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1/05》═════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他山之石 911將納入美國教科書
◎ 他山之石 另類效應 911後 校園不能容忍異議人士
◎ 黑狗老師看教改
********************************************************************
◎ 他山之石 911將納入美國教科書
編譯/賴明芝
《關於恐怖主義》(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是一本長達225頁的精裝版歷史書,豪頓.麥弗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Co.)打算要在這個春天出版,對孩子們解釋美國2001年9月11日所遭受的恐怖攻擊事件,並且把這些事件放入歷史的脈絡當中。
編輯克里斯多福.詹森承認,有關恐怖主義的寫作「一直是最複雜的任務,因為這個主題十分複雜」,而且,這起恐怖攻擊事件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廈被攻擊之後,仍然繼續發展下去。
教科書截稿日期考驗書商能力
此外,詹森也說,教科書的出版商正面臨州政府和學校當局所訂出來的截稿日期。大部分的學校通常以5到10年的時間,使用同一套教科書,而出版商一般都是每2年更新一次教科書內容。
從2月開始,經過6月和7月的努力,包括維吉尼亞洲、北卡州、德州和印第安那州在內的幾個週將開始要求書商把樣本交出來,以進行審查的工作,和決定要購買哪一套教科書,這個步驟有時要花上1年的時間。其他的州,包括紐約州、紐澤西州和伊利諾州,將在2002年的春天完成選購教科書的動作。
上述補充教材《關於恐怖主義》將在3月的時候發行,售價為9.99美元。出版商說,這本書對老師個人很有助益,對各學校、學區和州來說,也可以拿來送給罹難者的家庭。
豪頓.麥弗林出版社的分公司麥高.利特爾出版社架設了一個名為「班級地帶」(Class Zone)的網站,上面有該公司每本教科書的介紹。這個網站提供重大事件後續發展的連結。而關於恐怖攻擊事件,詹森說,這本補充教材要比網站更有用,這是因為內容的量。詹森表示:「要是你是老師,得把資料全部下載然後印出來,在影印分給班上的學生,這可不容易。」
更寬廣且具世界觀的內容
其間,也有幾本有關恐怖主義的新書或是補充更新的教材上市:
■豪頓.麥弗林出版社有幾本教科書將上市,分別是: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創造美國》;給高中生看的《美國和世界歷史:互動模式》;6年級學生適用的《世界文化》。
詹森說:「在世界歷史的書中,我們有很多的照片,用來解釋這起恐怖事件,也有小部份會論及可能發生的結果。在開始要印刷之後,我們又加了些有關轟炸阿富汗的時機問題的討論。」
■麥克里蘭/麥格羅希爾出版社則把歷史教科書改版,新的版本更強調世界地理。學生將學到更多出現在美國新聞媒體的地方,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坎薩史坦等地方。對於低年級的設計焦點則放在愛國心和社區服務。
■皮爾森學習殿堂出版社的作家和編輯認為自己正在為該出版社以中學生為主要讀者群的暢銷歷史教科書《美國》做重要修正。一開始,用了兩個段落的篇幅來表現恐怖主義和毒品濫用以及校園暴力,是美國在這個新世紀所要面對的挑戰。
要知識但不要煽情
在更新2003年的版本方面,作者之一的麥克.史托夫表示,其策略是「使學生參與短篇故事,而這些故事把焦點從中西部轉移到放在重要的事件之上」。史托夫說:「觀念是,恐怖主義常常是覺得無法用和平方式改變世界的激進份子,所使用的武器。北愛爾蘭和亞洲的激進派,一直用這個方法,恐怖主義並非只出現在中東。這不是伊斯蘭教的現象。」史托夫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歷史學教授。
寫作並不容易,大部分的作者如是說。
史托夫說:「從另一方面看,12、13歲的孩子很有悟性。換句話說,因為他們還這麼年輕,我們在下筆時要非常的注意。不只是德州的青少年會讀到這本書,紐約市可能失去父母的孩子或是至親的孩子,也會看到這本書。」
詹森表示,目的是避免在幫助學生了解情況時,把事件煽情化。
(資料來源:USA TODAY)
◎ 他山之石 另類效應 911後 校園不能容忍異議人士
編譯賴明芝
華盛頓郵報昨天報導,在911恐怖攻擊後,異議人士發現美國的大學校園已更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見。在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班機已經撞擊世界貿易中心後,連續告訴兩班學生說「任何人炸毀五角大廈都會得到我的支持」的一位新墨西哥大學教授,現在可能會遭到校方的處分。
郵報指出,55歲的柏索德(Richard Bethold)聲稱,他當時只是試圖表示幽默,但是儘管他一再道歉,他的評論引發了持續至今的憤怒反應。數以千計的學生、校友和其他人已向學校當局抱怨。學生們、幾位參議員和企業領袖要求將他免職。柏索德還接獲死亡威脅,迫使他遠離校園一個星期。
在此同時,新墨西哥大學已展開一項調查,最後可能會處分這位教授。校長佛斯特說:「有許多事你不能說而免於言責,即使是在大學校園裡。」
大學不是言論自由的朋友
報導中說,愈來愈多的教授和其他教職員像柏索德一樣,都為了在911恐怖攻擊後發表引起爭論的評論或是採取明顯可見的象徵性立場而遭到責難。美國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在恐怖攻擊後普遍的敏感氣氛中受到譴責。
大學主管表示,鑑於全國的情緒和教授負有的特殊責任,譴責他們是合理的。但是主張自由言論者聲稱,公共譴責正在對大學校園一向都有的激烈辯論潑冷水。
致力維護大學校園言論自由的個人教育權利基金會執行長哈佛爾森說:「由於現在全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個話題上,我們可以看出大學不是自由言論的朋友。我們的校園正在被神經過敏的暴政接管。」
報導又說,在麻薩諸塞州的聖十字學院,一位系主任要秘書把她掛在辦公室紀念班機被劫持而喪生的一位朋友的國旗拿下,他認為這種展示不當。此事經當地一家報紙報導後激起公憤,秘書獲准在桌上放國旗。
不同的意見等於製造藉口
紐約市立大學教職員本月稍早曾參加一項論壇,有些人將恐怖攻擊歸咎於美國的外交政策,而被校長高德斯坦譴責是在為恐怖分子製造「不充分的藉口」。
德克薩斯大學新聞學教授顏森撰寫評論文章表示,911恐怖攻擊不比美國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犯下的「大規模恐怖主義行動」更卑劣,而遭到大學校長佛克納公開斥責。
雖然承認顏森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佛克納在信中指責這位直言不諱的教授已變成「對公共政策問題完全愚昧的泉源」。
顏森指出,公開斥責對他沒有多少影響。「但問題是學生和資淺的教職員對這種公開羞辱會怎麼反應?」
911恐怖攻擊以來的各項民意調查發現,民眾普遍支持對阿富汗的空中攻擊,部分言論自由鼓吹者表示,這種情緒正在鎮壓不同的意見。
幾位撰文批評布希總統領導能力或美國外交政策的作者都遭到圍剿、乃至失去工作。在節目主持人馬赫提到美國若干過去的軍事行動「可鄙」後,部分廣告客戶和地方電視台揚棄了美國廣播公司的「政治不正確」。
郵報指出,大學教授現在擔心,這種新的一致性正在造成一種侵蝕校園的衝擊、腐蝕它們作為辯論和異議溫床的歷史地位。在越戰期間,大學校園是反戰運動的中心。但是許多言論自由鼓吹者表示,校園現在已更不能容忍爭論。(輯自中央社)
◎ 黑狗老師看教改
黑狗也要高格調
文/黑狗
黑狗不懂,什麼樣的人,才叫高格調?
或許是因為黑狗沒念過哈佛,普林斯頓,東京帝大,或劍橋牛津;關於,「高格調的世界」,涉獵甚少。有的話,也只有看過劉墉先生,在他所寫的書裡面,拼命誇獎他那個念過史岱文森,以及哈佛研究所的兒子,了不起,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不缺。黑狗還記得當「超越自己」一書瘋狂熱賣的時候,黑狗媽媽拼命鼓吹黑狗「這本書要看」時的殷殷之情。
(望子成龍,或許就是每一個身為父母,或曾經身為父母的人,曾經,或現在正擁有的,無法擺脫的心情宿命吧。)
時代不同了,至少黑狗真的覺得,10年前的人所追求的高格調,和現在的我們,有一點不同。自從里歐塔德開啟了後現代的解離風氣之門之後的10年,全球化整合的潮流,又再度成為主流。10年前那種離經叛道,頹廢自我,「酷斃了」,「小子你有種」的另類作風,「曾經」讓人拍手叫好,不過,就今天來說,這樣的作風,似乎已經漸漸地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同;取而代之的,是新一波的知識經濟,網路革命。如今公眾所欣賞的,不再是那種自以為是,自以為「很酷」,一天到晚想革命,想抗議的人;而是那些真正能夠整合各領域,具有專業素養,同時有能力與熱情擔負社會責任的,「不太自我」的人。而現在一般人所謂的「菁英」,黑狗以為,就是那些符合社會共識,眾人期望的「高格調的人」。
那麼,什麼是「菁英」呢?。懂得談文化,看深奧難懂的書,高學歷,又能優游在上流階層,不被排擠的人,就叫菁英嗎?或者,那些一個背包行遍天涯,形象瀟瀟灑灑,走到哪裡都是我家的,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地方停留一、兩天之後說:「我懂了。」就又朝著下一個目的地行進,自認為「世界真是小小小」、「有人很苦我都知道」的人,就是菁英嗎?還是,滿口政治,股票,產業前景,批判哲學,在這個世界上沒一件事看的順眼,國家政府都對不起他,表面上弱勢弱勢,爭取福利,滿口仁義道德;同時,還不忘自肥,申請國外護照,狡兔三窟,準備苗頭不對,拔腿開溜的人,就叫菁英嗎?
沒錯,這些人在過去的舊時代裡,都叫菁英;文化菁英也好,社交菁英,科技新貴也罷,他們都是一群,受到上天特別眷顧的,菁英中的菁英;在他們的世界裡,宇宙是以他們為中心在運轉,所以他們什麼都知道,是一群博學多聞的人,讓其他人只能站的低低的看著他們,看著他們不爽,抱怨,代表大家,為他自己謀福利。
但是事實是什麼?有人他家風水好,祖上積德,留給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產,或者讓他有錢環遊世界好幾次,或者讓他買書看,錢滾錢;有人天賦異秉,上天給了他一副記憶力超好,批判意識超強的金頭腦,叫他好好紀錄這個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不公平的事,然後抱怨,發飆,可是因為大家都講不贏他,所以只能忍住這口鳥氣照辦。還有人,天生苦命兒,但是環境激發他「天生」那種不服輸的意志,非要爭一口氣不可,所以他就成功了。(堅強的意志,是我們自己可以選的嗎?不然為什麼兩個同是三級貧戶出身的人,一個擁有堅強意志的人可以成為總統,另外一個要靠出賣親戚來賺取佣金?這是什麼原因?)還有人生在衣索比亞的乾旱區,完了,連飯都沒得吃了你還想幹嘛?
所謂的菁英觀念,其實是一種人為的,為了鞏固某些特定階層的利益,而設下的陷阱,因為制度或社會共識會讓你自己覺得「我不是菁英,所以我就沒資格來享受這些資源。」跟大學聯考,各種考試的意思一樣,門檻的設定,是專為某些適合「在這裡」的人而決定的,例如,適合讀書的人,就可以考上大學,那麼,不適合的呢?制度就會讓你覺得,「我是自願放棄讀書的權利,而不是社會對我不公平;我不是菁英,所以我沒資格在這裡。」
好萊塢的菁英,是票房明星與鬼才導演;學校裡的菁英,是明星老師與一群老師覺得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網路上的菁英,是有能力在網上創造商機的人;傳媒的菁英,是一群締造高收視率的;伊索比亞難民區的菁英,是那些有資格先吃的人。說穿了,精英也不過就是一群有資格先享受,或取得資源的人罷了,並不如一般人所認為的那麼了不起,所以,我們也無須太執著於這樣的頭銜。
有些醫師,放棄在都會區高薪的職位,在偏遠或落後地區默默奉獻了幾十年,還自得其樂;有些老夫老妻,一生困頓走來,同甘共苦,相依為命,還能互相體諒,彼此尊重;更有些人,儘管一生當中不識幾個大字,然而他卻始終奉行著,那些讀到碩士博士的人,一輩子做不到的「仁義道德」。他們的人生不燦爛,但很雋永,很寧靜,很踏實。他們的菁英地位,高格調形象,是為少數族群而存在的,而不是譁眾取寵,沽名釣譽的假象;黑狗覺得,那些在自己的崗位中默默努力,凡事隨緣不強求,而且時時不忘體貼身旁的人,同時也懂得善待自己;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格調」。
黑狗這輩子注定不是有錢人或聰明人,但肯定會是一個,活得很真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