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0/3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老師的黑板
◎ 老師的黑板不再是黑板
◎ 導演簡介
◎ 大和視窗 有防災素養的新居小學(下)
********************************************************************
◎ 老師的黑板
內容簡介
片名:老師的黑板(The Blackboards)
得獎記錄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洛杉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導演
●莎米拉.馬克馬巴夫(Samira Makhmalbaf)
編劇
●默森.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
●莎米拉.馬克馬巴夫
製片
●穆罕默德阿瑪迪(Mohamad Ahmadi)
演員
●巴曼戈巴迪(Baham Ghobadi)
●貝娜賈法利(Behnaz Jafari)
●薩伊穆罕默德(Said Mohamdi)
除了以上3人之外,片中上百名演員皆為非職業演員。
一群老師背著黑板,在伊朗和伊拉克的邊界山區尋找學生。其中一位老師雷萬,背著黑板翻山越嶺的尋找失學的牧羊孩子,他遇到了一群冒險走私的兒童,即使有心求知也無法安靜學習;而另一位老師薩伊則沿著河岸,尾隨一批老人與少婦,他用黑板作為聘禮,娶了老人的女兒,並試圖教她識字。兩位老師經歷了不少驚險與感人的場面,但隨著邊界士兵的槍聲響起,兒童的中彈倒地,以及薩伊及老人女兒的分手,黑板又再度漫入雲霧當中,黑板上歪扭的字,也逐漸由清晰而模糊……。
◎ 老師的黑板不再是黑板
文/特約記者陳皓薇
21歲的導演莎米拉,在兩年前的一部電影「蘋果」當中,嘗試處理當代伊朗女性的困境;兩年後的今天,莎米拉將鏡頭搬到兩伊邊境,尋找這群在貧瘠大地間偷生奔逃的難民。「老師的黑板」在寫實而交錯的鏡頭當中,沒有猛烈的聲光爆破,也沒有血腥煽動的鏡頭,只有一個個浪人般的老師,突兀的背著一塊塊救贖般的黑板,出現和隱沒在山巒與雲霧當中……。
本片一開始便是一群背著黑板的老師,漫山遍野的在邊境的荒野當中,找尋著想讀書的孩子。他們不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高尚情操,只是兜售著知識的另類小販罷了,「有沒有人想學讀書寫字?讀書寫字可以讓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九九乘法可以讓你不被人騙錢,有沒有人想學讀書寫字?不用付我很高的學費……」。老師們四處叫賣,只可惜,在這邊境當中,沒有人需要他們賣的東西。
知識是遙遠而可笑
其中,有一位名叫雷萬的老師,在山邊的路途中,遇到了一群自稱驢子的孩子,他們日復一日的駝運貨物走私出境,活著,便是不斷的走路、搬運貨物。其中有一個孩子和雷萬學寫自己的名字,雷萬在黑板上寫下孩子的名字,並沿路教導孩子發音,然而,在孩子學會的同時,邊境士兵無情的槍聲,血染了孩子稚嫩的臉龐。而另一位老師薩伊,則混進了一批想返回伊拉克故鄉的難民中,成為他們的嚮導,更用黑板作為聘禮,娶了老人的女兒哈蘭。薩伊嘗試用黑板教妻子讀「我愛你」的字,然而,在邊境兩人不得不離婚分手各奔東西,哈蘭背著當作聘禮的黑板離去,在雲霧中黑板上若隱若現的,是哈蘭未曾說出口的「我愛你」。
其實,對兩伊邊境的難民來說,讀書、寫字、算數都是沒有意義的事物,知識是遙遠而可笑,傳授學問的黑板也不過是個多功能的木片罷了!在這部片子當中,黑板除了教學之外,導演更不停的轉換著母體的意象,有時它可以作為躲避槍彈的工具,有時它又可以當斷腿的支架,有時它也可以扛生病的老人,或晾幾件衣服,甚至它還可以當作聘禮,和傳達及培養感情的工具。然而,無論「黑板」的價值如何轉換,影片終了,老師的黑板都不再存在;因為,不論是成為孩子斷腿的支架,或是離婚妻子的聘禮,「黑板」都成為另外一種意義,「黑板」不再是「黑板」。
什麼是教育的意義
聽到「老師的黑板」這部片名,你會想到什麼?911事件之後,再來欣賞本片,你會發現「God
bless America」是多麼諷刺的話語。在貧瘠荒蕪的曠野當中,我們看不到血腥煽情的殘酷畫面,我們也無法尋找出春風化雨的溫馨氣息,只是一群群面無表情的大人小孩,疲累的在躲避子彈當中行走,既使穿插著一點小小的幽默,卻也顯得那麼無奈。這是一個不具尖銳、聳動的片子,但卻比任何好萊塢的商業電影更具批判及控訴的性質。紀錄片似的鏡頭當中,不禁讓人深思,在這樣的場景當中,正如黑板所代表微不足道的意義一般,究竟教育還具有什麼樣的用途?資本主義的教育具有經濟的意義,共產主義的教育具有政治的蘊含,然而,對於流離失所的難民,或是鋌而走險的兒童來說,教育還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也許,身為中產階級的教師,在面對高關懷或邊緣的學生之餘,也能稍微同理的關心受教的對象,對他而言,教育如果是沒有價值的,到底你該怎麼辦?或者,一個學校除了有心理輔導的輔導室之外,更需要社會工作的單位,如果孩子的問題不在個人,而在社會加諸他的壓力,不論是金錢、庇護或是安置,也許提供他實質幫助的價值,更需先於教育他對未來的盼望。畢竟,就如同電影當中朝生暮死的人們,他們的問題在當下,這是很現實而殘酷的。
因此,正如片中老師們背著黑板,四處尋找學生的場面一般,他們販售的知識,對於場景當中的人們來說,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對影片中的人們來說,與其要教他們讀書寫字,不如一位孩童描述兔肉的滋味,或是將黑板拿來晾衣服來得切實。在台灣的我們不也常如此?教育的價值和學生的需求具有差異,這也許就是無法帶好每一位學生的原因之一吧!(圖片來源:www.iranian.com)
◎ 導演簡介
從出生那刻就和電影分不開了 莎米拉.馬克馬巴夫(Samira Makhmalbaf)1998年,年僅18歲的莎米拉,以「蘋果(The
Apple)」一片創下入選坎城影展最年輕的導演紀錄,今年才21歲的她,去年更以「老師的黑板(The Blackboards)」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出身電影世家的莎米拉,伊朗名導爸爸默森一手創立了馬克馬巴夫電影學校,演員媽媽瑪絲葉梅基妮也曾執導「變成女人的那一天(The
Day I Became A Woman)」,16歲的兒子馬森更拍了一部記錄莎米拉拍片過程的「看莎米拉如何拍老師的黑板」,而最小的女兒漢娜才12歲,居然也執導過一部25分鐘的短片「我的叔叔」。
年紀輕輕的莎米拉,強調自己「從出生那刻就和電影分不開了」,她堅持生命中有些時刻不容錯過,許多內在的想法,包括自己對於世界的觀點,都透過影像忠實的表達。未來他希望她能一年拍一部電影,並繼續深造,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天能走出伊朗,拍一部「外國」的影片。
◎ 大和視窗 有防災素養的新居小學(下)
文/鄭老師
資訊的傳播是災害中相當重要的課題。在地震多發的日本靜岡縣,新居小學的防災教育值得我們借鏡,上週我們已介紹過該校的素養。且讓我們試著檢驗新居小學災害資訊的傳播。
新居小學相當重視資訊的傳播。在它的防災手則上針對上學放學,上課等不同時間鉅細靡遺地標示發生災害時,學生以及教職員的對策。
避難三不原則
在教室上課時,若發生了災害要學生避難。學生不能為了緊急避難就一鬨而散,小學生們要照號碼排隊(我記得我上小學時,因為一天至少要排好幾次隊,要迅速地照號碼排並不是件難事),教師先確定全班人數是否到齊,再行避難。這樣的確認人員的工作不只是由老師進行而已,同時校方還細心地加上由同學確認朋友是否在隊伍中,防止老師在緊急時忙中有錯。(這種多重保險有時是好事,但有時則會淪為無效率的多此一舉。在保險和效率之間的拿捏,這得要視實際情形而定)此外針對校園打掃時的災害發生,校方也明定校園特定區域到校門的避難途徑。校方要求學生「不推,不跑,不吵」三原則。為了避免擁擠,校方規定三樓的學生在避難時使用樓梯的內側,二樓的學生在避難時使用樓梯的外側。
校方發給學生每人一分「攜帶型防災手冊」,在卡上圖文並茂地明確指出「警戒宣言時的對應」和氣象局發佈台風的「暴風警報」時對應的方法。事先確認好各種災害發生時對策,並且詳細地告知教職員工和家長防止在宣言或警報發佈時造成混亂。(其實如果台灣有一個明確上班上課的標準的話,家長們也不用在颱風天時為了還要打電話給校方,校方也不用加派人手到學校接聽家長打來的電話。)
由於新居町本身是防災推行的重點社區,而且每年9月1日防災日,靜岡縣都會以新居町為會場進行的演習。新居小學很清楚地明暸到,一個好的防災計劃必須要和社區整體計劃結合,所以在每年防災日也會配合新居町社區進行防災訓練。透過這樣的訓練,小學生們也會學習到在避難時團體行動的重要,聽從大人的指示,在避難時長途拔涉中能夠懂得吃苦和忍耐不給避難團體增添麻煩。
防災
你準備好了嗎
看了新居小學的防災教育,想想我們台灣的防災準備吧。
在921大地震時,有幾個網站成立了報平安的服務。我想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因為在大型災難發生時,報平安的服務可以減低社會上動盪不安的情緒,同時也可避免民眾用電話互報平安使電話線路過於擁擠,影響救災等緊急行政工作。我認為可以個人或大樓或鄰里為守望相助的單位,在不妨礙個人隱私的前提下,讓鄰居知道家人或親人的緊急聯絡電話,災害或是緊急情況發生時,來執行互報平安的服務。
繼桃芝颱風之後,中度颱風納莉風災再度地重創我們台灣。同時社會同胞也認識到防災也不僅止於地震,颱風水患,同時還有可能會有其它類型的災害產生。在這幾次風災中,我想大多數的民眾,想知道的不只是「那裡淹了水」,想看到的也不是年輕的記者頂著狂風暴雨報導「這裡淹水淹了多深」,也不是模糊的「請當地的居民多加小心嚴防豪雨」。應該是「那裡的居民應該要避難」,「應該要到那裡避難」(而不是各憑本事地自求多福)等準確的避難防災的資訊。這些年來大大小小天災加上人禍造成人命傷亡財產損失。也讓台灣同胞感嘆生活在台灣的無奈。
每次天災都造成損傷,我想其原因非常的複雜,並不能只怪罪天災因素或是某特定行政首長。台灣太小又太弱,承受不起另一個921或桃芝或納莉,我們必須認真的反躬自省,我們個人是否有足夠的防災準備,或是動員所屬單位來共同應付各種突發的狀況,如天災或是人為的恐佈攻擊。
在學校的防災教育中,我們要的是一個安全的,讓小孩子可以安全地長大的空間。但是打造這樣的空間,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給學生可以防災避災的資訊以保護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學校可以做的,也是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的。
日本的防災做得好絕不是因為他們有錢有人有閑,而是因為他們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