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2001人本教育電子報
     
  | |出刊日期11 / 21( 三)
1

活動訊息

《數學想想》創新教學
數學教材--->>more

免費全文瀏覽
http://www.91.com.tw/
------------------------------------
尋找創意大玩家
人本寒假南台灣森林育
活動員培訓
--->>more
-------------------------------------
愛智生活,快樂家庭
兒童數理營隊
1.假日數理營
2.「數學想一想」
兒童學習體驗營
--->>more
-------------------------------------
家裡的森林小學體驗營
999特惠活動
--->>more
------------------------------------

2001冬季父母成長班
與孩子快樂過生活
--->>more
-------------------------------------
大手牽小手
九年一貫開步走
中區活動要開跑!
--->>more
-------------------------------------
高雄
九種人格類型研習營
--->>more
------------------------------------

原住民婦女福利會議
--->>more
------------------------------------

森林小學秋季師資
培訓課程--->>more

-------------------------------------
台中
透視21世紀系列講座
陪孩子迎向世界的挑戰—
1.開啟所羅門王的智慧
如何在動盪不安局勢中教小孩
2.許一個台灣的未來
為孩子創造理想的教育環境
3.與世界接軌
培養孩子的國際觀

--->>more
-------------------------------------

新竹
父母成長團體
--->>more

<
Top>----------------------------
【在地的種籽】
文建會紀錄片攝製研習營

全景傳播基金會承辦
『紀錄片攝製研習營』
,已於十一月開始報名
徵選有強烈學習紀錄片
意願的社團組織,歡迎
全省各地的文化社團組
隊來參加徵選。

--->>more
-------------------------------------
台灣教育現場新紀元
《教學創新獎》
全國徵選活動

九年一貫的舞台已經搭好,
誰來創新教學?
落實「教學創新九年一貫」
政策

【徵選辦法】

■主旨
「教學創新,九年一貫」的
課程改革,亟需具體可行的
教學範例,以充實其實質內
容;為促成各界共同參與,
落實教改理想,特舉辦「教
學創新獎」徵選創新教案,
並限定為「單元教學」,
以利推廣。

■ 徵獎對象
公私立中小學校長、主任、
老師、家長、文化工作者及
其他具創意的社會
人士

■參選教案請寄:
106台北巿大安區羅斯福路三
段277號7樓A室,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 教學創新徵選小組
收,或寄E-mail:
jn66@hef.org.tw,請附作者真
實姓名及通訊方式。

■其他相關資訊
主旨、送審要件、稿酬版權
請連結人本網站

■教案參考
第一階段得獎教案已上網,
歡迎至人本網站上參考

< Top>----------------------------
人本教育電子報徵文


邀您分享經驗、想法,
教育上的思考。

請將文章寄至
電子報編輯信箱:
eeditor@hef.org.tw


< Top>----------------------------

人本相關網站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史英老師主持)

| 人本BBS站入口1 |
(註冊>>社會/社會>>hef)

| 人本BBS站入口2 |
(註冊>>人文/社會>>hef)

< Top>----------------------------

智邦生活館
====電子報發報中心====

| 訂閱或取消 |

| 客服信箱 |

| 電子報發報中心 |

| 申請免費電子信箱 |

˙您想要登廣告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
 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
 ,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作自己的媒體
======唱自己的歌======

< Top>----------------------------

     九年一貫創新教學得獎教案 上網囉!
         連結到這裡,就可以看到!
       《創新教學獎》徵獎活動辦法

      ◆徵求填答「教師甄試」問卷
--->>Here
      ◆人本正在尋找專業的工作夥伴—
        「一個只進不退的策略」
-------------------------------------------------------------------------------------------
新聞標題 

政府發放幼教券 74%家長不知已實施
保障未婚懷孕女學生受教權 教育部擬訂「禁止歧視」條款


主題文章
選前談地方教育施政專題8-2

選舉時節,人們或許容易迷失於媒體上的口水戰、或許心裡秤量的是政黨傾向、經濟訴求,但別忘了,教育更是地方政府該對人們負責的要項。

在精省以及《教育基本法》施行之後,掌管地方國民教育事務的權利,真正根據地方自治的精神,從省教育廳回歸縣市地方。主管地方教育事務的縣市首長,對教育有什麼想法?是否能夠疼惜孩子、努力思索讓人們活得更好,成為您最佳的投票選擇?

選前兩週,電子報將刊出「教育參與權,下放到你家門前」以及「投教育一票」專題報導,提供您思考地方教育事務的方向。希望藉由您的發聲、您的選票,讓教育更好,孩子更快樂!

今天,將與您一起思考將選擇教師的權利還給各校的「教師甄試」制度。

(專題報導內容原刊於《人本教育札記》149期、150期)


讓學校自己選老師
◎翁舒玫


 八十七年六月,中國時報報導:國中小校園出現許多「流浪教師」,…﹁流浪教師﹂,是因為新教師聘任法,使原來的統一介聘制度崩潰。報導中更哀婉的描述,被分發兩地的師範校園情侶,如何一心夢想「累積年資(積分)等待團圓」,卻因分發制度的改變,團圓夢滅。

 從那年開始,每年教師甄選時節(三、四月與七、八月),各報論壇上即如實反應教師爭議—批評的人,多半質疑各校甄試黑箱作業,甄試成績不公開,使得甄試教師「勞心勞力又終究一場空」,要求重新修法廢除教評會。支持的人,認為統一介聘雖能達到「形式上的公平」,但「積分」實與「教師專業」無關,應從教師甄試的配套措施入手,健全教評會的運作,做到甄試的「公開、透明、公平」。

坊間說法:奔波的老師、受挫的經驗

 據坊間說法,新的教師甄試實施後,每位準教師,平均得考七間學校,才能如願當上老師。在打探甄選消息、奔波四處考試、遭受挫敗…之際,老師們心裡怎麼想?

 台灣師範大學就職輔導組的網頁上,有許多現職教師的建議--一位老師談到,思考未來教職生涯時,「如何找尋一個合適的教學環境」,相當重要。最終的結果,來自於教師對自己的目標與要求,但在甄試制度下,一般是從「主動」到最後的「被動」選擇,如果不能掌握先機,淪落到最後在有限條件下選擇,會很無奈。

 機會如何掌握?除了平時的準備,把「考試當練習」也是必要的心理建設。就像一位板橋的老師所說:「每一個考場,都是一次練習。練習的次數多了,獲勝的機會也會加大,千萬不要為了省報名費或不想失敗,而少參加考試。要知道,越少考,經驗越少,也越難掌握狀況。還有,反省是很重要的,每一次筆試、試教、口試結束後,一定要回想,剛才有哪些優缺點?某一問題應該如何回答更好…。只有透過反省思考,這些考場練習才會有價值,也才會值那千元上下的報名費。」

 調整好心態之後,就要努力準備,除了要了解教育時事、教改趨勢、熟悉班級經營外,「會不會教」更是能否被選上的重要關鍵,這些過來人都鼓勵準教師在實習、代課時期,積極準備教案、累積教學經驗、整理個人教學成果……教學的經驗越豐厚,勝算就越大。

 至於,那些關說!走後門啦!送紅包啦…的傳聞,過來人們奉勸學弟妹別那麼擔心,想想看「在甄試中,從筆試閱卷、試教、口試評審…的重重關卡來看,要說一個學校裡從行政主管到教師大家都『團結』一致接受指示,一起接受賄賂與人情關說拱某人上榜,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沒有,但是絕不像傳聞中那麼普遍。」更何況,那種學校沒考上反而是你的運氣。所以,打聽可以做,但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培養個人教學的「實力」,讓甄選學校不選你會很遺憾。

透過積極的參與,使制度中的善意充分發揮

 那麼,眾人矚目的教評會,實際運作的情形究竟如何?

 新竹市的呂老師曾在87、88年,擔任學校教評會的會長。他說,教評會的成員,選出的多半是都是比較「敢」在學校發言的老師,但觀念想法差異很大,整個教評會運作的過程,就是學習民主參與的過程。

比如,學校要不要自己成立甄選委員會,還是委託縣市教育局辦理,委員間也意見紛雜—部份老師認為這樣勞民傷財,更有老師說:「原來的方法不是很好嗎?對老師才有保障,只要等年資到,然後在加分的部份努力就可以…」。

 但也有老師認為,積分無關於教師專業,很難判別這樣選出來的老師,究竟會不會教。應該要自己辦甄試:以學校的需求作為口試題目,測試學校要的幾項目標,有沒有具備專業的輔導、帶班……等能力;「試教」則看老師的教學靈活度、有沒有創意…。再以這兩項成績為主,來考慮是否「合適」聘任。

 後來,他們學校決議採取兩種制度併行,先委託縣市教育局聯合甄試,之後有缺額再自己甄試。結果證明,由教評會自行甄選的老師,素質明顯的比聯合甄選來的好,工作熱忱和積極性也較強。

 那兩年的經驗,使老師們深切體會:「聯合甄試『只是』轉介一個人給學校,就像人力仲介公司一樣,學校一定要接受。教評會有權利『過濾』學校要的人,因為寧願讓一個老師哭,不要讓三十個孩子哭。」

 讓學校自己選老師,雖然甄試雙方都很辛苦,卻對校園的教學品質頗有助益。花蓮的李老師就曾在時報論壇寫出:「學校存在於社會,社會的種種弊端也會投射在校園文化中,身為渺小的基層教師,要導正社會談何容易,所能做的是透過積極的參與,使制度中的善意充分發揮:評選出最合適的師資、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教育出均衡發展的下一代……,用我們的方法從事社會改革,看來似乎路途遙遠,但值得嘗試。」

<Top>----------------------------------------------------------------------------------

教育新聞

政府發放幼教券 74%家長不知已實施

 去年九月開始,只要家中有五足歲、未滿六歲幼兒就讀已立案私立幼稚園、托兒所,家長每學期可領取新台幣五千元的教育券。但國立中正大學昨公布幼教資源總體檢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達七成四的民眾根本不清楚這項「利多」政策,以致在公立幼稚園不足、私立幼稚園學費昂貴的情形下,我國幼兒就學率僅二成六,是歐美國家的四分之一。學者呼籲政府重新檢討幼兒券政策、鼓勵幼稚園公辦民營,並且重視幼兒教育經費的分配,國教司長劉奕權表示,擴大辦理教育券要視政府財力,至於政府應該提高家庭所得稅扣除額,也必須要全面把中小學一併納入檢視。…(聯合報11/21台灣立報11/21

保障未婚懷孕女學生受教權 教育部擬訂「禁止歧視」條款

 愈來愈多高中職校甚至國中發生女學生未婚懷孕,而被趕出校園的案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部分委員為保護學生,有意在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中納入「禁止歧視」條款,規定懷孕女學生如果被學校要求退學、轉學、休學或記過,都屬於歧視行為,學校應避免。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將以一年時間,透過公聽會方式,蒐集各界對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意見,除了對學校進行道德勸說,必要時還將把「女學生懷孕禁止被歧視」的文字納入正式條文中。…(中央日報11/21

<Top>----------------------------------------------------------------------------------

徵求有教師甄試或代課考試經驗者填答問卷

親愛的老師與準老師,您好:

教師甄試制度實施以來,我們聽聞許多怪異、不合理的現象,如內定、關說,甚至價碼都頗為盛傳。但真實狀況如何還需要廣收資料。

基金會這份問卷,是希望各位老師提供具體實例,以釐清問題的癥結,並進一步尋求改善制度的方法。

此問卷無須留下個人資料,所以請盡量提供校名與親身遇到的困難,不論是各校聘任、聯合聘任、學校的代課考試、或您個人對於此事的意見,都請提供給我們。讓這件事在大家的合作之下由每年一次的痛,轉化為真正公平、光明的機制。

請到人本網站上填答、或下載問卷回傳
--->>Here
人本教育基金會 謝謝您的幫忙

<Top>---------------------------------------------------------------------------------

人本正在尋找專業的工作夥伴
「一個只進不退的策略」

 十二年以來,人本教育基金會憚精竭慮,以改革教育,重建社會,促進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的發展為職志;除了已經引起相當的回響,累積一定的成果,最重要的,仍然是,我們已經結合了上百位真誠相待的同仁,相互提攜,彼此扶持,共同追尋個人、群體、以及整個人群的生命的意義!

 雖然,人本的各項工作也因為景氣低迷的影響而愈形困難,但在經過一番思考後,基金會決定採取「只進不退」的策略來因應局勢,也就是我們並不以減少工作的方式來縮編人事。

 反而,我們希望以較高的待遇,尋找有專業、有能力的工作夥伴,能夠為教改的工作拓展更多的面向。因為,我們相信,惟有我們更努力的做更多的事情,才能讓台灣有所改變,突破困境。

 所以,如果您具有某種專業能力(舉凡推廣、遊說、採訪、輔導、企劃、資訊….),對於教育有著進一步了解的興趣,邀請您來參加「森林小學教師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人員培訓課程」,藉著課程與討論,協助您進一步了解人本教育基金會、了解教改現況。我們也將從培訓的人員中,尋找一起工作的夥伴。

   加入人本教育基金會,您將會發現:
   一、 可以在這裡發揮您的專業能力
   二、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展現過的能力
   三、 可以為全台灣的下一代,創造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
   四、 可以改變我們共同的未來


有意願者,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02-23670151#18 戴小姐 lichingt@hef.org.tw

<Top>----------------------------------------------------------------------------------

1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