」的意義。

 

●語言加上肢體演出詩歌精髓

 

主辦單位在第3個區塊,安排了趙天福(見×圖)的「台灣演詩」,趙天福用肢體語言和聲音,把古詩、現代詩給「演」出來。他刻意把他在台北永和社區大學、板橋社區大學演詩課程的學員,帶到鹽分地帶來現身說法,讓同樣是學員的學生,表演給文藝營的學員觀賞,刺激所有人能有「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

 

因此,在表演告一段落之後,他還結合台北的學員,特別教導文藝營的人人如何吟詩、如何朗誦、如何演詩,讓教師學員可以在返校後依法泡製,為九年一貫課程的語言能力增添教材。果不其然,在最後的學員之夜,就有不少學員演出了不俗的「演詩」節目,真的是現學現賣毫不含糊。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