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數位之牆

網路趨勢博物館 - 數位之牆 訂閱數量:49327  出版日期:2001/11/18    

■ 寬頻進化論/文‧數位之牆創辦人

從美國的貝爾發明電話到電話普及的今天,約略過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這一百年的時間,電話不斷的普及並且自然的融入一般人的生活中 ,成為大家習慣的日常用品。

四十年前的社會,如果見面的時候問對方有沒有電話號碼,是一種沒 有禮貌的行為,因為不是人人家裡都有電話的,有電話的都是有錢人 。四十年後的現在,如果請對方留下連絡的電話號碼,而對方回答沒 有的時候,我們反而會覺得對方怪怪的。什麼樣的人在現代社會生存 可以不用電話的?

這是通訊科技融入生活的自然過程。雖然說他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但 是一旦人們習慣於這樣的行為時,後續的其他行為就可以依此為根基 而快速發展,不需要再花太長時間。例如我們「在家裡講電話」的行 為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普遍,而「走在路上講電話」的行為普及,在 台灣卻只花了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完成,到現在幾乎人人一隻手機。

電話線的用途在當初被發明的時候,是用來搭載語音訊號的。後來大 大小小的通訊業者林立,提供語音通訊的服務。接下去這些通訊業者 也開始開發所謂的數據傳輸業務,所謂的「數據傳輸」指的是線路上 傳遞的不是語音的資料,而通常把電話線拿來傳資料的只有企業而已 ,一般人並沒有這個需求,而相關的設備昂貴也非一般人能夠負擔。

這種情況,一直到平價的數據傳輸設備(數據機)以及電腦開始普及 之後,加上網際網路的興起才為之改觀。一般人為了使用網際網路資 源,也開始有把電話線拿來傳非語音資料的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突 破,數據機從1.2K開始一路進步到9.6K,14.4K,28.8K,33.6K 直到 電話線的物理極限56K 為止,大約花了六年左右的時間。

「把電話線用來聽與說」的通訊行為,與「把電話用來讀與寫」的上 網行為轉變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這個轉移過程居然神奇的在六年當中 有了可觀成果,這與整個社會瘋狂的在網際網路上投入資源有絕對關 係。

現在大家的目光又再次的把焦點放在寬頻上面。正如行動電話以室內 電話的使用者行為為基礎而縮短了普及的時間,寬頻的使用者行為也 一樣會以窄頻的使用者行為為基礎而縮短普及時間,也就是說,不需 要六年。無怪乎台灣的寬頻上網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也吸引著廠商 搶佔市場。

以往,消費者申請電話線的目的是為了聽講電話,現在申請電話線的 原因是為了上網(ADSL)。無怪乎所有的通訊業者都感受到,在語音 通訊的收入因為競爭而日漸減少的同時,投入大眾數據通訊的市場將 可以帶來第二次成長的機會。

至於寬頻的行為是什麼?筆者感覺到,寬頻的行為會是「觀賞與選擇 」。與這個行為相關的應用,大體上會是隨選視訊,線上遊戲,線上 教育等等耗用頻寬的多媒體服務。當然,這些課題早就已經有一堆廠 商在開發並且從獲利上看起來潛力無窮,大有可能擺脫窄頻網路無法 收費的問題。

例如在網路上提供電視節目收視的,做幼兒線上教育的廠商,有些都 已經擁有可觀的會員人數和每個月直接從會員來的收益。這些廠商的 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廠商躍躍欲試。有的廠商乾脆搭配目前正熱賣的 ADSL一起綑綁推出,內容與連線相得益彰。

從最近資策會Find網站最近公佈的數字來看,台灣上網人口已經突破 755 萬(雖然業界的人士約略都清楚,扣除重複的帳號以及計算真正 的「經常使用者」時,絕對少於這個數字很多),其中使用寬頻上網 的人(主要是Cable 與ADSL使用者)更達到90萬人。

這兩個數字顯示出的意義在於:755 萬的上網人口中,使用撥接上網 的人很可能擁有多重帳號,所以真正上網的人不到這個數字。而且使 用撥接帳號的人可能很久才用一次,在網路上消耗的時間也不長,構 成經常使用者的要件薄弱。

但是使用寬頻上網的人可就是貨真價實的經常使用者,因此90萬這個 數字可是非常的紮實。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寬頻的使用者因為繳交的是 固定的月費,所以呆在網路上的時間明顯較長。

根據今年10月31日政大廣電系劉幼琍與陳清河兩位教授發表的研究「 台灣Cable Modem 與ADSL寬頻網路使用行為比較分析」也可以看出來 ,這群寬頻使用者目前以男性、21到30歲、大學與專科、居住在台北 縣市居多,是使用網路平均在三年到四年間老網路人。

這群人最常去的網站類型前四名分別是軟體下載類、搜尋引擎類、入 口網站、電腦資訊類,呈現明顯的早期使用者調性。窄頻的網際網路 剛開始也是這樣的一批人最先開始採用的,接下去才會有其他性別以 及年齡層的人進入,在網路上的行為也才會開始擴散到其他的應用上 面去。

從「聽/說」的行為到「讀/寫」的行為到「觀賞/選擇」的行為, 這將是寬頻網路的發展過程。然而這樣的行為發展看起來是一個比一 個還快的。未來兩年內的網際網路發展速度將會超越前面六年的發展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針對本文發表看法



歷史上的今天 - 凡用心寫過的必留下痕跡

媒體整合與中央廚房 - 2000/11/19

台灣網路史上兩宗購併案 - 2000/11/12

免費電腦代表了什麼 - 1999/11/14

關於作者

數位之牆牆主,資深網路工作者。

  • 現任數位之牆牆主
  • 數位網紀網路事業部協理 - 企業E化解決方案
  • 亞洲聯網產品規劃部協理 - 創業投資與跨國資金交流
  • 新浪網電子商務部經理 - B2C / C2C電子商務
  • 新浪網網站製作部經理 - 跨國網站營運
  • 摩奇創意行銷企劃師 - 網路行銷 / 網路廣告
訂閱與退訂

您會收到這份電子報,表示您

  • 曾經在數位之牆網站訂閱過本報。任何時候您若不想繼續收到本電子報,只要回到數位之牆取消訂閱即可。
  • 您的朋友利用數位之牆網站上的「轉寄文章給朋友」功能將文章轉寄給您。若您在閱讀之後有興趣,可以直接到數位之牆網站上訂閱。

因為夢想,數位之牆於1998年 4月誕生,以獨立站台的型態營運。希望能發揮一些微薄的力量,讓人們對於網路產業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本文著作權為數位之牆牆主所有,歡迎轉寄傳閱。但如欲用於商業用途請先來信取得授權,數位之牆保留一切權利。


(C)Copyright 199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