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第24屆吳三連獎

═【立報】════════════════════════════

                                   

═══════════════════════《2001/11/15》═════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第24屆吳三連獎

 

    醫學獎  吳華林

 

      柯志明

 

      許達然

 

      陳維德

 

【教育小報報】

********************************************************************

  24屆吳三連獎

 

記者杜文靖報導

 

編按:第24屆吳三連獎得獎名單於今日公布,本報特地為讀者介紹這幾位得獎人士的經歷與成就,並期許吳三連獎能引起社會重視,成為台灣的諾貝爾獎。

 

 

(回目錄)

 

  醫學獎  吳華林

 

研究血栓溶解有成

 

當年曾在臺大醫院第6病房,為檢查身體的吳三連先生抽血,聊了幾句話結下一面之緣的吳華林,今年獲得吳三連獎醫學獎的殊榮,特別感覺溫馨。

 

吳華林,台南縣七股鄉人,今年52歲,一路自七股國校、北門中學、建國中學,到台大生化系、生化研究所,求學路途可說極為順暢。在台大期間幸遇名師林榮耀,跟隨他作雞母珠毒蛋白的研究,奠立了蛋白質酵素研究的基礎,影響著吳華林後來的研究取向,也使之順利完成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博士學位。

 

1980年至1983年間,吳華林在美國西北大學作博士後研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yron Bender支助下,從事小型血纖維蛋白溶(酉每)的研究。而後於1983年返國,立即進入成功大學醫學院,跟隨該院創院院長黃崑巖從事創院籌備工作,還因而記了一個大功。1987年又重回西北大學繼續他的研究。

 

1988年開始在國科會的支持下,吳華林針對血纖維蛋白溶(酉每)及鏈激(酉每)作用,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相關論述,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改良型鏈激(酉每),可以更有效地將血栓溶解。

 

吳華林說,病人在血管狹窄或血管壁受傷時,常引起在不該發生凝血的部位發生凝血,阻塞血流,若這種情形發生在重要器官,將引起如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以急性心肌血管阻塞病人為例,使用血纖維蛋白溶解藥物,可快速將血纖維及血栓溶解,使血液再次流通,最常使用的抗血藥物,包括鏈激(酉每)、尿激(酉每)等,但使用這些藥物有時會引起不正常流血的副作用,在國科會經費補助下,對鏈激(酉每)如何作用及特性,已有深入的研究成果。

 

吳華林利用生物科技方法的研究,已成功改進鏈激(酉每)的穩定性及對血栓溶解的特異性,減少引發流血的副作用,並製備更有效溶解血栓的第二代血栓溶解藥物,取得台灣和美國專利,同時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目前正進一步發展新型鏈激(酉每),將朝改進鏈激(酉每)血栓溶解的特異性,在試管內測試效果良好,若進一步在動物體內測試能有良好效果,將可研發成第三代血栓溶解藥物。

 

吳華林和他的研究團隊,也已發展出製作控制血液凝結的重要蛋白質,包括可抑制血凝固、抗發炎,且在癌細胞癌化過程中及血管粥狀化病變時變少的凝血(酉每)調控蛋白,並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大量凝血(酉每)調控蛋白,用來開發減少血小板凝結的臨床應用蛋白質藥物及生化醫學材料。

 

吳華林今年就以他在鏈激(酉每)的研究榮獲吳三連獎的醫學獎,對於他的這些成就,他歸功於同在成大醫學院擔任教授的太太,因為太太有優越的記憶力,成為他生活上的最大助力,也是工作上「互補」的最佳搭檔。同時他也推崇研究室的夥伴、學生,因為他們的團隊精神,創造了不少傲人的成績。至於未來,他仍將在生化科學、生化醫學領域中繼續推動、繼續研究。

 

 

(回目錄)

 

    柯志明

 

3本專著論述台灣

 

柯志明,高雄市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專心於學術研究,除了10幾篇期刊論文、專書論文之外,最受稱道的是他的3本專著。

 

柯志明的3本專書,分別處理了台灣三個不同時期的重要社會現象,第一本以台北五分埔為田野,探討台灣小型企業的家戶生產方式,第二本專著以日據時期的米糖生產間的關係,討論台灣殖民地農業生產的特色,第三本則就清代台灣平埔族與和人之間的土地關係,討論族群政治的意含。

 

3本專書在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上,顯現柯志明細緻而嚴謹的論述功力,且更與探討台灣同類社會現象的論述、觀點,及相關的社會學理論進行對話,對既有的著述兼有肯定與批評,且據之以推展他的論述並彰顯他的分析與創見。

 

柯志明的專長是歷史社會學,作品主要是透過貫時性、長期的社會變遷研究,建構解釋台灣歷史的理論架構。其目的在促進對本土社會的了解與自省。他所完成的研究有以下幾個面向:一、界定台灣社會的重要特性;二、提出探討台灣社會長期社會經濟變遷的基本議題;三、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途徑(並與其它國內、外競爭性理論對話);四、帶出本土經驗與社會學一般性理論的關連,並進而求能對後者做出反省與增益。

 

柯志明有一個頗為奇特的家世,他的父親柯旗化,是國內知名的英語名家,他所寫的「新英文法」是國內學英文必備的工具書,他的母親是一名教員,柯志明3歲的時候,柯旗化因莫須有的罪名繫獄,不過柯志明的母親相信柯旗化是無辜受害,一再告誡柯志明說:「父親沒有做錯事,我們要支持他」,也因此父親繫獄事件,並沒有帶給柯志明任何的陰霾。

 

柯志明出生於高雄大港埔,先在前金讀小學,後轉到建國小學,初中就讀七賢國中,高中上的是高雄中學,在高中階段對經濟產生極大興趣,大學聯考也以台大經濟系為標的,但因為差了幾分,考上台大社會學系,雖然放榜時有一些些遺憾,但進入社會學領域,卻發現其中頗有引人之處,就此踏上了社會學研究的路途。

 

台大社會系畢業後,柯志明考上台大社會學研究所,而後申請到紐約州立大學,除了第一年自費之外,第二年開始都領到獎學金,在美國連前往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總計有5年半。1987年學成申請進入中研院,卻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當時的人二部門指他曾參加台獨聯盟,認為中研院不應接受叛國者,幸好當時的院長吳大猷還算開明,只要求柯志明寫封信表白一下,於是柯志明在1988年進入中研院迄今。

 

柯志明目前的研究目標是透過案例與地區性的研究,更進一步深入分析清代台灣的統治政策、族群關係與地權安排,進行中的研究係以平埔族岸裡社作為案例的分析,努力的目標在完成更為系統化的專書,總結這個研究。

 

 

(回目錄)

 

    許達然

 

散文創作獨具風格

 

許達然,本名許文雄,1940年生,台南市人。1962年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在學時以成績優異獲選為全國大專優秀青年。畢業後留校當助教,並教西洋史學史,1965年赴美,在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各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牛津大學研究英國社會史。1969年起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現任教授。

 

許達然自15歲開始創作,文學著作有散文集10多種,包括「含淚的微笑」、「遠方」、「土」、「水邊」、「吐」、「人行道」、「同情的理解」等,詩集有「違章建築」,中文作品分別被譯成英、法、日、韓文。並曾獲得第一屆青年文藝獎、金筆獎、吳濁流文學獎。

 

許達然高中畢業後,以第一志願考進東海大學歷史系。在東海大學,開架式圖書館的英文書成了最好的養料。而歷史系的楊紹雲、王德昭、藍文徵等教授的提攜,使許達然學到了不少東西,當時他主要的興趣雖然是社會史、思想史和社會學,但也寫點散文。還曾跟黎烈文教授學法文,大四時就用英文寫「法、英、美三國拿破崙傳記比較研究」的學士論文。

 

許達然在哈佛大學時,對思想史家及社會學家的課印象較深。但他很喜歡芝加哥大學的學術氣氛,芝大的大師相當多,至今許達然仍十分慶幸能夠從他們得到啟發,尤其是歷史系的何炳棣、Leonard Krieger、William McNeil,其他學系的 Edward Shils、Saul Bellow、Clifford Geertz、Paul Ricoer、Mircea Eliade 等教授。

 

在牛津大學研究之際,他跟著Balliol College的William Weinstein,唸近代英國思想史及社會史。他自1970年起在英文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著20多篇,英文學術著作曾得美國哲學會研究金、美國傅爾博萊特研究金、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研究金。

 

對於能夠獲得吳三連獎,許達然表示最感謝妻子鄭夙娟,因為妻子使他能全心看書、研究、寫論文和散文。在學術研究上,他感謝芝加哥大學的教授的指導、及台灣幾個友人的鼓勵。而在文學創作上,他則感謝葉寄民、郭少鳴、笠詩社同仁、及許多同輩的情誼。許達然也非常感謝陳宏正和鄭炯明的推薦,才能使他獲獎,當然,他也感謝評審委員們的鼓勵,尤其是來自台灣的鼓舞,對他而言更是尤其珍惜。

 

獲獎之後,許達然仍將繼續用中文,寫過去這5、6年來進行中的6本著作,分別是:一、清朝台灣人民起事和社會結構(量化分析一一5次起事以及台灣社會發展)。二、清朝台灣漢族族群械鬥和社會發展(分析51次福佬客家械鬥、31次漳、泉兩籍械鬥)。三、18及19世紀台灣社會衝突(分析地主佃戶、兵民、異姓團體、同姓團體、同業等團體的衝突)。四、18及19世紀台灣土匪(分析1千3百多件偷搶案件)。五、台灣社會史。六、台灣文學史論(從原住民神話、漢族詩、散文、小說到鄉土文學)。當然,許達然略帶幽默地說:「還會繼續寫散文」。

 

(回目錄)

 

     陳維德

 

浸淫書藝卓然成家

 

在得知榮獲吳三連獎之後,陳維德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他的感想:「這次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吳三連獎,讓我在努力的過程中,得到莫大的鼓舞,我會非常地珍惜,並以加倍的努力,答謝社會的期許。我也要衷心地感謝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所有曾經對我有助力的人。我會繼續努力地證明,他們的付出,並沒有白費。」

 

陳維德,福建福州人,1944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國立政治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並曾兼任輔仁大學教授。曾多次應聘擔任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省美展、南瀛獎評審委員,曾獲「中山文藝獎」及「國家文藝獎」。

 

1947年以幼齡來台,1950年進入基隆中正國校就讀,小學畢業的那年暑假,他父親請了一個老先生指導他練書法,算是啟蒙吧!後來考進基隆一中初中部,在初中階段遇上藝術家錢濟鄂老師,教他美術、書法、詩創作,開始奠立對書法的興趣,高中考到台北建國中學,寄居於舅父高永松家,則是真正讓他踏入書法不歸路的緣由。

 

陳維德在基隆啟發對書法的興趣,但是基隆很少有書法名家的展覽,可以觀摩的作品不多,到了台北情況丕變,經常有很好的展覽,而且書藝名家也多在台北,加上舅舅本身沒有子嗣,視陳維德如己出,當時舅舅每天給他十塊錢,用來吃中飯、喝飲料,陳維德把吃喝的錢省了下來,存了不少錢用來買毛筆、買字帖,還用來買看展覽的門票。

 

少年陳維德對書法的喜愛已然如痴如醉,但是對書法藝業的追尋,則都靠的自我學習,不過它還算頗有膽識,曾在展覽會場當面向李超哉、李普同、曹秋圃、高拜石等名家請益,也曾經寄信、寄作品給于右任,還承蒙于右老邀他去監察院相會,送他題名的書法作品,右對他鼓勵有加,對陳維德來說這是莫大的鼓舞。

 

進入輔仁大學中文系之後,因受到業師王靜芝的影響,再度投入二王領域,並從米元章諸帖中,領略用筆的排宕變化。30歲以降,鍾情褚遂良楷法之飛翔跳盪,復融合歐陽詢之雍容端麗、張猛龍之穩健沈著,參酌隸書筆意,形成風格獨具的楷書面貌。40歲前後,入謝宗安先生門下,在鐘鼎彝器,及石鼓、石門諸碑,多所淬厲,終於得到再次的昇進。

 

在書法創作領域中,陳維德一直堅持平正、典雅的風格,他認為如果人人都不甘於平庸,人人都是在根基尚未鞏固之時,就想各出奇招,出奇制勝,那將會使整個藝壇,彌漫著粗鄙浮濫的風氣,而缺少深厚的內涵,供人細細品味。

 

所以陳維德數十年來,一直沒有忘記在古人的碑帖墨蹟中,汲取可賴以繁榮滋長的養分,從古今的書論中,去找尋前人智慧的結晶,然後經過冷靜的思辨,透過思想和情感進行新的詮釋,使其自然地消融於作品之中。也因此他的書法創作,著重在思想觀念、內在修養,自然流露出深厚的人文素養。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