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0/29》═════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黑狗老師看教改
◎ 教育論壇 教改不打高空,教育才有希望
********************************************************************
◎ 黑狗老師看教改
又臭又長的文獻探討
文/黑狗
「文獻探討」是一篇學術論文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為,藉由文獻探討,論文閱讀者方能夠從中得知該篇論文的研究範疇以及立論基礎。基本上,所謂的「學術性論文」,就是要以各種層面來檢視主題的內容與假設前提,提出各種證據來證明其立論依據,而不是如同空中樓閣一般毫無根據。也因此,一個嚴謹的文獻探討,方能證明研究者為文並非是出於個人臆測,同時,亦能夠彰顯論文內容的深度、廣度與研究主題的重要性;而研究者廣泛的引經據典,也才能避免文章內容失之空泛,言之無物。
國內的學術論文多如牛毛,其撰寫方式亦因研究領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寫作格式。以教育類論文的寫作格式來說,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心理協會)格式便是一個有力的依據。而基於長久以來的寫作共識,國內教育學術論文的「文獻探討」,在一篇論文當中所佔的比重,更是不容忽視。因而,論文結末所列示的參考文獻書目,便常常如同老太婆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
一篇學術論文「參考書目」的多寡,在內行人的眼裡,自然是無足輕重。因為文獻探討的內容至多也只能反映出該主題在過去的研究概況,這與研究者對於研究設計與在學術創意上所展現的巧思無關。只是,閱讀者並非人人都是內行,於是,許多沒有創意的研究,在文獻探討的大作文章,反倒是被外行人誤解為論文結構嚴謹,內容充實的證明。
而寫作者倒也甘之如飴,因為藉由一長串的引經據典,便理所當然地間接表示了研究者的遍覽群籍、做足功課,願意為了學術上的鑽研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只是,這樣的文獻分析在論文的學術性與實用性方面,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大多數的研究者如此,劣幣驅逐良幣,久而久之教育類論文的文獻探討,就變成如同吃到飽餐廳裡頭的大雜燴一樣,變成一道看似豐盛,但卻吃不出食材原味的菜餚,儘管食而不知其味,卻又棄之可惜;更誇張的是,眾家不同觀點的文獻統統集合起來,竟然可以融合成一個共同的結論,豈不怪哉?
文獻探討的原意是好的,學術本就不是空中樓閣,需要理論背景來佐證。只是,試圖從既有文獻去勾勒智慧的藍圖,是不是需要如此大量的文獻來證明研究者治學的嚴謹與用功的程度?以國內教育類的碩博士論文而言,研究生於文末附註的參考書目常常動輒1、2百本(篇),甚有多達4、5百本(篇)者,不禁令人十分懷疑:「是不是每一本教育類的研究論文,都要仰賴眾家學說、研究報告、媒體報導、統計資料、以及龐雜書海的文案堆積來佐證,方有資格構築一座足以取信於公眾的知識堡壘?」
事實上,依據我個人的感覺與經驗,我並不以為時而動用大量的文獻來作為研究素材是全然足可效法。更進一步言之,我甚至覺得動不動就搬出幾百本書來嚇唬讀者的寫作者,根本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研究者。試問,你讀一本書要花多少時間?讀完以後能夠將作者的原意充分理解要花多少時間?甚而,對於作者當初寫作的初衷與心境,以一個研究生所能夠感同身受,引發想像空間的效率而言,這又要花去多少時間?
若不能感同身受的去體會前人所留下的足跡,了解過去研究者的思維,就算翻了一兩百本書,我個人相信,這樣的收穫應該還是極為有限;更糟的是,引用者半調子的片面理解,極有可能曲解原創者的原意,這就是學術傳承的以訛傳訛;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而被曲解的薪傳,比失傳更嚴重。
這正是因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認知架構,往往是基於個人的生活背景與天賦條件之間的交相激盪,所自成的一套價值體系;而這個體系是容不下太多的挑戰與對立的。因為個人價值觀的型塑是一個神聖而漫長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幾,那可視為個人價值判斷的傳統與累積。因而一篇文章裡面所包涵的體會,很可能就是一個作者一生的智慧結晶;一本書裡頭所包容的知識,很可能就是一個作者一輩子的嘔心瀝血。
要以一個人的力量閱讀完1、2百本書,4、50篇文,然後去體會這1、2百個作者的1、2百種不同的人生觀,思索那4、50篇論文的4、50種不一樣的學術創意,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會是一個速成的任務嗎?除非,這1、2百本書不過就是抄來抄去,貼來貼去;那4、50篇文不過就是引用來引用去,解釋來解釋去;如此一來,參考書目何必如此大費周章羅列細目強佔篇幅,研究者何苦委屈自己浪費時間去看那幾百篇「換句話說」、「有講等於沒講」的理念?
倘若我們將文獻探討比喻為愛情,將參考書目比喻為談戀愛的對象,再以談戀愛的次數來衡量愛情品質好壞的話,是不是一個人談過的戀愛次數越多,交往過的對象越多,就越能夠表示這個人對於愛的真諦了解得越多,感受得越深,體會得越刻骨銘心?
人的一生,常常因為旁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淺顯的觀念,在人生的交叉點上恍然大悟,而決定了一生發展的方向。換句話說,真正能夠讓人的內心產生動搖,造成震撼的並不是幾百本書,而是一個理念。那麼,一個能夠取信於自己的研究,一個能夠真實反映自己內在的信仰,不也應該只是「一句話」或「一本書」而已嗎?
因此,一個真正有價值的研究,並不是幾十或幾百本文獻的探討,它應該是一個易於為人們所理解的信仰(你曾看過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寫出一堆不著邊際、故弄玄虛、拮据聱牙、還讓他的讀者們看得一頭霧水的甲骨文嗎?),那是:研究者對現象的質疑而自發的驗證過程;
研究者本身的天賦與後天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研究者個人堅定的信念從萌芽到開花結果的歷程;研究者甘願冒犯學術權威也不願向自我妥協的執著;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這輩子真正能讓你賭上性命去摯愛的,不也就是那麼一個?
◎ 教育論壇 教改不打高空,教育才有希望
林泉利
最近行政院主計處完成最新調查─國民生活指標統計,根據統計顯示:自78年以來,我國教育機會擴增及教育經費與人力投資增加,學習生活領域綜合指數逐年成長,成長達率達10.01%。或許看到這個「教育進步」的數據,我們應該感到興奮與雀躍。但從以下事實卻又讓我們涼了大半截。
首先是日前傳出大學要凍結國立大學新學年師資預算,影響所及可能造91年度招生困窘,經台大校長抗議,以為犧牲大專教育將動搖「國本」,事後雖教育部極力澄清與否認,但針對國立大學「節衣縮食」的方向,行政院應在計畫中,何況「錢」還要分配到中小學教育發展上。
從務本的角度看國內大學發展,我們看到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普設泛濫,私大、學院快速成立,當質不能隨量並進時,前者校園出現學生怠學、老師熱衷仕途參與選舉,以致有辱學風,研究窮斯濫矣;而後者倖進夫子中不學無術者有之,集諸多科目專任於一身者有之,足使師道不彰,受業學子困於學費來源匱乏而汲汲辛苦於兼差,如此怎能輝宏大學優質教育。
今日之國立大學除了要比大外,還要一般全國設立分校多寡,時至不得已,才由教育部主導「合併」,結果許多公帑的浪擲,能不叫人扼腕?如今陳維昭等校長哭窮,豈不讓人生氣?或許大學師資要高薪福利,也就是說「彈性」待遇,在大陸可行,為何台灣不能?或許是台灣的學者「淡薄名利」,抑或自知學疏才淺?或是台灣的學術界濫竽充數者眾,礙於輿論而有自知之明?
稍早「陽明」禮聘一位國外華籍學人當校長受阻,雖是單一例子,但僵化的「待遇」政策一直就沒有看到有擔當的校長提出「修法」?我們與其暢言艷羨北大是如何、如何的優遇學有專精的學者,但也該檢討一下我們的教學研究條件與學生敬業內涵。
其次是高中以下教師退休與教師實習分發的供需問題,要合理解決才能安定「軍心」。對於退休潮一直是教育部的「痛」,卡在退休金分配問題,政府所缺的經費中,雖然相關單位曾做保證,但地方政府仍然束手無策。或道德勸說,或強力制止,但在教學已力不從心下,夫子們其憂懼於無法全身而退,心中的苦又豈是廟堂之上的官員、民代所能體會?
於是利用公家醫院生病資料取得「嚴重」內容,一搏「優退」機會,至於「造假」事實也迭有傳聞,諸多「鍵而走險」的醜態,是該同情?還是指責?站在教育界新陳代謝的樂觀立場,中央乃至地方是沒有理由做諸多限制呀,所謂「合留散離」。鐘鼎山林,人各有志,強留只有增加教學環境的傷害,至於「劣幣驅良幣」的理論在今天可以公評下的檢討,基本上應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各界也無庸擔心退休潮的後遺症,先籌足財源給各縣市補助吧!
另外,有關多元師資培育辦法中,取得師資的來源不僅止於師範院校,教育學程的選讀,教育學分的進修成了大熱門,而「實習」成了結業後的必要階段,但現行實習的內容除了「跟」班以外,從事校園瑣碎事務與打雜,無非是讓外界直覺實習功能不彰,何況有些年輕人實習著眼點在於方便進入該校,而在服務期間建立人脈,以便順利「扶正」,這樣合理嗎?再說一個月「打工」的收入──8000元也未免太寒酸了,只是在政策與內容一直未見單位提出類似構想的學者檢討。
針對公費生分發問題,以往因為都是師範生,依成績高低分發。如今把偏遠教師名額給了公費生,這是當初入學的「條件」,只是後來許多準老師靠某種關係被分發大台北地區,不合法部分──雖被爭議,但今年依然發生,請問這樣的做法對嗎?對於偏遠地區的學校是不是有些殘忍?有了制度,卻出了一堆「疑問」?今後有誰還相信政府的法規?
教育部又於日前政策決定,為避免教學校教學斷層,所以希望役政單位同意不必徵召入伍而留校服「替代役」、吳鐵雄次長以為如此可以減少偏遠地區聘請代請老師困擾,或許構思很好,但也請教育部先落實所有公費生安置在偏遠地區的遊戲規則,然後再來決定至少要這些公費生包括替代役在內的服務年限,並在任期屆滿後,給予優先調動至理想(志願)都會學校,如此政策調整才有實質意義啊!而對那些違規的準夫子、不依規定前往偏遠地區的資料要好好公開,讓師院公費生制度可以接受各界檢驗與公評!
再者是九年一貫的實施預期表現與高中職社區化目標還要有一段路要走。九年一貫的理念不容置疑,九年一貫的設計亟待國中小老師花費心思投入……或許有太多老師企圖心欠佳、面對新的教學頭痛,或許知易行難的課程設計,如果大家不努力,所面臨的將會是91學年度「開天窗」危機,或許這是中華民國教育史上首次由教師自己「做主」的課程內容設計;或許大家都沒經驗,我們在此期望所有師長加油了,留下記錄,就是值得啊!
隨著稍早學力測驗實施,北縣市的國三畢業考生分發成了大家矚目焦點,依往聯招的結果,大家對有多少高職生到台北市入學人數,意見不會很多。但在比較新的入學方式及高中職新生報到率後,台北市教育局統計有4成左右新生不是「在地人」。
換句話說,如果以教育部大力推動「高中職社區化」的政策,明顯有落差,因此台北市建議設限保障名額,以維護北市學生權益,然而一旦設限將直接影響鄰近北縣考生升學機會,自然北縣官方、民代也激起了莫大反彈,對雙方為了自己子弟就學機會而箭拔弩張的抗衡。
這樣的僵持並無益解決問題,如果能補強北縣中學教學水平,增加錄取名額;如果能調整北市本位主義心態,依學區大小優先安排在地學子入學順序是大家坐下來好好談一下,不是更能「兩全其美」嗎?
最後教師工會因為無法可循,所以可能無法適時成立,但筆者希望教師會的服務精神應仍在,以往教師會某些幹部的服務方向與內容不易獲得大多數「認同」,以致教師向心力不足,如果能夠更務實一些,不打高空式的建言。不被認為只在爭各種主導權的「刻板印象」,相信教師(工)會會有一番氣象與成就的。為了表現全體教師真誠與熱忱,全國教師會幹部能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走筆及此,想到前吳京部長的理論──教改是永續不斷的,在這兒也希望中央教育政策與地方教育措施在擬定或改變時也請務實些吧!而老師們在教學上也要更加努力了!
◎ 教育論壇 教改不打高空,教育才有希望
林泉利
最近行政院主計處完成最新調查─國民生活指標統計,根據統計顯示:自78年以來,我國教育機會擴增及教育經費與人力投資增加,學習生活領域綜合指數逐年成長,成長達率達10.01%。或許看到這個「教育進步」的數據,我們應該感到興奮與雀躍。但從以下事實卻又讓我們涼了大半截。
首先是日前傳出大學要凍結國立大學新學年師資預算,影響所及可能造91年度招生困窘,經台大校長抗議,以為犧牲大專教育將動搖「國本」,事後雖教育部極力澄清與否認,但針對國立大學「節衣縮食」的方向,行政院應在計畫中,何況「錢」還要分配到中小學教育發展上。
從務本的角度看國內大學發展,我們看到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普設泛濫,私大、學院快速成立,當質不能隨量並進時,前者校園出現學生怠學、老師熱衷仕途參與選舉,以致有辱學風,研究窮斯濫矣;而後者倖進夫子中不學無術者有之,集諸多科目專任於一身者有之,足使師道不彰,受業學子困於學費來源匱乏而汲汲辛苦於兼差,如此怎能輝宏大學優質教育。
今日之國立大學除了要比大外,還要一般全國設立分校多寡,時至不得已,才由教育部主導「合併」,結果許多公帑的浪擲,能不叫人扼腕?如今陳維昭等校長哭窮,豈不讓人生氣?或許大學師資要高薪福利,也就是說「彈性」待遇,在大陸可行,為何台灣不能?或許是台灣的學者「淡薄名利」,抑或自知學疏才淺?或是台灣的學術界濫竽充數者眾,礙於輿論而有自知之明?
稍早「陽明」禮聘一位國外華籍學人當校長受阻,雖是單一例子,但僵化的「待遇」政策一直就沒有看到有擔當的校長提出「修法」?我們與其暢言艷羨北大是如何、如何的優遇學有專精的學者,但也該檢討一下我們的教學研究條件與學生敬業內涵。
其次是高中以下教師退休與教師實習分發的供需問題,要合理解決才能安定「軍心」。對於退休潮一直是教育部的「痛」,卡在退休金分配問題,政府所缺的經費中,雖然相關單位曾做保證,但地方政府仍然束手無策。或道德勸說,或強力制止,但在教學已力不從心下,夫子們其憂懼於無法全身而退,心中的苦又豈是廟堂之上的官員、民代所能體會?
於是利用公家醫院生病資料取得「嚴重」內容,一搏「優退」機會,至於「造假」事實也迭有傳聞,諸多「鍵而走險」的醜態,是該同情?還是指責?站在教育界新陳代謝的樂觀立場,中央乃至地方是沒有理由做諸多限制呀,所謂「合留散離」。鐘鼎山林,人各有志,強留只有增加教學環境的傷害,至於「劣幣驅良幣」的理論在今天可以公評下的檢討,基本上應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各界也無庸擔心退休潮的後遺症,先籌足財源給各縣市補助吧!
另外,有關多元師資培育辦法中,取得師資的來源不僅止於師範院校,教育學程的選讀,教育學分的進修成了大熱門,而「實習」成了結業後的必要階段,但現行實習的內容除了「跟」班以外,從事校園瑣碎事務與打雜,無非是讓外界直覺實習功能不彰,何況有些年輕人實習著眼點在於方便進入該校,而在服務期間建立人脈,以便順利「扶正」,這樣合理嗎?再說一個月「打工」的收入──8000元也未免太寒酸了,只是在政策與內容一直未見單位提出類似構想的學者檢討。
針對公費生分發問題,以往因為都是師範生,依成績高低分發。如今把偏遠教師名額給了公費生,這是當初入學的「條件」,只是後來許多準老師靠某種關係被分發大台北地區,不合法部分──雖被爭議,但今年依然發生,請問這樣的做法對嗎?對於偏遠地區的學校是不是有些殘忍?有了制度,卻出了一堆「疑問」?今後有誰還相信政府的法規?
教育部又於日前政策決定,為避免教學校教學斷層,所以希望役政單位同意不必徵召入伍而留校服「替代役」、吳鐵雄次長以為如此可以減少偏遠地區聘請代請老師困擾,或許構思很好,但也請教育部先落實所有公費生安置在偏遠地區的遊戲規則,然後再來決定至少要這些公費生包括替代役在內的服務年限,並在任期屆滿後,給予優先調動至理想(志願)都會學校,如此政策調整才有實質意義啊!而對那些違規的準夫子、不依規定前往偏遠地區的資料要好好公開,讓師院公費生制度可以接受各界檢驗與公評!
再者是九年一貫的實施預期表現與高中職社區化目標還要有一段路要走。九年一貫的理念不容置疑,九年一貫的設計亟待國中小老師花費心思投入……或許有太多老師企圖心欠佳、面對新的教學頭痛,或許知易行難的課程設計,如果大家不努力,所面臨的將會是91學年度「開天窗」危機,或許這是中華民國教育史上首次由教師自己「做主」的課程內容設計;或許大家都沒經驗,我們在此期望所有師長加油了,留下記錄,就是值得啊!
隨著稍早學力測驗實施,北縣市的國三畢業考生分發成了大家矚目焦點,依往聯招的結果,大家對有多少高職生到台北市入學人數,意見不會很多。但在比較新的入學方式及高中職新生報到率後,台北市教育局統計有4成左右新生不是「在地人」。
換句話說,如果以教育部大力推動「高中職社區化」的政策,明顯有落差,因此台北市建議設限保障名額,以維護北市學生權益,然而一旦設限將直接影響鄰近北縣考生升學機會,自然北縣官方、民代也激起了莫大反彈,對雙方為了自己子弟就學機會而箭拔弩張的抗衡。
這樣的僵持並無益解決問題,如果能補強北縣中學教學水平,增加錄取名額;如果能調整北市本位主義心態,依學區大小優先安排在地學子入學順序是大家坐下來好好談一下,不是更能「兩全其美」嗎?
最後教師工會因為無法可循,所以可能無法適時成立,但筆者希望教師會的服務精神應仍在,以往教師會某些幹部的服務方向與內容不易獲得大多數「認同」,以致教師向心力不足,如果能夠更務實一些,不打高空式的建言。不被認為只在爭各種主導權的「刻板印象」,相信教師(工)會會有一番氣象與成就的。為了表現全體教師真誠與熱忱,全國教師會幹部能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走筆及此,想到前吳京部長的理論──教改是永續不斷的,在這兒也希望中央教育政策與地方教育措施在擬定或改變時也請務實些吧!而老師們在教學上也要更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