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1/08》═════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十萬青年救電視
「無盟」講座「鬥陣」行
◎ 聽不懂就直接發問吧
********************************************************************
◎ 十萬青年救電視 「無盟」講座「鬥陣」行
第二場
攝影、紀錄整理/記者李潔茹
講題:網際網路的新與舊
主講:方念萱(無盟執委,政大新聞系副教授)
地點:台灣立報社
主辦單位: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
協辦單位:傳播學生鬥陣、台灣立報
網路
世上最近與最遙遠的距離
很多人會提到網際網路是一個新媒體,但它「新」在那裡?這幾年來,在學術界及媒體上常會提到「網際網路超越地理空間上藩籬與障礙」,大家一定很熟悉類似這樣的說法,我稱做「命題」,其實就是不同的說法,而每種命題都會有相對的問題,這裡先提出的是網際網路最被大家稱頌的,就是網際網路超越和打破地理藩籬的障礙。
這是一種很流行的說法:網際網路興起後,世界由是二分,世界由二個概念所組成,一個是「無屬地的權力」(placeless power),一個是「無權力的地方」(powerless place),這什麼意思?我們以前的概念裡,地球、世界、國家、國際社群,這些概念都脫離不了地理的概念,但自從網際網路興起後,地理或距離變得沒有意義了,因為網路在,你就在,網路不在,你就等於不存在,資訊不流通,也搭不上線,所以人的存在、訊息的存在與否,完全依恃著網路的存在,所以網路改寫了我們對於地理及距離的概念。
組成世界的兩種地方
很多人持這樣的說法,但這樣的說法實在是太天真了,它可能枉顧了網路並不是這麼普及,即便是網路發展了這麼多年的今天,很多地方沒有接上網路,這樣說來,世界並不是由一個彼此互相連結的網路組成,那世界就是二種地方組成的,一種是不依靠地理位置,而是依靠優勢的網路連結形成一個新的權力中心,另一個是在權力中心以外,因為它沒有搭上網路資訊公路,所以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地方就失去優勢了,在地圖上等於消失了。
另一種說法是「距離的死亡」,「距離」不再是按照地理的概念來講,而是端看你有沒有連得上線,上得了網就遨遊四方,完全沒有距離的障礙,如果沒有網路、沒有這個介面的常識,事實上就沒有辦法進入這個新科技的社群。而「地理的終結」也是一樣的說法。
這些是很流行的說法,很多人把網路說成是一個終結地理、終結距離的萬能工具,當然說這些話的人並不是全面樂觀,但是作為一個口號、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聽起來還滿炫的、滿吸引人的。
距離
究竟是什麼
這說法出來後,當然受到很多抨擊。很多人思考「距離」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在我們生活經驗中,距離是如何測量呢?比如說,政大離世新有多遠?可能用騎機車的速度再加上交通擁擠的時間等等,所以距離這個概念,我們思考的通常是地理的距離,在生活經驗裡,它可能換算成時間的單位。但上了網路,難道距離或時間的概念就完全沒有了嗎?可能是更敏感的,因為自己要付錢上網的時候,時間的概念可能更加敏銳。這從那裡可以證明呢?很多人說電腦上的語言之所以會有這麼精簡的形式、很多縮寫,像問候語用英文字母字首很簡單的表達,它並不是上網的人在搞炫,基本上是為了經濟的因素,要在單位時間之內敲打最多的字,讓對方在單位時間之內能快速吸收最多的資訊,一切不為別的,只為了省錢。很多人認為距離的概念難道沒有了嗎?以前的距離如果是用時間來代替,時間等於金錢,那到了網路上,這個距離的概念對我們可能感受更切身。
也有人認為地理的概念沒有了,但地理究竟只是在這說法裡變成一個舊的包袱,我們以前的媒體沒辦法那麼自由,上了網路就可以自由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但距離或地理有別的味道在裡面,就是「地方」,地理與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是離不開的,在日常生活裡,好像不是像宣傳裡所說的,網路一產生原來讓我們覺得很累贅的距離或地理,通通都消失了。也有人認為網路並沒有那麼的新、那麼具有革命性,甚至反過來講,當它還沒有普及時,就剛好畫分出二個不同的階級,對上不了網的人來說,更覺得寸步難行,更覺得資源匱乏。所謂「網際網路超越地理空間上的藩籬與障礙」很可能只是個假象。
不同的媒體都有能挑戰時間空間的能力,把媒體跟我們所身處的時間空間放在一起談,本來就不是新的說法,我們在看到新的媒體之所以會這麼興奮,無非是因為我們對新媒體的期望,就是去滿足我們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欲望,什麼欲望?比如說,過去報紙、廣播、電視從來沒有能滿足公民參與的願望,所以網路興起了,很多人大談公共領域、公民參與。當我們在談網路的新條件或特徵時,其實我們在談的是使用媒介的閱聽人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欲望。
網路是公共領域、公民聚集處?
網際網路被很多人認為是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公民參與的地方,各位會上BBS、聊天室、用新聞群組看信……等,很多人認為網路是平權式的、沒有守門人的,鼓勵大家自由參與。
從不同角度來看,我們在談公民權及公共參與時,究竟在談的是什麼?或者,在網路上提供一個很好的空間及場地,讓我們能與志趣相投的人交換意見,那下了網呢?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要如何推動?是不是網路真的像我們想的這麼理想的所在,從網路上到網路下還能繼續發揮改變的力量?
在上次郭力昕老師所談的「公民社會V.S.八卦文化」中已提到,一個公民參與的概念,在台灣已被改寫為發聲講話,可能不是溝通,可能是謾罵、喊叫,或校園中張貼大字報式的叫嚷,那樣的溝通可能有發聲的機會與時間,但是沒有對談,反而造成二方更大的對峙,彼此衝突更形強烈極端。
超脫虛擬
走回真實
在網路上有很多論壇,但問題發生在,要把網路上的討論推回到日常生活當中讓決策有所改變時,這一點無論在台灣或國外都有許多人探討,但還看不到什麼實際可行的策略;也就是說,網路上大家同聲一氣得到共識後,回到真實社會當中,我們要面臨的就不是新媒體所帶來的美景,其實是一個結構化、行之多年的制度。所以說,如果這是一個社會運動的話,還是要一個社會運動的策略。學生們對這概念應該很清楚,比如說台大舟山路停車的問題,學生在網路上討論得非常激烈,但回到現實生活中,要怎樣把網路上的共識變成是一個公決的力量,同時能平等的進行溝通,甚至是發揮改變決策的力量,我們現在要談的就不是網路上的遊戲規則,而是現實當中的遊戲規則,還是要面對真實社會當中的策略問題。
目前我們的媒體當中,除了網路大家可以有機會談論之外,很多人想到的或許還是call-in節目、報紙上的民意論壇,事實上,像是公共電視的公共新聞節目,我們不能說它的力量有多少,但是它有一個個單元針對台灣不同社區所面臨到的問題,或者用座談會的形式,或者是用各個社區居民不同立場來發言的形式,提供一個場地讓大家進行溝通。我要談的是,我們不管是講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當我們要把這分共識推回日常生活,變成真正能改變的時候,還是不能忘記真實生活當中的策略。
◎ 聽不懂就直接發問吧
記者李潔茹報導
在演講結束後,方念萱指出:「現在對網路有很多樂觀的看法,認為過去傳統媒體的毛病都可以在網路上獲得解決,但是我的想法比較是媒體的發展絕對有它的在地性及延續性,所以想用『反』的方式來談網路的功能,希望我們在使用網路及評估它時都能比較實際,所以用反面來表述。」
至於網際網路能否作為公共領域?方念萱認為希望不大,她表示:「能促成彼此了解是有可能的,但是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溝通習氣會帶到網路上,比如說叫囂或謾罵,或是情緒性的言詞代替理性辯論,這些不會因為網路出來就沒有。」就如她在演講當中一直強調的,公共領域還是要達到目的,就是在網路上的共識要帶到真實生活中做改變,網路上可能發聲,但改變會發生在網路之外的世界。
在「傳播學生鬥陣」的留言版中,出現了許多對這場講座的討論,其中署名「熊伯特」的同學提出他的感想:「今天聽了方老師ㄉ講座,我能感受到方老師ㄉ熱忱,也談了許多東西,但是卻有種被資訊轟炸過的疲憊,很多資訊不斷地衝擊,來不及反應及思考,奇怪的是這次真正討論網路的議題卻沒有上一場誤打誤撞談網路的那麼熱絡,整場講座下來,有種打不到點的感覺(從講題到發問再到回答)點都很分散……,雖然我很努力要找出其中的關聯性……但是不知該從何著手……所以聽完感覺有點疲憊……。」
史黛西也回應:「我覺得老師講得很好,很多觀點是我在學校從來沒聽過也沒自己思考過的,不過老師的口才實在太好了,霹哩啪啦講個不停,我實在來不及反應,(只有我嗎?)還在思考這個論點的時候,馬上接著有好幾句沒聽到,下一個論點就聽不懂了,嗚~~。」
Sherine則表示:「我跟熊伯特與史黛西的想法有些類似,腦筋有點打結,努力地想提問題又怕離題:P。方老師很有熱忱,在內容的設定上也有獨特的想法,如果真的是講些網路的特性……之類的,可能大家發揮的空間很大,但也是老調重彈,而方老師的命題關於另類思考網路的問題比較多,值得討論,可能再想想後,就會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出現在留言版上
^^。」
蝴蝶貓說:「嗯,我也覺得方老師說的很好哦!這次討論沒有上次的熱絡,但我覺得,得到很多新的觀點,需要再消化……因為切面很廣,所以相對的點就比較分散性,但是我覺得聽完真的很棒!!」
「傳學鬥」召集人盧永山看了大家的意見後,也傳授他的經驗:「當你在聽講時,只要有不了解的地方,就應馬上發問,即便問題不是很成熟(像我幾乎在每堂課都是第一個發言的)……當你提出問題之後,其他在場同學就會開始進行思考,並且參與討論,讓問題意識變得更加清楚,這樣下來,討論就會很熱烈,不會那麼沉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