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教育論壇 讀個故事,好嗎?

═【立報】════════════════════════════

                                   

═══════════════════════《2001/11/20》═════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教育論壇  讀個故事,好嗎?

 

【教育小報報】

********************************************************************

  教育論壇  讀個故事,好嗎?

 

文/張振陽

 

書名:《故事的呼喚(The Call of Stories)》

 

作者:Rober Coles

 

譯者:吳慧貞

 

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時間:2001年8月1日

 

頁數:314頁

 

在當代教育中被忽略的「故事」:

 

長久以來,台灣的中等教育最為教改人士所詬病的部分,主要在於以聯考為導向的教育,長期扭曲了五育均衡的教學目標,當教學都以聯考為依歸,所有與聯考無關的教育課程不是被摒棄、就是遭遇「掛羊頭,賣狗肉」的命運,被挪做他用。以考試為導向的教學,經常將教學侷限在「認知」目標中的「知識」部分,其他應更深入的層次,包括「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幾乎付之闕如,更遑論其餘的「情意」、「技能」等等目標了。

 

另外,填鴨式不求理解書中三昧的教育方式,也嚴重破壞了學生對於閱讀的胃口,失去由閱讀清洗與沈澱人生的能力和機會,教育目標的窄化,使得學生無從由書中品味生命的深度,已汲取面對生命的智慧。換言之,以聯考為導向的教育不僅傷害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更嚴重的是其偏狹的內涵最終傷害了學生性格發展的完整與面對人生的能力。

 

當前台灣教育最大的困境,是以學業競爭為唯一目標所導致的種種弊病,這種對知識與文憑的錯誤態度根植於整個社會,而在教育部門中無限上綱地放大,形成五育中獨重智育,智育中又獨重記憶的怪異現象。

 

整個社會對知識的功利態度促使學生從不閒散的閱讀,我們的學生不讀詩、不讀散文、不讀小說,有部分甚至不讀漫畫。因為從不品味書中情節與字句所蘊含的況味,於是,當生命遭遇困頓與徬徨時,也無從由藉由書本積累的智慧作為抉擇的依據。而本書的作者Rober Coles卻認為:「小說與故事是生活的鋪排,他們不只陪伴還告誡我們,指示我們方向,或是給我們勇氣留在既定的路程上。透過他人的眼睛、他人的耳朵,讓我們得以看清楚,聽明白。」而這正是我們缺乏的能力。

 

如何透過傾聽故事以相互學習?

 

本書的作者Rober Coles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學者,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系,曾任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科醫師,現任教於哈佛大學,曾獲得普立茲獎。作為一個嫻熟藥物與病理診斷的心理學家,Rober Coles最特別的部分在於其將病患視為帶有故事背景的人,作為一個主動的傾聽者,他認為醫師的工作便是使病患說出他們的故事,幫助病患理解他自己經驗的事物。

 

由此做為起點,Rober Coles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生旅途中都帶有自己的故事,尊敬與傾聽彼此間的故事,進而互相學習,是人生中極端重要的課題。而本書可以視為作者如何由求學及執業的過程中體會故事對人意義,並由此運用在醫療及教學的經驗與紀錄。

 

透過故事以進行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是Rober Coles在麻省醫院進行精神治療實習時,在其督導醫師艾佛瑞德魯德威格(Alfred O. Ludwig)啟發所體會。透過長期在精神科領域的浸淫,魯德威格醫師指出許多的精神分析師只是飛掠過病患,意圖找出病因,做出診斷以決定一個治療的流程。

 

換言之,精神醫學透過不斷將病患的「故事」抽象化、理論化之後,置入一個公式化的病徵分類系統中,以得出治療的策略。精神分析師常挾帶專業權威,以審判的形式聆聽病患的陳述後,使用抽象的專有名詞涵括病患複雜而沈痛的人生紀錄,卻常因此看不但病患的獨特性,在此狀況下,專業知識反而可能蒙蔽真實的形象。因此魯德威格醫生堅持一個重要的態度是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述說,都不是為了印證某種理論而提供的年代記錄,而心理分析師最重要的工作乃在於傾聽、挖掘「故事」。

 

「故事」功能與意義

 

而到底何謂聽病患的故事呢?對從事敘事治療的學者認為,人不可能直接認識世界,人所知的生活世界是透過「活過的經驗」(lived experience)得知的。而當人們試圖組織與表達活過的經驗,以創造出自己生活的意義時,經驗就必須「成為故事」。「成為故事」這件事決定了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

 

換言之,人們為了創造生活的意義,便必須安排自身事件經驗的時間順序,建立自己周遭事件前後一致的一分記錄,必須把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預期會發生的事件經驗連成線性順序,才能建立一分記錄,而這一分記錄便可稱為是該個體的「故事」或「自我敘事」。

 

而對魯德威格醫師來說,去掌握這所謂病患的「故事」,便是掌握病患對於所有生活事件的詮釋角度,便能夠理解並會如何看待過去的事件,與未來期可能面對的命運,由此才能提供切合該病患的建議以進行治療。

 

而如果「故事」是一種人們對生活經驗的「自我敘事」,是「心理及意識層面偽裝底下驅動的部分」。則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角度與偏好,帶有自己的故事。因此魯德威格更指出:「病患告訴我們的話,指示我們的思考道路:傷害他們的原因是什麼?而我們告訴他們的話,則向他們披露我們的思考,甚至可能包括我們的毛病。」於是,聆聽故事成為理解他人內心運作的重要途徑。

 

而這樣的觀點不僅適用在病患及心理分析師之間,對於一般人而言,相互陳述自身的故事,亦有利於彼此間的了解與尊重。而透過陳述與交換彼此的故事,有助於增加自己的生命經驗,如同推薦本書的楊秀茂教授指出的「說故事、聽故事、討論故事是閱讀智慧的基礎」。

 

而本書作者更認為,故事聆聽與閱讀不僅止於生活中能面對面互動的個體,對於優異的文學作品如小說、詩、散文等等,都能提供閱讀者心靈莫大的影響,從閱讀《頑童歷險記》的小兒麻痺少年的變化,作者理解如果我們試圖改變某些個體對世界的態度,如小兒麻痺患者對未來的恐懼與逃避,就必須在其心注入新的「故事」,讓其體會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心靈運作方式,藉此學習到新的經驗與態度。

 

閱讀故事與生命情境的開拓

 

於是,作者開始試圖在醫院中與病患「交換故事」的同時,也開始夠透過閱讀小說等文學作品與患者互動,他與瀕死的病患讀托爾斯泰的《伊凡.林區之死》,他驚訝的發現商人原先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自我性格開始轉變,藉由閱讀托爾斯泰的全集,他開始回顧自己的人生,並決定勇敢的面對疾病的挑戰,最後戰勝病魔而康復出院。

 

之後,作者更加這樣的經驗延伸到教學之中,他開始在課堂中與學生一同閱讀其他作品,並且透過的討論讓學生交換心得,交換故事。他意外的發現,某些書籍可能為學生指出重要的人生方向,如一個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學生在閱讀洛夫‧埃利森的《隱形人》中,他逐步了解自己以往對周遭人物的眼光的狹隘,於是他開始改變他對旁人的態度,包括他原先忽略黑人,且和一些原先從未注意的黑人警衛發展出友誼。之後,班更試圖改變身分去體驗黑人被社會視為隱形人的感受,他假扮流浪漢在街上生活了兩天,他飢寒交迫的情境中他開始深刻思考之前的生活,那種「自我意識高漲又好戰的白人勞工階級」的自大態度。

 

而藉由將詩帶進醫學院的課程,作者開始發現詩成為協助學生走過醫學教育的心靈支柱:「藉由彼得‧戴維森的詩,學生體會了死亡陰影逐漸迫近時,籠罩病患的警示與悲傷;藉由奧登的安魂曲,提醒生命的終結可以給我們回顧的機會,沈思生命壯盛時期的燦爛。」藉由詩的體驗,醫生得以更深刻的感受到病患的無助與哀傷。而《看電影的人》、《最後一位紳士》,則協助無法將職業生涯融入私人生活的商學院學生,如何尋找一個他所相信具有道德意義的生活。

 

《麥田捕手》則協助學生如何洞悉與面對一個「虛偽」的生活與父親在虛偽生活中酗酒與掙扎。菲蓮瑞‧歐康納的《鄉下好人》、《塑膠黑人》則提出誘惑的問題,認為心靈原本就繼承著自我主義與自欺,因此人時時刻刻都受到誘惑。小說情節中的種種描述並不能直接提供我們明確的答案以面對人生,但當中以略帶憂鬱、瘋狂、無力的陳述風格,在與每個人的人生產生互動後後,常因此能放大生命中既存的困境,使得該問題與小說中所勾勒的狀態進行對話,進而藉由小說的經驗而看清自己的問題,進而找出答案。

 

故事在教育中的應用

 

以文學經典作為教育的內容其實極為常見,大多數的教育學者也都有同樣看法,如雅克.馬里坦(Jacques Maritain)就認為荷馬、但丁、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的著作,能為心靈提供自然美德、榮譽、同情、人類和精神的尊嚴等方面的感受與知識,透過閱讀使心靈了解人類命運之偉大、善與惡之盤根錯節,以及人類無限的潛能,這種閱讀比任何自然倫理課程都更能把人類的道德經驗傳給青年。

 

再以史丹福大學通識教育中「文化、觀念、及價值」領域(簡稱CIV)為例,此領域在被史丹福的「通識教育」(在史丹福稱為「均勻要求the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中被視為核心中的核心。

 

1911年CIV所開設的學程為例,可以發現其教學方式都是透過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或者說是「故事」)來進行,這當中的「文學及藝術學程」、「歐洲及美洲學程」、「神話與現代性學程」都大量透過詩與小說來進行教學,這當中較為人熟知者如:《懺悔錄》、《坎特布里的故事》、《神曲》、《奧德賽》、《失樂園》、《烏托邦》、《哈姆雷特》、《暴風雨》、《格利弗遊記》、《黑暗的心》、《大亨小傳》、《自己的房間》、《憨第德》、《浮士德》、《高薩克人》、《悲劇的誕生》、《荒原》、《包法利夫人》、《咆哮山莊》、《少年維特的煩惱》、《一九八四》等等。

 

CIV領域的教學目標有5點,其中的第3點:培養學生對於觀念及價值進行批判性審視的能力,以求理解自己並理解他人;第5點:讓學生體驗具想像力的文學及藝術是終生的快樂之源,包括形式及語言之樂。換言之,史丹福大學認為要培養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就必須透過閱讀上述的文學作品以達成。而其課程指導中更明白指出,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分析、理解第一手作品,並鼓勵把這類作品的研讀視為充實一生的泉源。」

 

結語:讀個故事!好嗎?

 

Rober Coles在書中指出,小說當然不意圖取代心理治療對年輕人或任何其他人的幫助,但心理學家長將青少年行為公式化,如叛逆、自大、反抗權威等,卻常不見得有助於了解實際的心理狀況。而故事對青少年卻有不同的任務,它能將學生逐漸茁壯的智慧與暴風雨般的情緒導入故事中,讓學生的想像力被小說家的想像吸收進去。

 

在當代的教育中,故事的閱讀能針對遭遇忽視的情意教育有重要的補足。如果學校期待其所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只有答題的知識與技巧,而能多一分面對無常人生的智慧與勇氣,透過「故事」來啟發學生的心靈,將是極端重要的課題,而這似乎也是台灣當前的教育中最為匱乏的一環!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