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2/1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彩虹樹愛心服務團
e世紀父母成長系列──親職教育講座
◎ 講師簡介
◎ 回應時間
********************************************************************
◎ 彩虹樹愛心服務團 e世紀父母成長系列──親職教育講座
兒童藝術治療
畫出心裡話
主題:談兒童藝術治療
地點:黎明社教中心
記錄、攝影:記者李潔茹
主辦單位:彩虹樹愛心服務團
由彩虹樹愛心服務團與黎明社教中心合辦的「e世紀父母成長系列-親職教育講座」,11月24日這一場主題「談兒童藝術治療」已是此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這一天,約有近30名的家長前來,也許有人是慕陸雅青教授的名而來,但由於陸教授必須出國開學術會議,就由他所推薦的得意門生──蔡宜青老師(見 圖pih12101)主講,相信他精采而受用的內容,是沒有一人失望離開的原因。以下為主講內容。
藝術治療的定義
「美國藝術治療學會」對藝術治療所下的定義為:藝術治療提供了非語言的表達及溝通機會。
首先它是非語言的,我們認為人生下來就會畫畫,畫畫是原始本能,長久以來我們是被訓練透過語言或文字來表達情緒,比如說「我今天好緊張」,但是「緊張」這2個字並不能確切表達我的緊張,所以它強調這是非語言的表達及溝通機會。
在藝術治療的領域中有2個主要的取向:(1)藝術創作即治療,創作的過程可以緩和情緒上的衝突,並有助於自我認識即自我成長;(2)藝術心理治療,則其中所產生的作品及對作品的聯想,對於個人維持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關係有極大的幫助。藝術治療師提供自我表現、自我溝通及自我成長的機會。
需強調的是,藝術治療關心的是個人的內在經驗,而非最後的作品。在藝術治療的活動中,治療的過程方式、內容和聯想變得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部分都反映出個人的人格發展、人格特質和潛意識。很多學科是成就取向,但藝術治療是過程取向的,畫畫則是一個媒介,作品並不是最重要的。
藝術治療的基本精神是:敏銳的了解、關懷的接納、合宜的設限與尊重。為什麼要合宜的設限?在心理學上說,孩子從4歲後有尋求邊界的原始本能,邊界就是限定,是生活的規範,有合宜的邊界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所謂合宜的設限,應是依據每個個案而定,不是父母或藝術治療師本身,需保持這樣的彈性,才能繼續談藝術治療。
兒童繪畫發展
兒童不是固定不變的,兒童在短短10年內,生理、心理都有巨大的變化,所以要談兒童繪畫發展,一方面也是避免父母有過分的期望。所有理論都是參考的架構,如果孩子沒有照這個架構走,超前或落後並不絕對意味著孩子的聰明或愚笨,但如果相差太大,可能要到醫院做鑑定。
一、塗鴉期(2-4歲)
1.隨意塗鴉(2歲):簡單、機械化、反覆的節奏大動作。孩子還不太會控制肌肉,常常畫到指的外面去,或是在同一個地方戳到爛,因為孩子還沒訓練好他的小肌肉。
2.控制塗鴉(2.5歲):塗鴉遍佈畫紙上下左右,有大圓圈線條的出現。這時候的孩子是很有趣的,因為他開始有自信地發現「我可以控制我所生產的東西」,他會發現自己的動作與紙上出現的線條有關係。
3.命名塗鴉(3歲):出現封閉線條,發展出圖地關係的概念,會告訴他人所畫的,物件名稱,但主題無恆定性。孩子這時所畫出的東西可以代表他所關心的每件事情。
*指導重點:1.促進感覺統合,肢體動作的充分運用。2.旁人態度影響其人格發展。
*
建議採用媒材與主題:粗蠟筆、粉筆、大紙、彩色黏土、彩色筆(使用對比強的用筆色與用紙,因為孩子可以很容易發現他畫的東西在那裡,可以刺激他對自己更有信心,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會比較好。)
到了命名塗鴉期,孩子會很興高采烈地拿著他畫的東西告訴你「媽媽你看,我在畫你的蛋糕!」「爸爸你看,這是你的刮鬍刀!」他其實畫得不像,有些父母會很生氣地說:「走開走開,你畫這什麼東西!不是這樣子畫。」但這時候的孩子就是沒有發展出可以畫得很像的能力,對他而言他正很努力地感受他的世界,所以100%的鼓勵絕對沒有錯。
除了像不像的問題之外,另一個問題是,這時候的孩子他也在訓練安全感及信任感,大人是否能言行一致是關鍵,父母的合宜設限會是他的安全感,會是他外面的堡壘,否則他不知道什麼是他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二、前樣式畫時期(4-7歲)
1.出現簡化的棒棒人與蝌蚪人。常常是大大的頭跟5條線,為什麼?他們對於身體的感觀就是這樣,這個年紀的孩子在畫他們有感覺的東西,對於鼻子、耳朵反而會忽略。如果孩子畫了一個大大的耳朵,表示他對耳朵有特殊的情感,那接下來要看他為什麼對耳朵有特殊情感?他家賣音響的嗎?他媽媽常常唱歌嗎?還是他有耳朵功能的障礙?從繪畫走入孩子的心,就是這樣的走法。
2.出現方形。3歲半應該要出現圓形,表示他有圖地關係的概念,4到7歲應該要出現方形,方形很難,因為手必須控制得剛剛好,上下左右的線要一樣,還要跟紙平行,畫得出方形表示他可以區分出圖跟那張紙的關係;對應到生活上,他已經知道世界不是只有他一個,還有別人,所以建議從這時再做生活常規的訓練。
3.缺乏空間前後、大小的概念,物件的大小決定於自我內心的感覺。家庭圖測驗可以看出那個人對他最重要,蔡宜青說:「我看過一個孩子把爸爸畫得好小放在角落裡,原來這個孩子的爸爸終年在大陸,他是由媽媽及阿公阿媽帶大的。」
4.用色隨性,隨自己的興趣用色,通常偏好原色。原色就是從顏料管中直接擠出的顏色。「我今天高興用藍色畫你的頭,就是一定要用藍色,你跟我說錯,那也是沒有用的,我就是要用藍色畫你的頭。」這時期的孩子就是這樣。
*指導重點:增加環境刺激,將抽象的感覺透過具體的經驗更為鮮明。這時期的孩子對身體的感官就是大大的頭跟5條線,所以刺激他對環境的認知就變得非常重要。
*建議採用媒材與主題:
1.黏土、色鉛筆、鉛筆、彩色筆、蠟筆、廣告顏料與大紙、剪紙。
2.著重於孩子自己身體動作有關的經驗。
3.著重於孩子的特殊生活經驗。
三、樣式畫時期(7-9歲)
1.發展出有個人色彩的一般符號:樣板人、樣板樹、樣板房子。如果看到孩子畫的女生都一定是穿裙子、2條辮子、長頭髮,那表示他已經進入樣式畫時期。如果沒有給新的刺激,他會用同一個符號畫2、3年都不改變。
2.人物符號化、普遍化、缺乏細節。
3.出現基底線與天空線,及固有色(最後出現)。基底線與天空線是全世界孩童的共同發展,到了7歲每個孩子都會畫。
4.構圖豐富:展開法、平面垂直混合法、X光透視法、鳥瞰法、時間空間混合法。
展開法:主題可能是媽媽帶我逛SOGO百貨,因為要告訴你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要通通展開成平面來告訴你。
平面垂直混合法:與展開法不同的是,孩子會將重要的東西立起來,例如有2個人在下棋,棋盤會是立起來的。無論是展開法或平面垂直混合法,重要的是,孩子都是要告訴你他關心的是什麼,可能是環境、是棋盤上的棋。
X光透視法:像是畫媽媽肚子裡有個小寶寶,房子裡有人,這原本都是看不見的,但是孩子畫出來,也是要表達那對他有特殊的意義。
鳥瞰法:就像是從天空中鳥瞰他所做過的事情一樣,孩子為了要告訴你去了那裡、做了那些事情,會用鳥瞰的方式畫出來。
時間空間混合法:就像分格漫畫,強調時間的問題與過程。一張紙可能分成4格,畫出事件的過程,人物還會有講話的泡泡。
*指導重點:
1.非批判性、非價值判斷的態度。當稱讚孩子「你好棒」「好美」「好優秀」,這些話有問題,有美就有醜、有棒就有不棒,所以應該給比較中性的稱讚:「你今天很努力,很棒喔!」「你畫得很有創意。」這類不帶價值判斷的稱讚。以免孩子為了討好,而一直畫相同的東西、做相同的事。
2.注意孩子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
3.強化身體感官對環境的敏銳度。給新的刺激,以免他同一個符號使用2、3年。
*建議採用媒材與主題:
1.黏土、色鉛筆、鉛筆、彩色筆、蠟筆、廣告顏料、剪紙、不透明水彩、廢物利用創作。
2.著重於孩子自己身體動作有關的經驗。
3.著重於孩子的特殊生活經驗。
四、黨群期(9-11歲)
1.對於人物有細部的描寫,但動作仍較缺乏彈性。
2.空間層次較豐富。
3.採用固有色。
4.出現重疊的技巧。
5.觀察力強,開始強調性別特徵。
*指導重點:
1.詮釋作品要客觀,資訊需完整。
2.非批判性、非價值判斷的態度。
3.注意孩子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個人與團體的關係。
*建議採用媒材與主題:
1.黏土、色鉛筆、鉛筆、彩色筆、蠟筆、廣告顏料、剪紙、不透明水彩、廢物利用創作、水彩、陶土……各式媒材。
2.集體創作。
3.團體活動的特殊經驗。
4.自我期許或自我角色定位的主題。
五、擬似寫實期(12-17歲)
這時期的孩子是很尷尬的年紀,游走在小孩和大人之間。
分視覺型與觸覺型2種。簡單來說,視覺型就是畫得很像的那一種,通常都是觀察者;觸覺型的人,像是梵谷、孟克,是個參與者。
視覺型
1.透視的表現,強調三度空間。
2.遠處物體明顯縮小。
3.注重氣氛與光影變化。
觸覺型
1.強調內在情感的表現。
2.不重視固有色。
*指導重點:
1.詮釋作品要客觀,資訊需完整。
2.非批判性、非價值性判斷的態度,開展個人特色。
3.視覺與觸覺的刺激。
*建議採用媒材與主題:
1.想得到的媒材都能用。
2.集體創作。
3.寫生與設計、海報等主題。
4.自我期許或自我角色定位的主題。
藝術治療與兒童美術的比較
就活動形式來說,藝術治療活動與兒童美術活動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就活動目標而言,差別就很大了。
藝術治療透過藝術活動讓人們表達口語無法清楚表達的情感,並且在活動的操作過程中,藉由與藝術治療師的互動、與媒材的互動,刺激或更加了解自己。作品的完整與否,作品的美醜與否,是非常不重要的事情。
美術活動則是透過藝術活動讓人們喜歡從事這樣的創作活動,並且藉此學習相關的藝術知識與技巧,作品的完成度是需要被合理的要求的。
藝術治療師扮演了解、傾聽、協助、刺激思考的角色,美術老師比較給予技術指導性的協助。舉例來說,如果今天上五年級的美術課,要畫一棵樹,美術老師可能會讓學生觀察樹的樣子、顏色,在上色時,會告訴學生怎樣調顏料,美術老師會做這樣的事。在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師如果看到一個孩子畫一顆樹,顏料調了太多水去塗那棵樹,蔡宜青說:「我不會告訴他怎樣調顏料,我會等,我會看這孩子是很喜歡這種水水的感覺,還是他很不喜歡,愈弄愈生氣,如果是後者,我會詢問他需不需要幫助,如果他說不需要,那我就不會幫助他,但如果他還是愈弄愈生氣,那我還會再問他一次需不需要幫助,或給點建議,如果他不接受,我不會勉強,如果他說好,我會問他希望那棵樹長什麼樣子,等他說出來,我會幫助他完成他想要的那棵樹,而不是我要他畫的那棵樹。」這就是藝術治療師與美術老師不同的地方。
蔡宜青就個人經驗認為,二者最難平衡的是面對大眾及學校行政的要求,學校希望學生能拿獎,這樣就等於是強迫學生做一些技能性的學習,但蔡宜青的藝術治療背景告訴他何必強迫孩子呢?這部分是很難平衡的。但蔡宜青也找到他可以平衡的方法:「站在藝術治療精神的基礎上,如果這個孩子有能力達到這樣的水準,也有興趣做這樣的事,那我們就來做比賽的事,這是我平衡的方式。」
另外,就環境的安排來說,藝術治療的時間地點最好是被固定的,空間的安排儘可能單純、安靜、具保密性。而美術活動則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
◎ 講師簡介
蔡宜青老師目前服務於桃園市中山國小,擔任一年級級任老師。過去就讀於台北市立師院美勞教育系,畢業服務2年後,回去讀研究所,就跟著陸雅青教授(國內第一位拿到藝術治療執照的人)學藝術治療,在台灣做過500個小時的實習。
◎ 回應時間
記者李潔茹報導
當演講結束後,一位家長問蔡宜青老師:「我怎樣判斷我的孩子需要做藝術治療?」蔡宜青回答,先決條件是這個孩子喜歡畫畫,會用畫畫來表達心裡的情感。
接著蔡宜青也提到了選擇藝術治療師是很重要的,藝術治療師有很多種,有的治療師是較強勢的,會戳出孩子的問題所在,而有的則是屬於比較包容的,蔡宜青就是這一類的;在選擇上,蔡宜青認為「投緣」是最重要的,家長要能跟藝術治療師溝通才行。
有許多家長也私下問蔡老師一些關於孩子畫畫上的問題,蔡宜青則強調,藝術治療著重孩子畫畫的過程,並非成品,也不應該單拿一個孩子的畫來判斷,觀察一個孩子應該是全面而長期的了解。